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炎 第11页

皮炎 第11页

  • 太阳光直射诱发皮炎 中医辨治

    太阳光直射诱发皮炎 中医辨治

    许多老年朋友外出后,裸 露处的皮肤会出现红 肿、灼热及疼痛等表 现,这是日光性皮炎 所致。 本病中医又称 “风毒肿”或“日晒 疮”,是由紫外线引起 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 过敏性皮肤病,一般 在暴晒后数小时内, 暴露部位会出现红 斑、丘疹、风团样或水 疱样皮疹,伴有烧灼 感、痒感或刺痛。轻者 有皮肤脱屑或遗留不 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重者可出现类似感冒 症状,如发烧、乏力及 全身不良反应。目光 性皮炎的发病原因有 多种,不仅是通过阳 光照射,食物、药物等 因素也可致病,如...

  • 日光性皮炎用祛风活血汤汤加减

    日光性皮炎用祛风活血汤汤加减

    吕某,男,68岁,06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因眼睛浮肿,面部脱皮、皮屑瘙痒反复发作3年,加重3个月来诊。 04年9月因为外出日晒后发病,先于眼肿伴有流泪,面颈和双上肢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伴瘙痒,经过皮肤医院治疗后好转,当时诊断为“日光性皮炎”。间断西药对症治疗,病情反复发作。现在证见眼睛浮肿,口唇肿胀,面部和颈部大片状红斑、伴有瘙痒,色鲜红,融合成大片状,中央可见正常皮肤,糠状皮屑较多,大便硬,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诊断为“多形性日光性皮炎”,中医辨证属内有...

  • 血虚风燥肌肤火养治神经性皮炎方

    血虚风燥肌肤火养治神经性皮炎方

    处方:夜交藤、刺蒺藜各30克,当归、熟地、川 芎、赤芍、红花、防风、浮萍各lO克,鸡血藤15克,全 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在口服汤 药的同时,留取部分药汁擦洗患处。 功效主治:养血疏风,润肤止痒。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肌肤火养型。多见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患 者。症见皮拟色淡或灰白,粗糙肥厚,常伴有心悸怔 忡,气短乏力,舌质淡,脉沉细。 创方者:张阳...

  • 面油风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

    面油风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

    覃某,女,39岁,2014年11月22日初诊。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黄色鳞屑2年,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大片淡红斑,在红斑基础上被覆油腻性鳞屑,伴瘙痒,于多个三甲医院行口服抗组胺药、增强免疫药及中药治疗,未见缓解,近两个月皮疹加重。刻下症见:鼻翼、鼻唇沟及面颊部见大片界限清楚的潮红斑,油腻性鳞屑、黄痂,炽热、瘙痒剧烈,口渴,心烦易怒,纳可,失眠,小便调,大便秘结、臭秽,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油风。 中医辨证:三焦...

  • 中药煎汤外洗治脂溢性皮炎

    中药煎汤外洗治脂溢性皮炎

    地肤子、黄柏、大黄、蛇床子、丹参、苦参、薏苡仁、丹皮各20g,甘草12g,防风10g。 上药置于纱布袋内,水煎半小时,待药液不棘手时,取出纱布袋,将头部浸泡于药液中,并用手揉按头皮20分钟,用毛巾擦干头发即可,每晚1次,接连7剂为1个阶段。 方中大黄清热泻火;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蛇床子祛风燥湿;丹参、丹皮养血活血;地肤子、防风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养血祛风之功效。 (胡志强)...

  • 补脾益胃固肾 治神经皮炎

    补脾益胃固肾 治神经皮炎

    土茯苓枣汤 治神经皮炎 材料:土茯苓30克,大枣 15枚,冰糖20克。 做法:将土茯苓研成细 粉,与大枣、冰糖一起加水煎 煮,熟后吃枣喝汤。每天1剂, 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除 湿通络。主治湿热型神经性皮 炎。 吴采芬 补脾益胃固肾佳肴 ——三神煲豆腐 材料:芡实、茯苓、山药各15克,豆腐 O.5公斤,马铃薯0.1公斤,冬菇50克,青 葱lO克,料酒、酱油、精盐、植物油各适 量。 制作方法:将芡实、茯苓、怀山药合碾 为粉;豆腐洗净后切火柴盒样块,抹精盐 晾干;冬菇去蒂...

  • 小儿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小儿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孙墨迹,男,13岁。初诊,2013年10月12日。 主诉:咽痛发烧2天伴全身皮疹瘙痒。患儿因扁桃体发炎去医院就诊,医院给予输液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和炎琥宁注射液,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随即停止输液,并给于对症处理,症状减轻。第二天求助于中医治疗。由于药物过敏反应患儿全身起皮疹瘙痒难忍,发热不退,咽喉疼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痒。 刻下症:全身红斑皮疹,密集分布与躯干四肢,查体:扁桃体三度肿,发烧38℃,血象增高。舌红苔白,脉浮数。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药物过敏性皮炎。中医辨证属风...

  • 紫草治小儿尿布皮炎 紫草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紫草治小儿尿布皮炎 紫草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紫草性味甘寒,归心、肝二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及收敛止血之效。如《纲目》云:“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陕西中草药》载:“治烫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向为凉血之要药,善主亲信邪热之气。凡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淋血等气壮邪实者,皆为其所主。煎剂用量一般为6~15g,病况需要也可用至20g,外用适量。胃肠衰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医治肾炎血尿,喜用紫草。认为血尿是一种症状,为肾络损害,络破血渗尿中所造成的,乃由实热伤络而...

  • 特应性皮炎病名古今研究

    特应性皮炎病名古今研究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 异位性皮炎、 遗传 过敏性皮炎等, 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 病, 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本病临床表现为四肢 屈侧、 伸侧多形皮疹, 呈湿疹化或苔藓化损害, 剧烈 瘙痒, 时轻时重, 缠绵难愈, 患者多伴有哮喘、 过敏性 鼻炎等疾病史或父母有过敏性疾病 [1- 2 ] 。 古代的病名与现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古文献 中并没有特应性皮炎这一名称, 其中关于特应性皮 炎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隋·《诸病源候论》 中所记 载的 “乳癣” [3 ] , 可能...

  •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红皮病型银屑病,也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银屑病中比较严重且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亚型,属中医学“火丹疮”“洪烛疮”“红皮”等范畴。本病通常在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基础上,因治疗不当(如急性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或应用生物制剂,停药及减量方法不当)所致。表现为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皮肤潮红,迅速扩大成片,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皮损面积超过身体表面积的90%,仅有少量片状正常皮岛,每日大量脱皮屑,伴有畏寒、发热等...

  • 儿童冬季舌舔皮炎的防治

    儿童冬季舌舔皮炎的防治

    进入冬季,空气还是那么干燥,一些宝宝的口周会变黑,像一个黑圈一样。这是什么问题呢? 其实,这是舌舔皮炎,发病原因是由于患儿口唇发干,使劲、反复用舌头舔口唇周围的皮肤所致。经常反复的唾液浸渍,引起唇周皮肤炎症,出现红色小斑疹,小丘疹,皲裂,乃至皮肤有细小的脱屑,最后形成黑褐色的色素沉着。 有舌舔皮炎的儿童,几乎个个都表现“内热”,即有大便干结,口咽发干。中医认为是津液缺乏所致。干燥的环境、机体本身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并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都是引发此症的原因。 治疗的方法: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中药方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中药方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又称尿布红斑及婴儿臀部红斑,是发生在尿布遮盖部位的局限性皮炎。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湮尻疮”“猴子疳”类似。 治疗方药:云南白药4瓶,小儿痱子粉1盒。 配备及用法:将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取出研成粉末,然后与白药、痱子粉混合拌匀,备用。婴幼儿大小便后用温水洗涤局部,用棉布吸干后,再将配备好的云南白药痱子粉外扑于患处,用药次数不受限制,每次换尿布时即可用。轻者用药二天可痊愈;重者3-5天后可痊愈。 小儿尿布皮炎一般毋须内服药。局部治疗也可用马齿笕水轻洗患处。...

  • 治龟头包皮炎验案一则

    治龟头包皮炎验案一则

    杨某,男,48岁。 患者自述患龟头包皮 红肿痒痛已经有1年 余,经多方中西医结合 治疗,收效甚微,症状 时好时坏,且复发。经 某医院男科检查,发 现杨某包皮过长,龟 头及包皮内红肿,局 部潮湿,秽臭,有散在 红色小丘疹,冠状沟 局部浸润糜烂、瘙痒、 疼痛,触之疼痛加剧, 少量渗血,伴心绪烦 乱,不能安睡,大便黏 滞,小便黄赤,舌红,苔 黄腻,脉滑。 实验室检查:血尿 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梅 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 浆反应素试验、梅毒密 螺旋体血凝试验均阴 性。西医诊断为龟头包 皮炎。中医诊断为袖口 疳,证属湿毒蕴结型。...

  • 龟头包皮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龟头包皮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龟头包皮炎是一种男性外阴部疾病。本病初起时龟头和包皮充血水肿,继而发生糜烂,或发展为溃疡,属中医学“疳疮”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湿热火毒下犯肝经,侵袭阴茎所致。 湿热火毒的形成原因不外两种。外感者,大凡为衣着不净,或房事不洁,或坐卧湿地,湿热毒气直犯阴茎,酿生本病。内伤者,多因包皮过长或包茎,以致败精浊物残留凝结;或喜食肥甘,嗜食辛辣,肥甘之品易化湿浊,辛辣之味多生内热,湿热中生;或情欲不遂,气郁化热,或房事过度,扰动相火,火热酿毒,湿热火毒内犯肝经,下注阴茎,遂致本病。 临床表现初起时局部...

  • 两种证型治疗龟头包皮炎

    两种证型治疗龟头包皮炎

      龟头包皮炎是指发生在包皮及包皮黏膜的炎症,属于中医的“疳疮”范畴。多种原因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常见的有包皮过长、包皮垢刺激、各种感染因素以及局部物理因素刺激等。本病多发于青春期以后的青年和成人,尤以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多见。笔者在临床上分为两种证型治疗本病,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肝经湿热型龟头包皮红肿、灼痛,或糜烂渗流黄水,有腥臭味,口苦心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处方:蒲公英、车前子(包煎)各20克,黄芩、黄柏、生地、泽泻、栀子各1...

  • 外敷疗法 阴茎头包皮炎

    外敷疗法 阴茎头包皮炎

    应用维生素E粉外敷治疗阴茎头包皮炎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32例,年龄15~40岁;病程3~10 天;未婚8例,已婚24例;病因为包皮过长,手淫,性交感染等;本组32例中有18例反复发作3~4次,21例就诊前经5天的抗生素及其它治疗,无明显好转,ll例未经任何治疗。 临床表现:包皮内、外板或板缘不同程度水肿,多数伴痒痛和糜烂。 二、治疗方法 翻起包皮,用温开水局部清洗后,把胶囊装的维生素E粉剂或研成粉的维生素E片撒于包皮内和糜烂处。阴茎头部的糜烂面涂药后,最好用一块消毒纱布覆...

  • 肉桂治神经性皮炎 外敷消乳腺癌术后水肿

    肉桂治神经性皮炎 外敷消乳腺癌术后水肿

    肉桂治神经性皮炎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树的树皮,亦称桂心。其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温补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临床用肉桂研末外敷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颇佳。 方法:取肉桂200g,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密闭备用。使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两小时后糊干即除掉。一般轻者1次,重者2~3次即可见效。(韦良渠) 中药外敷消乳腺癌术后水肿 中医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多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导致上肢水停血瘀,出现肿胀疼...

  • 治神经性皮炎验方

    治神经性皮炎验方

    樟脑、冰片各等份,研为细末(研樟脑时加酒精少许)。取狗皮膏药加温后,迅速将樟脑冰片药末约6克撒在上面,贴于患处。贴后若患处渗液太多,揭去膏药,擦干后再按上法重贴,每7天更换1次。如果未愈,清洁患处后再贴,一般1~4次可获痊愈。 治打呼噜验方 取龙胆草、当归各10克,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以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倒出药汁后再用同样方法熬第2遍,混合2次所煎汁液,于睡前分2次服,一般连用3天可见效。或取花椒5~10粒,于每晚睡前用开水冲泡1杯,待水凉透后服下(不服花椒),连用5天为1个疗程。...

  • 治皮肤瘙痒 胃炎 过敏性哮喘 皮炎

    治皮肤瘙痒 胃炎 过敏性哮喘 皮炎

    治皮肤瘙痒 夏枯草200克,加水5000毫升,煎4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樟脑25克,搅拌溶化,在药液温度适宜时洗患处。每天晚上睡前洗一次。 治浅表性胃炎 粳米1000克,炒至微黄,炒麦芽1000克,莱菔子、鸡内金、小茴香各50克,共研细末,每日口服3次,每次一汤匙,饭前半小时用滚开水冲成糊状服用。此配方一剂大约可服40天,服用时可略加一些白糖矫味。 治过敏性哮喘 麻黄5克,炒杏仁10克(捣碎),石膏20克,甘草6克,五味子9克(捣),陈皮3克。水煎服,每天1剂。 治过敏性皮炎 鹿衔草适量,煎洗患处,一日二次...

  • 治农药性皮炎验方

    治农药性皮炎验方

    治农药性皮炎验方 取生石膏、淡竹叶各15克,升麻、牛蒡子、栀子、玄参、知母、连翘、黄柏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两次,将药液掺合在一起,分次服用,每日1剂。 治毒蛇咬伤验方 取夏枯草50克,穿心莲15克,白芷、半枝莲各30克,当归10克,细辛3克。每日1剂,水煎服。毒蛇蛟伤后,立即用止血带或绳子缚扎伤口上端,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pp粉)反复冲洗伤口,或用火罐吸出伤口毒血,给予季德蛇药研细末,外敷患处,早晚各敷1次,处理完毕,立即送当地疾控中心注射抗蛇毒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治肛裂验方 取鱼腥草150克...

  • 虫咬皮炎 新癀片治

    虫咬皮炎 新癀片治

    夏季被蚊虫叮咬,外用新癀片治疗,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法:先用盐水将皮损处洗净,然后取新癀片适量研成粉末,以食醋或开塞露调成稀糊状外涂,面积稍大者覆盖消毒纱.布,每日1—2次。 一般用药1天后痒痛减轻,3天即可痊愈。 韦江华...

  • 口周皮炎是怎么回事

    口周皮炎是怎么回事

    口周皮炎是发生在面部“口罩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口周皮肤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疹或脓疱,在丘疹或脓疱发生之处的皮肤颜色潮红,表面有轻度脱屑,自觉瘙痒及烧灼,晒太阳、饮酒、进热食、寒冷刺激后症状加重,病情反复,时好时坏。本病好发于青年人,影响面部美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长期使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膏,如肤轻松、去炎松、氟美松等。另外,可能还与日光过敏、皮脂溢出、感染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肺胃热盛上壅面部所致。 本病的预防首先要注意不要在面部使用含“松&rdq...

  • 治脓疱疮 稻田性皮炎外用方

    治脓疱疮 稻田性皮炎外用方

    稻田性皮炎外用方二则 方一苦参、大枫子各50克,氧化锌30克。前二味水煎,过滤待凉,加入氧化锌,浸泡患处,早晚各泡1次,每次30分钟。治疗期间要保证皮肤卫生,勿用肥皂、热水洗。此方适应于尾蚴皮炎(患处痒,继而出现红色丘疹、红斑、风团等)。 方二白花蛇舌草30克,苦楝根皮50克。上药水煎弃渣,待凉,外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此法适用于浸渍糜烂型(患处肿胀、发白、发痒、糜烂)及虫蚀掌踮型皮炎(手掌、足底皮肤凹陷、脱落)。 治脓疱疮方二则 方一连翘15克,金银花、淡竹叶各12克,车前子、...

  •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清胃散治口周皮炎

      孔某,女,31岁,2010年8月13日初诊。口唇周围皮肤潮红,自觉干燥不适,痒剧月余。某院诊为口周皮炎,予派瑞松、赛庚定乳膏交替外搽,当时症状稍轻,如2~3日后不用上药,皮疹便呈现前状。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触之有灼热感。述其近些天来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察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辨证:胃火炽盛,循经上熏所发。治则:清胃泻热,消炎止痒。清胃散加减:生地黄30克,当归12克,牡丹皮12克,石膏10克,黄连10克,知母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0克,大黄12克(后入),竹叶9克,车前子9克,金银...

  • 皮脂溢性皮炎外洗中医验方

    皮脂溢性皮炎外洗中医验方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明矾、苦参、黄柏、蛇床子各15克,硫黄5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患处。 ·接触性皮炎(秘方数:5) ·神经性皮炎(秘方数:9) ·脂溢性皮炎(秘方数:11) ·离位皮炎(秘方数:7) ·接触性皮炎(秘方数:5) ·虫咬皮炎(秘方数:5) ·尿布皮炎(秘方数:4) ·外阴瘙痒(秘方数:5) ·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秘方数:4)...

  • 脂溢性皮炎合慢性肠炎“异病同治”阴道炎合类风湿性关节炎

    脂溢性皮炎合慢性肠炎“异病同治”阴道炎合类风湿性关节炎

    朱亨炤主任医师是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脑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贯中西,学验俱丰。但在其日常临床工作中,不乏有其他学科病种,朱主任根据“异病同治”理论,擅长使用龙胆泻肝汤、温胆汤、天麻钩藤饮、丹栀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等多张方剂加减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笔者有幸随诊其左右,深受教诲。现选其使用龙胆泻肝汤验案两则以阐释“异病同治”理论。 验 案 [验案1] 脂溢性皮炎合慢性肠炎 卢...

  • 接触性皮炎(秘方数:5)

    接触性皮炎(秘方数:5)

    凡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局部发生急性炎症发应者称接触性皮炎。本病的皮疹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部位、面积和机体对接触物的反应程度而异。发病多急性。轻者局部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重者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大疱、糜烂以至坏死、溃疡。发生在眼睑、包皮等组织疏松部位时可出现高度水肿。开始时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其形状与接触物相一致,分界清楚,后因搔抓抚摸而向其他部位扩展,也有因机体高度敏感而泛发全身。如接触气体、粉尘的皮疹常呈弥漫性。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或伴发热、畏寒...

  • 离位皮炎(秘方数:7)

    离位皮炎(秘方数:7)

    离位皮炎是婴儿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头面部,严重的也可在躯干、四肢。多于出生后2个多月发病。患儿常较胖,先在前额、颊部发生潮红斑片,伴有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剧痒,因搔抓及摩擦而致糜烂、渗液、出血及结痂等,以后向邻近部位发展,累及头皮、双耳、颈部,重症者可延及躯干、四肢与臀部。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往往因出牙而使病情加重。也有发生于l岁以上的消瘦婴儿,皮肤干燥,伴淡红色斑或扁平小丘疹,表面附灰白色糠秕样鳞屑,或呈片状渗出,边界不清,皮损主要见于面部及四肢,剧痒。...

  • 虫咬皮炎(秘方数:5)

    虫咬皮炎(秘方数:5)

    本病系虫类叮咬,接触其分泌液或粉尘等而引起的皮炎。皮疹往往以水肿性丘疹、风团或瘀点多见。皮损顶部常有一丘疱疹(虫咬痕迹),偶有水疱,甚至血疱,亦可见到伪足。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但根据害虫习性不同又各有异,如虱病又分头虱、衣虱和阴虱三种,分别寄生在人的头发、内衣和阴毛上。主观有剧痒或刺痛感,由于搔抓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本病除局部反应外,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性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较为常见的虫类有蚊、跳蚤、虱、蠓、臭虫、蜂、蜈蚣等。引起虫咬皮炎的机理一般分为:(1)叮咬的...

  • 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秘方数:4)

    蔬菜泥螺性日光皮炎(秘方数:4)

    本病是因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某些蔬菜或黄泥螺,再经日光照射后发生于面、手背等暴露部位的一种光感性皮炎。主要见于农村,发病季节随各地种植、进食菜类品种的不同而异。患者以20-40岁女性为多,儿童发病亦较常见。 本病一般在日光照射后4.5小时至1-2天突然发病。皮损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肿胀,质地坚实而发亮,呈肤色或微红,好发于面部和手背。部分患者在浮肿处发生瘀点或瘀斑,甚或水疱。主觉灼痛、刺痛、发麻、绷紧或瘙痒感。病程自限性,1-2周可痊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