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 第2页
-
过敏性哮喘服用苏叶灵芝茶
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鼾 (hou)喘.喉中有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苍白。过敏性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加重。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多由肺脾肾三脏虚弱、又受到风邪侵袭所致,止喘宜采用疏风宣肺、健脾益肾的方法。 苏叶灵芝茶 苏叶10克、无柄赤灵芝6克、厚朴3克、茯苓10克(以上均可从中药店购买),加水煎30分钟后,分2—3 次服。每日1剂,连饮1周。苏叶和厚朴可宣肺、降气,无柄赤灵芝与茯苓具有补益脾肾、扶正化痰的功效。特别是苏叶...
-
口疮反复不愈 中医二方交替服用
关某,女,45岁,2017年5月初诊。患者自诉患口疮反复不愈已3年余。刻诊见舌体口疮遍发于口内颊黏膜及舌体,形如黄豆或粟粒大小,触之痛甚。舌质暗有瘀斑,脉细弱。患者自诉,脾胃不健,常有腹泻,甚则完谷不化。月经推后,常伴痛经,体型消瘦,面白光 无华,头目眩晕。细辨此案为脾肾阳虚之候。脾肾阳虚、二天不足、元气亏损、冲任不调、气滞血瘀。立法以健脾温肾、固本调冲、理气行瘀。 方一 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术18克,云苓12克,陈皮6克,半夏6克,煨肉豆蔻6克,煨柯子6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木香6克,炒干姜...
-
急性脑出血后脑梗死 给予中药服用处方
文某,男,49岁,于2016年2月22日初诊。因突发性晕厥住院。现病史: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头晕后脑勺疼痛,遂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精神欠佳,嗜睡,大汗淋漓,四肢潮湿,体温正常。颈部软。呼吸26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50/95毫米汞柱。24小时尿量1500毫升。双下肢无浮肿。巴彬斯基征未引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胸部CT:双肺感染,胸腔中等量积液,心脏增大。脑CT示:右脑枕叶部出血灶。白细胞13.5×109/L。心脏彩超:心肌梗死,主动脉硬化。心电图:心室下壁梗死。既往有吸烟过度饮酒史,高...
-
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服用三仁汤
某男,42岁。因感冒在卫生室扎针输液7~8天后,感冒基本好转。因天热贪食,第二天头昏、胃胀满、精神不佳等。以为感冒复发,按感冒治疗多日不见好转。后服用健胃消食片后,胃胀减轻,唯有头昏症状时轻时重,不能去除。诊其脉弦细,观其舌淡苔白腻,问其症有头昏、胸满、全身乏力等。 服用三仁汤:杏仁15g,滑石10g,通草6g,白蔻仁6g,淡竹叶6g,厚朴6g,薏苡仁18g,半夏10g,栀子10g,淡豆豉10g。1剂/日,水煎服。 1剂大为好转,再服1剂,彻底痊愈。 按: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感冒后期...
-
病人选择使用五子衍宗丸 服用方法
五子衍宗丸最早见于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书中有张果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方,即是五子衍宗丸的原貌。此后,《摄生众妙方》有载。五子衍宗丸全方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种药组成,有补肾填精,疏利肾气,种嗣衍宗之功,对男性不育症有较好的疗效,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中医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滋阴润肺、化痰止嗽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弦,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历代...
-
对膏方的认识和服用技巧
2010年10月,笔者受台州商会之邀,为企业家讲保健知识,许多老总听了讲座后要求用膏方调补。来自浙江天台的周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应酬多,饮酒多,起居失常,饮食不节,结果肥胖症、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多种疾病缠身。笔者为他开了健脾助运、补肾泄浊的膏方。付钱,取膏,周先生兴致勃勃地吃起了膏方。在去年的中秋聚会上,我问起膏方的服用情况,周先生面露难色。他说,这么难吃的,还有一大半放在冰箱里呢。我还听说了一个极端做法的小故事,某先生原以为膏方如雪梨膏,鲜甜可口,结果发现苦得难以入口,气得他将满罐的膏方扔向窗外。...
-
膏方:一种方便服用的制剂
膏是将中药材通过合理配方,制成膏的形式让患者服用的一种中药制型。 亚健康调理、慢性病调治,需要较长时间服药。许多人因为上医院看病之烦,煎煮之累,服药之苦,放弃了中医药治疗;而膏方恰好弥补了中医这方面的不足。琼玉膏用人参、生地黄、白茯苓、白蜜,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龟鹿二仙膏用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补精益髓,治虚损精极,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者。又如人参补膏、茸参膏、铁皮枫斗浸膏、西红花铁皮枫斗膏,均是现成膏剂,有较好的口感,颇受欢迎。...
-
冬天健康 归功服用膏方
有个老领导,今年82岁,血压不高,身体健朗。他告诉我,从1962年开始,每年冬天都吃膏方。红参250克,阿胶500克,龟板胶500克,是他必用的三味补药,再配上几剂中药,自己动手熬膏,吃上一个冬天。他将健康的身体归功于服用膏方。 江浙地区许多家庭都有熬制膏方服食的习惯。近年来,随着膏方受追捧,体验膏方的人愈来愈多。看过中医后,你可以把中药带回家,在家中自己动手熬制。 熬制时,找一个大砂锅,放入中药,加足量清水(煎煮时约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一天。然后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2小时,倒...
-
治汗证要领 服用膏方
汗证 有自汗、 盗汗之 分.自汗 是阳虚. 盗汗是阴 虚。自汗又分动汗自汗。动汗 即轻微运动或劳动即大汗.不 动静坐出汗为自汗。不论哪种 出汗,身体温度-都是冷的。在 诊治婴幼儿时.手掌按摸小儿 胸背,如胸背温度有冷感,此 小J乙就有汗证(多为盗汗)。 如若久病或大病后期.身体 严重阳虚出汗.应考虑是否 危急的亡阳症。现在是小儿 盗汗时令.因小儿每年阳历 五、六月份是增高长骨时令, 增高长骨须要全身的功能。 肾主骨,肾属阴,故凡盗汗者 都是阴虚. 现介绍一治汗证验方:北 芪30~50克,龙骨20克,牡蛎 20克....
-
服用药膳四原则
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服用的四原则。 注重整体,辨证施食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而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能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如苦瓜、杏仁)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甘味食疗中药(:口大枣、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