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第8页
-
乳痈治疗以止痛如神汤为主 随症加减化裁
毕朝忠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毕朝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他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乳痈病的治疗方面,遣方用药具独到之处,疗效显著,临床经验丰富。 毕朝忠认为乳痈的病因病变机理多与湿浊,邪毒相关,故临床常运用止痛如神汤为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乳痈的病因病机 乳痈病名最早见于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中论述其病因病机为&ld...
-
痛经治疗上经前以通为主 经后以补为主
痛经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吾师王金亮认为:痛经者,痛在经前为实,痛在经后为虚。故经前腹痛多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内阻等,痛在经后则多为气血亏虚,冲任失养,治疗上经前以通为主,经后以补为主。现举例如下: 程某,女,20岁,2015年7月6日。初诊。经行少腹疼痛6年,现病史:初潮后即出现经行腹痛,时轻时重,无恶心腰酸,现经行第2天,腹痛明显,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为求缓解疼痛来治疗,考虑经行腹痛,气滞血瘀型,给行气止痛,化瘀通经为主,方药如下: 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0克,...
-
乳癖结块质地较硬者 主治乳腺增生中药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炒柴胡10g,川郁金10g,制香附10g,青皮10g,陈皮10g,合欢皮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全瓜蒌15g,夏枯草15g,浙贝母10g,生牡蛎30g(先煎)。 功效:疏肝理气,化瘀软坚。...
-
国医大师班秀文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
班秀文 ( 1919—2014) ,壮族,男,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 60 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药物,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 班老师治疗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健脾养肝、调摄情志。 辨治要点 胎儿以气血为本 胎既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使胎元牢固,气衰则致胎堕,且胎元需血液的滋养,母血亦是胚胎的营养...
-
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的辨证施治特色及临证应用体会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精通医经脉理,尤其擅长妇产科,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的处方切合临床,疗效确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带下病是中医妇科门诊常见疾病,笔者通过学习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的辨证施治特色及笔者的临证应用体会。 1 病因病机 带下病是由湿邪为患,带脉失约,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衡所致,同时与任、督、带脉损伤和亏虚有关。傅青主认为“带下俱是湿”,明确指出湿邪为带下病的主要病因。《素问·气...
-
主治童稚乳疠 乳疠平煎剂
龙家俊,男,194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先后出版《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医案医论集》《难治性疾病的中医临证探索》两本专著,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组成:天冬15克,大贝母10克,生牡蛎30克(打碎,先煎30分钟),鹿角片10克(打碎,先煎30分钟),仙灵脾12克,仙茅10克,巴戟天12克,熟地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夏枯草20克,昆布10克,海藻10...
-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的阴阳失衡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热、血瘀作为出血期的辨证分型。 由于崩漏是以子宫不规律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出血期的准确辨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老观察到崩漏病人在出血期的脉象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参看古今妇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血热症状,均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推...
-
主治风寒湿痹阻 黄芪桂枝青藤汤
组成黄芪90~120克,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青风藤30~45克,鸡血藤15~30克,炙甘草6~9克,生姜5片,大枣5~10枚。 功能益气养血,通阳蠲痹。 主治适用于风寒湿痹阻,气血亏虚之虚痹,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或麻木,每遇劳累、气候寒冷、潮湿疼痛加重,肌肉瘦削或虚肿,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神疲乏。舌质淡胖,脉细无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方解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桂枝辛散温通助卫阳,通经络散风寒;白芍味酸补血敛营,柔筋止痛;青...
-
主治肌肉关节肿胀疼痛方
左振素,女,1951年,山东沂南人。现为临沂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余年,擅长风湿类疾病,各类肾病、胃肠疾病的治疗。崇尚内病外治之理论,推崇外治法,应用中药填脐、外敷、灌肠等法治疗内、儿、妇科杂证,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风湿病系统损害鉴别》,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参编《中医临床备要》等医学专著20余部,主编养生保健书3部。主持“从热痰瘀论治狼疮肾炎&rdq...
-
舒颈汤主治颈椎病
组成:葛根15克,当归 15克,狗脊20克,桂枝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15克,黄芪 30克,茯苓20克,全蝎粉3克 (装胶囊,用药汁分3次送服)。上药水煎3次,合并药汁,分3 次温服,日1剂。7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随证加减:神经根型加桑枝15克,羌活10克,防风10 克,细辛3克;椎动脉型加丹参 15克,川芎10克;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克,仙灵脾10克,山药20克。 功能: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用于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导致颈椎病病因主要是寒、痰、瘀...
-
主治风寒湿坐骨神经痛的程氏蠲痹汤
坐骨神经痛是一常见多发病,临证以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者居多,笔者曾运用主治风寒湿痹证的程氏蠲痹汤为主共治疗59例,收效较好,现介绍于下。 我们随机选择患者5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腰椎拍片发现有肥大者9例,隐性椎裂者2例,骨瘤者1例。病史在半年以下者39例,半年至10年者20例。 治疗时采用内服程氏蠲痹汤,该方出自《医学心悟》。 程氏蠲痹汤的组成:独活10克,羌活6克,秦艽10克,海风藤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桑枝15克,乳香10克,木香6克,甘草3克。每日1剂。...
-
腰突症主要症状 引发腰椎病变
“从来没想过,这么年轻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痛起来走路都难受!”近日,在一家医院脊柱骨科,说起自己的腰伤,25岁的兰兰一脸懊恼。医生了解到,这与她长期工作姿势不当有关。 原来,已从事文案工作6年多的兰兰,经常面对电脑,一旦进入状态,常常几个小时都不动一动,就连厕所也是能忍就忍。近段时间经常加班的她开始觉得,自己后背酸痛难忍,经常压着的右腿开始有麻麻的感觉。最近两天右腿感觉特别痛,整个腿都不能上抬走路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第四、五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伏案的年轻人,有了臀部或腰部突然的...
-
主治各型关节疼痛 祛风通络止痛
金实,男,1943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首席学科带头人,澳大利亚中医药针灸联合会学术顾问。 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10余项,主编国家规划研究生教材《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主编著作9部,副主编及参编著作20余部,多次应日本奈良医科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德国爱兰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学...
-
陈宝贵治疗痹证主抓两点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之邪侵犯人体,闭阻经络,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以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本病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性特点,其病因,主要与体质、气候条件及生活环境有关。 陈师认为痹证治疗应主抓两点:一、病情分轻重:一般而言,病情较轻,初病或无肢体关节、骨质变形者,一般性的草药即可治疗,用药时间也不会太长,常用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海风藤等药。对于肢体关节、骨质变形或畸变病情较重者,一般较难治疗,且治疗病程较长,此阶段之治疗需要加...
-
临床常用主治中暑偏方
第二十节中暑 中暑是人体感受暑热后引起的疾病。暑为夏病之首,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当环境气温超过32℃时,就可能有中暑发生。本病的发生除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有关外,还有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主治中暑的偏方如下。 [方一]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将上述三花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本方清暑解热,芳香开窍,可去心胸烦热。 [方二] 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将三豆加水煮烂后,取浓汁加入白糖或其它调料饮用。 本方防...
-
治疗便秘不可自作主张
我有便秘的老毛病,几十年来时好时坏,给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我每天最难受的事就是如厕,花很多时间憋足了劲,拉出来的却只有羊屎大小的一点点粪便,而肚子里又时常胀得慌。为了让大便通畅起来,我试了许多办法,什么香蕉、苹果、蜂蜜,西药果导片外加开塞露,中药麻仁丸等,都吃过用过,可收效不大。 一天,我的一位老同事来访,告诉我一个治便秘很灵验的偏方,就是用中药番泻叶泡水喝。老同事一再叮嘱,用量不宜过大。我如获至宝,忙去药店购回番泻叶,试着泡服了一杯,结果令我喜出望外,似乎所有痛苦与烦恼,都随着这痛快排出的大便带走了。但好景不长...
-
双下肢水肿以解毒活血通络治疗为主
该患双下肢水肿不同于一般之水肿,乃属热毒壅滞于经络,且邪气嚣张,有走窜入心之势,不可小觑,故不用利水消肿为主,坚持以解毒活血通络及化痰散结为主,以解热毒流窜弥漫之势。幸辨证无误,病势得以挽回,转危为安。 殷某,女,23岁,2012年12月22日初诊。 患者神情萎顿,面色青晦。双下肢肿痛已半月,尤以小腿以下为甚,足背及内外踝皆肿平,肿处发热,且皮肤颜色暗红而略紫,足背稍显黑,双膝弯亦甚痛,肿甚不能穿鞋,显得十分痛苦,就连从座椅上站起来,走到诊桌旁那么几步,她都走不动,说话显得很吃力。胸闷心痛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