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263页
-
萎缩性胃炎治疗验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出现持续或间断性饱胀感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等症,其症状往往会加重。 治疗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冲服),丹参15克,砂仁10克,炙升麻10克,陈皮10克。 水煎2次,合2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血淤重者,重用丹参;气虚甚者,重用黄芪;黏膜血管网显露者,重...
-
夏季腹泻 泌尿感染偏方
夏季腹泻提捏脐周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对于老人来说,腹泻还会诱发低血糖、心绞痛等急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手提捏脐周,有助于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症状。 方法:取仰卧位,双腿微屈,用手指沿脐周2寸,环绕捏脐周的皮肤,初感轻微疼痛,而后感到提捏处向内透热为宜。提捏 1~2分钟即可,每天提捏3—5次。提捏后两手相互摩擦至热,以手掌在小腹部做环形推摩法(逆时针)40~50次。然后用手掌大鱼际或近掌根处按揉胃脘部50次(方向顺逆皆可),以有热感透人腹内为佳。邓波 泌尿感染...
-
胃酸热入食呕吐治疗方
湿热犯胃主要表现:食入即吐,吐物酸臭,或伴身热,口渴喜饮,烦躁少寐,大便秽臭或秘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方法:竹茹、蒲公英各 30克,白糖适量,前2味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代茶分次饮用。 解析:恶心呕吐在中医看来,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霄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效.用于烦热呕吐、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
糜烂性胃炎之脾胃气虚治疗验方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花甲之年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及《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10余部。 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麦冬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薏苡...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活血化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 rop hic Gast ritis ,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瘀血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有良好疗效。兹就活血化瘀法治疗CAG的理论及应用探讨如下。 阳明胃腑 血病易见 CAG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属阳明,脾属太阴,《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太阴常多气少血。”胃腑与外界相通,最易受损。《临证指南医案&midd...
-
健脾开胃为治消化不良饮食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上腹部 不适,可伴有食后腹胀,腹部胀气,暖气泛 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许多消化道疾病以 及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如溃 疡病、反流性食道炎、肝炎、胆囊炎、胃癌 及胰腺疾病等,若只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 其它器质性病变,可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 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障碍、 精神因素、胃酸敏感性增加、幽门螺旋杆 菌感染有关。 注意饮食规律性,少吃多餐,低脂肪 膳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劳及精神 紧张,尽量戒烟戒酒,可有效地预防功能 性消化不良的发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 肝郁气滞、运化失...
-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 药物组成
茵赭温胆汤系笔者多年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本方对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均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茵陈6克,生赭石30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葛根15克,莪术1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甘草6克。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升清降浊。 加减:胃脘嘈杂加黄连10克、吴茱萸15克;反酸明显加乌贼骨15克、浙贝母10克,胃痛剧烈加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心烦失眠加远志l0克、石菖蒲10克;胸满而痛加丹参2...
-
胃病验方集锦
胃下垂处方:白术60克,党参60克,山药90克, 陈皮30克,菖蒲60克,当归15克,生黄芪60克。 用法:共研成细末, 日服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服完为止。 胃痛处方:酒炒当归12克,香附子9克,乌药9克,白芍9克,延胡索9克,青皮6克,陈皮6克,木香3克,五灵脂9克。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日为1个疗程。 慢性肥厚性胃炎处方:太子参60克,石解12克,姜半夏9克,生姜3片,川朴9克,砂仁9克,茯苓12克,大枣3枚,焦、白术12克,生甘草9克,鸡内金9克。 用法:日1剂,水煎2次分服,连服10~1...
-
胆汁反流性胃炎偏方
处方:柴胡、香附、川楝子、延胡索、茯苓、陈皮、枳壳、姜半夏、姜竹茹各10克,炙枇杷叶、炙甘草、炒白术各15克,黄连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煎2次,药液混合,分3次温服。 加减:脘腹胀痛,连及胁肋,气郁较甚者,酌加香橼、佛手、青皮;口苦心烦,急躁易怒,肝郁化火者,酌加龙胆草、栀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者,酌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失眠多梦,心神不安者,减茯苓,酌加茯神、合欢皮、合欢花、夜交藤;泛酸较剧者,酌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嗳气不止,呃逆频频,胃气上逆者,酌加丁香、柿蒂、旋覆花;神疲乏力,腹胀便...
-
效方良法疗脘腹痞满
脘腹痞满,多属于中医脾胃疾病。该症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病机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伤、久病、大病,损伤中气,胃气不得和降,浊气上逆,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呕吐。 2.饮食不节,脾胃素弱:食滞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痞满,吐酸、呃逆等。 3.情志不舒,肝郁气滞:久郁伤肝犯胃;或因脾土虚而肝木乘,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嗳气痞满等症。 4.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或因外感,或因过食辛辣,皆可致湿热内阻胃腑,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出现痞满烧心等症。 5.日久失治,寒热错杂...
-
主治脾胃失调之厌食呕吐腹痛验方
宋氏悦脾汤由原北京中医院儿科主任宋祚民老中医所创,基本方为:藿香10克,苏梗10克,竹茹10克,佛手10克,天花粉10克,乌梅6克,焦三仙10~30克,砂仁3~6克。其功效是调脾和胃,升清降浊,主治脾胃失调之厌食、呕吐、腹痛等疾病。 方中多为芳香平和之剂,调理中焦,协调升降,使阴阳平和,脾胃功能达到平衡,其中藿香辛微温为方中主药,《本草纲目》所记:藿香主治风水囊肿,助胃气、开胃口、为脾胃吐逆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苏梗畅气和胃,升降枢机;佛手疏肝理气,砂仁芳香醒...
-
治胃下垂 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治胃下垂方 处方:黄芪20克,白术、升麻、 枳实、青皮、女贞子、构杞子各lO 克,砂仁、甘草、西洋参(研粉冲服) 各6克。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加苍 术、藿香各lO克,黄连6克;胃胀 者,加苏梗、木香各6克;伴溃疡者, 加乌贼骨20克,白及15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19剂为1个疗 程。 主治:胃下垂。据报道,本方治 疗胃下垂患者lOl例,其中治愈者 (胃下垂恢复正常,主症消失)95 例;显效者(主症基本消失,胃上提 3。5厘米以上)4例;无效者(治效前 后无明显变化)2例。服药期最短者 1个疗程,最长者3...
-
胃痛 慢性胃炎 中药治方
某男,56岁。2008年12月21日初诊。诉胸骨后、胃脘部灼热隐痛反复20年,每于进食酸辣、生冷或午夜后发作,泛酸,纳食正常,口和不渴,二便调,舌质红,舌苔中根部淡黄而厚,脉弦。既往胃镜检查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梅国强仔细诊察病症后说:胃痛历20年,乃痼疾也。痛呈灼热隐隐,舌苔中根部淡黄而厚,脉弦等,皆痰热之象。而胸骨之灼痛,既与痰热中阻有关,又与痰热上犯,少阳经气不利有关。故中医诊断:胃痛(痰热痞结);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宜柴胡陷胸汤化裁,和解枢机,清化痰热,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
-
大便出血 健脾养血医生验方
大便出血是由于胃肠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有时大便会呈柏油样。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多见于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便血虽然看上去只是小问题,但也要合理处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重症病科主任何启扬教授表示,便血的人是脾虚不能摄血,所以很多会出现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大便的时候有肛门下坠的感觉,便血也不是经常会有,舌质会比较淡,中医的治疗上就要健脾养血。(以下验方为医生临床用方,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医生验方: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血余炭10克...
-
泄热和胃理气止痛 肖卫东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名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气滞)方 处方:柴胡、香附、陈皮、枳壳、郁金、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部胀满,攻撑作痛,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肖卫东 山西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郁热)方 处方:柴胡、黄芩、陈皮、清半夏、川楝子、元胡、枳实、竹茹、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全瓜蒌、茯苓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
胃溃疡症状与治疗经方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建忠,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十分擅长,善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药简而效彰。 笔者在跟随高老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甚者不足1元。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廉价,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今将高建忠一则医案整理如下。 夏某某,女,55岁,2009年10月18日初诊,胃胀痛2年,复发一周。 初诊:患者于2年前胃胀痛,被诊断为胃溃疡,曾服用西药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后又服用附子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