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第38页
-
小儿夜啼外治法 效果好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中医认为,小儿夜啼系心经积热,脾脏虚寒或惊恐所致。笔者多年来用外治法治疗效果满意,供患者参考。 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10克,共研细末,鸡蛋一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两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次晨取下。此法适用于有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 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敷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一次。连用3~5天,此法适用于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 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锅...
-
多汗症 反复全身汗出夜间尤甚 滋阴降火安神方药
患者周某,女,67岁。2020年1月10日初诊,反复全身汗出3年,加重1周。患者3年来反复全身汗出,夜间尤甚,汗如水滴,浸衣湿被,近1周来因烦心事加重,平时亦多心烦、焦虑,情绪激动、焦躁不安时易出微汗;口渴不欲饮,纳差,大便稍干每日1行;舌红降、无苔,脉细数。 诊断:(阴虚火旺型)汗证(西医称为多汗症)。 治疗:滋阴降火安神,兼以健脾和胃。 方药:黄连12g,黄芩6g,白芍10g,阿胶(烊化)10g,鸡子黄2枚,石斛30g,生地黄30g,焦山楂15g,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谷芽3...
-
小儿夜啼中医分型辨治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因脾寒、 心热、惊恐所致。 脾脏虚寒型:因孕妇身体虚寒、 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或因乳母贪 凉饮食,或小儿腹部受寒而致。证见 啼哭低弱,睡姿卷曲,腹部喜欢按 摩,四肢欠温,大便稀薄,面色青白, 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 寒。方用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乌 药、高良姜、香附、陈皮、木香、桔梗、 甘草各3克,白芍4克。水煎服。 心经积热型:常因孕妇脾气急 躁,或恣食香燥炙烤之物,胎儿在母 腹中感受已偏,出生后又吮母乳,以 致心火上炎。证见啼哭声响,见灯火 哭声更剧,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 安,大...
-
盗汗 夜间寐中易醒醒后难眠 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患者刘某,女,35岁。2019年7月7日初诊。诉自盗汗、手足心热5年。近5年来反复汗出,动则尤甚,夜间盗汗、手足心热,汗出肢冷,畏寒;寐中易醒,醒后难眠;肢倦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大便虚坐努责;舌淡嫩、苔薄白,脉细。 诊断:(阴虚火旺型)汗证。 方药:酸枣仁30g,茯苓30g,知母10g,川芎6g,炙甘草10g,当归10g,黄芪30g,白术10g,生地黄10g,白芍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7月21日二诊:服药14剂后,自盗汗、手足心热明显改善,仍肢倦乏力、寐中易醒,2019年...
-
芍甘汤治小儿夜啼 小儿厌食鸡矢藤治
小儿夜啼 芍甘汤治 小儿病后(如吐泻后),由于血虚 血热而致心神失养,常常引发夜间啼 哭,伴虚烦不安,精神不振,唇舌色淡 或见樱红,舌尖红,少苔或无苔。治宜 清热养心安神。中医认为,白芍味苦 酸,性凉,微寒,归肝经,具有补血养 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甘草 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用白芍、甘 草二味中药水煎治疗血虚有热型小儿夜 啼,效果好。 方法:取白芍3克,甘草1.5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一般连服 3~5剂即愈。 万武骋 小儿厌食 鸡矢藤治 小儿厌食,通...
-
月经期间夜间发热 治以少腹逐瘀汤加减
刘某,女,27岁,2001年3月求诊。 诉:近半年来,每于月经期间夜间发热,测体温常在38℃左右,晨起体温即恢复正常。曾服中西药治疗罔效。家父详问病情,云其结婚5年,尚未生育。月经后期,量少,色黑,有块。经前或经期少腹疼痛,历5~6日,经净痛减,夜间发热也退。观舌质紫黯,间有瘀斑,脉弦涩,按之有力。 此实属血瘀少腹,治当活血化瘀,“血活则热自除也”。治以少腹逐瘀汤加减。 组方:桃仁10克,延胡索9克,没药5克,肉桂3克,炒干姜6克,当归18克,川芎6克,小茴香...
-
骨质增生夜间剧痛治验一则
患者,李某某,女性,51 岁,农民。颈腰骨节疼痛2年,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颈腰骨质增生”,先后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药汤,效果均不理想,用止痛药只能缓解症状。近1个月来,每到夜间准时疼痛,剧烈难忍。查体:痛苦面容,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四肢厥冷,畏寒怕风,身体骨节疼痛,背恶寒,大便稀烂,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辨证为阳气内虚,寒邪外束的病相。拟以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处方:附子60克(先煎),细辛6克,炙麻黄、炒白芍、炒白术、干姜、人参、桂枝、茯苓各10克,炙甘草8克。每...
-
老人夜尿多怎么办
夜尿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和量均 增多,一般每夜起床都在2次以上,夜 尿总量一般超过700毫升(占24小时 尿量的1/3以上),但24小时总尿量并 不增多。夜尿多导致着凉生病、夜间失 眠,造成白天精力下降,使许多老年人 发生意外,如排尿性晕厥、诱发脑卒中 等,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麻烦,严重影 响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导致夜尿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老年 人肾的浓缩功能明显减退,膀胱逼尿 肌萎缩导致收缩力下降出现残余尿使 膀胱实际容量变小,夜间排尿次数增 多;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肥大,压迫 刺激膀胱颈部,使膀胱收缩,从而出现 尿...
-
盐炒核桃治夜尿频多
秋冬夜尿频多是件令人苦恼的事,不但睡眠受扰,还容易着凉感冒或诱发其他疾病。中老年夜尿频多者常有腰膝酸软、畏寒肤冷、神疲耳鸣等表现,中医认为这是肾阳气虚衰所致。肾主水,肾阳不足则膀胱虚冷,不能约束小便:食欲炒核桃对治疗夜尿频多有效,核桃性温,味甘,入肾经可补益肾阳,而盐味咸入肾,做药引可增强核桃的补肾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中记述,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 将核桃20个去皮,取...
-
夜尿多宜温补
笔者在临床上常见一些病人,诉说自己白天小便正常,然而一到夜晚,尿的次数和尿量就明显增多,尿色清白,春夏较轻,秋冬较重,且无尿热尿痛之感。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多与人体内阳气虚弱,内生阴寒,夜晚属阴,两阴相合,阴寒更盛,阳气更为衰少,固摄无权有关。此病之病位在肾或脾肾同病,并皆为虚寒之证,故治宜温补。 肾阳虚衰:身体阳气不足,或房事太过,或手淫频繁、无所节制,或年老体衰,或久病及肾,或过服寒凉之药,致肾阳亏损,固摄乏力,膀胱不约,故在夜间阴盛阳衰之时,发生尿多次频。由于此证系肾阳虚弱引起,因此,往往伴有腰膝酸...
-
尿频 夜尿多 顽固尿急症试试膀胱灌药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多症状,有时甚全有急迫性尿失禁现象。当患者经过延迟排尿和定时排尿等训练方法仍不能解决症状时,就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特别是那些顽固性尿道综合征女性病人,采取膀胱灌注药物的方法,可降低膀胱感觉传人过敏,对严重的膀胱感觉过敏者可试用。 方法是:排空膀胱后,以每分钟30毫升的速率输入浓度为100微摩尔/升叫毫摩尔/升的辣椒辣素100毫升,保留其溶液在膀胱内30分钟,然后排空膀胱。有研究显示,94%的尿急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维持时间最长超过12个月,3--6个...
-
灸治老年人夜尿频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司开阖,膀胱贮藏尿液,故夜间尿多、尿频多责之于肾与膀胱。治疗时应以益气固本、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原则。 选取关元、气海、神阙三穴。施术时令患者取舒适体位仰卧并将穴位处充分暴露,术者如持笔状握住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 45度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施温和灸。艾灸顺序是关元+ 气海+神阙,每穴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注意神阙穴施灸结束后,一定要用手掌心按捂10 余分钟,防止受凉出现肚子痛或腹泻。 方中关元、气海、神阙均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经常...
-
香菇炖红枣来减少老人夜尿多
特约专家、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小衡 夜尿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和量均增多,一般每夜起床都在2次以上,夜尿总量一般超过700毫升(占24小时尿量的1/3以上),但24小时总尿量并不增多。夜尿多导致着凉生病、夜间失眠,造成白天精力下降,使许多老年人发生意外,如排尿性晕厥、诱发脑卒中等,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麻烦,严重影响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导致夜尿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肾的浓缩功能明显减退,膀胱逼尿肌萎缩导致收缩力下降出现残余尿使膀胱实际容量变小,夜间排尿次数增多;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肥大,压迫刺激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