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 第25页
-
高血压患者慎用滴鼻净
萘甲唑啉又叫滴鼻净,适用于各种疾病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其主要成分为麻黄碱。一支萘甲唑啉含麻黄碱高达80毫克,而麻黄碱有导致高血压的作用。 鼻腔的静脉与颅内静脉直接相通。鼻后部及下部的静脉汇入颈内和颈外静脉,而鼻上部静脉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亦可经筛静脉通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鼻腔内血管丰富,有黎氏丛和克氏丛,而管壁缺乏内弹力膜层,为多孔性,所以,药物经鼻黏膜吸收更完全。 因此,不可滥用萘甲唑啉,特别是高血压病人。萘甲唑啉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每日不超过20毫克(约1/4支)为原则,每次每鼻孔以2~3滴为宜,须...
-
频繁流鼻血警惕高血压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无原因频繁性流鼻血,应先检查是否患有高血压和血管硬化。因为,鼻腔出血主要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老年人鼻腔内血管柔软度不足, 当血压升高而脑血管未发生破裂之前,鼻腔内的某条血管会破裂而发生流鼻血。除鼻孔流血外,部分血液还会因流入咽部而从口腔吐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鼻腔检查,也难以找到出血点,用鼻翼压迫止血的办法效果也不明显。有时已经用了止血纱条填塞鼻孔,却仍然出血不止,但又会突然停止,接着如此反复不已。如果出血不止,应马上到医院治疗。 对于老年人流鼻血患者,要使其保持镇静,安慰患者放松心情,告诉病...
-
老年低血压患者也须防中风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的认为,患高血压的人易发生中风,而对低血压却不以为然。殊不知,低血压也是病,也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低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见,中老年人对低血压不可掉以轻心。 对成年人来说,如动脉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无论收缩压、舒张压同时降低,或是其中之一降低都算做低血压。老年人患低血压,会出现肢体困倦,视力、听力减退,头晕不适,常因昏厥而跌倒,还会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特别是老年人在夜间熟睡之时,已存在脑动脉硬化病变...
-
血压过低暑天须防
高热天气之下,身体较弱的老人容易成为温度变化的牺牲品。专家指出,天气炎热出汗哆,血压容易波动,除了要留意高血压,老年人还需注意防范血压过低。 这是因为大汗淋漓导致身体水分大量丢失,年轻时能耐受,但老了就容易中暑。对于血液循环系统而言,水分的流失可使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血流减慢、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有所下降。很多老人是高血压患者,这时服用降压药血压就会比以前降得更多,有囚血压过低而晕厥的危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把药量调小一点。除此以外,高温也会诱发脑梗塞、脑缺血等问题。因此老人需要适量补充水分,建议在白开水中加上少许...
-
五种表现预示血压高
正常人在运动、情绪波动、失眠及饮酒后可出现血压的一过性升高,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疾病。但55岁血压正常的人,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很大,血压接近正常高值或者高血压前期的病人尤其如此。有些人多数情况下血压是低于140/90毫米汞柱的,只是偶尔超过140/90毫米汞柱,此时还不能称为是高血压病人,但却是高血压的潜在患者。不论是血压比前期值高,或者只是一过性的高血压,都会有一些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不适,发现血压的波动,并马上采取措施。下列五种表现预示着高血压。 1.枕后头涨痛 血压升高时的机械作用使血管异常扩...
-
继发性高血压可治愈
继发性高血压也称症状性高血压,即指能够找到引起高血压明确病因的高血压,治疗原发病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患者可以脱掉高血压的“帽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它引发的高血压不仅顽固,而且往往伴有低血钾,且比原发性高血压更易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左心室肥厚。测定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是最常用的筛查手段。 嗜铬细胞瘤: 源于肾上腺髓质,阵发性分泌过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引起血压阵发性升高,或血压持续性升高伴阵发性加重。发作时测定尿和血浆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配合肾上腺CT扫描,...
-
女性更年期血压易波动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都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下降,其中65%-80%的人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心动过速、头晕耳鸣、烦躁易紧张、情绪不稳定、失眠健忘等,不仅如此,心跳还会明显加快、周围血管更易收缩,因此血压容易上升。 如果平时血压大多正常,仅白天情绪波动时偶尔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先不用降压药,试调整生活方式,服用助睡眠、抗焦虑的药物,缓解更年期症状,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血压多次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
-
血压维稳比降压重要
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大多都关心血压的下降程度。实际上,很多高血压的并发症是由血压波动而引起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终身治疗,而且防止血压大幅波动更是非常必要的,维持血压水平稳定比盲目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更重要。 如果一日之中血压变化幅度过大,尤其是白天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不仅会引起高血压病患者头痛、头晕、头胀以及心、脑、肾、血管的损害,而且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不仅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压的波动幅度大也有密切关系。老年人血压更易波动,精神上的微小刺激也可使血...
-
高血压合并尿酸高有啥要注意
高血压合并尿酸高的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较好,因为这类药物能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浓度下降。其他降压药物如钙拮抗剂(如络活喜)、B—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也可选用。利尿降压药不宜使用。 这类病人还要注意不服含利尿剂的复方降压制剂,如珍菊降压片等,也不宜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同时要忌酒,适量运动,减肥,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牛肉、花生、豆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多饮水,必要时可请医生通过药物控制过高的尿酸。患者可以到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找方祝元主任医师检查治疗。...
-
血压高少做屏气动作
老年人鼻腔内血管硬化、柔软度不足,当血压升高而脑血管未发生破裂之前,鼻腔的某条血管会破裂而发生鼻出血。老年人患高血压时少做屏气动作(如吹喇叭等),便秘者应及早治疗,以防过度屏气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局部慎用有升压作用的药物,如呋麻滴鼻液、肾上腺素等。 高血压性鼻出血,位置多半在下鼻道后部,大多是由于下鼻道的静脉扩张发生扭曲,并突出于黏膜之上,在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后要使其保持镇静,安慰患者放松心情,用棉球或纱布卷塞人鼻孔进行压迫止血。告诉病人将流入口中的血液尽量吐出,以免咽下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如果出血...
-
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有“八防”
众所周知,服用降压药时需谨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却因缺少这方面的常识或习惯使然,走进了服用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综合日常所见,提出“八防”事项。 一防首剂反应即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这又叫首剂综合征。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反应,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为此,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此种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为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
-
早晚软腹血压不高
面对血压不断升高的危险,中老年人往往显得既无奈又茫然。如果你能坚持经常按揉腹部,便可大大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对防止动脉硬化很有好处。规律地揉腹还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明显改善大小肠蠕动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毒素在体内的堆积。清晨和睡前揉腹,不仅可防治便秘,而且能预防因排便困难而引发的瞬间血压升高。经常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因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血压升高有预防作用。 揉腹的方法非常简单...
-
高血压少吃话梅 温开水防脑卒中
苏阿姨最近查出高血压,医生给她开了降压药,吃了一阵子后复查,发现血压控制得依然不好。医生又仔细询问了病情后发现,虽然她一日三餐吃得清淡,但平时喜欢吃零食,话梅、陈皮、橄榄等高盐零食时不时要含上几颗。当弄清原因后,苏阿姨感叹道:“我平时在吃饭上挺注意的,炒菜都不敢多放盐,却没想到话梅的盐分这么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郭冀珍教授指出,像话梅、陈皮、橄榄之类的蜜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先经过长时间的盐水浸泡,取出晒干后再用糖料腌制,因此虽然酸甜可口,盐分含量却极高,每...
-
春季食疗稳血压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容易使血压升高或波动,从而出现头痛、头晕和失眠等症状。除了要坚持按时吃降压药外,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钾的果蔬,如土豆、芹菜、海带、荸荠、菠萝、香蕉、苹果、橘子、柠檬等。稳定血压也可选用以下食疗方。1.取鲜芹菜100克洗净切段,胡萝I、100克,削皮洗净切成块,同入锅以沸水焯2 分钟,出锅后马上用凉水冷却,控水后依据个人口味,放人葱、食盐、胡椒、鸡精、陈醋等调料,拌匀即可,佐餐食用。2.取泡好的海带30克,洗净切片,决明子15克,与海带同煎半小时,吃海带饮汤。可隔天服食一次。3.取荸荠...
-
防血压升高从吃做起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进入中年以后,血压就变得忽高忽低,这是心血管系统老化的表现。要想保持血压正常,就应慎选食物,从吃做起。 治疗方:罗布麻五味子茶: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荷叶粥: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1.控制热能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进食葡萄糖、果糖及蔗...
-
药膳调治低血压
头晕、眼花是低血压的常见症状,更严重的是低血压还会产生脑梗死。患者平时在家里用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改善低血压是十分有利的。下面介绍几款简便实用的药膳方。 1.参芪乌骨鸡 党参20克,黄芪20克,红枣 20克,生姜3片,乌骨鸡1只,黄酒适量,食盐适量。将党参、黄芪切片用纱布包住,与红枣、生姜和乌骨鸡加水、黄酒适量,用中火煮沸,再用小火慢慢煮1小时,然后加入食盐即成。喝汤、吃鸡,每日1~2次,可作点心食用。本方补益气血,养血生血。对心悸、气虚的低血压患者有益。 2.芪红枣汤 生晒参5克,黄芪20克,...
-
药膳菜粥防治高血压
实践证明,菜粥既可口又营养,还易消化吸收,能起到健脾和胃,降压利尿的功效,对老年人胃肠功能也有保护作用,很适合老年人食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菜粥的原料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搭配,如用鲜百合、鲜山药为原料,再配上其它种类的蔬菜,也同样能够做出既美味可口又富于营养的菜粥来。 鸡肉菜粥 原料:鸡肉(猪瘦肉也可)、白萝卜、香菇、香芹各适量。 做法:鸡肉(若不用鸡肉、猪肉,用鸡汁、肉汤代替也行)、白萝卜、香菇均切成丁,香芹切段(约1厘米)备用。将大米、肉丁、白萝卜丁、香菇丁入沙锅煮成粥后,加入香芹再煲2~3分钟,最...
-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方药及食疗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躁、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从中医辨证来看,高血压病以肝阳上亢型最为多见。兹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食疗方:主证与治法: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15克(先煎)、钩藤18克,石决明 30克(先煎)、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