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粥疗 第2页

粥疗 第2页

  • 青光眼选粥疗

    青光眼选粥疗

    牡蛎粥牡蛎15 克,陈皮6克,粳米60 克。牡蛎先煎取汁,加入粳米和陈皮煮成粥,药汁不够可以加水。此粥每日1次,连服7 天。对青光眼日久阴虚者有治疗作用。 茅根决明粥 白茅根5克,决明子10 克,用纱布包裹,与粳米50克一同熬粥食用,每日1次,连续7 天。具有降眼压、明目的功效,对青光眼有一定治疗作用。 蜜决薄荷粥 决明子5 克,薄荷叶5克,与粳米60克一同熬粥,熟时加入蜂蜜15毫升,搅匀后温热服食,每日1 次,具有明日、降眼压作用。 (马旭)...

  • 养生学家曹慈山撰写 保健养生《粥疗歌》

    养生学家曹慈山撰写 保健养生《粥疗歌》

      饭后无事,灯下闲读,偶得一琅琅上口、保健养生知识丰富的《粥疗歌》,获益匪浅。此乃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先生撰写,现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大米煮红枣;   气短体虚弱,粥里加山药; 心虚气不中,桂圆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血压高头昏,胡萝卜粥灵; 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   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若要...

  • 健康五谷杂粮 粥疗歌

    健康五谷杂粮 粥疗歌

    现代科学养生讲究饮食保健,提倡“五谷杂粮保健康”。俗称“五谷”的粮食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食疗养生的好原料。早在古时,《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谷为养”的理念;而脾、肺、心、肾、肝统称“五脏”,“五谷”与“五脏”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一谷补一脏”: 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

  • 花椒几则粥疗方

    花椒几则粥疗方

      “调浆美羞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鹜也应如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明代僧人宗林如是赞美花椒的香浓味纯。花椒,又称川椒、蜀椒、巴椒,以产于四川者为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南北朝时,花椒开始被用作调味品,《齐民要术》中有“花椒脯腊”的记载。花椒入药疗疾也有殊功。   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热,有小毒,入脾、胃、肾经,有温中止痛,消积杀虫之功,《神农本草经》言其“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紧齿发,明目”。《本草纲目》言其“散寒除...

  • 赤豆花四则粥疗方

    赤豆花四则粥疗方

      赤小豆花,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止渴,醒酒解毒之功,适用于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等。《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痎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名医别录》言其“止消渴”。《药性论》言其“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本草纲目》言其“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赤...

  • 养颜粥疗方

    养颜粥疗方

      甜浆粥: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番薯粥: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本粥便据其健脾胃,和气血之功,来达到润肤...

  • 春困秋乏夏打盹用粥疗

    春困秋乏夏打盹用粥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多数人在夏天,尤其是夏季的三伏天,总是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夏打盹。西医把夏打盹称之为“夏季倦怠症”,西医认为与钾的减少有关。 中医认为,夏打盹主要与暑湿有关。那么,夏天如何补钾、调整脾胃功能,破解夏打盹呢? 首先,食用一些含钾元素较高的食物可避免及打盹的出现。粮食作物中,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最高。水果中,香蕉含钾元素最丰富。蔬菜中,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海...

  • 龙眼肉 介绍几则粥疗方

    龙眼肉 介绍几则粥疗方

      金秋八月,龙眼飘香。   龙眼肉,又称桂圆肉、元肉,主产于我国南方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于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收,烘干或晒干,去核取肉备用。由于其果实正成熟于阴历八月“桂月”之时,又因其果实极圆,故有“桂圆”之称;而状似龙眼,又得“龙眼”之名;还因其食用时弃壳去核而食其肉(又称假种皮)故名“龙眼肉”。   龙眼肉性味甘、温,入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主要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

  • 青陈皮三则粥疗方

    青陈皮三则粥疗方

      青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树的果实,二者均有行气健脾,消食和胃之功,常相须为用,故合称青陈皮、二皮。   陈皮,又名橘皮、桔皮,古称贵老、红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由于新鲜的橘皮味较辛辣,因此以橘皮陈久者佳,故名陈皮,陈皮以广东新会柑、茶枝柑的柑皮质最好,所以中医处方常写“广陈皮”、“新会皮”。据历代医书记载,陈皮是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呕吐,消化不良的常用药,又因其能燥湿化痰,所以中医临床又常用其治疗...

  • 紫苏三则粥疗方

    紫苏三则粥疗方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其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紫苏,临床应用时分为茎、叶使用。中医认为,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随息居饮食谱》言其“下气,安胎,活血定痛,和中开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风寒”。《本草纲目》言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正义》言“紫苏,芳香气烈,外...

  •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人们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千咳少痰等症状,可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进行防治。下面介绍几款食疗方: 4.干咳痰少等症:银耳10 克,百合5 克.北沙参5 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北沙参同煮。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或银耳、甜杏仁各10 克,川贝母5 克,冰糖少许。将诸药水煎2 次,合并药液,服前加冰糖少许,分早、中、晚服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5.体质虚弱、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银耳、龙眼肉各10 克,大枣5 枚,冰糖少许。用温水将银耳发...

  • 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

    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

      燥主秋令,常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干咳少痰,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胃脘隐痛,嘈杂不适等,当以润肺滋阴、补虚润燥为治,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但养阴类药粥多滋腻,平素见有胸闷、食少、便溏、舌苔厚腻者不宜选用。   百合粥   百合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大米淘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调入捣碎的冰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本品味甘质润,香甜可口,...

  • 三伏天粥疗三周治好冬天老毛病

    三伏天粥疗三周治好冬天老毛病

    伏天人体的气血最足、阳气最旺,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此时是中老年朋友治疗冬季老毛病的绝好时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文选教授提醒,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患者应抓住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利用粥疗扶正固本,避免或减少这些老毛病在冬季发作。 记者日前采访张文选教授时了解到,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它利用伏天人体充沛的阳气来平衡机体阴阳,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张教授指出,粥疗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进行冬病夏治,其操作简单,对不同的疾病可灵活组合治疗,对脾胃不好的中老年人效果尤佳。中医认为,冬病的发作或加重,主要原因在于...

  • 胆囊切除术后粥疗

    胆囊切除术后粥疗

    因胆囊炎、胆石症做了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胀满、消化不良或上腹隐隐疼痛者,除给予治疗外,还要告诫患者,术后一定要多注意养生,并且配合选用以下食疗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山药大枣粥山药150克,大枣9枚,粳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枣、粳米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人大枣、粳米煮粥,待五成熟时加入山药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次,可长期食用。山药有健脾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此粥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以及胆囊术后腹帐、腹痛等症。 扁豆木耳粥 鲜白扁豆 1...

  • 春季降血压粥疗有妙方

    春季降血压粥疗有妙方

    冬去春来,阳气升发。在万木吐翠的春天,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高血压的患者易出现头痛、眩晕、血压偏高等症状。要注意全面营养,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粥食,被称为“第一补人之物”。自古以来,粥被视为最有效的养生之道。下面介绍几款调治高血压的粥疗方以供选择食用。 一、板栗补肾降压粥:板栗、糯米各100克,赤小豆15克,生姜10克,盐少许。赤小豆先下滚水中煮15分钟,再放人糯米、板栗同煮,朝一个方向搅匀,先大火再文火,加拍碎的生姜10克,煮至米烂汤稠,加少许盐。温热服食。 功效:补肾益气、强腰...

  • 酒渣鼻“红鼻子”药粥疗法

    酒渣鼻“红鼻子”药粥疗法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是由螨虫寄生在人的面部,侵入鼻部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颜面而成;或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皮毛肌肤而发病;日久气血淤滞,痰淤互结而形成赘瘤。起病初期,鼻部、面颊处出现红斑,范围小,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重者可发展成鼻赘。由于酒渣鼻属慢性皮肤病,故治疗应长期坚持。笔者现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药粥疗法,供患者参考选用。 1.芦根竹茹粥:取鲜芦根15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将芦根、竹茹用布包好同粳米煮粥,每日服2次,半...

  • 介绍荸荠三则粥疗方

    介绍荸荠三则粥疗方

      荸荠,又名乌芋、马蹄、地粟,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产于我国南方,秋季、冬初采收,洗净鲜用或风干备用。以个大、新鲜、皮薄、肉细、味甜、汁多、脆嫩、无渣者为佳。   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本品性味多汁,性寒清热,适用于热病伤阴,津伤口渴,阴虚肺热,肺燥咳嗽,食积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   《本草纲目》言其“主血痢,下血,血崩”。《本草再新》言其“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 风寒感冒粥疗最宜

    风寒感冒粥疗最宜

    老年人因脏腑功能减退,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营卫功能失常,对外反应能力减退,极易患感冒。一旦感冒,常无典型症状,不及时治疗,危害尤其大,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中医将感冒分为3种证型,即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或夹暑夹湿感冒,给予分型论治,效果较好。由风寒引起的感冒,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感冒时多喝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感冒后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对肠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因感受...

  • 介绍三则粥疗药用价值方

    介绍三则粥疗药用价值方

      莼菜,与鲈鱼、茭白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自古就被视为珍贵食品。成语“莼羹鲈脍”、“莼鲈之思”都出自西晋文学家张翰为美食千里辞官回乡的典故。而成语千里莼羹,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意即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此三菜美味又有药用价值。   莼菜 又名水葵、丝莼、尊菜、马蹄草、水荷叶、湖菜,为睡连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

  • 润肺祛燥粥疗方

    润肺祛燥粥疗方

    深秋气候干燥更为明显,此时全身多部位都会受到燥邪的侵害,中医认为,燥最易伤肺。在此时若是服用一些润肺祛燥的粥,既可滋润肺脏,又可祛除燥邪以及燥邪引起的各种症状。 杏仁粥:甜杏仁10克,大米50克。甜杏仁去皮洗净,大米淘洗净。将大米、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煮熟,每日1次。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等症的辅助食疗。 花生粥:花生仁30克,粳米100克。将花生、粳米洗干净,两者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此为1日量,分2次服完。此药粥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无花果粥:无花果10枚,粳米50克,冰...

  • 做粥疗疾养生的学问

    做粥疗疾养生的学问

    一要选好米。一般用粳米,以香稻为上乘;同类的米,以新加工、香气足者为佳。二要选好水。水宜洁,宜活,宜甘。做粥时放水须一次放好,不宜煮后再添。三要注意火候。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煮粥以桑柴火为好,它能除风助药力。煮时先把水煮沸,然后再下米。四要选好炊具。煮粥最好用陶瓷罐,不用金属锅。五要讲究食候。就调养而言,粥宜空腹食,趁热食。 粥能养颜健体,老年尤宜。按方掺入蔬莱、瓜果、药材等同煮,有调养治疾之功效。现介绍一款粥方,大家不妨一试。 原料:黄瓜100克,糯米200克,蜂蜜50克。 制法:将糯米...

  • 老年腿抽筋粥疗方

    老年腿抽筋粥疗方

    有不少老年人经常出现腿抽筋 现象,这与体内钙、镁摄人不足及比 例不当有关,常喝燕麦花生粥可有效 预防。 燕麦和花生不仅含有丰富的钙、 镁,易被人体吸收,还具有调节体内 钙、镁比例的作用,从而维持肌肉正 常的兴奋度,有效预防腿抽筋。 方法 是:花生仁20克,燕麦O.1公斤,煮 粥服食,每两日1次,7次为1疗程。 吴颖 煮熟银耳汤不宜久放置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煮熟后 如果放置时问过长,1~2天内就会在 细菌的作用下,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 酸盐。人喝了这种银耳汤后,可能发 生中毒。 此外,要忌食新鲜木耳。因...

  • 自制米粥疗失眠

    自制米粥疗失眠

    灵芝是一种能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的药物,可用于防治失眠、心悸、气短等病症。灵芝配合具有补气养血功能的糯米、能健脾安神的小麦,煮粥食用,可防治失眠。 灵芝糯米粥的做法是,取灵芝10克,糯米50克,小麦60克,白糖30克。将灵芝切片用纱布裹好,糯米、小麦淘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3大碗水,用文火煮熟后捞出纱布包,加入白糖服用。每日 1次,晚饭后服用。能治疗心神不宁、失眠、乏力等症。 (张华)...

  • 夏日粥疗祛暑病

    夏日粥疗祛暑病

    莲子粥:莲子30克(或莲子粉15-20克),粳米50克。将莲子与粳米洗净,人锅同煮至莲子熟烂为止:莲子有清心除烦、健睥止泻的作用。用莲子、粳米同煮成莲子粥对夏季心烦不眠有治疗作用。绿豆粥:绿豆50克,粳米 100克。先以温水浸泡绿豆2小时,再用粳米加水后与绿豆同煮,豆烂汤稠即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粳米与绿豆同煮祛暑消烦、生津止渴及解毒效果更好。藿香粥:藿香15克(鲜品加倍),粳米50克。藿香煎煮15 分钟,去渣取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煮粥,熟时加入藿香汁搅匀即可。...

  • 粥疗 御寒粥方五款

    粥疗 御寒粥方五款

    粥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广泛应用。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易伤人阳气,且易导致气血郁滞。因此,在粥中搭配温补之品可以助阳御寒。现介绍民间常用的御寒粥方五款,供参考选用。 羊肉粥:选瘦羊肉250克与萝卜1个同炖,先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煮成粥调味。羊肉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矿物质含量丰富,且性温热,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适合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虚寒体质者食用。 韭菜粥:先把粥熬熟、再把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