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 第4页

主 第4页

  • 主治扁平疣 经验方

    主治扁平疣 经验方

    方法:取白鲜皮60克,加水3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2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加入白矾10克溶化调匀,即可使用。治疗时用棉球或棉棒蘸药水涂擦疣体,每日涂擦5~7次,涂擦时从疣体的中心向周边涂擦,8~15天为 1个疗程。 主治:扁平疣。 王娟裕 治疗扁平疣验方 1.马齿苋(鲜)62克.苦参、陈皮各31克,蛇床子 24克,苍术、蜂房、白芷各 18克,细辛12克。将上药浓煎后.趁热用布或棉球蘸药水反复搽洗患处 (用力不擦破表皮为度).每日2次.1剂药可用几天。再次用时将药液煨热。 2.马齿苋、板蓝根各 30克...

  • 主治小儿疖肿 散肿消痈方

    主治小儿疖肿 散肿消痈方

        治法:生南星9~15克,研细末,用时加食醋调如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2次。       功用:散肿消痈。       主治:小儿疖肿。       方解:该方中生南星味辛而苦,性温有毒。《本草从新》谓其能“治风散血,攻积拔肿”,常用外治痈毒疥癣、毒蛇、毒虫咬伤。《疡医大全》中“铁箍散”中用本品治诸般肿毒。       典型案例       刘某,男,1.5岁。暑令汗出较多,未及时清洗,暑毒、汗污伤于肌肤,以致头、颈、胸部出现大小不等疖肿十余个,其中较大者有五个已松软...

  • 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红斑狼疮

    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红斑狼疮

    治红斑狼疮方 处方:黄芩、赤芍、栀子、当归尾各 8克,莪术、陈皮、柴胡、薄荷(后下)、 红花、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红斑狼疮,中医辨证为气滞血 瘀肝郁型,症见盘状红斑或疹色暗紫,遇 日光加重,低热,口苦食少,食欲差,两 胁胀痛,恶心嗳气,胸膈痞满,烦躁易 怒,头昏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血暗紫 带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多见于 红斑狼疮肝脏损害,实验室检查肝功可有 异常。 熊娟...

  • 主治喑痱中药方

    主治喑痱中药方

    1980年秋天,我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张琪老师进行临床实习。一天,一个重症患者求诊。患者20多岁,1米85的大个,在一次火灾中救火时被浓烟薰倒,昏迷不醒。经抡救,保住了生命。但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出现失语,步履蹒跚,需两个人扶持,才能勉强走几步。在上海、北京等地多方求医而未能见效。西医诊为不治之症。患者家属执意让张琪治疗。张琪先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服用数月后,未见丝毫效果,便改投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创立的地黄饮子。服用半年后疗效渐显,一年后,患者康复,结婚生子,创造了奇迹。我...

  • 皮肤硬肿 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皮肤硬肿 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郭某,女,36岁,2005年4月29日初诊。   主诉:四肢皮肤硬肿1年。患者四肢皮肤硬肿,双手指关节肿胀不能屈伸,四肢关节均屈伸不利,伴一身皮肤粗糙。曾去多家医院诊治,诊断结论均为“硬皮病”。   刻诊:四肢皮肤硬肿较显,尤以手指及腕关节、踝关节等处肿而僵硬为甚;手背及足背皮肤不能捏起,其肿胀处并无灼热感,但皮肤色泽略暗,且一身皮肤较为粗糙。四肢肌肤触觉不灵敏,活动明显困难,动则关节疼痛。伴足底酸痛,四肢无力。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营卫滞涩,皮肤顽厚。   治法:调和营卫,通阳行痹...

  • 主治丹毒,脓肿疖肿毛囊炎

    主治丹毒,脓肿疖肿毛囊炎

    【简介】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治法】 1     组成  龙葵15克虑杖15克黄连6~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蚤休10克?     制用法  上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共煎2次,将2次药汁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  丹毒,热性脓肿,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等。 2     组成  怀牛膝12克当归9克赤芍9克银花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炒桑枝60克槟榔6克川萆薢9克大腹皮12克防己9...

  •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治愈16例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治愈16例

    方药:生地、当归、赤芍、银花、大青叶、白鲜皮、地肤子、白术各10克,野菊花、防风、甘草、丹参各8克。加减:湿热型加土茯苓20克,黄柏10克,车前子 12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 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疗效:治疗52例,治愈: 16例(瘙痒症状消失,未复发);显效22 例(瘙痒明显减轻,半年内无明显加重);有效9例(停药后半年内又再次复发);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83%。黄芮...

  • 主治带状疱疹方

    主治带状疱疹方

    处方:败酱草30克龙胆草10克,黄苓5克,栀子5克,木通5克,车前于10克,柴胡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消疹。主治带状疱疹,皮损鲜红,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目庆蜂)...

  •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 方药组成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 方药组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轻者2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重者可延长到1个月以上,部分病人在皮疹消失数月内仍可后遗神经痛症状,使患者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的“缠腰火丹” “蜘蛛疮” “蛇串疮” “火带丹”等范畴,好发于老年人及体虚者的胸背、胁肋、腰腹部位,也有发于头、面、耳及四肢,本病的...

  • 毛发脱落6个月 主方神应养真丹

    毛发脱落6个月 主方神应养真丹

    周某,女,40岁,门诊病例。 2004年5月12日初诊:诉毛发脱落6个月,从头发脱落开始,继而眉毛脱落,继而腋毛及阴毛脱落。就诊时,见其头发已全部脱光,眉毛全无。伴头部易渗油垢,兼头皮发痒,每天需洗头两次,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血虚油风。 治法:养血祛风利湿。 主方:神应养真丹。 处方:熟地2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首乌20克,天麻15克,菟丝子20克,羌活10克,木瓜15克,茯苓30克,泽泻1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5月28日二诊:服药后头部渗油显减,头痒显减...

  • 清热解毒 主治尖锐湿疣

    清热解毒 主治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中医书籍对本病曾有记载,《灵枢·经脉》篇有“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之称。 处方:木贼50克,桃仁、白矾各30克,川椒10 克,苦参、蛇床于、百部、板蓝根、土茯苓各50克。水煎2次,浓缩取汁1000 克。先熏后洗患处,每次 30分钟,日2次,7日为1 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治愈标准为疣体消失,预后好,治愈率高,但易复发,治愈厚反复复发的尖锐湿疣,应及时取活组织检查排除恶变。...

  • 漆疮案遍身疮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漆疮案遍身疮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漆疮案 苏某,女,35岁,门诊病例,2010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在新装修办公楼上班,当日即皮肤发痒,入夜更甚。来诊时遍身疮疹,色潮红,身发烦热,且延及面部;舌苔黄,脉细数。 辨证:风热邪毒。 治法:消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黄连4克,牛蒡子10克,蝉蜕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15克,紫草10克,浮萍10克,刺蒺藜15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生甘草10克。5剂,水煎服。 艾叶200克,煎水外洗患处,每日多次。 10...

  • 治脱发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味

    治脱发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味

    高某,女,23岁,201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诉斑片状脱发1年。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舌胖大满口,质暗,苔白,舌尖红,脉细缓。 病机:中焦阳虚,水湿内停,上泛巅顶,毛发失养。 治则:温阳健脾,化气除湿。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味。 处方:茯苓100克,桂枝15克,炒白术15克,苍术6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生姜30克,大枣30克,炙甘草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30克。28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诸症未见明显改善,上方地肤子加至30克,加赤芍15克。28剂,水煎...

  • 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用全蝎

    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用全蝎

    处方:黄芪、乌梅各15克,蝉蜕12 克,荆芥、桂枝各10克,防风、炙甘草 各9克,蛇蜕6克,麻黄4克,细辛3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扶正祛风,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中医辨证为风寒束表 型,症见水肿性斑块白色或皮肤色,瘙 痒,遇寒加剧,得暖则减,伴周身畏寒, 舌淡苔白,脉浮紧。 罗亚男 全蝎鸡蛋 治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常反复发作,时轻 时重,可迁延数月或更久,患者深感苦 恼。临床验证,采用全蝎鸡蛋治疗,有较 好的疗效。 全蝎鸡蛋做法:取散...

  • 长期泄泻并脱发主方 升阳益胃汤合桃花汤

    长期泄泻并脱发主方 升阳益胃汤合桃花汤

      周某,男,37岁,门诊病例。   1997年9月3日初诊:诉泄泻10年之久,不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少则日泻3~4次,多则7~8次,泻出稀溏便,伴有轻度腹满。若遇饮食不适或稍事劳累,则泄泻必然加重,甚则肠鸣腹痛,大便中常夹有未消化之食物残渣。   由于长期泄泻,体质逐渐衰弱,不仅其精神疲乏,形体消瘦,食纳减少,而且近半年来,头发逐渐脱落,数月之内头发几乎脱光,眉毛也全部脱落。   刻诊:患者面色淡白无华,精神疲乏,形体瘦弱,声低息短,头部只有稀疏几根毛发,眉毛已全部脱光,其整个形象就是一个衰弱老...

  • 补肾益精调和阴阳 刘启廷教授主治脱发症方

    补肾益精调和阴阳 刘启廷教授主治脱发症方

    毛发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官,而头发又是人类美容的第一要素,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每天有50~100根头发脱落属于正常现象,正常脱落的头发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由于进入退行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不断处于动态平衡,故能维持正常数量的头发。如果头发脱落较多,且持续较长时间,轻则头发稀疏,重则显露头皮,则称为脱发,属于病理现象,有碍美容。脱发临床患者虽无肉体痛苦,但精神上的压力却叫人难以忍受,而思想的苦恼,又会加重脱发。 脱发在古医籍中称之为“毛拔”、“发落”、&ld...

  • 主治痤疮 痰瘀互结型

    主治痤疮 痰瘀互结型

      组成生地黄30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同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两煎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辛辣刺激之品。   功效主治痤疮病程较长、证属痰瘀互结证,症见脓疱、囊肿为主,伴皮脂溢出明显,舌红绛,脉滑或弦滑。...

  • 主治黄褐斑药方

    主治黄褐斑药方

    方药:柴胡、川芎、香附、白芍、丹皮、茯苓、丹参、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主治:黄褐斑。 疗效:治疗46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 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病的简效方

    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病的简效方

    青黛是由植物马蓝、蓼蓝、菘蓝等的茎叶,经浸泡加石灰水后提取的枯燥色素。因其色青蓝,粉细腻如黛,可作画工上色之染料,也做药用,故名青黛。青黛味咸,寒,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成效,常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咯血、小儿惊痫、丹毒、蛇虫咬伤等。青黛外用乃凉血解毒之良药,用于医治银屑病、湿疹、痄腮、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等,都有较佳效果。药理研讨标明,青黛具抗菌、抗病毒、镇痛、止痒功用。下面就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或外科)病的简效方。 带状疱疹:青黛10g,龙脑2g,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溃破处直接撒入药...

  • 主治尖锐湿疣 土茯苓内服方苦参外洗方

    主治尖锐湿疣 土茯苓内服方苦参外洗方

    内服方 土茯苓30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山慈菇15克,虎杖15克,败酱草2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赤白芍各15克,穿山甲10克,赤小豆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穿山甲水煎30分钟,入余药再煎20分钟,去渣内服。 外洗方 苦参30克,银花藤30克,川椒20克,马齿苋20克,五倍子30克,乌梅20克,白僵蚕2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明矾15克。煎汤每日早晚熏洗1次。 主治:尖锐湿疣。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彭显光的经验方。尖锐湿疣乃发于肛周表浅皮肤之...

  • 慈禧发不落头不白 梳头按摩是主因

    慈禧发不落头不白 梳头按摩是主因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代养生学家推崇。慈禧太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太监为她梳头按摩,据说花甲之年,秀发仍浓黑稠密。 《养生论》中有“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之说。《黄帝内经》也有“一日三篦,发须稠密”之名言。在《养生方》中说到梳头,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发不落而生”和“头不白”的神奇效果。其实,古人的梳头妙方是通过头部神经的反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对头皮及毛发的血氧供应,使头发...

  • 疏风清热主治瘾疹中药方

    疏风清热主治瘾疹中药方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名中医、新疆昌吉州中医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一部,获国家专利一项。 组成:连翘15g,羌活9g,防风9g,荆芥穗9g,川芎9g,厚朴9g,党参12g,茯苓12g,陈皮9g,炙甘草9g,炒僵蚕9g,蝉衣9g,白鲜皮15g,土茯苓15...

  •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程某某,男,55岁,湖南人。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双眼睑皮肤瘙痒、红疹,20余天,伴眼胀、视蒙、久视则疲劳1年多,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内服抗过敏片剂、霜剂,并涂消炎药膏,无效。舌红,舌苔白腻,脉细。查眼睑皮肤潮红、粗糙、有黄白色皮屑附着,无破损,无溃脓。 辨证:风热血燥。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养血。 主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牛蒡子...

  •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等,其病位在表,病因在里,病变在皮,症结在脏腑。 病因病机与症状 历代医家均以为带状疱疹由炽热所形成的。《医宗金鉴》将其归结为风、湿、热病,与肝、心、脾、肺相关。临床最常见是以肝胆郁热者为主,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为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或为起居反常,劳倦过度,正气缺乏,邪客肌表;或为肺失...

  • 荨麻疹风疹块 自拟搜风清解汤为主方

    荨麻疹风疹块 自拟搜风清解汤为主方

    荨麻疹,又名“风疹块”,属于中医学“瘾疹”“鬼风疙瘩”范畴。中医学认为瘾疹的发病大多与以下因素有关:如素体禀赋不足,复感风寒、风热外邪客于肌表;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复感风邪郁于肌腠;或情志不畅,冲任失调,血虚生风,肌肤失养等。其病机要点为外风客于肌表或内风郁于肌腠,一般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荨麻疹多为虚证。治疗以祛风止痒为要务。无论是疏散外风还是平息内风,临床中患者常常并不因风邪的祛除而根治其病。中西医共同面临如何预防荨麻疹的发生与如何减少...

  • 主治脱发 处方点评

    主治脱发 处方点评

    主治:脱发。以上二法气虚阴亏 型患者(脱发伴神疲乏力,潮热盗汗 者)禁用。 一法:取生姜10克切碎,放人少 量水中熬煮,煮到汤液变黄,加入枸 杞子10克一起熬煮,有浓烈姜味溢 出即可以使用。将姜水抹在洗干净的 头发上,再把头发盘起或者压住,约 半小时后放开,自然晾干,半天之后 再洗净。 二法:取3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浸 泡在高度白酒中2~3天,取浸液涂于 患处。 典型病例:王女士48岁。 一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经常 过度劳累出现了白发及脱发现 象,同时伴腰膝酸痛、眩晕耳 鸣、咽干鼻燥、气短乏力、失眠...

  • 上廉穴为主穴治疗脱发 选穴少而精

    上廉穴为主穴治疗脱发 选穴少而精

    贺普仁常以上廉为主穴治疗脱发,选穴少而精,取得了较好疗效。 上廉位于肘下3寸,为手阳明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刺之可荣养气血、通经活络。贺普仁常以上廉为主穴治疗脱发,选穴少而精,取得了较好疗效。必要时配合中脘、足三里、阿是穴等,以增强补养气血之功。 近年来,因脱发而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考虑与现代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致神经内分紊乱、营养代谢障碍有关,也有的继发于慢性疾病或妊娠后。可分为脂溢性脱发、广泛性脱发和斑秃三种。临床表现如下:斑秃起病突然、头发呈斑块状脱落,患处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其范围、大小...

  • 主治荨麻疹中医验方 西医疗法

    主治荨麻疹中医验方 西医疗法

    荨麻疹 【病因与症状】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常因某种食物、药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肠寄生虫、外界冷 热等刺激引起。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团,伴有瘙痒和灼热感,少 数患者可有发热、腹痛等症状,特点是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 痕迹。根据病程长短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数周消退, 原因较易追查,除去原因后。迅速消退。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常经年累月 不愈,病因不易追查。 荨麻疹有哪些症状? 1.皮损常突然发生,为局限性红色或苍白色...

  • 荆防调卫饮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 皮肤瘙痒

    荆防调卫饮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 皮肤瘙痒

    张存龙,1967年出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中医医院中医全科主任医师,甘肃省基层名中医,定西市名中医,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第一、第二、第四批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33年,善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及皮肤疾患。 组成:荆芥9g,防风9g,麻黄6g,桂枝6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6g,杏仁6g,刺蒺藜12g,何首乌12g,浮萍6g,地肤子12g,大枣2枚。 功效:调卫和营,祛风止痒。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症见皮肤过敏、丘疹、潮红、刺痒兼恶风、恶热...

  • 治痤疮不能只着眼于痤疮 郁热和肺主皮毛

    治痤疮不能只着眼于痤疮 郁热和肺主皮毛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痤疮1例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见于青少年, 临床主要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中医将痤疮归于“疮疡”范畴, 认为其多由内而发, 因各种原因造成毛囊闭塞, 内热不得透达, 进而使血热蕴蒸于面部, 主要致病原因为肺经蕴热或脾胃湿热, 治疗多以清肺热、祛湿热、凉血活血为主。但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上述方法治疗本病效果不甚理想, 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