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85页
-
慢性唇炎(秘方数:5)
本病系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唇粘膜慢性炎症过程而言。损害以下唇为主,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肿胀、脱屑;重者则唇粘膜红肿、糜烂、渗出,有继发感染者甚至形成溃疡,可有脓性分泌物。慢性阶段轻者干燥、脱屑,或有少许渗出;重者常见唇部红肿、浸润、肥厚,往往唇红部有细小纵裂,易出血,病程迁延,时轻时重。自觉瘙痒、触痛或烧灼感,妨碍进食。病因较复杂,如接触致敏物质(牙膏、口红)、烟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感染、日光、机械性刺激(咬唇、舔唇、小儿流涎、吮吸手指)以及...
-
泌尿系统结石病(秘方数:6)
泌尿系统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病有较为明显的地区性。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可能与气温、水质、生活习惯、遗传等有关。根据尿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常见的有草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尿酸盐结石、胱氨酸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肾绞痛、血尿、胀痛。绞痛发作时,可坐立不安、恶心呕吐等,如继发感染,则有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等。肾结石疼痛部位在腰部,可沿输尿管方向放射痛。输尿管结石是结石所在部位的绞痛,疼痛向大腿的内侧、腹股沟放射,男性可向阴...
-
心脏传导阻滞 验方
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与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目前对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认识较一致,但临床辩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辩证论治、创制新法、古方运用及中西药联用等法,各种不同方法均有定效果。 处方与用法:紫丹参6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檀香3克 (后下),降香30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开窍,利脉扶阳,主治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胸闷难忍,脉细无力,结代,舌暗有紫斑,心...
-
顽固性反复解黏液便 治验方
笔者曾治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大便化验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从其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来讲,当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困的痛泻,治当疏肝健脾、渗湿止泻,属痛泻要方的主治范围。从其症见脘腹痞满、神...
-
心力衰竭(秘方数:16)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
冻疮(秘方数:6)
冻疮是发生于冬季由寒冷和潮湿刺激引起的皮肤疾病。儿童、青年女性或久坐不动、周围血液循环不良者易患此病。手指、手背、脚趾、足跟、鼻尖、面颊、耳轮、耳垂等均为好发部位。临床症状初起为局限性紫红色水肿性斑块,边界不清,触之较冷,压之褪色,皮损多对称分布,自觉有痒、胀和烧灼感,于受热后尤为明显。病重时,上述症状加剧,表面可发生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浆液,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有疼痛感,合并感染可出现全身症状。本病未经治疗至春季气候转暖时可自愈,遗留色素沉着或疤痕,当冬季来临病又易再发。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皮损,即在手足背面出...
-
滑胎 用南瓜蒂治疗二方
滑胎,现代医学称之为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以上者。南瓜蒂有安胎功能;民阅用治滑胎颇有疗效。 1.南瓜蒂5-10个,洗净切片,置新瓦上焙干研末。粳米30克加水煮粥;加入南瓜蒂粉 5克调服。自受孕第2 个月起,每周服1次,盘剥:超过以往流产爵期两个月以上才停服。 2.南瓜蒂3个,洗净后,水煎代茶饮。从怀孕半个丹开始服用;每月1次,涟服5个月。 (刘光泉) 滑胎主要因先天不足、房劳过度、孕后纵欲损伤肾气,胎失所系;或素体气血不足,大病久病失血耗气,胎失所养;或素体阴虚内热,胞络不固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
治疗慢性鼻窦炎13个验方
鼻窦炎系指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以慢性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鼻塞、嗅觉失灵、头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 1、葱白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加等量甘油及1滴薄荷油,滴鼻每日3次。 2、玉米须、归尾各等量,制成烟丝,取适量装入烟斗吸入,每次吸1~2烟斗,每日5次。 3、新鲜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4、葱白捣烂绞汁,以棉球醮汁塞入鼻腔患处。 5、鹅不食草研成细末粉25克,凡士林75...
-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秘方数:3)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少数妇女在月经期前(7~14天前开始出现,2~3天前加重),出现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全身无力、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抑郁焦虑、头痛、失眠、浮肿、乳房胀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腹胀、呕吐、全身浮肿,胃肠道粘膜水肿时有腹泻或大便稀薄,乳房水肿时有乳房乳头胀痛等),月经来潮后就自然消失的症状。这种情况与年龄、胎次无关,症状轻重不一。其发生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提出与内分泌性激素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有关,但也有人认为本病精神症状较为突出,其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
隐匿性肾炎(秘方数:3)
隐患性肾炎是病程绵长,患者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较少的一种肾脏疾病。一般无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症状,肾功能亦无改变,其临床表现有尿的异常,多在诊视其它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发作时可有血尿,少数病情发展者可有其它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甚至有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分为单纯蛋白尿、反复发作血尿、持续蛋白尿并反复发作性血尿等三型。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过劳等某些诱因可使症状明显。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为链球菌、其他球菌某些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致肾脏损害,根据肾活体组织检查,本病病理改变可有系膜细胞增生膜性,膜增生性局灶性肾...
-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方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郁痰凝)方: 处方:柴胡、赤芍、白芍各12克,青皮、玫瑰花、陈皮各6克,香附、川芎各10克,郁金、茯苓、瓜蒌、益母草、丹参、八月札、海藻、昆布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化痰散结。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本方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郁痰凝型。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条索状或颗粒状,多在月经前加重,痛至腋下,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月经色鲜红、量少,舌淡红,苔薄,脉弦。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
-
流行性腮腺炎(秘方数:16)
本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并可延及各种腺组织或脏器。本病潜伏期为14一25天。前驱期多很短暂;表现为倦怠、纳少、肌肉酸痛。结膜充血、咽痛等症。本病起病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纳呆等症,渐见腮部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轻度压病,表面有热感,以两侧肿大为多见,也有只肿一侧者,还有始终腮腺肿胀者。肿胀于1~3天达最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肿胀时,颌下腺和舌下腺亦多受累,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呈水肿,有时还可伴有胸骨前水肿,腮腺管口(位于上...
-
治妇女血晕验方三则
妇女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泛恶欲吐,甚至昏厥不省人事者,称为产后血晕。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平素气血亏虚,加之产时失血过多,精血不能上荣于脑所致。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1.参芪糯米粥:人参末3 克,黄芪10克,糯米50克,红糖及牛乳各适量。将黄芪水煎取汁,加糯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参末、红糖、牛乳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早、晚各1剂。可大补元气,益气回阳。 2.黄芪枣汁粥:黄芪15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鸡汁及调料各适量。将黄芪、大枣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鸡汁及调料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早晚1次。可...
-
慢性胃炎(秘方数:9)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胄炎。按病变的部位又可分为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胃体胄炎的粘膜萎缩性病变多呈弥漫性,只局限于胄体而不侵犯胃窦部,胃酸分泌功能有严重障碍,血清胄泌素水平增高和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阳性反应,可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并导致恶性贫血;胃窦胃炎以胃窦部粘膜受累为主,多局限于胄窦部的萎缩性病变或兼有浅表性炎性病变,同时胃体粘膜也可出现较轻并呈灶性分布的萎缩病变,胃酸分泌功能障碍较轻,血清胄泌素水平低下,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呈...
-
鞘膜积液(秘方数:4)
鞘膜积液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液体如在鞘膜内积聚则形成鞘膜水囊肿;腹膜鞘状突上部在正常发育中逐渐萎缩退化,如持续存在,而在腹膜处闭合,即患精索水囊肿。本病常见于婴幼儿,患侧阴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囊肿性,颇柔软,鞘膜水囊肿体积较大,精索水囊肿因被周围腹股沟管所限制,体积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临床症状不显著,偶有坠胀及牵拉不适感。明显肿大时可影响排尿。本病先天性原因不明,后天继发性常由睾丸外伤、丝虫感染等因素引起。本病诊断不难。肿块质软,无压痛,包围在睾丸周围,能清晰地被光透照。精索水囊肿因体积小,而外面有外斜肌筋...
-
肛乳头瘤中药治方
肛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本病起病隐匿,病性进展缓慢,为良性肿瘤,治疗愈后效果好。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大于男性。临床上除肛乳头瘤脱出外,时有便后出血,排便不净的感觉,肛门搔痒,为主要表现。 肛乳头瘤的治疗,应根据病变不同时期及变化过程,针对不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正确用药,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药验方: 1.葱硝汤坐浴:大葱3根,芒硝45克,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2.马莲花煎剂;马齿苋30克,黄连15克,金银花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