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第31页
-
足跟痛症足浴方 当归木瓜黄豆根汤
足跟痛症包括跟下脂肪垫炎、跟下骨膜炎、跟骨骨刺等疾患,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病症。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肝肾阴虚,精髓不足所致。当以养阴益肾,填精生髓,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则。下面介绍2则足浴方,有明显效果,患者不妨一试。 当归木瓜汤 当归30克,木瓜40克,皂角20克,血余炭10克。将上药泽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足浴20~30分钟,拭干后搓双足心200~300次,以热为度,每日1次;早晚用手搓足跟部。可活血...
-
急重湿热痹 当归拈痛汤显佳效
熊某某,男,30岁,县纱厂工人,未婚。患者于1982年5月2日以发热恶风,头痛身痛,双下肢肿胀11天急诊入院。入院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周身肌肉肢节酸痛,尤以双下肢膝、踝关节痛甚,不能步履,转侧不利,卧床呻吟不已,伴心胸烦闷,口干喜饮,食欲减退(每日纳食约三两),小便黄赤,大便三日未下,舌红苔黄腻,脉浮而紧。检查:体温39.1℃,心率100次/分,血压120/80mmHg,WBC:16000 ,PC:N79%,L21%,血沉:80mm/h。综合上述四诊,当为外感风湿束表,里有郁热所致,治宜“先...
-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陈某,女,35岁,长沙人。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0月10日):大便已通,血止,口疮减轻,轻度腹胀,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
-
当归治疗便秘方法安全有效
在当今社会.便秘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十分常见的疾病,有时候如果吃辛辣食物过多或外出旅游就会发生便秘。每次便秘,大家会经常选择服用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来治疗。吃完药很快就可以 “通畅”,但长期服用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的话,效果会越来越差。老年人津血亏虚。选择当归来治疗老年便秘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归味甘而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润肠通便,活血调经止痛。当归按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全归四种。根部膨大部位为归头,根部中间主干部位为归身,二者均擅长补血润肠通便。根部末端支根部位为归...
-
治脂肪肝《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王某,男,48岁,2010年9月20日初诊。患者痰多易咯,头晕,乏力,纳差3月余。平素喜食肥甘醇酒,缺少运动。刻诊:形体肥胖,痰多,乏力,易疲倦,纳差,口干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正常,舌体胖大质暗,苔白腻,脉弦滑。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正常。血脂中甘油三酯4.25mmol/L,胆固醇3.45mmol/L。腹部B超示:脂肪肝。血压:125/80mmHg。西医诊断:脂肪肝,高脂血症。中医诊断:痰饮证。治以祛湿化痰,健脾疏肝法,方选《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处方:泽泻4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当归6...
-
特发性水肿案 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特发性水肿案 祁某某,女,50岁,医生,2009年2月24日初诊。 患者头面四肢肿胀半月有余,晨起较重,眼胞浮肿,面皮有紧急感,双手拘急不舒,手指伸展费力,身体强着不利,难于转侧,白日活动后则缓解。伴有身倦乏力,食欲减退,精神欠佳,二便正常,月事三月未行,面色虚浮,脚胫部可见凹陷性水肿,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经西医多次尿常规化验未发现异常,又做血便常规、X线、B超检查、心电图、心肝肾功能测定均属正常。诊为特发性水肿,建议中医治疗。 证属肝郁脾虚,气血瘀滞,水气不行,治宜疏肝运脾,行气活血利...
-
厥阴病 骨科外伤术后发热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骨科术后发热应先鉴别是否为感染引起。而对于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西医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其优势在于能针对患者不同发热情况及其他兼症进行个性化治疗。本案在排除感染导致发热的前提下,从“厥阴为阖”理论着手,采用温少阴、阖厥阴的思路治疗,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冯某,男,47岁,202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当日上午于工地2米高的高架工作时跌落,左侧肢体着地,致左侧胸部、腰部、左髋部疼痛,被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急...
-
肝炎后肝硬化案 用一贯煎,当归六黄汤,鳖甲煎丸三方加减进退
李某,女,37岁。患者1981年曾患乙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经治疗1个多月后,各项化验恢复正常后出院。1986年始觉上腹部不适,神疲乏力倦怠,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γ球蛋白等升高,B超示肝脾肿大,肝光点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晰,某传染病医院以诊肝炎后肝硬化住院,好转出院。近因神疲肢软,倦怠乏力,牙齿出血,口苦而黏,求治于中医。诊其面色苍白带灰,黯然无泽,略消瘦,颈部有蜘蛛痣,无肝掌,下肢不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此肝虚血瘀,气不摄血,治拟柔肝和血摄血。方投:黄芪30g, 丹参24g,生地3...
-
不寐失眠症 山楂当归
薛某,女,56岁,2003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2年前因为结石性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术,加上平素食纳不佳,术后极感虚弱,经西医运用能量合剂、蛋白质等治疗后,有所好转。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睡眠差,多梦容易惊醒,神疲乏力。自行购买归脾丸、安神补脑液、养血安神片等治疗,稍有缓解。近1月来,服用上述药品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彻夜难眠,心里不安,前来就诊。 刻诊:消瘦面容,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夜难入睡,睡眠易梦,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动则心悸,饮食无味,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
-
清空膏加当归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当归清空膏是由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清空膏加当归而组成,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方药组成:当归24克,川芎30克,羌活18克,防风12克,柴胡24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甘草15克。 临床加减:伴有巅顶痛者加藁本30克,吴茱萸10克;前额痛者加白芷24克,白芍30克,葛根18克;烦燥易怒、时有口苦者加钩藤30克,夏枯草24克;痰湿重者、舌苔黄腻加法半夏10克,生苡仁24克,藿香、佩兰各15克;脘腹纳呆、舌边有齿痕加党参15克,白...
-
不寐头晕案 主方当归六黄汤合三甲散加味
不寐头晕案 彭某,女,48岁,门诊病例, 2009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长期失眠,头晕,潮热,盗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舌苔薄黄,脉细数。绝经已2年。 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 主方:当归六黄汤合三甲散加味。 组方:当归10克,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2克,熟地15克,黄芪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地骨皮10克,炒酸枣仁30克,炒浮小麦30克,丹皮10克。15剂,水煎服。 6月26日二诊:诸症减轻,但仍潮热,盗汗,心烦,易感冒,畏风,视蒙;...
-
当归芍药散治腹泻2年余 夏秋季节明显
马某某,男,26岁。2013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诉腹泻2年余。夏秋季节明显,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伴脐两侧腹痛,进食则舒,时有头痛,小便可。2013年1月外院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医曾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效差。舌暗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腻,脉沉细。 处方:川芎6克,当归6克,生白芍10克,泽泻6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蚤休10克,白及10克,生黄芪15克,煅乌贼骨15克,生山药30克,元胡10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腹泻、腹痛完全缓解,后以黄芪建中汤化裁另服1月,病...
-
四肢灼热麻木 当归六黄汤合黄芪赤风汤
袁某,男,39岁,2006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自诉两个月前感四肢发热,上肢自肩肘至手指,下肢自股胫至足掌,感肌肤灼热,宛如涂抹了辣椒水一般,其火辣之状昼夜不减。并兼四肢麻木,入夜尤甚。但其胸腹及腰背等躯干部位并无灼热麻木感,自用体温表屡测体温均为正常。去医院做过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病变。 诊其四肢皮肤不红不肿,以手触之略发低热状,然其四肢肌肉则显松弛。四肢疲乏无力,伴有口渴、尿黄、自汗、微微畏风等症。舌红苔少而黄,脉象细数。 辨证:阴津损伤,风热之邪客于四肢。 治法:养阴清热,疏风通络。...
-
产后头痛 处方用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刘某,女,3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自诉头痛两年余。两年多前,患者在加拿大生小孩后没有像国内产妇一样坐月子,反而是产后食用冰冻之品,此后患者一直出现头痛至今。这次回国慕名前来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处就诊。患者形体中等,面色偏青暗,患...
-
治胸痹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
病案:患者,年7旬有余,女。 主诉:发作性心慌,左胸前区不适1 年余,伴后背疼痛1’月余。患者1 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作 性心慌,左胸前区不适,无胸闷、憋 喘,口服“丹参滴丸”后缓解。近1 月心慌,左胸前区不适,伴后背疼 痛,为胀痛。现症见:发作性心慌, 左胸前区不适,无胸闷、憋喘,伴后 背疼痛(胀痛),胃胀,小腹胀痛,时 有盗汗。食可,眠差,入睡困难,眠 浅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二便调,舌 淡红苔薄白,脉弦。高血压病史30 年余,最高血压180/90毫米汞柱。 诊断:冠心病...
-
眩晕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宇 楚某,男,45岁。2017年9月10日摔伤致左股骨干骨折,患者有A型血友病病史40余年,2016年10月18日在山东省某医院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7年9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术中术后因大出血,积极给以抢救,大剂量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球、甲强龙等治疗,并大量输血;术后5天内,因全麻气管插管,每次患者醒后烦躁,故以力月西、丙泊酚等药物镇静。9月23日后病情趋于平稳,贫血征象缓解,血红蛋白及人血红细胞数量均在...
-
眩晕处方:四物与当归补血汤
汪某,男,67岁,衡阳市人 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目眩,甚则头痛。经休息后病情无明显缓解,现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有间断耳鸣。加剧时则呕吐不能睁眼,脉来弦细无力,舌淡苔薄。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辨证:肝血不足,清阳不升 西医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养血以补肝,滋水和肝 处方:四物与当归补血汤 当归15克、黄芪50克、党参15克、地黄15克、白芥10克、川芎1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 连服30帖渐安。 〔评析〕李...
-
经期偏头痛 气血两虚型头痛治以当归补血汤为主
第二届国医大师吕景山善于治疗疑难杂症,探索出对顽固性经期偏头痛,主要综合运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在临证中加减变化,结合对药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用药经验 擅用虫类药和引经药吕景山常运用虫类药祛痰浊、瘀血、通络止痛、解痉息风,正符合偏头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之特点,且直趋高巅之位。常用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加用不同的引经药物:太阳头痛用羌活;阳明头痛用白芷、葛根、石膏;少阳头痛用柴胡、白芍;太阴头痛用苍术;少阴头痛用细辛;厥阴头痛用吴茱萸、川芎;川芎在月经...
-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两头尖验方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处方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熟地黄、党参、白术、黄芪各10g,炙甘草6g,续断10g,枳壳6g。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理气安胎。主治胎位异常。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胎位不正患者138例,治愈126例,其中臀位119例,横位7例;无效12例(全是臀位)。 (魏全意)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味辛,性热。归脾经。可祛风湿,消痈肿。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