治法 第4页
-
前列腺增生外治法
1.按摩小腹:仰卧,患者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120次;再换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轻摩小腹120次。每次起床前和临睡前各进行1次。此法还可减肥、防治老年性便秘和夜间尿频。 2.药液坐浴:大皂角60克,泽泻 50克,生大黄50 克,带根大葱2根。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趁热熏蒸会阴部,待药液不烫手时,再进行坐浴30分钟,每天 2次。本法对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潴留疗效显著。 3.温水坐浴:将水烧开后,倒入脚盆内,趁热先熏蒸会阴部。待水温下降至 40~C左右时再进行坐浴,坐浴后再自行按摩会阴处30 分钟,每天早...
-
厌食是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治则治法
江育仁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探析 江育仁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 中医儿科学泰斗, 是 本科创始人, 从事中医儿科医疗、 教学、 科研工作 70 余 年, 学验俱丰, 擅长于儿科诸病, 尤其对小儿脾胃病及 急性热病等有深刻研究, 临证时谨守理法, 组方精当。 笔者有幸侍诊, 获益匪浅, 兹将江育仁教授治疗小儿厌 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 期厌恶进食, 食量减少为特征, 近年来, 儿童厌食症的 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尤多见于城市儿童 [1 -2 ] 。 由于长期摄食不足, 气...
-
小儿积食中医食疗方 中医外治法
小儿脾胃功能弱,不注意就容易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不止、腹胀腹泻、发热咳嗽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基本是由积食引起的。小儿积食还会导致小儿睡觉不安稳,出现哭闹、磨牙、厌食、呕吐、手脚心发热,甚至发烧等情况。当小儿积食时,家长可采用适当中医防治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中医食疗方 鸡内金打粉:可在烙饼时掺入鸡内金粉,或用蜂蜜调服。鸡内金具有消食导滞之功。每日3克。 白萝卜粥:白萝卜有消积滞、下气的作用,能治疗食积胀满。白萝卜500克,洗净去皮,切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两次。...
-
前列腺癌分型及其治法方药
贾英杰运用“截断疗法”治疗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是导致 男性患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癌在我 国等东亚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在欧美等发达地区 发病率较高, 已发展成对男性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第二 大恶性肿瘤 [1 ] 。据美国癌症学会发表的美国癌症统计 数据预测, 2016 年美国将有 180890 例前列腺癌新发 病例, 26120 例前列腺癌患者死亡。近年来我国前列 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在不断升高。2...
-
阳痿 简便易学的中医外治法
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其发生率在男性中占10%左右,在十大常见男科疾病中发病率高居榜首。阳痿的治疗,除针对病因运用药物、手术、心理疗法之外,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外治法往往收效显著且花钱少,现介绍几种疗效不错的方法,患者不妨一试。 热熨法: 1、取青盐(大粒盐)500克,置锅中炒热后,用布或毛巾包裹,趁热熨敷在肚脐上,袋冷即换,每次1小时,每日2次;也可以直接将食盐炒热后直接放在肚脐上,然后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等敷在上面。 2、取吴茱萸200克,白酒适量拌匀,用布包成数小包,蒸20分钟,趁热以...
-
早泄的几种疗效不错的外治法
早泄是指男性在性生活时缺乏自控能力,致使阴茎勃起时间过短的一种表现。统计资料表明,早泄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35%~50%。不仅影响夫妻性生活的乐趣与质量,还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研究发现,早泄现象多数与精神、情绪、心理等因素关系密切。例如过分激动、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都可引起早泄。故患者朋友应树立信心,并相信早泄能够很快治愈。现介绍几种疗效不错的外治法,供早泄患者选用。 敷脐法 露蜂房、白芷各10克,共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睡之前敷于肚脐(神阙穴)上...
-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陈某,女,41岁。2014年12月15初诊,症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情绪欠佳,心烦易怒,眠差,大便可,无腰困。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涩。 辨证: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处方以逍遥散加减:当归12克,生白芍18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怀牛膝9克,丹皮9克,远志6克,水煎服,10剂,两天1剂。 按:此患者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脉弦涩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证,故投逍遥散加减。《本草...
-
更年期综合征肾阳虚型 治法兴阳温肾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绝经前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本病多发生于45~55岁的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情志不宁、浮肿便溏、皮肤蚁行样感、头晕耳鸣腰酸、肌肉关节酸楚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三三两两,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肾阴不足或肾阳虚衰,或肾阴阳俱虚。更年期女性...
-
不孕症 治法化瘀通络处方
陈某,30岁,技术员,1992年12月 10日初诊。 结婚2年未孕。于1990年8月结婚,夫妻同居,迄今未孕。男方精液检查无异常。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经中乳房及小腹微胀,经行第一天小愎剧痛,10 分钟后自行缓解,曾多方服药不效。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发育欠佳。输卵管检查显示右侧输卵管阻塞。平素性欲一般,纳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①不孕症; ⑦痛经。 辨证:肝肾亏虚,胞脉瘀滞。 治法:滋补肝肾, 化瘀通络。 处方:熟地15 克,准山药15克,山萸肉6克,北沙参10 克,麦冬10克,菟丝...
-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诊断:不孕症。 辨证:痰湿阻滞下 焦,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除湿,化 瘀行滞。 处方:当归10克,川 芎lO克,白芍10克,白 术10克,茯苓10克,泽 泻10克,刘寄奴15克, 泽兰10克,苏木10克, 路路通10克,红枣10 克。10剂,每日l剂,水 煎服。 二诊(1992年5月 11日):上药服后自我 感觉良好。近日来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 加健胃消食之生谷芽 20克。7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三诊(1992年5月 18日):乳房作胀,带下量 少,纳、寐、二便正常,...
-
不孕症 辨证治法处方
兰某,百货公司职工,1983年5月27日初诊。 已婚5年不孕。24 岁结婚,婚后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迄今未孕。平素月经错后 7~10天,经前乳房胀痛,月经量中等,无痛经史。妇检除子宫后位外,余无异常。平素偶觉心悸,末次月经为1983年5月20日。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不孕症。 辨证:肝肾亏损,冲任不足。 治法:滋养肝肾,调补冲任。 处方:菟丝子20 克,归身10克,川杞子lO克,党参15克,白术lO克,覆盆子10 克,肉苁蓉15克,狗脊10克,仙灵脾15 克,大枣10克。6剂,每日1...
-
湿瘀不孕 病案举例 治法处方
湿瘀不孕 湿为一种病理产 物。湿的产生,可因脾虚 生湿,或肝脾不和,土壅 木郁而生,或恣食肥甘 厚味,也可因淋雨涉水, 久居湿地,感受湿邪所 致。湿郁久化热,则可 形成湿热之邪,其流注 下焦或直接犯及胞宫、胞 脉,使任带失约,冲任不 足而致不孕。而瘀的形 成,多因情志内伤,肝郁 气滞,血随气结,或经期 产后,余血未净,因外感 或内伤致使蓄血停止,凝 结成瘀,或寒凝瘀阻,或 热邪血凝,或气虚血瘀, 最终使血瘀气滞,阻碍气 血,经水失调,精卵不能 相合成孕。但临床上不 能单纯治湿或治瘀。班 老从实践中体会到,湿为 阴...
-
阳虚宫寒不孕症 治法温肾暖宫调经求嗣
倪某,27岁,工人, 1989年12月18日初诊。 1986年12月结婚, 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 迄今未孕。14岁月经初 潮,月经周期、经量、色、 质均正常,经行第1天 小腹隐痛。近年来月经 周期错后7~10天不等, 平时四肢欠温,纳少,二 便正常。末次月经为 1989年11月18日。舌 淡红,苔薄黄,脉虚细。 诊断:不孕症。 辨证:阳虚宫寒。 治法:温肾暖宫,调 经求嗣。 处方:艾叶10克, 肉桂5克(后_卜),当归 10克,白芍10克,熟地 15克,川芎6克,路路 通10克,郁金10克。3 剂,每日1剂...
-
不孕症治法 温宫散寒化瘀利湿通脉
经行错后,色暗夹 块,量少,小腹掣痛,恶 寒喜热,脉沉紧或细缓, 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 者,此属外感寒湿之邪, 凝滞胞脉之变,宜用温 散通行之法,以少腹逐 瘀汤加桂枝、穿山甲、路 路通、香附治之。 经行超前,色泽暗 红,夹紫块,平时带下量 多,色白黄相兼而臭秽, 阴道瘙痒,脉滑数,舌苔 白黄,舌边尖红者,此属 湿热下注,蕴结胞宫之 变,宜用清热利湿,活血 通络之法,以四妙散加 土茯苓、马鞭草、鸡血 藤、丹参、赤芍、猫爪草 治之。 经行错后而量多色 暗,带下质稠黏,平时 心烦胸闷,泛恶欲呕, 苔白厚腻,舌质暗红,...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外治法治疗详解
安徽中医药大学 景锐霞,刘春丽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外治法 盆腔炎是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病之 一,主要是指发生在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 织、盆腔腹膜的炎症,该病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易转 为慢性,现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反复发作,迁延 难愈,临床表现以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 作、不孕、异位妊娠等为主,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目前,西医首选抗生素治疗盆腔 炎性疾病后遗症,形成盆腔包块或化脓性感染时需手 术治疗,中医则以内服及外治为主,尤其是中医外治 法被临床广泛应...
-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杨某,29岁,保险公司职员,1992 年1月30日初诊。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48天。1991 年12月13日于孕 4个月因胎膜早破而行引产术,当晚分娩顺利,3天后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色暗,伴少、小腹隐痛。 1周前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色鲜红,夹血块,昼多夜少,纳便尚可。B超示:子宫稍大,在子宫下段前壁见2.5emx2.8em的包块,诊为“子宫肌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①恶露不绝;②瘕瘕。 辨证:血虚夹瘀。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处方:鸡血藤20克,丹参1...
-
产后左下肢疼痛 辨证治法处方
黄某,26岁,会计,1993年2月20 日初诊。 产后左下肢疼痛,阴道流血未净1 月余。自诉于J993 年1月4日因滞产而行剖宫产分娩,手术经过顺利,产后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甚时痛连髋部,以掣痛为主,活动、翻身受限,曾用青霉素治疗、中药外洗不效。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触地尤甚,右腕关节疼痛,自汗,恶露时有时无,量少,色暗红,迄今未净,纳少,夜寐欠佳,二便正常。望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形胖,由夫扶来就诊。左下肢被动体位,皮色如常,无明显触痛,外形与右下肢无异,脉虚细,舌淡红,苔薄白。 诊断:①恶露不绝;⑦...
-
急性乳腺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属中医“乳痈”范围。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因发病原因和发病时期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在哺乳期发生的称外吹乳痈(又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妊娠期发生的称内吹乳痈(又称妊娠期急性乳腺炎),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称不乳儿乳痈(又称非妊娠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上以外吹乳痈最为常见,约占95﹪,内吹乳痈较少,不乳儿乳痈更少。由于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下面介绍下中医治...
-
急性乳腺炎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可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后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初期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通乳消肿之瓜蒌牛蒡汤加减;中成药用利癖消、抗炎消肿丸等。此外,中医外治法治疗初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按摩:先在患侧乳房上涂少...
-
乳衄治法凉血止血 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
陈某,女,79岁,门诊病例,2004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侧乳头连续渗血4个月。患者4个月来每日需换敷纱布数十次,换下的纱布均被鲜血所染。医院B超发现其左乳腺导管异常,并建议手术治疗。因病人年迈不愿手术,故来就诊。 刻诊:观察其左乳头在3分钟内约有数颗血珠渗出,血色鲜红,乳头并无红肿疼痛,左乳房略有胀痛感,但乳中并无结节肿块。询其右乳则一切正常。过去曾有胃炎病史,现胸中常有灼热嘈杂感,伴心烦,口苦,口干欲饮,大便较干,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辨证:血热乳衄。 ...
-
乳房胀痛 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
很多女性朋友每到经期前,会有乳房胀痛的感觉,有的还很严重,门诊上因此症就医的朋友也不少。河南省中医院乳腺科张卫红主任医师说,中医认为乳房胀痛是肝气郁结造成的,多数患者或是因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或是其他原因情绪郁闷,不稳定等。大部分发生在经前3~5天,有些人还伴有头痛失眠、烦躁、下腹胀痛等。若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其他病变,如乳腺增生、囊肿等。 中药治疗主要采取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治疗。除了中药内服,张卫红主任医师还介绍了几种中医外治法: 中药敷渍:将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