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第3页
- 
	
	让中医药科普占领新媒体阵地日前,笔者看了一篇《健康谣言泛滥》的文章,对微信传播虚假健康养生知识的现状颇有同感,尤其是中医药健康谣言尤为泛滥。 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没有占领宣传阵地的原因众多。如,大多数中医师都忙于临床看病,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还有科研论文需要撰写,没有时间进行科普文章的写作;中医药科普文章尽管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并没有纳入学术业绩考核体系,不会因此在业内获得更高的声誉,进行职称评定时也不会作为一项指标;不重视科普宣传,对科普专家存有偏见,认为科普专家不如临床专家,所作所为只是辅助性工作,重要性无法与临床相比;... 
- 
	
	中医药标准化形成普惠式发展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医走出去,不仅关系到中医药的振兴发展,还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重视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关注 一是要意识到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把握中医药走出去之路。教育与政策对于人才、世运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医药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不能仅仅靠一两种中药,也不能仅仅靠一两批中医师,而是要靠具有中医思维的人去传播,需要通过教育把中医思维传播出去。 二是提高教育质量,注重留学生的素质培养。在中医药的留学生教育中,存在质... 
- 
	
	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 中医药文化科普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日前,吉林举办第三期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表示,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巡讲主要是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承是核心,而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传承的基础。中医药从业者和医疗机构,一定要深悟其中的奥妙,尽快转变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开发服务项目。 在专题培训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新加坡科艺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德国百德福中德国际健康中心首席中医健康专家金世明,资深媒体人刘怀以分别作《中医... 
- 
	
	中药性剧作为特殊的医药科普2001年,我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讨所所长文树德教授之邀,协作研讨德国保藏的近千种中国民间医药抄本。其间一类触及医药内容的手抄剧本引起了我的留意。这些剧本名称各异,但归于剧情类似的药性剧,全剧将几个小故事串起来,通过药物拟人化的表述,寓教于乐,遍及医药常识。 这些剧本的剧情与言语初看土气十足,但在我看来,这是千百年本草与文学结合的产品,其根由非常久远。药物拟人化最早能够推溯到《神农本草经》,其间的君、臣、佐、使就是借用不同的社会阶层来归类不同作用的中药。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就指出:&ldquo... 
- 
	
	精诚大医 针灸巨匠 缅怀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国医大师贺普仁的离世,使中国针灸界失去了一位丰碑式的临床大家,北京中医药界失去了一位名师巨匠,北京中医医院失去了一面旆旃巨帜。 扎实的中医童子功 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1926年5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涞水县石圭村的农民家庭。自幼在家乡私塾习文,主要学习《三字经》《论语》《孟子》等中华经典。年少的贺普仁天资聪慧,酷爱读书,14岁离家赴京投身于北京负有盛名的中医师牛泽华门下为徒学习中医,自此走进中医学的大门。自入门为徒起,他在牛泽华老医生的教导下,立志成为救人病痛的良医。 贺普仁学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