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 第9页
-
小功法疗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瘙痒性的皮肤病。其发生与精神紧张、焦虑或胃肠道分泌紊乱有关,本功法通过调节精神来治疗神经性皮炎。 功法一:练功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全身放松,两眼微闭,两膝微屈,思想集中,呼吸绵绵。呼气时意念全身毛孔都张开,向外排气,使一切病气、浊气都排出去;吸气时想全身毛孔都在采精华之气,内脏各器官也与宇宙中大气同呼吸。每次站桩20分钟后收功。 功法二:练功者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眼向前平视。同时,沉肩垂肘,两手自然抬起,手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一致。吸气时意念想两...
-
甲虫皮炎马齿苋治
甲虫皮炎是一种因皮肤接触甲虫体内毒液引起的毒性皮肤炎性反应。其特点为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条状、片状的水肿红斑,其上密集红疹、水疱及脓疱,继发糜烂、坏死,反应剧烈者还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笔者用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治疗甲虫皮炎,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鲜马齿苋20克捣烂,先用生理盐水做局部清洗后,再将捣烂的鲜马齿苋敷于患处。每日2次。 点评:甲虫皮炎多为湿热热毒入侵。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马齿苋性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甲虫皮炎用新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患处,见效快...
-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
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外敷疗法] 方法一 取位:患部 操作方法:取土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百部根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
-
验方治疗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发于对日光过敏者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日晒疮。其病变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肤区域,如面部、颈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甚至发生水疱,患者自觉灼热刺痒或疼痛。下述验方治疗此病效果颇佳。 取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若配合外用药则效果更好。可用当归、艾叶、黄连、甘草各30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剂,每剂药可用3~5次,直至痊愈。 夏季应避免长时间曝晒,并注意保护暴露部位;局部瘙痒时严禁搔抓,...
-
神经性皮炎三型进行辨治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血虚风燥:皮损处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宜养血驱风润燥。药用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首乌12克,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鲜皮12克,荆芥10克,防风12克,地肤子10克,蝉蜕5克,甘草3克。水...
-
植物性日光性皮炎分为轻重予以治疗
植物性日光性皮炎,中医称之为“红花草疮”,是因过量食用红花草类蔬菜等,并受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食用蔬菜、日晒及禀赋不耐有关。本病多见于女性及儿童,好发于春、夏两季节,尤以3~5月的农村地区多见。发病前食用过灰菜、苋菜、紫云英、猪毛菜、洋槐花、棠梨叶、榆树叶、萝卜叶、刺儿菜、莴苣、小白菜、油菜、马齿苋等,并有日光照射史,潜伏期几小时至1天。患处为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自觉紧张、胀痛、刺痛、麻木和瘙痒,亦有少数患者伴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皮损为弥漫性非凹陷...
-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尿布皮炎为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由于会阴部、臀部经常受到湿尿布浸泡,尿液中的尿素刺激皮肤,尿布上残留粪便也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形成尿布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侵袭,当以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为治,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家长注意使用纯棉、柔软的尿布,做到勤洗勤换,注意保护皮肤,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将患处冼净擦干,然后均匀涂搽京万红软膏1次,复盖皮损面,每天换药1次,轻者1~3日,重者5~7日均可获愈。 2.金银花、连翘、蒲公...
-
脂溢皮炎中药外敷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笔者自 2008年3月-2009年4月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五倍子10克,苍耳子、乌梅各40克,王不留行60 克,明矾、透骨草、川椒、黄柏、侧柏叶、紫花地丁、白鲜皮各30克,生甘草20克,苦参 100克。自行煎煮,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离火放凉,凉至20℃左右,先用药液把头发沾湿,后用毛巾蘸药液,拧至半干,外敷头部,刚敷时自觉温凉舒适,一会儿毛巾即被体温蒸热,取下再蘸再敷,每次敷20 分钟,每日敷2次。 河北保定 刘承忠 点...
-
异位性皮炎“湿疹”天然疗法
异位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即通常说的湿疹的一种,是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程长、治疗难,被医学界视为“湿疹中最难治的一种”。 治疗方:白鲜皮15g 刺蒺藜15g 炒槐花15g 土茯苓12g 威灵仙12g 皂角刺12g 苦参10g 黄柏10g 全蝎10g 乌梢蛇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 医学研究表明,异位性皮炎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表现为红疹、皮肤变厚、粗糙等症状。这种病...
-
皮肤瘙痒症 虫咬性皮炎 银屑病 预防几种皮肤病
“医生,我的手臂、小腿都被我抓烂了,很痒,晚上都睡不着觉。”入秋后,天气渐冷,62岁的市民李先生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甚至影响到起居,不得不就医。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肖明辉介绍,天冷后,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肖明辉提醒,多事之秋,要预防以下几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 秋季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也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引发瘙痒。特...
-
治皮炎和湿疹土大黄良好疗效
土大黄,又名吐血草、救命王、金不换、癣药、化血莲,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黄色,肥厚且大。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原野山坡边,高约1米左右,5~7月开花结果,9~10月采收。土大黄性平,味辛苦,无毒。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可治疗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疥癣、烫伤、跌打损伤等。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土大黄治疗皮炎和湿疹,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取土大黄干品50克或新鲜土大黄100克,水煎药液洗患处,每日1剂,洗2~3次。经初步观察发现,对急性皮炎和急性湿疹效果尤佳。(朱时祥)...
-
过敏性皮炎数年 拟予东垣清暑益气汤施治
2014年甲午年夏天的运气特点为中运太宫土、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易出现水火寒热于气交而为病始,湿、火、燥相兼的病机特点。针对此运气特点,顾植山教授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夏天荨麻疹和湿疹等皮肤病,以及高血压、失眠、咽痛、痤疮等多种病症,均获良效。《中国中医药报》8月14日发表柳成刚《甲午年清暑益气汤用之多效》一文,对顾植山用清暑益汤特点作了报道,笔者近日随师门诊遇二例复诊病人,夏季来诊时均以清暑益气汤获良效,录此病案,为“甲午年清暑益气汤用之多效”的论述,再添佐证。...
-
陈达灿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
陈达灿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 国医大师朱良春、 禤国维教授学术继承人。 陈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病临 床、 教学、 科研工作30余年, 临证经验丰富, 尤其在 治疗特应性皮炎、 性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毛发疾病 方面颇有造诣, 陈教授也是我国激素依赖性皮炎诊 治指南主要编写人员, 现将陈教授治疗激素依赖性 皮炎经验总结如下。 重视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伴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外 用而出现的一个常见的皮肤病, 关于该病的病因病 机在中医古籍中尚无相关记载, 激素依赖性皮炎由于 在面部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不当所致,...
-
自拟方治神经性皮炎
周某,男,39岁, 2005年8月22日初诊。患者自述患神经性皮炎 6年多,时轻时重,阵发性瘙痒,影响睡眠。经检查发现颈后两侧及上臂身侧等多处均有片状损害,出现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肤粗糙、增厚,有抓痕,呈典型苔藓样变化,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笔者辨证其为血瘀风燥所致。治宜滋阴化燥,安神止痒。方用:丹参、玄参、白鲜皮、合欢皮各30克,黄芪20克,鸡血藤、白蒺藜、菊花、当归各15克,JI f芎、白僵蚕各 12克,甘草10克。水煎2 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连续服用28 剂后,皮损、瘙痒明显减轻,大...
-
凉血清热解毒 林华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内盛)方 处方:生地、赤芍、生石膏各20克,玄参、大青叶各10克,山栀子、丹皮各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凉血清热解毒。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出现的副反应。本方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血热内盛型。症见患处红斑、丘疹、肿胀,少有脓疱,自觉瘙痒,疼痛轻微,局部灼热明显,常伴心烦口渴,舌红,脉数。 创方者:林华强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土伏苓、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薏苡仁各 20克,稀芬草、黄...
-
舌舔皮炎 黄连外治
舌舔皮炎是由于舌舔唇 周皮肤所致的接触性皮炎。 多见于儿童。因经常舌舔,有 的是用牙齿上下刮磨,致使 唾液浸渍唇周而引起的局部 炎症反应。皮损可见唇周皮 肤红斑、丘疹、皲裂和脱屑。 边界清楚,近唇缘皮损炎症 较轻。由于局部不适、瘙痒或 疼痛,又促使患儿舌舔以湿 润局部,减轻症状,形成恶性 循环。西医常规以激素治疗 往往难以奏效,常常迁延不愈,直接影响了 儿童的身心健康。用单味中药黄连煎水外 用,治疗本病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制法:取黄连30克,研成细粉,加水 300毫升,煎沸10分钟,沉淀后,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