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67页
-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药物组成:冰片1克,枯矾1.5克,苦参、黄柏各3克,芝麻油50克。 配制及用法:先将苦参、黄柏晒干研末过100目筛,冰片、枯矾研细,然后把麻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冷却数分钟后,把上药末倒入麻油中搅匀,装瓶内备用。 治疗时先将双氧水把患耳的脓液及分泌物洗净,棉签拭干,用棉签蘸取药液滴入患耳。一次2-3滴,一日二次,一般用药后3-7天...
-
饮中药汤治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生于儿童,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引起者,表现为耳内流脓,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若持续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易怒等,则又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胆,清湿热。用中药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金银花、败酱草各25 克,防风10克,白芷7克。水煎分3 次服。小儿用量酌减。 洪锦富 冰片桃油 治中耳炎 我今年72岁,前段时间患有中耳炎,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始终不见好转,每天从耳...
-
治中耳炎 流水化脓久治不愈
[方一] 桑蚕蛹一只(焙干),银珠、冰片、生石膏(烧熟)各5克,共研为粉末,密封备用。用时取少许不油调入药内,再点入耳内,一般一次即愈。 提供人:佚名 [方二] 高度三花酒一瓶,用吸管吸三花酒滴入耳中,一两分钟后,侧头倒出,再次滴入,倒出,反复几次。每天数次,数日可痊愈,之后再滴数日。开始时会有点痛,如果不痛了,就表示好转了。 提供人:唐民焕 [方三] 指甲灰、枯矾、冰片各等分共研细末,将患耳用温水洗净,将药末吹入耳内。 [方四] 大黄10克,枯矾3 克,研细末用植物油调匀,清洗耳道将药滴入耳内。...
-
小动作防中耳炎
乘坐飞机旅行方便快捷.有些乘客却因乘坐飞机患上了中耳炎.医学上将此病称为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中耳炎是指飞行过程中.飞机由高空向下降落时.由于人的咽鼓管通气功能未能适应环境压力急剧变化而导致中耳损伤。正常情况下.大气压力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低的。飞机下降时.由于外界气压与耳朵内的压力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中耳损伤。主要表现是耳内不适.双耳胀闷或胀痛.耳鸣眩晕。 在飞机下降时做吞咽、咀嚼等动作.可以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因为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这种相通具有单向活门性.中耳鼓室内的气流可以自动排出.外界气流...
-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研粉治疗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 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 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 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 能紊乱而引起。方法:取 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 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 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 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 好。 钱东明 蒲公英汁 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 蒲公英治疗中耳炎有良好疗 效。方法:取鲜蒲公英全 草,洗净晾干,捣成糊状取 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 人药汁,每天3次。3~5岁 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 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 每天用7株。 赵庆春...
-
糖尿病保养心得 炎热仲夏南人重化湿北人重补阴
赤日炎炎的炎热仲夏时节,被中医称为“消渴病”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机体汗液大量丢失,引起气血津液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阴亏虚,加速糖尿病的病情进展。从中医辨证角度考虑,夏季是对糖尿病人损害最大的一个季节。因此,在炎夏对糖尿病患者保养、呵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卓总结了糖尿病患者保养心得。 南方患者重化湿 李卓指出,南方夏季气候多潮湿,糖尿病病人本就脾肾亏虚,气阴不足则易挟湿,脾虚湿运,阳气虚衰,津液输布失常,致湿浊内停,...
-
治慢性化浓性中耳炎方集绵
1.川黄连10克,硼酸粉3克。加蒸馏水100毫升,煎煮1小时后过滤,再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密封备用,滴耳用,每次2滴,每日2次。治慢性化浓性中耳炎。 2.枯矾30克,冰片3克,调匀研细末,用时先洗净耳内,取药末少许倒入耳内(每次1粒黄豆大小).每日1次。下次上药前,将前次的药粉先洗净。治慢性化浓性中耳炎。 3.猪胆若干个.明矾适量。取胆汁倒入消毒杯中,文火焙干,压成粉,加等量或2倍量明矾粉,调匀,瓶装备用。使用前先用双氧水洗净外耳道,拭干后将药粉均匀喷入患处,每次喷入少许即可,切勿堵塞入耳道。每日喷药1&mdas...
-
治中耳炎可用滴鼻剂
有的中耳炎患者对医生采用滴鼻剂施治提出疑问,其实这种疗法是安全可靠的。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头部的不同部位,从表面上看它们并不相通,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一端开口于鼓室,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感冒时,鼻子发生炎症,分泌物增多,如果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等,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