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 第6页
-
患急性乳腺炎 敷烟叶大黄粉
采用烟叶、大黄粉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2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200例患者,年龄2l~37岁,平均 24.5岁;病程1~3天。全部患者均为哺乳期发病,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及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乳腺炎特征。 二、治疗方法 取烟叶适量,放火上烤至淡黄色,研为细粉,取烟叶粉、大黄粉各lO克,以鸡蛋清调为糊状,敷于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用药l~6天,暂停哺乳。 三、治疗效果 200例中,治愈162例,经治2~3天,热退肿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29例,治...
-
讨论乳腺癌会不会遗传
乳腺癌会不会遗传是乳腺癌家庭十分敏感的问题,从不少事实可以证明,就是乳腺癌的发病存在家庭史倾向。在临床上经常可见,母亲得乳腺癌,女儿也得乳腺癌的机会比一般妇女要多2-3倍,并且发病年龄还要提前10年左右。姐妹之间共同发病就更明显,如果母亲患乳腺癌,同时母亲的一个姐妹也患乳腺癌,那么其女儿在40岁以前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没有乳腺病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比例要高40-50倍。如果上代患的是双侧乳腺癌,其后代患乳腺癌比例比单侧乳腺癌的家属要高3倍,是一般妇女的6-9倍。 实际上,乳腺癌是不会遗传的,而乳腺癌家属发病率高...
-
警惕甲状腺乳腺病危害
甲状腺病分甲亢、甲状腺肿,初发者怕热多汗易怒、食欲大、消瘦,中期心慌、心跳过速、疲乏多虑失眠,后期脖子粗大、眼球突出、手舌颤抖,女性月经不调。 甲亢治疗不当,会并发心脏病、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癌变、肝病。科研证明,甲亢者长用抗甲状腺药会加速甲状腺癌的发生,促进肝硬化、肝腹水。90%甲亢病人死于合并肝脏损害。这是目前现代医学无法克服的难题,专家强调,重视中药远期治疗,标本兼治。 乳腺病分乳腺炎及增生,表现为胸肋胀痛、烦躁、淋巴及乳腺增生,头背不适,月经不调,会癌变。 北京患者马洪,患甲状腺、乳腺病十年,反...
-
男性也可发生乳腺癌吗
男性也可发生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症0.1%,目前认为可能与癌症家庭史、外伤、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有关;如以往有男性乳房发育症、慢性肝病、睾丸损伤等。男性乳腺癌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一般比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年龄约迟6-8年。患者自己发现的第一个症状,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单侧性、质地比较硬,界限不清,活动度较差,肿块生长较快,半数以上病例可表现皮肤变红、瘙痒、乳头湿疹和退缩现象。肿块可与皮肤粘连固定,并乳晕出现卫星结节,表明癌已扩散。腋下淋巴结肿大,有的乳头可流血水。男性乳腺癌治疗原则同女性乳腺癌。但较早出现淋巴结...
-
开怀大笑可防乳腺增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病易发的季节,人体在这个季节肝阳上亢,最容易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乳房的健康。 开怀大笑只是每天保持良好心情的一种形式而已,不是机械地每天笑,而是开怀地笑上几次,目的是要达到身体畅快,心情舒展的感觉。有了这种效果,即使不对着镜子,不大声笑也是一样。关键是女性朋友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迅速摆脱糟糕的情绪,就是对乳房最及时的挽救。 紧张的情绪会导致出现乳房疼痛及乳腺增生,本来性格内向、长期郁闷的女性,就容易招来乳腺疾病,如果再因为患病使情绪更加不好,只会造成疾病与坏情绪的恶性循环。而且由于...
-
实用的药膳食疗方法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乳痈”的范畴。多因肝气不舒,胃热蕴滞,复感外邪,经络阻滞,以致乳汁不通,气血失调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主要有以下三种:气滞热壅型、热毒炽盛型、气虚毒恋型。现根据不同证型分别介绍几种实用的药膳食疗方法辅助治疗。 气滞热壅型 该证型患者主因肝郁胃热,壅滞乳房而出现乳房发生硬结、疼痛,红肿不甚明显,乳汁不通,畏寒怕冷,有脘闷嗳气、食欲不振、情绪抑郁,舌苔薄黄,脉弦数。治则上应予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
-
郭诚杰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主穴选用方案
我的中国梦,是希望中医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医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现在一些中医学子不重视西医的学习,一部分原因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当然学生重视程度也需要提高。在学习上,不应该厚此薄彼。 我的梦想是中国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子投身中医事业。同时,有潜力的学生也应该被挖掘出来。现在教育体制也有一些问题,偏重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忽略了悟性、兴趣、坚持。我觉得一个好的中医苗子,一定是有悟性的,热爱中医的,持之以恒愿意去探索研究的,只有这样,中医的发展才能取得进展,才能获得发展。学校在招生模式上、教育教学上,还应...
-
乳腺炎不及处理易形成脓疡 针灸疗法中药方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炎分为感染性、 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乳腺炎是以金 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源,病菌经由乳 头伤口侵入乳腺,进而引起发炎。患者 乳汁排空后仍有硬块,而且硬块范围会 扩大,奶量明显变得比较少,伴随畏寒发 烧、硬块、红肿热痛,恶化后发生脓疡等 症状。非感染性乳腺炎主要是乳腺阻塞 所造成,患者乳汁排空后仍有硬块,而且 奶量明显减少,没有发烧情形,硬块范围 也没有扩大。 乳腺炎属中医乳痈的范畴,产后哺 ‘乳期因乳汁蓄积而致病,称为外吹乳痈, 如果发生在怀孕期又称为内吹乳痈。患 者常见乳房肿块、疼...
-
乳腺癌是怎样发生的?
乳腺增生、乳腺癌,这些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的名词,却又是残酷的现实。最新医学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近2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及恶性肿瘤,成为危及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并且其发病率目前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乳腺增生作为乳腺肿瘤的早期,恶变率相当高,目前在卧果25岁以上的妇女中大约有70%的人患有乳腺疾病。而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症最为常见。虽然引起乳腺癌的病因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有乳腺增生恶变而来,该病发生在成、中老年人身上,得了乳腺病,并不可怕,只要经专家科学详细的诊断治疗,是完全可能减少或阻止乳腺癌的发生,...
-
急性乳腺炎五种证型予以论治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位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疾病,中医称之为“乳痈”。本病多由乳汁郁积或乳头破裂,继而发生细菌感染所引发。其主要症状是初起时患侧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压痛,表面皮肤发红,同时全身发热。可出现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脓肿表浅的可自行向外溃破;在深层的除慢慢向外溃破外,还可向深部浸润,形成乳房后脓肿。若治疗不当,可形成慢性迁延性乳腺炎,肿块长期不消,甚至可形成乳瘘,经久不愈。本病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产后乳汁瘀积,化热酿脓,或肝郁胃热,气滞血壅所致。笔者...
-
如何减少患乳腺癌危险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最具有威胁性的疾病莫过于乳腺癌。面对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有关乳腺癌的医学报道,生活和工作中的广大女性朋友总是显得惴惴不安,谈癌色变。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乳腺癌研究专家科尼利亚·贝妮丝博士经过长期研究,发表了关于乳腺癌的新观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乳腺癌的新举措,旨在解除广大女性朋友的心理负担,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 观点一: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年轻女性不必为此惶惶终日。临床医学诊断表明,多数被诊断出患乳腺癌的妇女年龄都在50岁或更大一些,即便如此,机率也只有2...
-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义叫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一般发生于中年妇女。症见乳房中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质硬而光滑,活动好,经X线拍片等检查可确诊。由于此病属慢性疾患,中医对症治疗取效良好。 一、痰湿型:患者形体多肥胖,或多疾,或倦怠嗜睡,有的患者皮肤油垢较多,体味明显,或白带多且略偏黄,便粘稠而不畅顺,或常咯痰,舌质红,舌苔略黄厚,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 治则:化痰湿、散乳结。方药:半夏、陈皮各12克,制胆南星10克,郁金、浙贝母各15克,鹿角霜20克,橘核、生牡蛎(先煎)各30克,海藻18克,蜜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
-
中医是如何治疗乳腺炎的
中医辨治乳腺炎分为郁乳期、成脓期和溃破期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略。 郁乳期:乳房肿痛,皮色发红,或皮色不变,内有结块,排乳不畅,或伴有恶寒发热,骨节酸痛,胸闷不舒,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舒肝清胃,通乳散结。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金银花、连翘、瓜蒌、牛蒡子各10克,陈皮5克,天花粉15克,黄芩、栀子、皂角刺各5克。水煎服,日1剂。 成脓期:肿块逐渐增大,硬块明显,皮肤红,疼痛加重,高热不退,口渴喜饮,舌苔黄,脉弦数,已有化脓趋势。若壮热、疼痛十余天不见减轻,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为成脓阶段。治宜清热解毒,通乳透...
-
验方治疗乳腺增生
西安市黄河机械厂的周女士希望我们推荐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子,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的中医专家。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又称“乳癖”,临床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走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现在有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经典验方,推荐如下: 验方配伍: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薄荷6克,郁金9克,夏枯草12克,鹿角霜20克...
-
急性乳腺炎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可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后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初期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通乳消肿之瓜蒌牛蒡汤加减;中成药用利癖消、抗炎消肿丸等。此外,中医外治法治疗初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按摩:先在患侧乳房上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