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55页
-
慢性胃炎中医调理偏方
治疗慢性胃炎,最关键的是杀灭幽门螺杆菌,现在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现代中药研究发现,有多种中药均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抑制作用,其中又以黄连为最强。黄连泡水连服治疗慢性胃炎很有效,但黄连最大的问题是泡水后喝起来太苦,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味,幸好还有其他的中药可选择,如甘草、蜂蜜,杀幽门螺杆菌效力虽然没有黄连强,但是口感好,坚持服用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患者开了两个方子,都是家庭厨房必备的一些东西,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个偏方是豆腐鸡蛋壳,材料就两种,豆...
-
中医分型论治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不同 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 炎症,属中医胃脘痛、呕 吐范畴。以下介绍几种常 见症型的治法。 食滞胃脘症见胃脘 胀满,疼痛拒按,呕吐酸 腐,吐后痛减,食后加重, 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 厚腻,脉滑实。方用连翘、 神曲、陈皮各12克,半 夏、莱菔子、茯苓各15 克,山楂30克。水煎服, 每日1剂,连续3~6剂。 也可选服中成药保和丸、 加味保和丸。 寒邪犯胃症见胃 痛卒发,痛无休止,得 温则减,遇寒加重,多 有受凉或饮食生冷史, 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 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方...
-
治炎症性肠病 清温涩肠汤
尚品洁,男,1940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尚品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主攻内科疑难病症,擅长脾胃病、老年病的治疗。他以四大经典为主臬,潜心学习现代名医著述医案,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论著4部。他遵古鉴今、临证思辨、自拟新方,如理中和胃汤、三四通痹汤、清温涩肠汤等,多有效验。 组成黄芪30克,防风15克,炒白术15克...
-
中医辨证慢性胃炎
方药:太子参20克,白术、白芍、枳壳、桃仁各12克,蒲公英、茯苓各 15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元胡12 克,红花、木香、甘草各6克。 加减: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莪术各 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便溏加焦山楂15克;嗳气频作加苏梗15克。每日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气血同病。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呕吐,上腹灼热,口干口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便秘或便溏,舌质淡红或暗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细或细弱。 疗效:治疗80例,显效40例,有效...
-
止泻泄 用于慢性肠炎方
荜茇辛热逐寒,善治寒凝气滞之腹痛痛腹泻。治疗大肠时泄,不欲饮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黄等症,余常用《圣惠方》中的荜茇丸。 方用:荜茇15克,白术15克,肉豆蔻15克(去壳),丁香45克,诃黎勒100克(煨,用皮),附子50克(炮裂,去皮脐),桂心15克,胡椒75克,干姜25克(炮裂,锉),厚朴5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木香25克。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本方温脏腑,去沉寒,健脾胃,止泻泄,可用于慢性肠炎而见上述症状者。...
-
半夏泻心汤治幽门螺杆菌胃炎
葛某某,女,7岁。2011年6月5日初诊。因反复上腹部不适2月余,伴食欲不振10天就诊。实验室检查HP(+),家族中父母有幽门螺杆菌胃炎病史。西医诊断为幽门螺杆菌胃炎,给予阿莫西林、蒙脱石散、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诊见患儿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进食量少,大便可,时有干呕,面色白,腹软微胀,舌红苔薄白,脉数有力,辨证属于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所致,治宜和中降逆消痞,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0克,黄芩5克,黄连5克,干姜6克,甘草6克,太子参10克,枳壳8克,厚朴8克,颗粒剂共3剂,取大...
-
慢性胃炎辨治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时作、嗳气、少数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痞满、吐酸、嘈杂等症相关。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内伤、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虚弱、运化失调等因素所致。其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治疗时要考虑胃的特点:胃益通而不宜滞,因胃失和降,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所以,治疗时以和胃理气止痛为原则,气机通顺,通则不痛,胃痛自能缓解。治疗时,还要注意各证型间的变化及虚实夹杂等证出现。该病现代医学可用胃纤维...
-
疏肝扶脾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病例:蔡某,男,37岁。患者反复胃脘部胀痛1年余,加重3天。近1 年来胃病、胃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曾在多家医院诊治,予制酸剂、胃肠动力药及清热和胃中药等治疗,疗效不佳。近 3天上腹部胀满而痛,食后明显,嗳气频频,伴情绪抑郁,头晕失眠,食欲差,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左脉弦,右脉濡细。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HP阴性。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治以疏肝扶脾,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川楝子、郁金、元胡...
-
云南白药藕粉治食道炎
方药云南白药、纯藕粉。 用法取纯藕粉2匙,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冉加冷水适量,充分调匀,在小火上加热,边热边搅,待呈薄糊状已熟,加人云南白药l克,白糖少许,拌匀。病人卧床(低枕),含一口,仰卧咽下,再含一口,左侧卧咽;再含一口,右侧卧咽;再含一口,俯卧咽下;剩余者,仰卧咽毕。漱口后仍卧床勿起,1小时后饮水进食。每日服2次,以午餐后及晚间睡前服为好,使药物充分作用于患处。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兼夹瘀滞者,临床㈩现饮食减少、剑突下疼痛等症者。藕粉功能养胃,并可消瘀;云南白药擅治伤痛,为活血镇痛之...
-
河北名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河北名医胆汁返流性胃炎(胆热犯胃)方 处方:柴胡、竹茹、甘草各6克,陈皮、元胡、旋覆花各8克,黄芩、乌贼骨、枳实、厚朴、苏梗、半夏、川楝子各10克,代赭石(打碎先煎)15克,黄连6克,吴茱萸、生姜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胆和胃,理气通降。用于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胆热犯胃型。症见恶心呕吐苦水,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泛酸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创方者:张艳 河北名医汁返流性胃炎(气滞血瘀)方 处方:赤芍18克,白芍15克,丹参12克,郁金、乌贼骨、佛手、枳壳、川...
-
五型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复发,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常因嗜食辛辣肥甘、酗酒,湿热内生;情志不遂,恚怒忧思,致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过于劳倦,饥饱失宜,病后或先天禀赋不足等致脾胃虚弱。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肝胆。病的实质是脾虚兼气滞、湿热、血瘀。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可分为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挟气滞、脾胃湿热、脾胃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五型。以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胃湿热三型最多,且脾虚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为...
-
输液性静脉炎 中药外敷方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后,静脉内腔出现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其症状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中医治疗以凉血逐瘀为主,以下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敷方: 1.生姜150克,芒硝200克,大黄100克。先将生姜去皮捣烂,再把芒硝和大黄分别研为细末,加醋酸适量,搅拌成糊状备用。根据患处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物稍加温后,均匀地敷于患处,厚度约0.5厘米,然后盖上纱布或塑料薄膜,包扎固定。每次敷3~4小时,每日一次。 2.取芒硝适量,按100毫升温开水加入20克芒硝配制,使之完全溶解。用毛巾浸渍溶液...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性病变。由于血管因炎症变狭窄以致完全闭塞,肢体末端组织产生缺血性变化,严重时形成坏疽。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精神紧张、吸烟、受寒冻、营养不良、高凝状态等,并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1、炙甘草30克,金银花、玄参、当归各20克,川芎、肉桂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鸡血藤、丝瓜络各30克,马蜂窝10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3、薏苡仁9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车前子(纱布包)15克,...
-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1、乳香、没药各15克,麻黄、甘草、朱砂各8克,琥珀1.5克。上药共研为末,分作10包,每天早晚各服1包,用黄酒60毫升冲服。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金银花30克,麦门冬、辽沙参各15克,鲜地黄60克,鲜藕、梨各30克。将前3味药水煎2次取汤,后3味药洗净榨取汁液,将两者混合起来,分早、中、晚3次分服,每日1剂。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鲜山药60克,大枣8枚,粳米50克。先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或切丁,再将大枣和粳米洗净,共同加水煮粥温服,每日1次。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贻谋献方...
-
连用重剂治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炎
张某某,男,72岁。2011年6月15日初诊。9年前患中风后遗症,生活尚能自理。常咳喘,2008年5月确诊为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炎,经检查发现右肺几乎全感染溃腐,左肺亦溃腐50%以上,已无法手术,只能胸穿排气引流解危。连续4年每4~5月份胸穿缓急。2011年5月做完第四次穿孔不到半月,骤现肺胸气胀饮满,甚至神昏窒息。院方束手。诊见患者头面四肢浮肿、苍暗无华,胸腹膨满,喘息耸肩,虽吸氧难解顽痰壅咽,不得平卧,舌质紫绛,有瘀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迂曲,口唇亦紫,苔灰厚黄腻,逆气上冲,呃噎频作,饮食难下。...
-
脑血管出血继发角膜炎病案治验
2012年11月2日,有一妇人用轮椅推进我诊室一位一侧肢体瘫痪的男性患者,侯某,62岁,寻其病因,嗜酒如水,吸烟频频,并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于2011年6月患脑血管出血,即行破颅术,术后恢复良好,但遗有左侧上下肢功能基本丧失,行动困难,终日以轮椅为伴,但精神好,语言自如,食欲尚可,血压维持在150/85mmHg左右,大便干,3~4天一次。相继一右眼继发角膜炎,视物不清,怕光,流泪。曾用西药抗生素和抗病毒等药均无良效。时轻时重,延至年余病情如故。其友人劝其曰:“你的眼病用西药无效,何不改用中医中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