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第19页
-
秋冬脱皮“护手霜”自制
每到秋冬季节,很多人双手都会出现脱皮的情况。中医认为,米醋性温、味酸苦,外用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痒等功效,用米醋来搓洗双手能治疗手部脱皮的病症。 方法:每次洗完手,蘸取少许米醋,在手上反复揉搓,揉搓后不用再洗手,就当是抹“护手霜”,照此方法一天揉搓手部3—4次,如洗手后能戴上一副手套,不但可避免被接触的东西污染,而且防脱皮效果更好。 睡前用醋搓手后,也可以戴上手套睡觉过夜。一般3~5天后,手上的皮肤就会逐渐变得柔软、滋润,干皮也不见了。用米醋搓洗双手期间,手部皮肤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洗衣粉等碱性物质,以免中和手...
-
唇疱疹 自制黄瓜霜抹抹
夏秋交替的时候非常容易上火,有的人一上火嘴角就起疱。这种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疱也叫唇疱疹,传染性极高,会引起皮肤溃烂,也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期。虽然唇疱疹在几天之内就能消失,但滋味很不好受,这时可以试试在家自制黄瓜霜抹抹,效果很不错。 自制黄瓜霜:老黄瓜1条,切去一小截,掏尽瓜籽后装入芒硝10克,再将切掉的一小截重新盖上,悬于阴凉通风处。五天之后,将黄瓜表面附着的白霜取下研细备用。嘴角起疱时,将黄瓜霜擦于患处,每日三至四次,直到痊愈。 新华 温馨提示:嘴角起疱也可以...
-
自制润肤膏治手足皲裂
具体方法:取白及、白芷、白鲜皮各5克,硫黄、地骨皮、冰片各10克。共研细末。用猪脂(肥肉)半斤煎化后,与药末搅拌均匀,放凉后装瓶备用。将患处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以药膏涂擦患处,用火微烤,每日1—2次,一般连用3—5天可痊愈。 手足部皮肤皲裂的患者,不妨试试。 点评:手足皲裂是指手足部皮肤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干燥和线状裂隙的一种皮肤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特点为皮肤粗糙增厚,出现裂隙,局部疼痛,可伴有出血,甚至手足屈伸不利。采用自制润肤膏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可养血滋阴、活血通络、润肤敛疮。...
-
自拟参冰三黄配治痱子
痱子是夏秋季特有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和体胖之人。虽是小恙,多不被人重视,但一经抓破后容易继发感染。笔者自拟参冰三黄配治疗有效.现介绍如下: 处方及用法:苦参、生大黄各20克,冰片、雄黄、黄连各10克。将上药浸泡于75%酒精300毫升2~3 天即可,用消毒棉花蘸药汁涂搽患处,每日3~4次。注意:搽脸面时应防止药液流入眼内.用后将瓶盖拧紧。 病案举隅:黄某,男,3 岁。时值盛夏就诊.患儿额头及颈项部有密集如粟米样的红色丘疹.痛痒并有灼热疼感。即按上法取药汁徐搽患处.第二天痱子未再发展.且痒和灼热痛感缓解.经用药3...
-
治带状疱疹 临床实践自拟方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自拟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方药组成: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生甘草各10克,大黄6克(后下)。若发于颜面加牛蒡子、野菊花各12克;发于腹部与下肢加苍术、猪苓各12克,黄柏10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2克。水煎,日1剂,分早晚口服。 曾治患者赵某某,男,36岁。2008年4月9日就诊。患者3天前自觉左侧背部有灼痛感,并出现成簇性水疱而来诊。症见:左侧背部有成簇性水疱,疱底红晕,有灼痛感,心烦,口苦干,...
-
皮肤瘙痒擦点自制药酒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是气滞血瘀导致,患者常因搔抓使皮肤出现抓痕、湿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治疗宜采用活血凉血之方,如此才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在此介绍一自制药酒方,坚持涂抹有望治愈。 方法:取百部、土槿皮、当归各10克,加入高度白酒浸泡,以没过药物两横指为度,浸泡7 天后,用药液涂擦患处,每日涂药2次。直至痊愈。 方中百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杀虫、止痒功效;土槿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经酒浸泡后,浸出的土槿皮酸对致病真菌有抗菌作用;配以当归活血化瘀,三味协同增...
-
运用自制蜂蜜药膏治疗瘢痕
瘢痕是因意外烧伤、烫伤、严重 外伤后遗留的瘢痕.有一些患者身 上会长出硬而隆起的疙瘩瘢痕。有 痒或疼痛的感觉。运用自制蜂蜜药膏治疗瘢痕.可获良效,现介绍如 下。不妨一试。 白芷、白及、炮甲、五倍子各10 克,冰片5克,蜂蜜80克,食醋80毫 升。将白芷、白及、炮甲、五倍子同研 成细粉.将食醋与蜂蜜加热至80℃~ 100℃.然后加入药粉、冰片.搅匀成 膏。冷却后装瓶备用。使用时,先用温 开水将瘢痕表面清洗干净。取药膏均 匀涂在患处,厚约0.1毫米,用消毒纱 布外敷包扎,以纱布不湿为度,隔日 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
-
异位性皮炎 自拟方治疗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与遗传和变态反应有关。常见的过敏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昆虫叮咬也可诱发;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寒冷刺激及出汗等易使本病加重。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先天不足,禀性不耐,湿热蕴结于肌肤所致;或久病耗血,以致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形成。皮疹为红斑、丘疹或苔藓样丘疹,微有渗液。也可呈斑片而伴有鳞屑及色素沉着,多为局限性,瘙痒剧烈,抓后渗液,扩展为大面积弥漫性苔藓样变。好发于肘、腘窝、颈前、颈侧部,以及面部、眼周围、手背等处。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养血祛风止痒的方法予以治疗,获得了...
-
治带状疱疹采用自拟荆防芩薏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笔者于2003~2012年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我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①皮损呈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皮损严重者可有血疱、糜烂、坏死、淋巴结肿大等改变;皮损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感觉过敏、烧灼感,可伴有低热无力、全身...
-
家中自治带状疱疹便方
带状疱疹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症状为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这里给您推荐一个在家中可以操作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取地榆30克,紫草18克,蜈蚣6克,凡士林适量,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每次用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本法临床试治带状疱疹34例,病程1~15天,其中25例有明显皮疹伴疼痛,9例皮疹轻微而以局部疼痛为主。治疗34例,全部治愈。其中用药最长7天,最短3天。 地榆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紫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功。...
-
自制千白散治皮肤瘙痒
瘙痒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两年多来,笔者自制千白散用于临床,共收治各类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急性皮炎,手足癣,疥疮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 症状 皮肤瘙痒难忍,或伴皮损、斑疹、血疹、结节、脓疱、水疱、糜烂、溃疡、皲裂、苔藓样变,或伴皮肤潮红、肿胀,以及出现炎性病变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治法 千里光40克,白鲜皮30克,白芷30克,苦参50克,蛇床子50克,地肤子50克,龙胆草50克,薄荷40克,金银花60克,石菖蒲40克,大黄60克,苍术30克,土茯苓50克。先将诸药烘干,研成细...
-
治疗脱发余自拟验方一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脱发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脱发的诱因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忧郁、恐惧等均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毛细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毛囊得不到相应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头发的脱落。 饮食因素 动物类食品为人体合成过量的雄性激素提供了条件。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能促使人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此时正常人的头皮上存在的一种噬脂性真菌就会大量繁殖,该真菌在获取营养和排放代谢产物过程中可刺激头皮和毛囊,形成慢性炎症,使毛囊逐渐萎缩,生成功能逐渐衰退。 洗涤不当 对于脂溢性脱...
-
自拟“鬼藤煎”止瘙痒
鬼藤煎组方:鬼箭羽100克,忍冬藤150克,均用鲜品。煎取药液2000毫升。视疮之部位大小,取适量药液浸洗患处。连用5~7次,或5~7日。 王某,男,56岁。一年前夏天,因穿衬衫,后项部受衬衫标签摩擦,遂致皮肤发红、发痒。初发时为小的丘疹,逐渐向外扩大,呈圆形或多环形,在四周有丘疹、水疱,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于皮面的环状边缘,境界清楚,迭经搔抓,遂渐扩散至后项、双肩边,愈搔愈痒,缠绵不愈。曾用多种软膏涂抹,无效。用鬼箭羽100克,忍冬藤150克,均用鲜品。煎取药液2000毫升,取适量药液浸洗患处。每...
-
自制何首乌研粉粥 减少脱发
制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有补血养肝、益精固肾、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等症。若洗头、梳头时脱发(因疾病引起的脱发除外)较多,可自制首乌粥常服,能有效减少脱发。 方法:用适量制何首乌研粉(药店或中医院可加工),装瓶备用。煮粥时,等粥煮熟后,取制何首乌粉30克(一人量,若多人食粥,可以此量增加),用适量冷开水调匀成水样,倒入粥内,边倒边搅拌,约2~3分钟后即可食用。经常服食此粥,可使脱发明显减少或基本不脱发。 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服,...
-
治臀部毛囊炎 坐板疮自拟方
坐板疮,又称臀部毛囊炎,为夏秋季节最常见多发。其因是经常久坐,皮肤通透性差,使汗液湿热排出不畅,蕴于肌肤,化为湿热毒而形成。临床观察单以抗菌消炎西药治疗,收效不著。笔者自拟硝黄洗方,效果良好。 组方:芒硝30克,大黄30克,赤芍30克,连翘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黄柏30克,白芷30克,败酱草30克。有脓疱加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皮损触之有灼热感加牡丹皮30克。水煎适量,待温度适宜时进行坐浴,或用纱布蘸药液擦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用药一剂。 方中芒硝...
-
自制冻疮酊 治冻疮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很难快速治愈,可以自制一种冻疮酊,对于未发生溃烂的冻疮很有效。 干姜30 克,川椒5 个,冰片3 克,颠茄约50 毫克,维生素E 0.3 克,95% 酒精300 毫升。先将干姜、川椒放入酒精浸泡半个月,每日摇1 次,然后加入冰片(粉状)、颠茄(粉碎) 摇匀即可。 每日取药液外涂2 次(早晚各1次),共用药半个月,大多冻疮可痊愈。若冻疮出现溃烂者勿用,过敏者勿用。 干姜可去除阴寒;川椒温经活血;颠茄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维生素E 增强细胞活性,生肌并软化组织;冰片防腐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