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 第43页
-
肺癌内因主要为正气虚损邪毒入侵 中医治疗思路
全国名中医贾英杰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列恶性肿瘤之首,据2020年美国癌症中心统计全美新发肺癌病例228820例,且病死率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均位于首位。中国最新研究亦表明,2015年全国病死率及发病率中肺癌高居首位。肺癌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体征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种类、并发症和是否发生转移等。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有18%。 肺癌...
-
治肺癌 处方醋鳖甲软坚散结治其标 多脏气虚案
德州市名中医、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玉生常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其认为诊治各种证情复杂的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于审因定其标本、论治主次分明。现将王玉生论治肺癌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肺癌可属中医“肺痈”“肺痿”“肺积”“痰饮”“息贲”范畴,古代虽然没有肺癌之词,但对此也多有论述,《素问·阴阳别论篇》云:“肺至悬绝,十二日死……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张仲景以两个篇章论述肺癌之类的病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载:“肺痿之病,……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
-
甘草泻心汤用治脾胃气虚兼湿热郁滞
甘草泻心汤出自于《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无论伤寒或中风,本是表证,当治之以解表,反用攻下之法,使表邪内陷而虚其脾胃。脾胃气虚必致运化失职,饮食水谷不得消化而下注,日数十行且完谷不化,肠鸣而腹中如雷。脾胃不和则升降失常,气机痞塞,寒热错杂,故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心烦者,火热扰于上也;下利者,水寒注于下也。而医见心下...
-
气虚体质的调养保健法
气虚体质的入主要症状是疲劳乏力,即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这种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较低下,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常用的调养保健方式有: 1.饮食保健多吃具有益气健睥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等。 2.药物保健常用的补气药物可选用花粉、蜂王浆、人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灵芝、五味子、大...
-
治气虚阴火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右件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温服,空心食前。” 解读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几个关键词:内伤,气虚,阴火,升降失常。 当归补血汤证得之于“饥困劳役”,为内伤无疑。而在李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中,饥困劳役所伤为脾胃。脾胃虚损直接导致气虚,...
-
气虚型体质保健常识及方法
我们常常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会告诉你,“你这是属于阳虚体质的表现……”、“你的病是因为你气虚引起的……”、“你这是血瘀的体质”,患者往往听后想多问医生一句,可医生会为免后面的病人长时间的等候而不向患者作出详细解释。 近日,记者在专门采访广州市中医医院体检科苏丽玲主任的时候,她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体质分类。为让读者在秋冬季节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找到适合的进补调养方式,本版就苏主任的有关阐述分数期作介绍。今期首先介绍的,是苏主任所阐述的气虚型体质保健常识及方法。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
-
气虚发热证治验一则
严某.男.43岁。患者 一年前因耕种劳作过度. 而借饮酒以除疲劳.遂致 四肢发热不舒.神疲肢 倦,食欲渐减,消瘦,曾多 处求医罔效.转而邀余诊 治。刻诊:体形消瘦.气 短,神疲乏力,身热、四肢 尤甚.睡时常手足掀被外 露.遇劳作加重;食欲不 振.大便有时溏烂,苔白 舌淡.脉缓。诊断为气虚 发热。治宜甘温除热。方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 芪、丹参、青蒿各20克, 潞党参15克.炒白术、当 归、陈皮各10克,柴胡、 升麻、甘草各6克,生薏 苡仁30克,炒谷芽、炒麦 芽各15克。7剂.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后...
-
气虚质如何调理
李阿姨60多岁,退休好多年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出去唱歌、跳舞、旅游、会友等。可是李阿姨就喜欢在家待着,不喜欢凑热闹,而且平时在家也不做饭,都是她爱人在做。好多人羡慕李阿姨的退休生活,殊不知李阿姨形体偏胖,一干活就累,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还出虚汗。虽然李阿姨家住3楼,但是平时她回家都需要乘坐电梯,因为走楼梯的话每上一层楼都要气喘吁吁,需要休息一会儿,要等缓过劲儿来才能再继续往上爬。除此之外,李阿姨每天早上起来会觉得眼皮肿,晚上脚踝处一按还有小坑。像李阿姨这种体质类型就是典型的...
-
气虚体质饮食中加以调理
同样淋了雨,同样吃了食物,可总是有人健康而有人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抗疾病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如果你平日爬楼梯都会气喘吁吁,这可能就是气虚体质,建议大家应该从日常饮食中加以调理。 气虚体质者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那么,如何辨识自己是不是气虚体质呢? 气虚体质者表现为肌肉松软,和别人爬同样层数的楼,就容易气喘吁吁;平时讲话的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气不够用;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观察舌相,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
-
巧补气行气 消除气虚气郁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的“正气”有促进生长发育,保卫身体及抵御疾病侵袭的生理功能。 有些人不是消瘦,就是偏胖,身体很容易疲倦、乏力,感冒等时常光顾,这多由气虚所致。对于这类气虚的人,养生的关键在于补气。中医认为,肾为气之根,脾为气之源,所以补气重在补脾益肾。在饮食方面,气虚的人食养宜补气健脾,如人参、山药、胡萝卜、香菇、鸡肉等。这类人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应多做内养功、强壮功。例如“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
-
气虚夹痰湿厥证 主方调中益气汤
黄某,女,6岁,门诊病例。2007年1月7日初诊。 家长代诉: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晚,无明显诱因而突发全身痿软无力,随即倒地不起,手足厥冷,一身不能动弹,神疲不语。约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连续20余天以来,每天发作3~5次,每次发作,症状完全相同。曾去多家医院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病因不明,诊断亦无明确结论。 询其症状,发作时一身瘫软无力,四肢不能动,口不能语,但神志尚清。发作后,精神疲乏,少气懒言,头晕,时而恶心欲呕,动则自汗,近日食纳显减。其面色淡黄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
-
中气虚弱 黄芪建中汤一方
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故虚劳又称虚损。虚劳之证,初则以虚为主,久之则为劳也,其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总称。虚劳之治,历代先贤或从气血,或从阴阳,或从五脏,治各不同,又创有补中、固本、益气、养血类诸方药,皆为良法。 陈宝贵教授治疗虚劳之证,认为虚劳初得或虚劳轻证,寻常药物可治,对于虚劳重症,证属气血阴阳大亏,精血内夺者,此非寻常参术、归芎之味所能胜任,必于辨证组方中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大补精血。如证属血虚之亏者,方中常加阿胶、河车等;如证属肾阳虚弱者,方中常加鹿角片、鹿茸片...
-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每次取生山楂10克,去核后捣碎,加适量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l 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 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30天为 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功擅活血通脉,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
-
汗病多和气虚阴虚有关 汗症病人的饮食调理
冬去春来,气温明明不是很高,有的人没运动却汗出不止,动则加重,有的人睡一觉满身是汗,醒后自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表示,健康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会以多排汗来调节体温,这时的汗多是正常的生理作用。但在正常人不流汗的气候环境下出现大量排汗,则为病理性出汗。 汗病多和气虚阴虚有关 中医认为,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症的汗病是一种病态,多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而致。其中,白天没有运动或静坐出汗,出汗后感觉不舒服的称为自汗,多是因为肺卫不固或营卫不和或大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