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33页
-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皮,化疗是结肠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降低了20%的结肠癌复发、转移等相关危险的发生率[2]。化疗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腹泻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现代医学在抑制化疗所致腹泻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改善化疗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更可提高化疗疗效,降低结肠癌复发。 郑玉玲教授,著名中...
-
脂肪肝中药治疗 效果不错
脂肪肝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有长期酗酒、多食荤腥肥腻者,有患肝炎长期不愈而并发者,也有因缺乏运动、身体肥胖者。患了脂肪肝,必须认真对待,并针对其形成的有关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治。这样就有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至少可以控制其发展。调治方法有:①戒酒:酒精是损害肝脏的“元凶”,肝脏受损后,不仅削弱了解毒功能,更影响代谢功能,代谢功能失常则肝细胞内的脂肪无法分解;②运动:运动可使人摄入的脂肪、蛋白质等及时消耗,合适的运动项目有打太极拳、爬山、游泳、散步等,若外出应尽量做到安步当车;③饮食清...
-
甘草养阴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的炎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UC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而后逐渐向全结肠蔓延。UC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有癌变危险,其病因和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1,2]。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异常激活是导致UC肠道炎症持续性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直接因素,且该病具有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目前西医临床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盐、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一定程度的...
-
刘凤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刘凤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 层,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通常先累及直肠, 逐渐向全结 肠蔓延, 甚至累及末端回肠 [1 ] 。刘凤斌教授师承国医大 师邓铁涛教授, 为广东省名中医,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 中青年专家” , 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从医30 余载, 精于 脾胃系疾病的辨证...
-
痔病无痛治疗新理念与实践经验
田振国痔病无痛治疗新理念及经验总结 痔病是最多见的肛肠科疾病, 由于术后引起的剧 烈疼痛, 令广大患者闻而畏之, 因此痔病的无痛治疗 已成为肛肠科医生研究的重点, 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限 于对某些镇痛方法的研究 [1-2] 。 笔者有幸师从全国著 名肛肠疾病专家田振国教授, 现将田教授痔病无痛 治疗新理念及笔者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术前准备的无痛理念及经验 田教授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对减轻术中、 术后 疼痛有明确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术前紧张、 恐惧可引 起疼痛阈值下降, 使患者耐受疼痛能力下降 [3] 。 因...
-
己亥年白术厚朴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张某,女,39岁。2019年2月26日就诊。患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半年前复发,予甘草泻心汤治愈。今年春节后,因饮食不慎又复发。刻诊: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自述近10日,脓血便日15次左右,伴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纳呆,腹部喜温畏寒。曾就诊于消化科,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美沙拉秦灌肠一周,疗效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右关沉弱,左关略弦。予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合四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疗20余日,便脓血日7~8次,诸症略减轻。考虑到患者病情疑难且较重,予六己年司天方白术厚朴汤原方治疗。 处方:炒白术15克,厚朴9...
-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
张某,男,27岁。11月8日就诊。自述慢性胆囊炎多年,近20天右上腹痛加剧,间歇性发作,夜间甚,严重时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11月7日于某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示:0.6x0.8毫米,结石并胆囊炎性改变。诊断为:胆囊炎并胆囊小结石,伴轻度脂肪肝。来诊时,右上腹痛,胃部有堵塞感,进食后加重。舌质紫黯,苔白腻略黄,有裂纹,脉弦迟。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肝郁气滞、湿瘀内阻。治宜疏肝解郁、通腑泄热、行气祛湿化瘀。大柴胡汤化裁,药用柴胡10克,黄芩20克,半夏15克,枳实15克,大黄10克,白芍25克,郁金15克,甘草10克,...
-
田振国“从气治秘”调畅情志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为多种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 可以表现为粪质干硬排出困难, 亦可表现为粪质不干 硬而排出困难, 主要是指粪便排出过程不顺利的状态。 便秘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和方式, 其中根据病理分类可 分为以下两种: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慢性功能性 便秘一般指病程超过二年或从幼年时就发病 [1 ] , 且临 床上无器质性原因可查的便秘。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研究历史悠久, 为一种病症, 早 在 《内经》 即有“大便难” “便不利” 之称。最早称为 “便秘&rd...
-
胆囊炎误作冠心病治疗案
郝某,女,58岁,1989年8月3日初诊。 患者因恶心,头晕,胸闷气短,纳呆,精神差等症,步行到某医院看病,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动过缓,而收入院。但以冠心病及胃病治疗一月,症状反日益加重,不仅胸部憋闷气短,头也感憋闷,后枕部沉重,恶心呕吐频繁,不思饮食,头晕不支,全身无力,已卧床不起多日。患者家属见其病情越来越重,悄悄将患者用车送来我这里就诊。 就诊时患者精神很差,面色晦暗,头晕不支,频繁呕逆,恶心,大便二日未解。查: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苔黄腻,脉沉细弦左关明显。我检查完后,再结合患...
-
便秘是肿瘤科的常见病 治疗方法验案举隅
查名宝治疗肿瘤患者便秘经验 便秘是肿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随着情绪、饮食、运动等不规律而反复发作。目前,西医治疗便秘主要采用服用润肠药、导泻药,或单纯灌肠处理,但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降低胃肠动力,引起肠道黏膜应激反应,长期应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顽固性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中医治疗便秘具有一定治疗优势。 查名宝是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从医30余载,学验俱丰,其在诊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方面经验独到。本文介绍查名宝诊治肿瘤患者便秘经验。 1 病因病机 便秘是指...
-
柔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
慢性乙肝、丙肝常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此属于中医郁证、积聚、血瘀等证范畴。病毒邪气驻留于肝,以耗损肝脏气血为主,其病变结果在肝,病理过程在于脾肾亏虚,气血不和,邪罹肝络。肝肾同源,体阴用阳,以血为本;脾主生化,乃气血之源,且肝病横逆犯脾,脾气常虚,致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肝体逐渐失去弹性变硬变小,乃阴分不足,津血亏损,滋润荣养不够,故肝血肝阴亏损是第一病理所在,也是邪罹肝络,气滞血瘀的病理基础。治疗的总原则是柔肝软坚,但应从补气益血,理气化瘀入手。笔者自拟柔肝软坚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药物组成:炙...
-
肝硬化的治疗中药三验方
益气活血汤 组成:黄芪 15~30克,白术10克,茯苓10 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当归10 克,郁金15克,泽兰15克,桃仁 10克,鳖甲15克,甘草3克。功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脾益气为主药,气旺以促血行,配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助黄芪以益气,且可培土以护肝木;丹参、赤芍、当归养血活血,郁金行血中之气,泽兰、桃厂活血祛瘀,鳖甲咸寒入肝脾,软坚散结,均为辅药;甘草调和诸药。主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脘闷,纳差便溏,舌质淡或有...
-
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验案
患者张某,男,28 岁。患乙肝1年余,乙肝五项检查:HBsAz(+)、.HBeA~(+)、抗一HBc(+),肝功能检查转氨酶 ALT200IU/L,曾服用“联苯双酯”等降酶药,转氨酶始终在1201U>以上。 现症见肝区疼痛而胀,头晕口苦,不欲饮食,疲乏无力,腰部酸痛,小便赤秽,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弦滑而数。辨证为湿热毒邪侵犯肝胆,致气机失调,疏泄不利。治则:清热解毒利湿,疏肝解郁利胆。处方:柴胡解毒汤加三草。柴胡15 克,黄芩10克,茵陈15 克,土茯苓15克,凤尾草12克...
-
脂肪肝的中医药粥治疗
肝脏对人体内物质的分解、合成、解毒以及脂肪的代谢等一系列精细而又复杂的操作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 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于 15%就被称为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觉近期腹部胀满感。根据文献记载,约25%以七脂肪肝患者临床多无症状。绝大多数脂肪肝是由集体、个人常规体检而确诊。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恶心、厌食、腹胀、肝区胀闷,甚或疼痛。典型脂肪肝的症状...
-
肝腹水名医治疗方(康良石)
陈老,77岁,菲律宾马尼拉市人。多年肝病,伴中风后遗症,两月来初起腹大,胀而不坚,继日膨急,胁时刺痛,不能平卧。今面色晦滞,唇舌晦紫,苔黄腻,脉沉细。诊为鼓胀,标实本虚,瘀浊并阻证。急则治标,少辅扶正。 拟方:半边莲30克,玉米须30克,地胆草30克,茯苓皮30克,栀子根30克,猫须草15克,桑白皮10克,荠菜15克,黄郁金10克,佛手柑10克,化橘皮10克,大腹皮10克,葶苈子15克,灵芝菇15克,田七粉2克,琥珀粉2克(二味另冲)。每日一剂,观察一个月,鼓胀明显好转。逐渐增加扶正之品,治疗两个月,鼓...
-
肝郁气滞型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胆囊疾病,且胆囊炎与胆囊结石二者在病理上常常互为因果。胆囊结石可诱发胆囊炎,胆囊炎又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胆囊炎、胆囊结石属中医之胁痛、胃脘痛、结胸、黄疸等范畴。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灵活化裁,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本病的肝郁气滞型多见于发病初期的胆绞痛或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嗳气,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伴有低热,口苦,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厌油腻,多无巩膜或皮肤黄染,舌质红或暗,舌苔薄黄。...
-
攻毒杀虫外利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研究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多系非感染性疾患 [1] 。 病变 多局限于肛门口及其周围皮肤, 临床上以红斑、 丘疹、 水泡、 渗 出、 糜烂、 瘙痒、 反复发作, 皮疹呈多形性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2] 。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 工作和生活。 此类患者多是以严 重瘙痒、 皮损来就诊, 因此, 缓解肛门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 修复受损皮肤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药熏洗是治疗肛门湿 疹的基本疗法之一, 通过结合熏洗疗法的机制和中药药效, 很 好的发挥了我国中医学的作用 [3] 。 田振国教授是第四、 五批全国名...
-
小儿肝炎的临证治疗经验
病因病机 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进而可演化为瘀结热生或者瘀阻血溢。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外感时邪,郁而不能外达,则久而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蒸于肝胆,胆热则胆汁外溢,淫于肌肤,发为黄疸。其病有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