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归 第32页

当归 第32页

  • 生地治老年性白内障 当归治风心病 盐知母治早泄

    生地治老年性白内障 当归治风心病 盐知母治早泄

    人参生地治老年性白内障 方药:人参、生地黄、茺蔚子各60g,石决明、桔梗、车前子、白芍各30g,细辛15g,大黄9g。将上药共研细末,等量蜜制成丸,每丸重9g,早晚各服1丸。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泄热,益阴潜阳。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加减:血压偏高者,加大黄、钩藤;头晕者,加天麻、龟板;便秘者,加肉苁蓉;小便淋漓者,加泽泻、牡丹皮;眼干者,加枸杞子、石斛。 用此方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例,一般1个疗程,视力开始恢复,4~5个疗程视力可达1.0~1.2。(章军)...

  •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 药用: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上七...

  • 当归拈痛汤详解

    当归拈痛汤详解

      当归拈痛汤,方书中有谓“东垣当归拈痛汤”。考东垣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俱未载该方。《兰室秘藏》在“腰痛门”中载有该方,名“拈痛汤”。《医学发明》(节本)中也载有该方,方名“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的由来   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首载该方,并且明确指出:“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下之二方”即指当归拈痛...

  • 当归四逆加吴茱英生姜汤治疗胸痹

    当归四逆加吴茱英生姜汤治疗胸痹

    患者,女,43岁。初诊,左胸闷痛难忍20余日,心烦眠差,疲倦乏力,四肢冷,平素经期小腹冷痛难忍,胸但闷不痛,烦躁甚,舌质淡,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阳气虚衰,寒痹血脉,治以温阳祛寒,温经通脉。处方: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生姜50克,大枣30克,炙甘草20克,北细辛30克,吴茱萸30克,砂仁20克,白酒70毫升,川乌20克(先煎两小时)(编者按;《中药大辞典》中川乌用量1.5—6克,此处用量为作者经验,请读者慎重),黑豆20克(先煎两小时),3剂,水煎服。二诊,药后痛止,但仍闷胀,四肢冷...

  • “当归六黄汤”止盗汗

    “当归六黄汤”止盗汗

    “当归六黄汤”是金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创制的一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方药组成有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的功效。 盗汗即夜间睡着后出汗,醒则汗止,一般由阴虚引起。阴虚有火之人,火热之气扰动;逼迫阴液,使之从毛孔外泄,就形成了盗汗。治疗宜标本兼治,滋阴止汗,当归六黄汤即是代表。此方配伍滋阴与泻火并用,滋阴是治本,泻火为治标;益气固表与滋阴泻火柜配,‘滋阴泻火是...

  • 当归芍药散 中华好方

    当归芍药散 中华好方

      当归芍药散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腹中痛的方,药不过六味: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方寸匕为古代量器,是以古尺正方一寸所制,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毫升。其重量,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金石药末约为2克左右。就这么丁点粉末,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治疗妇人孕期产后调经的好方。   先说那年某女士高龄怀孕已经5个月,但常右腹痛,原因不明,因其堂妹为我学生,遂来吃中药。其人原籍山东,身体壮实,无明显不适,唯有面部轻度浮肿貌。与当归芍...

  • 拆解当归四逆汤方

    拆解当归四逆汤方

      跟师临床,见一案:张某,女,22岁。2012年9月16日就诊。面起疖肿两月余,素来经行则腹痛。手足畏寒,每年10月份开始即起冻疮,大便偏干,每周仅行2~3次。口不干,但喜热饮,纳食尚可,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象细弦。证属血虚寒凝瘀阻,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处方:当归9克,桂枝6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通草6克,炙甘草3克,茯苓12克,桃仁9克,丹皮15克,全瓜蒌18克。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此案中老师治疗手足冻疮用到当归四逆汤,后翻阅多书,见此种用法颇为常见,且疗效多佳,...

  • 盗汗气虚阴火用当归六黄汤

    盗汗气虚阴火用当归六黄汤

      在我们熟知、习用的名方中,较难理解的当推李东垣的方剂,当归六黄汤就是其中之一。   当归六黄汤见于《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份,黄芪倍量组成,原书指出本方为“治盗汗之圣药也”。后世医家对本方倍加推崇,认为本方为治疗盗汗之主方。当代医家也有将其主治范围扩大到自汗以及其他杂病方面。   对于本方的主治,历代医家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主治“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医方考》)。对本方的功用,多认为是滋阴泻火、固表止汗。对其方解,《医方集解》中...

  • 张元素《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

    张元素《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原方主治湿热相博,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微黄腻,脉弦数证候。此方具有清热利湿,疏风止痛之功,凡风湿热内蕴,或风湿化热所致之证,均可灵活应用。   尿路感染   王某,女,35岁,2009年5月6日初诊。   患者自述小便淋漓涩痛2年余,每因气候变化或进食油腻、辛辣刺激食品诱发加重,均需抗感染治疗一周左右。自觉症状时轻时重,时好时坏,终未根治。   刻诊:小便频急不畅,淋漓涩痛,尿黄混浊或见血尿,小腹拘急,腰部酸痛,心烦口苦...

  •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用 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用 临床运用

      中医说肾是先天之本,如果先天之本出现了虚寒,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我们谈谈温补肾阳的方剂。   肾阳虚的表现   如果你有下列一些情况,你的肾阳可能已经不足了。1.入冬后,感觉很怕冷,不那么抗寒,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热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甚至需要穿上袜子睡觉;2.脐部受凉后容易腹泻;3.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4.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里要起来好几次,大便经常不成形;5.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天稍微暖和点就昏昏欲睡。或看电视时呼呼入睡...

  • 下肢水肿 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下肢水肿 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高某,女,42岁,2014年9月2日首诊。双下肢水肿1月,劳累后加重,自汗、盗汗,肩膀和膝盖发凉,手足心稍热,月经量少,口苦,平时口不干,吃东西时觉口干,纳可,小便不频,大便二日一行,苔白,脉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12mmol/L左右。 辨证:导师冯世纶教授云:从病性来看,患者口苦、吃东西口干、盗汗、手足心热,属于上热之象;肩膀膝关节发凉,属于下寒之象,病性寒热错杂;从病位来看,无明显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等太阴之象,无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表证,依据排除法,结合口苦为半表半里热郁之象,当在半表...

  •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乃湿热壅遏化毒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黏膜糜烂(溃疡)性疾患。西医所谓眼、口、生殖器(Behcet氏)综合征。临床上多以清热解毒、激素、维生素治之,往往效果不佳。笔者以健脾渗湿法,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效果满意。 药物组成:薏米150克,赤小豆25克,当归10克,王不留行25克,茯苓100克,漏芦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滑石25克,生白术25克,红花15克,附子5克,水煎服,1日2次。若系新病,当归用量减半,去红花,附子,焦白术或苍术易生白术;若纳呆或胃脘不适者宜用藿香梗,酌加白...

  • 当归贝母苦参丸引申应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引申应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是《金匮 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篇中治疗妊娠小便难的方剂。 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证 属湿热为患的慢性肾孟肾炎 急性发作,急性子宫内膜炎、 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病,取得较 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病案1唐某,女,38岁。 三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 经医院给服呋喃坦啶、肌注 庆大霉素等治愈。此次复发 已一周,再用上药疗效不显, 证见腰酸胀痛,尿频尿急,身 体疲乏,伴有低热,舌苔黄 腻,脉象濡数。辨证为湿热之 邪流注下焦。洽宜清热解毒 利湿。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汤剂:当归10克,浙贝母...

  • 夏季汗味重试试当归六黄汤

    夏季汗味重试试当归六黄汤

    夏天,不少人浑身汗昧腥膻,有时还有口气重、心 烦、口干唇燥的症状。汗出腥膻多见于湿温以及热病, 建议服用当归六黄汤: 熟地、当归、炒白术、扁豆15克, 黄连6克,黄芩、黄柏10克,黄芪30克,薏苡仁20克。 水煎取液,分2次饭后温服,每天l剂。当归六黄汤有 益气滋阴、泻火清热之功,汗出腥膻和肠胃不无关系, 故加薏苡仁、炒白术、扁豆以健脾理气、清热祛湿,从而 增强脾胃之功能。 (廖玉元)...

  • 当归六黄汤治汗出腥膻案

    当归六黄汤治汗出腥膻案

    某男,38岁,2015年7月17日初诊。 形体壮实偏胖,肤色黄暗,主诉汗味重多年,深以为苦,中西医杂投疗效不佳,因朋友介绍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刘志龙教授处就诊。 因就诊时天气炎热,近之可闻及患者汗味腥膻,患者常汗多盈身,每逢天气炎热出汗多后汗味加重,伴有口气重,面赤心烦,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 辨证为阴虚火旺,湿热蕴结。 方选化裁:熟地15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薏苡仁20克,炒白术15克,扁豆15克。7剂,水煎温服,饭后...

  • 当归芍药散 以方测证肝脾同调血水同治

    当归芍药散 以方测证肝脾同调血水同治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治“妇人怀妊,腹中jiao(三声,疒+丂)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该方应用广泛,药少而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方剂。《伤寒杂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张仲景以三阴三阳划分病类,病下设证,方证一体。证的核心体现为病机,故中医学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随证立、法以方传”,当归芍药散的组方来源于张仲景对疾病病机的认识,同时示之以法,探寻其法度对于研究此方...

  • 当归四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皮肌炎

    当归四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皮肌炎

    导读:本文根据姚梅龄老师的一次讲座整理而成,讲当归四逆汤治疗3例疑难病的过程及思路,然后总结了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指征并加减法。小编此前对姚老的学术思想完全不了解,但读后很有一种亲切感,姚老用六经表里定位,然后会转化到我们平时熟悉的脏腑辨证中,感觉姚老讲课发人深省,丝丝入扣,非常地详尽完备。小编真实感受,大家读文章吧。 当归四逆汤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方,估计在座各位也经常用,体会也比较深切。杂志上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疑难病的报导也不少,比如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周围神经炎、冻疮、血管神经性头痛、周期性麻痹,还有治疗...

  • 读《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研究》有感

    读《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研究》有感

      甘肃是我国当归的道地产区,自古以来,就有“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说。南北朝时著名的医药学家陶弘景辑《名医别录》载:“当归生陇西川谷。”公元659年,唐政府制订的《唐·新修本草》载当归“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以宕州者最胜。”宕州即现在的宕昌和岷县一代。可见唐代,岷县、宕昌当归已享誉中华。目前甘肃省当归产量约占全国的95%,出口量占全国的90%,重要产地岷县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

  • 当归土鸡汤喝掉黑眼圈

    当归土鸡汤喝掉黑眼圈

      原料: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   做法:   1、将土鸡切块,用清水洗净备用。   2、锅内加清水烧开,倒入鸡块焯掉血水后捞起。   3、将焯好水的鸡块放入高压锅,加水(水没鸡肉约1公分的量),加入姜片,当归,花生仁,黑木耳一起炖。   4、高压锅气阀响约40分钟即可关火,食用时加入盐、胡椒、鸡精调味即可。   美容功效:可消除血虚所致的黑眼圈。...

  • 当归田七乌鸡汤改善瘀血体质

    当归田七乌鸡汤改善瘀血体质

      当归田七乌鸡汤这道药膳能调理和改善瘀血体质,当归和田七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乌鸡能补虚、温中,配伍当归、田七,防止活血化瘀同时伤及正气。   大多数人认为人老了之后会长老年斑,实际上并非老年人就要长老年斑,其实老年斑也并不是什么长寿的标志,而是瘀血的代名词。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一种特殊的体质讲起——瘀血体质。从中医上看,气血瘀积在脏腑经络,中医就称之为瘀血,由此引起血瘀证。有些人属于瘀血体质,容易出现血瘀的表现。   瘀血体质的三种表现   第一是疼痛,中...

  • 厥阴病的治案 当归四逆汤的应用

    厥阴病的治案 当归四逆汤的应用

      很多医案类著作,读一遍足矣。而能吸引读者反复阅读、揣摩的医案类著作不算太多。   清代医家郑重光所著《素圃医案》一书,可谓医案类著作中之上品。尤其卷一“伤寒治效”部分,笔者每读一遍,皆有一遍之感悟。其中最让笔者称叹者,是书中对厥阴病的治案、对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可谓“迥出诸家之上”。   书中载:巴绣天主政,隆冬檐际脱裘,易近体之衣,觉受寒,尚不为困。本夜又梦遗,次日即寒战头疼,发热腰痛,脉反细紧,病属阳证阴脉。幸脉但细而不沉,犹有头痛身热,乃厥阴表证。...

  • 小麦已熟 附子芨草当归

    小麦已熟 附子芨草当归

      相传清朝末年,山东某城有一家大药铺,名叫保和堂,是个百年老店。店里有位店员,儿子十四五岁,也在店里“学生意"。一年冬季,店员受店主人的委派,带着儿子到四川去采购药材。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第二年,麦子由绿而黄,就要开镰收麦了,可是店员和他的儿子还远在四川未归。妻子一人在家,全没主意,只好央人写了封信,信上只写了一行字:“小麦已熟,附子芨草当归。”   店员收信拆开看后,嘻嘻一笑,儿子问有什么喜讯。店员把信递给儿子,说:“家中要收麦了,要我们早点回去。...

  • 当归黄芪茶 制作方法

    当归黄芪茶 制作方法

    血虚的人每天可将煮好的当归黄芪茶当水喝,气血虚弱、久病初愈,老年人都可以喝;阴虚火旺,体质瘦弱的人尽量少喝当归黄芪茶,身体有大病的时候,不要喝当归黄芪茶,感冒期间不要吃黄芪 。 当归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 养肝红枣当归冲泡防治眼疲劳

    养肝红枣当归冲泡防治眼疲劳

    原料:红枣60个、当归片100克。 制作方法:红枣掰开,当归切成薄片,分成10份,分别装入10个茶包袋。使用方法:每次取1袋,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可以反复冲泡。 上述就是当归红枣茶的制作方法,当归红枣茶能有效地预防眼睛疲劳,健脾养肝、益气补血、使面色红润等功效。 (李静)...

  • 肝郁肋间痛黄鳝当归治

    肝郁肋间痛黄鳝当归治

    我前段时间按常常心烦易怒、肋间疼痛,医生说我是肝郁所致,平时要多加保养,切勿过量饮酒。他还告诉我:若出现因肝郁气滞、瘀血内阻造成的肋间神经痛,就用当归、佛手炖黄鳝食用,可顺气祛瘀。 制作方法:取黄鳝300克.当归、生姜各10克,佛手6克,绍酒15毫升,葱15克,盐4克。将当归、佛手洗净切片;黄鳝去骨和内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黄鳝加入盐、料酒,腌渍 20分钟待用。黄鳝置炖锅内,加入当归、佛手、姜、葱、盐,放入清水600毫升。盛装黄鳝的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即成。每日1 次,每次吃黄鳝50克,随意...

  • 温补名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温补名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冬季寒风阵阵,一些体质虚弱的老人,因为素体虚寒,无法抵御天寒地冻,而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感到四肢冰冷,面色萎黄或苍白,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温补身体,调理虚寒体质,温暖全身,安然度过冬天。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个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是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记载于医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原为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以及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虽说当归生姜羊肉汤最初被用为女性温阳补血要方,但温阳补血对男性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

  • 手脚冰凉吃当归鲤鱼

    手脚冰凉吃当归鲤鱼

    冬季许多老年女性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食用当归蒸鲤鱼可以有效地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新鲜鲤鱼1条,去鳞及内脏后洗净装盘,把当归5克、枸杞子9 克、黄芪3克放人鱼肚子内,姜丝、葱丝、盐各少许均匀撒在鱼身上。将盘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鱼熟为止。出锅后,去鱼肚子内的中药,吃肉。经常食用具有补气行血,促进四肢末端血液循环的作用。 (袁琳) ·手脚冰凉多吃牛羊肉 ·补血药膳,告别手脚冰凉...

  • 傅青主当归的剂量亦有大小轻重之分

    傅青主当归的剂量亦有大小轻重之分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氏擅长妇科,其著作《傅青主女科》自成书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当归首载于《本经》,功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带、胎、产各种妇科疾病。那么,在傅氏看来,当归有哪些妙用呢? 《傅青主女科卷》所载80首方,其中用当归的方54首,占67.5﹪,这也体现了当归为“妇科圣药”的特点。纵观全书,傅氏在运用当归时配伍构思精微,注重炮制、用量,对我们临证有重要的启发。本文就傅氏当归的用药配伍规律做粗浅的探讨。 一、傅青主先生当归的配伍应用...

  • 尉中民善用当归芍药散

    尉中民善用当归芍药散

    尉中民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从医 40 余年,擅治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善用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原文曰: “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同时亦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原方由当...

  • 特发性冷症 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干姜

    特发性冷症 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干姜

    李某某,女,34岁。2019年1月18日就诊。诉晚上睡觉怕冷十多天,全身怕冷,脚更冷,冷得难以入睡,白天并不怕冷。无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口渴等不适。二孕二育,月经正常,既往无特殊疾病,仅有轻微的胃炎,常施二三剂方药便可,诉说病情时态度自然,但面色微显淡白,舌质正红,苔薄白适中。脉较沉细,但重取有力。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虽属病状,但不严重,可不必吃药。但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诊断:特发性冷症。 辨证:独阴无阳,阴盛生寒,厥阴少阴合病。 治法:温经散寒,回阳救逆。 方药:当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