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64页
-
和胃消痞降逆通瘀 主治残胃炎症
徐景藩(已逝),男,1927年出生,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获全国白求恩奖章,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即随父徐省三学医,秉承家业,后又拜江浙名医朱春芦为师,弱冠悬壶乡里。从医七十载,博览群书,精通医典,前后跟随孟河马培之传人马泽人、吴门曹氏传人曹鸣高、孟河名医脾胃病家张泽生、肝病大家邹良材等名家大家...
-
治胃下垂 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治胃下垂方 处方:黄芪20克,白术、升麻、 枳实、青皮、女贞子、构杞子各lO 克,砂仁、甘草、西洋参(研粉冲服) 各6克。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加苍 术、藿香各lO克,黄连6克;胃胀 者,加苏梗、木香各6克;伴溃疡者, 加乌贼骨20克,白及15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19剂为1个疗 程。 主治:胃下垂。据报道,本方治 疗胃下垂患者lOl例,其中治愈者 (胃下垂恢复正常,主症消失)95 例;显效者(主症基本消失,胃上提 3。5厘米以上)4例;无效者(治效前 后无明显变化)2例。服药期最短者 1个疗程,最长者3...
-
刺阳陵、承浆治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临床实践发现,治疗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一般取穴较多,如内关、足三里、中脘等。但唯取阳陵泉穴或承浆穴见较快,疗效高。一般在30秒~1分钟,症状即可缓解,患者顿感轻松。 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是由于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食道,刺激黏膜引起的炎症。主症为胃脘、胸骨后烧灼性疼痛不适,吐酸、吞酸,胃脘胀满,呃逆反酸。本病常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并存,也可单独存在。属于中医反胃、吐酸、胃脘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胃与脾相表里,食道下连胃,脾胃功能与肝疏泄相关。因此反流...
-
急性胃肠炎的中医辨治
1.寒湿泄泻 证见泄泻清稀,或如水样,肠鸣腹痛,胸膈痞闷,头晕纳呆,或伴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舌苔白腻,脉象濡弱。治宜芳香化浊、散寒燥湿。方用藿香正气散。药用紫苏叶、藿香、茯苓、苍术、法半夏、陈皮各10克,桔梗、厚朴、白芷各6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功效: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2.湿热泄泻:证见吐泻频作,吐物酸腐,便时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大便泻后不畅,可伴有发热、口渴心烦、腹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调整肠胃。方用葛根芩连汤。药用黄芩、扁豆花、车前子(布包)...
-
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减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男,49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曾行胃镜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10天前与人吵架后,感胃脘嘈杂疼痛,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时时嗳气,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自服吗丁啉、斯达舒等药物无效,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证属肝气犯胃,郁而化热。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解郁热。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醋柴胡12克,黄芩9克,姜半夏10克,党参15克,炒枳实15克,麻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芍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服2剂后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6克,丹参10克, 当归10克,黄芪30克,高良姜6克,香附6克...
-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郁金、黄芩、吴茱萸各10克,代赭石12克,蒲公英15克,黄连、干姜、柴胡、熟大黄、炙甘草各6克。 加减:脾胃气虚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肝气犯胃加佛手10克,金铃子12克;肝胆湿热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胃阴亏虚加麦冬12克,石斛15克;胃气上逆加煅乌贼骨15克,瓦楞子10克;饮食停滞加鸡内金12克,莱菔子10克;气滞血瘀胃痛加乌药、元胡各1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3-5个月。治疗时告知患者忌酒,忌浓茶,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硬难消化的食物,生活规律。 主治:...
-
治慢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党参各9克,黄芩、炙甘草、干姜各6克,黄连3克,大枣4枚。加减:肝胃气滞加郁金、香附各10克;寒邪犯胃加良姜、香附各10克;胃热炽盛加大黄、栀子各4克,生白芍10克;食滞胃肠加枳壳10克,炒神曲15克;瘀阻胃络加丹参、香附、当归各10克;胃阴虚加玄参15克,生地、白芍、麻子仁各10克;脾胃虚寒加黄芪20克,白术、干姜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毫升,分3次温服。 主治:慢性胃炎。疗效:治疗60例,治愈36例(胃脘疼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19例(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灌肠治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 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③0 5%~1%普鲁卡因150ml加生肌散1g,云南白药0 5~1g,青黛5g。 内服治方:①取香橼60克,八角茴香3...
-
治肠痈方 急性阑尾炎术后残端感染
宋某某,女,17岁。2004年8月25日初诊。 患者于10天前突感腹痛,逐渐加重,伴有呕吐、发热(体温38.5℃)。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回家后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0℃),右下腹(麦氏点)疼痛,遂到县医院诊治,诊断为阑尾术后残端感染,给予保守治疗2天,未见明显好转,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患者发热(体温38.0℃),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夜间疼痛加重,消瘦病容,偶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术后瘢痕,拒按,舌淡苔黑,脉细...
-
治食道炎 上消化道出血方
治食道炎方 制半夏100克,鸡蛋10枚,镇江醋1瓶。每次取半夏10克,加醋适量(不掺水)共煮,在后去半夏;留醋。鸡蛋1枚去壳及蛋黄,取蛋清加入热药醋中,拌匀后随即顿服。每晚瞻前服药1次,服至症状消失即停; 功效:软坚消炎,主治食道炎,症见进食时胸后食道部位疼痛.吃予饭及硬物时痛甚,一般需要服药 10-20天有效。 (陈春良) 治上消化道出血 白芨、生大黄各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备用。每日2~3次,每次3~6克,用凉开水或冰水送服。 治胆囊炎 柴胡10克,茵陈30克,金银花20克。用500毫升水浸...
-
胃炎与胃痛的调养
胃炎是泛指胃粘膜的各种炎 症;作为临床医生一种描述性术语, 总体上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 炎,进一步可细分为糜烂性胃炎、萎 缩性胃炎、药物性胃炎、应激性胃 炎、腐蚀性胃炎、胃溃疡相关性胃炎等。 胃炎治疗方:乌贼骨90克,贝母30克,甘草30克。将三味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 胃痛是胃病病人最常见的症 状。大多由于病变部位受局部炎症 或胃酸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痉 挛、胃内压增高和肌纤维紧张度增 强,使病变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 刺激,因而发生庸感。诱发胃痛的原 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 酒...
-
沈舒文治反流性食道炎
沈舒文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62岁,咸阳市绒布印染厂退休工人。2008年9月29日初诊。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
-
温阳运脾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当代脾胃病大家,对临床各种疑难杂症,多从脾胃入手,每获捷效。笔者有幸跟随路志正学习,现将本人学习的点滴体会阐述如下。 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 路志正认为,人体的阳气,如同阳光之于花草树木,是生命产生的原动力。脾胃居中,不仅为阳气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阳气的产生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在五行属土,土乃万物之母,以厚德载物,德者,神气也,为用,属阳;物者,有形之质,为体,属阴,德乃物的功能体现。对于脾...
-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健康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的破损,破损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是介于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之间的常见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糜烂性胃炎患者患病率有所提高。文献报道,糜烂性胃炎内镜检出率为0.3%-12.7%。糜烂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烧灼感、嘈杂、厌食、饱胀感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伴有出血,如解柏油样黑便,甚至吐血、呕血导致死亡。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严重创伤、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大手术、辐射、多器官衰竭等。笔者认为饮食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康的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
-
肺炎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桃仁粥治肺炎 取桃仁10克,粳米100克。先用水将桃仁浸泡,去外衣,研汁,和粳米煮粥食用。可治肺炎咳嗽,胸痛等症。 萝卜汁治肺炎 红皮萝卜1个,洗净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1夜,将所得萝卜汁糖水饮服,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罗汉柿饼汤治肺炎 取罗汉果1个,柿饼3个,冰糖30克。前2味加水煮,入冰糖调服,每天分2次饮完,可清肺止咳。 百合甘蔗汤治肺炎 取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百合100克。先煮烂百合,再和入二汁,于睡前服食,每天1次。在肺炎恢复期服用,可促进早日康复。 蜂蜜蛋花羹治肺炎 蜂蜜适...
-
动静功疗肺病 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由急性支气管炎未能及时治疗,或咳嗽控制后不注意调养,反复感冒咳嗽逐渐发展而成。运动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动静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循环,增强免疫力,很适合肺病患者锻炼。病人可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一般来说,若运动后15分钟内心率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若不能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宜酌情减量。 取站立位,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膝微屈,略收腹,头部平直如顶碗,含胸直腰松胯,沉肩垂肘弯掌。手指微微张开,眼脸轻轻下垂,舌尖轻抵上腭,重心移至足跟。呼吸轻松...
-
气管炎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山葡萄治气管炎 取山葡萄3份,蜂蜜2份。将葡萄洗净晾干,装入干净的罐内,用薄竹板制成1个筛子,放在葡萄上,然后压上1块300~400克重的鹅卵石,以避免山葡萄漂浮。然后把蜂蜜倒入罐内,罐口用布罩好,将罐置于凉爽处。从“数九”的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服用几次均可。不需吐子、吐皮,最好饮后再吃,至第2年开春服完。对久治不愈的慢性支气管炎有疗效。 三汁蜂蜜治气管炎 取生萝卜,鲜藕各250克,梨2个,蜂蜜25克。先将生萝卜,鲜藕洗净切碎,梨去皮、核,也切碎。将这3种原料放在一起捣烂取汁,再加入蜂蜜...
-
支气管炎药膳
杏仁粒大米茶 取杏仁120克,大米30克,白糖150克。把杏仁用开水浸泡15分钟,去掉外衣,洗净,切成小粒状,再用冷水浸泡;大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杏仁粒和大米搅匀磨烂后,加入清水600毫升,过滤去渣,倒入沙锅中,将沙锅置于火上,加水500毫升,加入白糖,把杏仁浆慢慢倒入沙锅中,边煮边搅,直至煮成浓汁,盖上锅盖,熄火闷5分钟即可。可随意饮用,适用于内伤咳嗽(咳嗽、痰白以及纳呆)之久咳者。 枇杷叶粳米粥 取枇杷叶5~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枇杷叶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加清水200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