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57页
-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有效率为94%
方药:半夏12克,黄芩、干姜、党参各10克,黄连6克,大枣4枚,炙甘草9 克。 加减:伴恶心呕吐明显者加旋覆花、生姜各10克,竹茹6克;食欲不振者加谷芽、麦芽各20克;便溏者加陈皮6克,白扁豆12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嘱戒烟酒、浓茶,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食品,睡觉时床头抬高20厘米。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治疗67.例,治愈17 例,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其中34例随访半年,治愈9例未复发,显效和有效25例中1例于治疗后3个半月复发,症状比前较轻,仍用原方抬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94%。 艾梅...
-
中医辨治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过冷过热、浓茶烈酒、辛辣饮食、服用某些药物及病毒、细菌感染所致。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初起时先感到胃脘痞闷,食欲减退,恶心频繁,呕吐后暂时减轻,呕吐物为食物,甚至胆汁。继而出现腹痛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淡绿色,少数病例大便带有黏液脓血。此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现象。 胃肠湿热型 起病急骤,恶心频繁,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里急后重),便行不爽,便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
-
胃炎胃脘痛中医秘方
侯某,男,34岁,2005年5月26日初诊。自诉胃脘疼痛一年半。现见胃痛,牵引右胁及脐周,伴胃脘胀,无泛酸,胸闷,咽喉不适,咽赤有滤泡,脉弦,苔白厚腻。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治以疏肝和胃,辛开苦降,佐以化湿。方用柴胡陷胸汤合左金丸加减。处方: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全瓜蒌10克,黄连10克,枳实20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片姜黄10克,炒川楝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
-
槟榔蜜饮治慢性胃炎胃腹胀痛
槟榔8克,蜂蜜10克。将槟榔(药店有售)在清水300毫升中浸泡2小时左右;将槟榔片和所浸泡的水人锅,煮沸后打去浮沫,再小火煎煮30 分钟,去榔片,取滤液调入蜂蜜即成。每日空腹时饮用,早晚各饮1次,每次饮100毫升,连饮4周以上。 适用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人曾用本方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2例,饮用2周后,治愈21例,好转10例;饮用4周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62,5%。 用本方治疗“气滞”型慢性胃炎,以胃腹胀痛为主要表现者,连服3剂即胃胀...
-
溃疡性胃炎 枯螵散治疗
患者杨小军,男,41岁。2012年8月23日来诊。胃痛,嘈杂反酸一周。该患者自述多年前就常感觉胃痛隐隐,嘈杂不适,有轻微烧灼感,偶吐酸水,食纳差,饭后腹胀疼痛加剧,四肢倦怠。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溃疡性胃炎,服用西药后疗效尚可,但易复发,近日因病情加重来诊。以枯螵散治疗:海螵蛸40克,醋延胡索30克,枯矾25克,甘草25克,乌药25克,白及30克,佛手30克,琥珀20克。上列诸药共研细粉,每服3克,日3次,服药期间禁食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经服该方3剂后痊愈,后嘱其注意饮食习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方中海...
-
治反流性食管炎柴芍护膜汤
单兆伟,男,1940年10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第二届老百姓信任医疗专家,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花甲之年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擅长脾胃系疾病的诊疗,长期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创制了理气和胃口服液、清幽养胃胶囊、和胃胶囊、仁术健胃颗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药特色制剂。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省部级...
-
治胃痛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二方 一方:萝卜0.25公斤,鲜姜 l块。二者切片,加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二方:佛手、香橼各1个。与粳米lOO克同煮粥,早晚各服1 碗。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满,嗳气则舒,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苔薄白,脉沉弦。王婕 治胃痛方 处方:瓦楞子、炙甘草、炒白术各20克,元胡15克。共研成粉,每次服3克,每日3次,饭前 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7天为1 疗程。 主治:胃痛,中医辨证为瘀血阻滞型,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拒按,食后较甚,舌质紫暗...
-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治浅表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胃病的千古名方,紧紧扣住了慢性胃病的主要环节,临床疗效显著。笔者首先简述一病例如下。 赵某,女,50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余年,间断发作,间断治疗,近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遂前来就诊。 刻诊:上腹部、胸骨后烧灼,返流频繁,胃脘疼痛,压之更甚,喜暖;大便微溏。舌尖红,舌苔白微厚,右关尺沉弱。 辨证:胆腑郁热,胃脘寒滞,脾肾阳虚。 处方:黄连3克,黄芩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炒枳实12克,干姜(捣...
-
急性肠胃炎方 治腹痛呕吐泻泄
戚某,女,32岁,初诊:1986年4月18日。 病史与检查:腹痛,呕吐,泻泄,恶寒发热二日。患者呈急性痛苦病容,捧腹弯腰,自述从昨天开始恶寒发热,腹痛剧烈,昨晚痛得一夜未眠,伴恶心呕吐,腹泻稀水十几次,经注射及口服阿托品,颠茄片,地霉素等均无效。故来中医求治。患者症状同上,现体温38.5℃,上腹部有压痛灼热,小腹胀满,触之较凉,苔白干,舌质红,脉浮数。 病机与治则:风寒外束,湿热下注;芳香解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处方:党参30克,藿香12克,山药15克,石膏50克(另包先煎,取清...
-
治慢性胃炎 要内养和外动相结合
西安的李女士前几天,她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困扰。原来,她父亲患慢性胃炎多年,饭量总是很少,因为胃痛也很少运动。看着父亲一天比一天消瘦,李女士和家人跟着担心。她说自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 带着李女士的问题,记者专访了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李学武。李学武主任医师说:“治慢性胃炎,要内养和外动相结合。” 据介绍,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中老年人多发。患病后,患者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饭量减少、上腹饱胀、胃酸过多或过少、消化不良、胃痛、嗳气、呃逆、嘈杂、神疲乏力和大便不调等。调查显...
-
治疗炎症性肠病补运结合健脾方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名誉主任。从医50余载,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余年,尽得薪传。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徐景藩教授的学术经验。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山药15克,炒薏苡...
-
醋糖杏仁治严重的支气管炎
我一直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平时稍不注意便会发作。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偏方:杏仁400颗,初伏第一天用醋加冰糖泡之,当年立冬第一天开始服用(大约泡100天)。每天清晨空腹服下4颗,另饮少许醋。去年我开始便照此服用,今年立冬后我又继续服用,直到现在我的支气管炎再没发作。 我向中医师请教了该方的药理:中医认为杏仁、冰糖和醋都有一定镇咳平喘作用。《滇南本草》中有记载,杏仁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对呼吸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mifang...
-
滋肾养胃法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和重要的癌前病变,历来是消化领域的研究重点,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特色病种。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病因主要与饮食不节、喜进热烫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烟酒,情志不节,郁思恼怒,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或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年龄、高盐、过热、低维生素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有的研究结果还证实除上述病因以...
-
慢性胃炎的中医论治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总由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早期多由饮食、情志所伤,病属邪实,后期常见脾虚。 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虚实可互相转化。日久瘀阻络伤,可见吐血、便血。辨证论治如下: 胃气壅滞:胃脘痞满,胸闷不舒,纳呆食少,嗳气则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缓。治宜行气开郁,和胃通降。方药香苏散加减:香附10克,紫苏叶5克,甘草5克,陈皮5克,枳壳5克。伤食引起,加鸡内金、焦三仙各5克;有寒象加高良姜10克。日1剂,水煎...
-
吹笛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选用笛子或箫均可,在空气清新的室内或室外(天气晴好时在湖边、树林和公园为好),根据自己掌握的技巧和水平,吹奏自己喜爱的乐曲,每天吹奏2—3次,每次10~15分钟。此法可有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指凡有慢性或反复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诊断即可成立。吹奏笛子或箫时,均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吹出,因其以吹为主,故可矫正慢性支气管炎呼气困难的症状,深吸气又可使膈肌活动度加大,从而使呼吸加强,缓解支气管炎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现象。另外,吹奏时发出...
-
治疗慢性胃炎汤剂
组成:辽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鸡内金10克、花粉12克、丹皮10克、乌梅肉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 功能: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主治:适用于各种慢性胃炎。症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或牵及两胁,嗳气,纳呆食少,少食即饱,胃中灼热嘈杂,口干咽燥,便干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红而缺津,少苔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阴虚者。 用法:每日1剂,小火水煎分二次服。 方解:脾胃阴虚证,其病机变化侧重在胃;胃主受纳水谷,其性以通降下行为顺,喜润...
-
治疗支气管炎民间验方
1.冬瓜仁30克,麦冬3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到250毫升为止,连服7剂。 2.百部15克,杏仁15克,冰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为止,连服7剂。 3.大蒜去皮捣泥状或切片,装入带盖的瓶内,随身带,一有空就打开盖闻一闻大蒜味,每天多闻几次,专治慢性气管炎,坚持为佳。 4.木鳖子3克,炒桃仁、白胡椒各7粒,共研细木,用鸡蛋清调和贴双脚心,并静卧2小时。 5.癞蛤蟆1个,鸡蛋7个,水煎1小时,每日吃1个鸡蛋。癞蛤蟆有毒,勿食。 6.新鲜葡萄3500克,蜂蜜1500克。将葡萄浸在蜂蜜中,装在瓶中泡上2...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防治 应如何做呢?
很多老人在做胃镜检查后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因为是常见病.而且有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但浅表性胃炎是属于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调理,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浅表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少数人可能表现为绞痛。另外。有的人也会伴有嗳气、恶心、泛酸、腹胀、便秘等症状。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在出现症状时对症治疗.方法也比较单一,而且多数慢性病的治疗时间长且容易复发。俗话说“胃病需三分治七分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