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第20页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中药验方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进行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检查在1根或多根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而感觉神经没有或轻微受累。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推测可能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1988年,Pestronk等首次报道此病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克Ml抗体水平升高,应用免疫治疗可使症状有所改善,提示病变可能是由免疫介导的,故检测血清抗神经节苷脂克Ml抗体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本病在中医属“中风”范畴,正虚而外感六淫、内生...
-
多食而不多饮 辨治奇难病证验案:食亦
王某某,女,50岁,干部,1987年9月2日初诊。患者2年多以前忽感食难用饱,日进食四五顿仍有饥饿感,每于夜间醒来还要加餐,一昼夜进主食量由原来的0.5千克渐增至2千克,大便干燥,体重却渐减。曾在数家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经多种检查排除了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其自罹病以来大便一直干燥,近因病情加重,日进食2千克仍感饥饿,四肢乏力。察患者体瘦,面色略黯,舌淡红苔灰白,脉细弦,尿黄,大便干结如栗。阅其以往服过之药方,多为滋补之剂。分析此病多食而不多饮,尿黄而量不多,时历两载有余,体虽瘦而未至形削,且尚可坚持轻工...
-
跌打丸外用多种用途
跌打丸是骨伤科常用的中成药,由三七、红花、血竭、骨碎补、乳香、没药、甘草等24种中药研制而成,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闪腰岔气等症,一般多用于内服。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跌打丸其外用还有多种用途。 药物性静脉炎可据患处大小,取跌打丸3~7粒如治急性乳腺炎之法外敷患处,不断洒酒,以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药1次。敷后病人可感疼痛减轻,有轻微瘙痒感,一般换药2~3次即可痊愈。 肌肉注射后硬结根据患处大小,跌打丸2~3粒研细,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将糊均匀地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连续2天~5天...
-
乌鸡白凤丸一药多用
乌鸡白凤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该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可治疗妇女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痛经,以及崩漏带下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该药还有不少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治疗慢性肝炎患者多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且有肝区疼痛、肝脏增大和肝功能异常等。冶疗方法:每次服1丸,每天服 2~3次,可连续服药半年。多数患者在服药后即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2.治疗胃下垂患者多表现为腹胀、恶心、嗳气、胃痛等。治疗方法:每次服1 丸,每天服3次。20天为1 个疗程。多数患者在...
-
临床观察 跌打丸外用多种用途
跌打丸是骨伤科常用的中成药,由三七、红花、血竭、骨碎补、乳香、没药、甘草等24种中药研制而成,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闪腰岔气等症,一般多用于内服。但是,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跌打丸外用还有多种用途,可治疗多种疾病。 1、腮腺炎:取本品2粒,六神丸10粒,共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3-5天可肿消热退。 2、冻疮:根据患处大小,取本品5-7粒,研细,加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置于黑膏药上,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连续3-7天。冻疮破溃者不宜...
-
平胃散加减可治多种病
平胃散始见于北宋《和剂局方》,由陈皮10克,厚朴9克,苍术20克,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4枚组成,是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方中厚朴能燥湿除满、下气消积、消痰平喘;苍术能健脾燥湿、祛风除湿、散寒解表;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开胃止呕,可收健脾行气和胃之效;大枣调补中气。临床上广泛用于内、儿、妇科等疾病的治疗。 溃疡病腹痛较急、且甚,喜按者加党参;口淡流清水者加法夏、高良姜;吐酸水者加黄芩;大便秘者加大黄;便溏者加藿香、茯苓。 急性胃炎小儿因脾胃功能不足,易引起腹胀痛、食欲差,或哭叫不安,或吐乳等症,可用...
-
张仲景使用桂枝汤来调理多病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后世称之为“群方之冠”。张仲景使用桂枝汤的范围特别广泛,是《伤寒论》中庞大的症候群之一,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但无论将它用于哪个证候范围,都有汗出、恶风的表现,汗出、恶风就是使用桂枝汤的主症,反映了营卫不和的病机。 什么是营卫不和呢?原来人体内有许多重要的气,如营气、卫气、宗气、肾气等等,它们都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分子。营气,是主管营养的,所谓营者,营养也,运行于血液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卫气,顾名思义,是保卫人体的气,...
-
平胃散加减 可治多种病
平胃散始见于北宋《和剂局方》,由陈皮10克、厚朴9克、苍术20克、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4枚组成,是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方中厚朴能燥湿除满、下气消积、消痰平喘;苍术能健脾燥湿、祛风除湿、散寒解表;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开胃止呕,可收健脾行气和胃之效;大枣调补中气。临床上广泛用于内、儿、妇科等疾病的治疗。 溃疡病患者腹痛较急、且甚,喜按者加党参;口淡流清水者加法夏、高良姜;吐酸水者加黄芩;大便秘者加大黄;便溏者加藿香、茯苓。 急性胃炎小儿因脾胃功能不足,易引起腹胀痛、食欲差,或哭叫不安,或吐...
-
天王补心丹许多新用途
天王补心丹是常用中成药。此方由生地、人参、元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苓、石菖蒲、远志、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朱砂及桔梗共16味中药组成,具有补心安神、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结或口舌生疮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验与研究证实,本品还有许多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可用于治疗阳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阳痿的服药方法是:每次服2丸(18 克),早晚各服1次,用温开水送下。20 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后停药。经临床观察,用...
-
经方治疗畏寒多涎则
王某,女,46岁。2008年9 月4日初诊。2周前曾患感冒,自服速效感冒冲剂、感康而愈, 8天前感畏寒,胸满闷,恶心多涎,曾去某医院住院治疗3天 f用药不详),但病无好转,遂来就诊。诊见畏寒,频频吐涎,色白多沫,头晕,纳呆,舌淡胖苔白润,边有齿痕,脉滑。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克,桂枝 12克,白术15克,紫苏梗15 克,陈皮1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 1剂。5剂后吐痰涎明显减少,略感腹胀,嗳气,纳差,上方加木香10克,枳壳10克。10剂后诸症皆除。 按:《金匮要略》云:“...
-
治疗多种疑难病通瘀煎 举案
通瘀煎出自《徐灵胎医书全集》,原方由蒲黄、灵脂、桃仁、琥珀、赤芍、泽泻、郁金、枳实、白术组成。原方用治胀满的一个名方。余在临床应用时,常加姜黄。其功效更佳。方中蒲黄破瘀血,通经络,降浊阴,桃仁润燥破血,赤芍活血、凉血、泻火逐瘀,姜黄活血化瘀,健脾胃、利胆气,郁金宣通气郁,行气开结,通调肝脾气结,化滞开塞,枳实,白术、名枳术丸,健脾益气,宽中理气,琥珀散瘀血,宁心神,开道行血,全方具有健脾化瘀血,运脾开枢,通调五脏循环,使五脏气血通调,血脉冲和通畅,使五脏六腑之气血大海,流通和顺。亦即取“若五脏元真通...
-
乌梅丸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但乌梅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蛔虫的方子,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不但可以治疗厥阴经原有的疾病,也能治厥阴病欲解时发生的疾病。龙砂学派代表顾植山教授从“厥阴病欲解时”着眼,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由阴出阳的时间节点,乃阴之将尽、阳之初升之时,用乌梅丸治疗在丑至卯时(凌晨1~5点)出现的一切病症或病症加重者均获良效。 患者张某,女,46岁,主因咳嗽6个多月,于2016年2月1日就诊。患者于2015年7月因感冒引起咳...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疾(秘方数:5)
本病是EB病毒所致之急性传染病。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液中林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抗体与EBV抗体效价增高等。本病一般为良性、自限性,除对EB病毒防御缺陷或有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外,大多能完全恢复。潜伏期在小儿为4一14天,在青少年为30一50天。大多数患者均有发热、咽痛、颈淋巴结肿大三种主要表现。可突然起病,也可先有数日不适,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腹部不适等。发热几乎每例都有,体温大多在38一39℃,也有这4o℃以上者。热型不一,一般持续1一3周,然后逐渐下降。患者虽高热,但...
-
多囊孵巢综合征(秘方数: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性激素反馈调节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包括闭经、月经稀少或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多毛,肥胖等现象。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一般持续单相,阴道脱落细胞涂片中成熟指数、伊红指数和宫颈评分(1nsler法)无周期性变化。气腹盆腔造影显示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超声显象或腹腔镜检查见增大卵巢被膜增厚,下面有多个滤泡,卵巢病理切片下未见黄体,有多个闭锁滤泡,颗粒细胞层减少,卵泡膜细胞层增生,被膜增厚。临床上必须伴血促黄体生长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LH/FSH)比值>3...
-
小儿多动症(秘方数:3)
本病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情绪不稳、易于冲动为特征的疾病。多动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有部分病儿在胎儿时期,母亲就觉得他在肚子里动得特别厉害。婴儿时期又常常手脚乱动,包也包不住。稍大一点就会从摇篮里往外爬,不容易照管。五六岁时,看书玩玩具都没有时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翻箱如忖巨,把东西搞得乱七。但很少主动会整理一下。上学以后,多功的症状显得格外突出,时常坐不住,总爱抓耳挖鼻,或不停地在椅子上扭屁股,手闲不住,又好撩人,专心听课的时间很短,思想易开小差,学习成绩受到明显影响。此外,情绪不稳,...
-
口中唾液多可用中医治
多唾就是口中唾液较多,黏稠或清稀,时时欲唾,颇为烦恼。中医认为多唾伤神,伤元气,既是一种不良习惯,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多唾多见于身体虚弱的人,可伴有其它全身症状。根据伴随多唾出现的症状,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用中药调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1.脾胃气虚型 症见多唾,并伴有精神不振,头昏,少气乏力,口不干渴,舌淡苔白,或有薄腻白苔,脉缓或弱。治法须补益脾气,兼以摄唾。(1)六君子加益智汤:党参10 克,白术12克,茯苓 12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益智仁12克,炙甘草5克,加水适量,煎煮后去渣取汁,每...
-
多汗症(秘方数:5)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主要表现为对称地见于身体两侧比较局限的部位,如手、脚或面红等,在受热、精神紧张、情绪兴奋或睡眠。手术后更为显著。多汗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出汗中枢的反射作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则完全正常。全年性的如代谢年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毒素(如发热疾病)、某些反应(如体克、恶心等)、情绪波动(如恐惧、惊骇等)均可引起多汗症。局限性的如汗腺机能失调、刺激交感神经(如动脉瘤等)、神经损害(如脊髓痨等)也可引起多汗症。多汗症可根据其伴随症状的表现以及检查,作出病因诊断。现代医学对...
-
多型红斑(秘方数:5)
多形红斑又名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皮疹多形性且有浆液性渗出。除皮肤损害外,有时还累及粘膜,伴痒或烧灼感,部分病例伴发关节症状。起病急骤,多形性皮疹为主要特征,常对称分布于四肢末端、面部与臀部。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红斑、丘疹及少量水疱;少数重症患者可有大疱、糜烂、紫癜等,伴有关节疼痛、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明显毒性症状,重症患者粘膜损害早期即可发生,其中尤以眼部损害为严重,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或巩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甚至失明。偶因肠粘膜溃疡、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及心、肝肾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秘方数: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系统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简称“真红”。中老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粘膜呈红紫色,尤以颈、颊、唇、耳、鼻、四肢远端为甚,眼结合膜充血,呈醉酒面容。其他还有头痛,头胀、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视力模糊、视野缩小、复视、皮肤痊痒,有1/3可有血栓形成,造成周围、脑及冠状血管的栓塞,易并发十二指肠溃疡、痛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病病因尚不清楚,认为红细胞增多是红细胞生成增多的结果,而并非红细胞寿命延长所致。研究提示,红细胞的增生与...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秘方数: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系指周围血液的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超过60%或绝对值超过400个/立方毫米。本病的病因很多,有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血液病、理化因素、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嗜酸粒细胞性淋巴肉芽肿等。临床症状因引起的病因不同而各不一样。寄生虫病引起的,其原因是由于虫体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原作用,如经皮肤钻入的可立即发生皮肤瘙痒及痒诊,移行到肺部时可引起气喘、咳嗽、发热并有哮鸣音与湿罗音,在肠胃道可见上腹部稳痛及有时腹泻,尚可有异食痹、易饥、恶心、呕吐等症状。变态...
-
羊水过多(秘方数:4)
妊娠28周以后,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或更多者,称为羊水过多。羊水量在短期内很快增加者称为急性羊水过多;若在较长时间内渐渐增加者称为慢性羊水过多。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胎儿畸形,使母儿间的水分交换发生障碍所致,约占发与总数的36%左右;如脊椎裂、脑膜膨出、无脑儿等。由于脑膜暴露在外使溶液增多;无脑儿缺乏抗利尿素而尿量增多;胎儿食道或幽门梗阻,妨碍吞咽羊水等。此外,双胎妊娠、巨大胎儿、胎儿血循环障碍及梅毒儿等,亦经常与丰水过多并存。(2)孕妇患糖尿病时,常伴有羊水过多,可能因羊水中含糖增加...
-
原发性血小板最多症(秘方数: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以巨核细胞系列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一。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有出血、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反复发作,常见于胃肠道及鼻衄;其次血尿及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罕见;血栓发生率低于出血,常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些,甚至坏疸,脾及肠系养血管栓塞可致腹痛。肺、脑、因也可发生栓塞。本病病因尚不明。血小板增多可能由于干细胞异常,导致持续性巨核细胞的增殖,因而血小板过度增生,加上过多的血小板从脾和肺脏储存部分释放入血有关。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本病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