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痛 第44页

肿痛 第44页

  • 手足关节肿痛“痛风”医案

    手足关节肿痛“痛风”医案

    病案:陈某,女,50岁。 手足关节肿痛,关节表面若大小不一之砂石样突兀,与天气变化相关。舌淡黯,苔薄黄腻,脉濡。此多系痛风结石,中医亦称“痛风”。 恙由肾虚水湿不化,变生湿浊之毒,由肾络逆渗入血,流注骨节,瘀阻蓄聚化为砂石而成,故补肾、清利、化瘀通络是为其治。唯病情迁延,瘀着已成,恐短期难获显效。 药用干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石苇15克、桃仁10克、桂枝8克、白芍15克、金钱草15克、土鳖虫5克、地龙10克。...

  •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栀子、生蒲黄、桃仁各20克,红花15 克,大黄60克。先将栀了、桃仁、红花、大黄共研成细粉,再加入生蒲黄混匀待用。 适用症及用法: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痛者。根据骨折肿胀部位大小取化瘀止痛散适量,加入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厘米,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绷带包扎。骨折有移位者,需先行复位,方可敷药,最后施以适当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外同定者,2~3天换药1次。一般5天肿痛即可消退。 河北石家庄张国发 点评:骨折肿痛属气滞血瘀之症,桃仁、红花、生蒲黄属通经活络、化瘀消肿之品;栀子...

  • 祛风湿消肿痛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方

    祛风湿消肿痛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方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海桐皮各60克。 加减:局部冷痛,皮色淡暗加细辛、川乌、草乌、桂枝各30克;肿胀甚,按之濡,肢体沉困加萆薜、防己各30克;刺痛,皮色紫暗加苏木、丹参、生乳香、生没药各30克;红肿热痛加大黄、芒硝、栀子各30克;关节坚肿,僵直,顽痰凝结加白芥子、半夏各30克;肌萎或关节有响声加木瓜、威灵仙、老鹳草各60克。 用法:用纱布包上药(或散煎),置搪瓷盆(桶)容器内,加水2500~5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后离火,趁热利用蒸气熏患处,并用2条毛巾浸药液交替热敷。待药液温度适宜,直接浸洗四...

  • 治外伤出血 外伤肿痛方

    治外伤出血 外伤肿痛方

    治外伤出血方 处方:取墨鱼骨适量,洗净,晾晒数日至于,研磨成细粉,经高压锅消毒后装入瓶中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撒于创面,短时间内可止血。 主治:外伤出血。 张科翔 治足外伤肿痛方 处方:石膏、大蒜等量研为细末,用蜂蜜调为糊状,摊于双层纱布上,置于肿胀处,其面积应略大于患处,每日1~2次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 主治:足部外伤后肿胀疼痛。 孙方建...

  •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治足踝扭伤肿痛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治足踝扭伤肿痛

    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五加皮、海桐皮、赤芍、当归、红花、桑枝、鸡血藤、三棱、莪术、秦艽、苏木、红花、木瓜、川牛膝各15克,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0克。加水3000毫升,先浸泡1小时,再煮沸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洗浴患处,每日3-4次。药液可保留,以后每次加热至温度适宜时即可洗浴患处,每剂药可用5天,以两剂或10天为1个疗程。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对足踝扭伤的局部肿痛有显著疗效。...

  • 膝关节肿痛外敷药方

    膝关节肿痛外敷药方

    膝关节肿痛属中医“ 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阐述,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痹证的成因,不外两端:体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侵袭是致病的外在条件。肿因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痛因气血壅滞,阻塞不通而致。根据“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笔者对本病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湿经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自拟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风化湿、清热温经之药。由于药物口服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煎煮不当亦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毒...

  • 治腰膝肿痛 肋骨撞伤方

    治腰膝肿痛 肋骨撞伤方

    治腰膝肿痛方 【方一】鲜月季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可治腰膝肿痛。 【方二】白术、牛膝各40克,苍术30克。水煎两次,将汁液混合,早、晚两次分服,每天1剂,共服3剂可愈。 治腰扭伤、挫伤方 【方一】取石榴树根第二层嫩皮500克,略捣烂(增强渗透力),加100毫升白酒炒热,榨取其汁,趁热一次喝完;再将药渣趁热敷于患处,一次可愈。 【方二】栀子50克,焙干研末,再加面粉适量,用水调成糊状,敷痛处,隔日换药一次,可吸出污血,一般3-4天可愈。 治肋骨撞伤方 【方一】酒糟(用甜酒糟也可...

  • 腰伤肿痛 腰突症 中医辨证方

    腰伤肿痛 腰突症 中医辨证方

    腰伤肿痛服核桃仁 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过度负重, 外力撞击,均可造成腰部软组织损伤。 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中间作痛,活动受 限制,咳嗽、活动时疼痛加重为特征。 中医认为,此为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症 见腰痛局限于一侧,或在腰椎棘突周围, 动作困难,压痛明显,痛处可见青紫肿 胀。多见于急性腰部扭挫伤。治宜活血 散瘀。服核桃仁、红糖、黄酒治疗,效 果显著。 方法:取核桃仁60克,红糖30克, 黄酒30毫升。将核桃仁、黄酒加水适量 共煮熟,放入红糖,每晚睡前l小时服 用,每日1剂。高血压、实火体质、阴 虚火旺体质等不宜饮酒...

  • 腰膝肿痛中药验方

    腰膝肿痛中药验方

    [方一] 鲜月季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可治腰膝肿痛。 提供人:褚继荣 [方二] 白术、牛膝各40克,苍术30克。水煎两次,汁合在一起,早晚分服,每天一剂,共服三剂。 一朋友2000年12 月步行时左膝关节突然爆响一声,顿时关节疼痛,行走艰难。几天后膝关节肿大如饭碗,多方治疗均无效。服此方后,肿 痛很快消除,9年未复发。 来源:家庭验方 提供人:闭克光...

  •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肿痛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及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13—75岁,平均59.5岁;病程21天~28年;双膝关节均肿痛者58 例,单膝关节肿痛者20例;有劳损、受凉、扭伤史者63例;检查示膝关节胫骨内外踝及髌骨周围明显压痛者67例,伴有膝关节积液者20例,伴有发热者5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取川乌、独活、姜黄、大黄、栀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桂枝、川牛膝各10 克,草乌6克。...

  • 足趾肿痛 治宜清热泻火消炎

    足趾肿痛 治宜清热泻火消炎

    李某,男,71岁。2014年3月1日初诊。 患者述其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双足趾自觉发热疼痛,行走活动受限,痛甚时夜不能眠,需服止痛药方能入睡几小时。经在社区服务站治疗多次,效不显著。查见患处肤色发红略肿,无抓痕、渗出、鳞屑,触之灼手,详询发病前两月饮酒食辛辣之物较多。心肺透视、化验血脂组合、血流变、血常规均正常。口苦,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数。 辨属火热之邪下注,蕴于足趾部所发。治宜清热泻火消炎。 处方:黄柏30克,栀子30克,丹皮30克,白薇30克,忍冬藤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连翘30克,延...

  • 治外伤肿痛方

    治外伤肿痛方

    樟脑2块碾碎,用白酒浸泡,待溶化后,涂抹患处。干后再涂,反复涂抹,第二天肿痛就明显好转。 主治:扭伤肿痛、肌肉痛或关节痛。...

  • 痔疮肿痛 民间方治

    痔疮肿痛 民间方治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对之治 法甚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笔者研究经 典文献,收集民间验方,结合临床经验, 精选中药,制成外用药,用于治疗痔疮肿 痛,效果甚好。介绍如下。 方法:取鲜蜗牛肉18克,鲜水蛭1 条,放人玻璃研钵中捣烂,再加入芒硝9 克,冰片6克,研细成泥状,装瓶中备用。 用时以上药外敷患处,其外用伤湿止痛 膏固定,每日1次。一般于敷药后半小时 肿痛即可减轻,3-5天后痔缩肿消。 痔疮肿痛多因湿热阻滞肛门经络, 致血瘀气滞,或因肛门络伤血溢,瘀血凝 滞,津液不行。蜗牛、水蛭性味咸寒,可软 坚消肿,活血化...

  • 肿痛关节 正虚邪恋 清化郁热 蠲痹通络

    肿痛关节 正虚邪恋 清化郁热 蠲痹通络

    寒湿郁久,化热伤阴 治法:清化郁热,蠲痹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青风藤15克,金刚骨30克,川桂枝6克,制川乌6克,生白芍15克,知母8克,生地12克,拳参15克,忍冬藤15克,凤凰衣6克,莪术6克。 随症加减:邪热偏盛者,酌减桂枝、川乌用量,加虎杖10克或黄柏10克,葎草15克;阴伤明显,舌红,大便干者重用生地(一般用量20~30克为宜),加川百合15克,地骨皮10克;湿邪久留,脾气不足,加防己10克,生白术15克,生黄芪15克;肝脾、淋巴结肿大,加生半夏8克,生薏苡仁20克,虎杖10克,肝功能异常...

  • 膝关节肿痛 治疗方法 取穴体会

    膝关节肿痛 治疗方法 取穴体会

    膝关节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逐渐出现的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其发病与增龄、关节磨损、肥胖、遗传、内分泌紊乱、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膝关节肿痛可见于髌上滑囊血肿、膝部滑囊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等及风湿病症中。笔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 取穴:伏兔、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急性期加太冲;巩固期加天枢。 操作:令患者取舒适...

  • 发热皮疹伴四肢关节肿痛 典型医案

    发热皮疹伴四肢关节肿痛 典型医案

    冯某,女,6岁,南京人,初诊:1993年。 患者发热皮疹,伴四肢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检查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用“醋酸泼尼松片”2年余,发热皮疹逐渐消退,后减少激素剂量,四肢关节肿痛反复,肿痛僵硬,痛势绵绵,日轻夜重,且出现“满月脸”,神疲乏力,食纳欠馨,舌苔白腻质淡红,脉细小弦。查RF正常,CRP:23.6mg/L,ESR:52mm/h,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病属“顽痹”,证属肾虚脉痹,邪热瘀阻,气阴亏耗。症...

  • 治膝部肿痛方

    治膝部肿痛方

    处方:白芥子100克,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白酒调成糊状,包敷患处,药干即换,以局部发疱为度。 白芥子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功效:散寒利湿,膝部肿大,股胫纤细,形如鹤膝,发病缓慢,症状不显,疼痛不著,有时仅有轻微的关节疼痛。 (朱西元)...

  •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四肢骨折是骨折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骨折后发生的肿胀、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止常生活,且一旦处理不当还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坏死,创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消肿止痛散对急性四肢骨折所致的肿胀、疼痛进行治疗,取得较一好疗效。 选取收治的41例四肢骨折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散治疗。 处方:黄连、大黄、川芎、乳香、紫草、没药、芒硝、独活、细辛、连翘、土鳖虫各等量,打成粉末,根据肿胀范围的大小,取药粉适量加相应量的白酒,调成糊状,敷贴患处,外罩塑料膜保持湿润,每日1次,8小...

  •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外痔患者,可取鱼腥草5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煮,待沸后15 分钟即成。滤出药汁,待温后以纱布蘸药液洗敷肛门,每日1剂,每天洗2次,一般连续用药3天。对单纯性外痔有良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食物。 肛门肿痛,痔核脱出者,取马齿苋30 克,加水煎取汁,俯卧,以纱布浸药液湿敷于肛门处。每日2次,连续7天。 李玉采...

  • 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肿痛出血

    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肿痛出血

      双料喉风散是专治喉科疾病的著名中成药,方由牛黄、珍珠、冰片、黄连、山豆根、青黛、甘草等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用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引起的肿痛、出血、奇痒等症,有较好疗效。   每天大便后,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双料喉风散直接敷于患处,保留1小时左右,每日用药1~2次,一般3天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 朴硝治疗外痔 一次痔核肿痛可明显减轻

    朴硝治疗外痔 一次痔核肿痛可明显减轻

    朴硝100克,放入盆内,用开水冲入使其溶化,先熏10分钟,然后用棉球蘸药液一边洗一边湿敷外痔处20分钟。 每日1~2次,连续使用2至3天。 一般治疗一次痔核肿痛可明显减轻,2~3天痔核肿痛消失,若复发,治法同上仍然有效。忌食辛辣、油炸食物。(胡佑志)...

  • 治痔疮肿痛 花椒煎液

    治痔疮肿痛 花椒煎液

    近年来,采用中药花椒水煎液治疗痔疮肿痛,效果显著,方法简便,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痔疮肿痛病人共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最大65 岁,最小26岁;混合痔20例,内痔便血者2例,外痔3例。表现为有异物感和坠胀感,瘙痒,疼痛,排便困难,便时疼痛加剧,便血。 治疗方法 取花椒100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水煎20分钟。取水煎液,趁药液温度高有大量蒸汽时,先用药液蒸汽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60cc左右,可直接用药液清洗患处。温度过低可重复加热,重复以上操作。连续熏洗20~30分钟,每日...

  •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地榆治疗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红肿热痛,重坠明显,坐卧不安。取地榆60克,配大黄30克,赤芍30克,地丁30克,水煎适量,熏洗坐浴,每次30...

  • 肿痛散治疗踝关节扭伤 60 例随机对照研究

    肿痛散治疗踝关节扭伤 60 例随机对照研究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疼痛风湿病科 王新义,田元生,薛爱荣,李鹏鸟,张向阳,魏薇,王权亮,王雷生  摘要 目的:观察肿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组给予肿痛散外敷。2 组均治疗 7 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 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 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肿痛散;外敷 踝关节是指小腿胫、...

  • 加味枳壳汤减轻痔疮术后肿痛

    加味枳壳汤减轻痔疮术后肿痛

    枳壳汤由枳壳20克、荔枝草20克组成。《外科正宗》曰:“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无论新久,洗之痛自消。”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在此基础之上加赤芍15克、黄柏15克、花椒15克、当归15克、甘草9克,加1000毫升水煎后,每日坐浴熏洗,运用于减轻痔疮术后肿痛,疗效很好。 王某,女,混合痔病史10年,在我科行混合痔手术后肛周创面水肿难消、疼痛明显,每晚需借助止痛药入睡。给予西药及外用膏药消肿治疗后效果不佳,后给予患者加味枳壳汤水煎坐浴先熏后洗,药渣外敷伤口,每日2~3次,每次约5分钟;连...

  • 痔疮肿痛坐立不安 痔疮小验方

    痔疮肿痛坐立不安 痔疮小验方

    31年前患者患痔疮肿痛坐立不安,笔者想起在浙江科技报上看到一个痔疮小验方一试。初次仅仅服用3剂,5天后肿痛减轻逐步好转。2年后复发,立即用原方5剂愈,后因饮食不节,3~4年后又复发,遂连续服用10剂,期间轻微复发1次,恐怕加重,又立即服原方7剂,至今患者58岁,已多年无复发。笔者临床将此方用于30多例痔疮患者,轻者7剂愈,至今无复发。 方药如下: 地榆30g,槐米12g,地龙15g,丹皮9g,大黄9g,连翘9g,甘草9g,当归9g,蒲公英30g。 加减: 出血型脱肛:加生地、...

  • 儿童骨关节损伤局部肿痛者 自拟方五生汤

    儿童骨关节损伤局部肿痛者 自拟方五生汤

    笔者自拟方五生汤组成:生地10g,生白芍10g,生黄芪10g,生银花10g,生甘草10g。 方解: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君药,《本经》认为生地“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生芪、生白芍补气养阴,壮筋骨,长肉补血。生地、白芍更有清血凉血,缓解身痛之功,能消除肌肉紧张,消炎止痛。生银花能清热解毒,消炎退黄;生甘草补胃健脾,调和诸药,也具解痉舒筋之效。本方以甘甜少苦药物组成,易入小儿之口。全方配伍简洁明了,符合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质,为小儿伤科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 验方加减治疗周身关节肿痛

    验方加减治疗周身关节肿痛

    “少阳主枢”这是中医六经辨证的观点。这里的“枢”是三焦气机之枢。少阳为太阳和阳明的枢机,也是疾病“半在里半在外”的病势状态。当然,在近代的一些伤寒论大家眼里,少阳的“枢”也是人体全身关节活动的部位,是脏腑关节气机开阖的“轴”;正如一扇门的“门轴”一样。故而在临床上,针对一些活动性的关节疾病,可以考虑用舒畅少阳的“柴胡剂”治疗。今举本人以柴胡桂枝汤为方...

  • 抑郁症验方 目赤肿痛验方

    抑郁症验方 目赤肿痛验方

    目赤肿痛验方 涂咏泉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卫生院 桑叶15克,杭菊花20克,夏枯草20克,决明子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木贼草15克。水煎熏洗,每日2~3次。用药期间,忌辛辣刺激之品。 抑郁症验方 酸枣仁15克,炙甘草10克,郁金10克,浮小麦30克,香橼皮10克,炙远志10克,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大枣5枚。水煎,每日服用3次,每日1剂。(胡佑志)...

  • 治咽喉肿痛 口腔溃疡方

    治咽喉肿痛 口腔溃疡方

    治咽喉肿痛 新鲜芦荟1片(以种植一年以上者最佳)。将芦荟去外皮,把茎肉切成细粒,放入碗中,加入冰糖或蜜糖。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分钟,连汤带渣一并食用。重症者可连续食用2~3天。 治口腔溃疡 人中白、白芷粉各100克,冰片20克。将人中白洗净,置于瓦上用火煅透(勿焦),与后两味共研细末,密封备用。治疗时取药末少许,敷于溃疡面上,每日3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