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 第2766页
-
绒毛膜上皮癌(秘方数:6)
绒毛膜上皮病是起源于胚胎性绒毛膜的恶性肿瘤,包括两层滋养层的全部。它常发生于子宫,但并非唯一的原发部位。与妊娠有明显的关系,约50%的绒毛膜上皮癌发生于葡萄胎以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发生于正常分娩后;其他则发生于异位妊娠时。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患病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妇女。绒毛膜上皮癌的临床常见症状为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血量多少不定,有时亦可先出现一时性闭经,然后突然阴道出血。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增大且柔软,形状不规则。阴道有酱色而特臭的血性分泌物。全身症状为贫血、消瘦,甚则出现恶液质,并发感染可有发热。因...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11)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指各种有明确病因或在一些原发病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原因不明性(即原发性)为那类似,必须仔细区别。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骨髓的器质性病变,使血小板生成发生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病毒性或立克次体的急性感染,造成血小板过多破坏;抑制骨髓性化学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化学和物理因素破坏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脾功能亢进以及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血管内凝血、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小板过度破坏,而致血小板减少症。本病诊断除有血小板减少或出血症状外,尚有发病前有用药史、并有明显的...
-
肛窦炎(秘方数:2)
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急慢性的炎症,又称肛隐窝炎。常并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是肛周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其积极意义。本病的临床表现,病人感觉肛门部不适,偶有刺痛,排便时因粪便压迫肛窦,疼痛不适,亦有因刺痛影响括约肌,发生痉挛,则疼痛加剧,并可波及臀部及股后侧。肛口常不自主溢出少量粘液,刺激肛周瘙痒、潮湿,引起皮炎,亦可并发乳头肥大,常自肛口脱出。本病的病因,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炙;或虫积骚扰,湿热内生,下注肛部;或因肠燥便秘,破损染毒而成。本病的治疗,内治清热利湿,外用...
-
肛裂(秘方数:12)
本病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的慢性梭形溃疡,以周期性剧烈疼痛为其特征,好发于肛管后部截石位6点处,其次是前部截石位12点处,青壮年多见。与肛管因过度扩张而致的浅层皮肤裂开不同,后者常为多发性、表浅皮肤碎裂,虽然可引起暂时疼痛,在避免重复创伤后很快即可愈合,且不只限于前后部位。本病主要症状为大便时肛门剧烈疼痛,并伴有少量出血,大便干燥时更甚,粪便刺激被扩张的溃疡裂口,引起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数分钟,待粪便通过后,疼痛减轻,继而内括约肌发生持续性痉挛引起溃疡裂口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一般可持续数小时,甚至24小时之...
-
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秘方数:9)
本病也称复发性口疮或复发性阿弗它性口炎,可周期性复发,有明显的灼痛感。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1)轻型。好发于唇、舌、颊、腭等角化较差的口腔粘膜区。初起为小红点,伴灼热不适感,逐渐扩大为直径2~3毫米的浅溃疡,微凹,上覆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充血呈红晕状,灼痛。每次发作溃疡数1至几个,7-10天愈合,一定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2)口炎型。形态似轻型,溃疡数多达10个以上,散在分布,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3)重型。溃疡常为单个,可扩大为大而深的“弹坑”状。周围充血,基底微硬至结节状,...
-
干燥综合征(秘方数:7)
干燥综合征临床上分为三型:(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即单纯性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2)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即合并全身结缔组织病的干燥综合征,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干燥综合征合并某些器官的原发性疾患,例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以眼结合膜、口腔咽喉干燥为主要症状,唾液腺(以腮腺为主)肿胀发酸,淋巴结、肝脾肿大,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疏变脆,部分患者有雷诺氏现象。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多发性肌炎、...
-
脱位(秘方数:1)
脱位,古称脱骱,又名脱臼,即关节失去了正常的连接。关节组成,由骨端形成关节面,面上覆盖关节软骨,周围包裹关节囊,中间形成关节腔,腔内含有少量滑液。《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诸筋者,皆属于节”的论述,即指骨关节由关节囊、韧带等诸筋连结而成,作为肢体活动的枢纽。《素问·刺禁论》曰:“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说明关节内存在关节液,起润滑、营养的作用,若关节液丧失,则关节屈伸活动受到限制。凡可动关节在遭受外来暴力时,都可发生关节脱位。唐代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首先描述了肩关节和髋关节脱位,名曰“出臼”,并详细记叙了...
-
膀胱癌(秘方数:10)
膀肤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一4倍,发病年龄以51~70岁为多,临床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血尿,且多数为肉眼血尿,而且表现为间隙性、无痛性血尿为主。如合并有尿频、尿痛则表示浸润较广、较深,或并发膀胱炎。晚期肿瘤坏死,感染时可有腐肉祥物质徘出,肿瘤或血块的堵塞可造成排尿困难及排尿突然中断,急性尿潴留,位于输尿管口的癌肿浸润肌层时可引起梗阻,继发肾、输尿管积水,甚至尿毒症;侵犯至膀胱周围组织或转移至盆腔淋巴结时,可出现同侧的下肢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水肿。青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疼痛。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进...
-
梅毒(秘方数:12)
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经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累及身体各脏器。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除皮肤粘膜外还易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孕妇患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或流产、早产及死胎。梅毒螺旋体属厌氧菌,其形态呈柔软纤细的螺旋体,长约6-15微米,宽0.25-0.3微米,有8-14个螺旋,喜在潮湿和缺乏空气的环境下生存,100℃时立即死亡。梅毒分两型,即后天梅毒和先天梅毒。前者绝大多数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尤其当皮肤和粘膜接触到梅毒病人...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秘方数: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系维生素及/或叶酸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延缓,细胞分裂与成熟减缓,而呈现大红细胞性贫血。在我国以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常见,临床表现以贫血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有乏力心悸、皮肤和粘膜苍白、舌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尤以舌炎最为突出,舌呈鲜红色,疼痛。若舌乳头萎缩而光滑呈镜面舌。患者常有手足麻木和感觉异常、下肢强直、行走困难及感觉迟钝等神经系统表现。稍后出现嗜睡、痴呆、表情淡漠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发展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引起本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原因,有摄入不足如偏食、烹煮过度及...
-
参茜固经冲剂(秘方数:5)
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者,称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与正常月经妇女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和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产物比例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PGE6与PGF2α及PGI2和TXA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前二者主要调节子宫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功能,后二者主要调节血管的舒缩、血小板聚集和抗聚集功能,当其平衡失调都可影响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本病还同时出现纤溶...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秘方数:11)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性的慢性疾病,简称“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的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胃肠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
-
寻常疣(秘方数:5)
本病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l、HPV一2和HPV一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初起为针头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过度,质地坚硬,灰黄或污褐色,可呈乳头瘤样增殖,拔除角质棘刺时容易出血。疣体数目不等,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发于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半数以上的患者疣体在两年内可自然消退。特殊类型:(1)丝状疣;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2)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亦可发于面部、趾间。寻...
-
银屑病(秘方数:9)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并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本病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伴不同程度瘙痒。一般夏季减轻或完全缓解,冬季加重或复发。临床可分为:(1)寻常型,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到发亮的薄膜,剥去薄膜有点状出血,皮损多为泛发,亦可局限于某一部位。皮损形态有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病情处于进行期时可有同形反应。指趾甲、粘膜可受累。(2)脓疱型,分掌跖脓疱型和泛发性脓疱型两种。基本损害为...
-
急慢性淋巴结炎(秘方数:5)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
-
先兆流产(秘方数:5)
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度下腹疼痛,存在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者,称为先兆流产。其出血量一般比月经量少,初为鲜红色、淡粉红色,渐变为深褐色下腹疼痛常伴腰痛下坠感、小便次数多等。现代医学认为,胚胎成胎儿在20周以前终止发育,排出母体,称之为流产。近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调查,估计大约有15~20%的孕卵发生自然流产,而实际上未觉察到的流产也为数不少,如临床上只表现为一次“月经过期”或“经血过多”,而实际上曾有过精卵结合。而发育异常,这种初期尚未查觉的不正常孕卵的排出称为妊娠废物,是一种非...
-
母儿血型不合(秘方数:4)
本病是由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血型的免疫性疾病。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其次为Rh血型不合。本病发病的机理是由于胎儿从父方遗传而获得的显性抗原恰为母方所缺少。妊娠、分娩时此抗原由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红血球凝集,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其临床表现:轻型者,出生1一2天后出现贫血、黄疸、嗜睡等;重型者,可致流产、死胎或早产,或出生时即有贫血、全身水肿、肝脾肿大、肌张力松弛、黄疸与日俱增,甚至引起新生儿黄疸而致死,如幸免于死者,可遗留发育不全、运动功能...
-
郑氏伤科(郑怀贤)(秘方数:24)
郑怀贤(1897-1981),河北新安县人,生前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四川中医学会理事等职。郑氏幼读私塾,14岁拜师习武八年,22岁拜北平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为师,深造武功兼习伤科八年。后于南京、上海执教武术。1936年在第十一届奥运会(德国柏林)作武术表演。1937年迁成都,从武授徒,挂牌行医。1958年成都体院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郑氏致力于伤科诊疗的研究总结。郑氏主要著作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运动创伤学》、《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等...
-
丘疹性荨麻疹(秘方数:4)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皮损常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头到豆大之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及臀部。一般经过数天到1周余皮损可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损常亦可陆续分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本病瘙痒剧烈,可因反复搔抓而引起脓皮病等。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认为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跳蚤、虱、螨、蠓、臭虫及蚊等。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上述皮损特点即可作出诊断。治疗上,现代医学一般均以对症处理。治疗主要在于防止复发,尤应避免昆虫的叮咬。可内服抗过敏药物,外...
-
甲状腺腺瘤(秘方数:19)
本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腺瘤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其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能随吞咽上下移动。腺瘤生长缓慢,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同位素碘[131]扫描图显示多为温结节;若并发囊肿多为凉结节,且超声波可见到液平段反射,如囊内液体粘稠时,可在平段中见到微小波。针吸细胞...
-
甲状腺炎(秘方数:2)
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渗出、增生等炎症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本节主要阐述较常见的亚急性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等,系由病毒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甲状腺炎症。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有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实质性萎缩,嗜酸性变。此二型甲状腺炎以女性为多,中年发病率高。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多为急性,其临床症状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有神经紧张、...
-
卵巢癌(秘方数:3)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表面体腔上皮和其下方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其中以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爱腺癌、粒层细胞癌、恶性叶胎瘤、未分化癌等为多见。浆液性爱腺瘤恶变率较高(约50%),亦有组织学为良性而临床表现却为恶性(可以扩散、转移)。卵巢癌的特点是发现晚,扩散快,疗效差。早期无自觉症状,通常要到肿瘤长得很大时,才被病人或医生发现。此时可扪及下腹部肿块,多为双侧性,质硬或软硬不匀,表面高低不平,可活动或活动受限,或有疼痛,并可产生各种压迫症状。卵巢癌有腹腔科植的倾向,其结果为出现腹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环境、生活条件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