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第32页
-
生地治老年性白内障 当归治风心病 盐知母治早泄
人参生地治老年性白内障 方药:人参、生地黄、茺蔚子各60g,石决明、桔梗、车前子、白芍各30g,细辛15g,大黄9g。将上药共研细末,等量蜜制成丸,每丸重9g,早晚各服1丸。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泄热,益阴潜阳。主治老年性白内障。 加减:血压偏高者,加大黄、钩藤;头晕者,加天麻、龟板;便秘者,加肉苁蓉;小便淋漓者,加泽泻、牡丹皮;眼干者,加枸杞子、石斛。 用此方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例,一般1个疗程,视力开始恢复,4~5个疗程视力可达1.0~1.2。(章军)...
-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 药用: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上七...
-
当归四逆加吴茱英生姜汤治疗胸痹
患者,女,43岁。初诊,左胸闷痛难忍20余日,心烦眠差,疲倦乏力,四肢冷,平素经期小腹冷痛难忍,胸但闷不痛,烦躁甚,舌质淡,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阳气虚衰,寒痹血脉,治以温阳祛寒,温经通脉。处方: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生姜50克,大枣30克,炙甘草20克,北细辛30克,吴茱萸30克,砂仁20克,白酒70毫升,川乌20克(先煎两小时)(编者按;《中药大辞典》中川乌用量1.5—6克,此处用量为作者经验,请读者慎重),黑豆20克(先煎两小时),3剂,水煎服。二诊,药后痛止,但仍闷胀,四肢冷...
-
当归芍药散 中华好方
当归芍药散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腹中痛的方,药不过六味: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方寸匕为古代量器,是以古尺正方一寸所制,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毫升。其重量,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金石药末约为2克左右。就这么丁点粉末,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治疗妇人孕期产后调经的好方。 先说那年某女士高龄怀孕已经5个月,但常右腹痛,原因不明,因其堂妹为我学生,遂来吃中药。其人原籍山东,身体壮实,无明显不适,唯有面部轻度浮肿貌。与当归芍...
-
拆解当归四逆汤方
跟师临床,见一案:张某,女,22岁。2012年9月16日就诊。面起疖肿两月余,素来经行则腹痛。手足畏寒,每年10月份开始即起冻疮,大便偏干,每周仅行2~3次。口不干,但喜热饮,纳食尚可,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象细弦。证属血虚寒凝瘀阻,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处方:当归9克,桂枝6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通草6克,炙甘草3克,茯苓12克,桃仁9克,丹皮15克,全瓜蒌18克。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此案中老师治疗手足冻疮用到当归四逆汤,后翻阅多书,见此种用法颇为常见,且疗效多佳,...
-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用 临床运用
中医说肾是先天之本,如果先天之本出现了虚寒,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我们谈谈温补肾阳的方剂。 肾阳虚的表现 如果你有下列一些情况,你的肾阳可能已经不足了。1.入冬后,感觉很怕冷,不那么抗寒,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热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甚至需要穿上袜子睡觉;2.脐部受凉后容易腹泻;3.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4.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里要起来好几次,大便经常不成形;5.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天稍微暖和点就昏昏欲睡。或看电视时呼呼入睡...
-
下肢水肿 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高某,女,42岁,2014年9月2日首诊。双下肢水肿1月,劳累后加重,自汗、盗汗,肩膀和膝盖发凉,手足心稍热,月经量少,口苦,平时口不干,吃东西时觉口干,纳可,小便不频,大便二日一行,苔白,脉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12mmol/L左右。 辨证:导师冯世纶教授云:从病性来看,患者口苦、吃东西口干、盗汗、手足心热,属于上热之象;肩膀膝关节发凉,属于下寒之象,病性寒热错杂;从病位来看,无明显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等太阴之象,无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表证,依据排除法,结合口苦为半表半里热郁之象,当在半表...
-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乃湿热壅遏化毒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黏膜糜烂(溃疡)性疾患。西医所谓眼、口、生殖器(Behcet氏)综合征。临床上多以清热解毒、激素、维生素治之,往往效果不佳。笔者以健脾渗湿法,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效果满意。 药物组成:薏米150克,赤小豆25克,当归10克,王不留行25克,茯苓100克,漏芦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滑石25克,生白术25克,红花15克,附子5克,水煎服,1日2次。若系新病,当归用量减半,去红花,附子,焦白术或苍术易生白术;若纳呆或胃脘不适者宜用藿香梗,酌加白...
-
当归贝母苦参丸引申应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是《金匮 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篇中治疗妊娠小便难的方剂。 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证 属湿热为患的慢性肾孟肾炎 急性发作,急性子宫内膜炎、 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病,取得较 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病案1唐某,女,38岁。 三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 经医院给服呋喃坦啶、肌注 庆大霉素等治愈。此次复发 已一周,再用上药疗效不显, 证见腰酸胀痛,尿频尿急,身 体疲乏,伴有低热,舌苔黄 腻,脉象濡数。辨证为湿热之 邪流注下焦。洽宜清热解毒 利湿。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汤剂:当归10克,浙贝母...
-
当归四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皮肌炎
导读:本文根据姚梅龄老师的一次讲座整理而成,讲当归四逆汤治疗3例疑难病的过程及思路,然后总结了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指征并加减法。小编此前对姚老的学术思想完全不了解,但读后很有一种亲切感,姚老用六经表里定位,然后会转化到我们平时熟悉的脏腑辨证中,感觉姚老讲课发人深省,丝丝入扣,非常地详尽完备。小编真实感受,大家读文章吧。 当归四逆汤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方,估计在座各位也经常用,体会也比较深切。杂志上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疑难病的报导也不少,比如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周围神经炎、冻疮、血管神经性头痛、周期性麻痹,还有治疗...
-
当归黄芪茶 制作方法
血虚的人每天可将煮好的当归黄芪茶当水喝,气血虚弱、久病初愈,老年人都可以喝;阴虚火旺,体质瘦弱的人尽量少喝当归黄芪茶,身体有大病的时候,不要喝当归黄芪茶,感冒期间不要吃黄芪 。 当归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
肝郁肋间痛黄鳝当归治
我前段时间按常常心烦易怒、肋间疼痛,医生说我是肝郁所致,平时要多加保养,切勿过量饮酒。他还告诉我:若出现因肝郁气滞、瘀血内阻造成的肋间神经痛,就用当归、佛手炖黄鳝食用,可顺气祛瘀。 制作方法:取黄鳝300克.当归、生姜各10克,佛手6克,绍酒15毫升,葱15克,盐4克。将当归、佛手洗净切片;黄鳝去骨和内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黄鳝加入盐、料酒,腌渍 20分钟待用。黄鳝置炖锅内,加入当归、佛手、姜、葱、盐,放入清水600毫升。盛装黄鳝的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即成。每日1 次,每次吃黄鳝50克,随意...
-
温补名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冬季寒风阵阵,一些体质虚弱的老人,因为素体虚寒,无法抵御天寒地冻,而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感到四肢冰冷,面色萎黄或苍白,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温补身体,调理虚寒体质,温暖全身,安然度过冬天。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个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是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记载于医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原为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以及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虽说当归生姜羊肉汤最初被用为女性温阳补血要方,但温阳补血对男性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
-
特发性冷症 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干姜
李某某,女,34岁。2019年1月18日就诊。诉晚上睡觉怕冷十多天,全身怕冷,脚更冷,冷得难以入睡,白天并不怕冷。无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口渴等不适。二孕二育,月经正常,既往无特殊疾病,仅有轻微的胃炎,常施二三剂方药便可,诉说病情时态度自然,但面色微显淡白,舌质正红,苔薄白适中。脉较沉细,但重取有力。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虽属病状,但不严重,可不必吃药。但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诊断:特发性冷症。 辨证:独阴无阳,阴盛生寒,厥阴少阴合病。 治法:温经散寒,回阳救逆。 方药: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