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第12页
-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是调和肝脾的名方,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脉弦之阳郁厥逆证;还可治疗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之肝脾不和证,方证相应,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四逆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临证中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明显,其典型病例如下: 赵某,女,34岁,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 患者平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四肢常感酸麻胀重,冬日肢冷明显,夏日手足心汗大。大便...
-
自制药茶调理女性健康
补血药茶:当归片5~ 10克,桂圆干3~6个。当归片、桂圆干一并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效果,桂圆性温热,可补血。二者泡汤后一并饮用,可改善月经量骤减、女性脸色惨白等症状。 调经药茶:玫瑰花苞少许,柴胡5克。把柴胡洗干净,放入煮女/j锅内加入大半锅水放在武火上煮。水开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左右。煮的同时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若不担心汤色也可加入红糖。将煮好的柴胡汤倒人盛有玫瑰花苞的茶壶或茶杯内,即可饮用。这款玫瑰花茶适合月经周期不准,,且内分泌失调引致脸上长痘痘的女性...
-
月经不调按摩奏效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劳累过度、生活规律改变、饮食改变、环境改变、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肝、脾三脏有密切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 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按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存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按摩l~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可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按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周摩腹部...
-
治妇女常见病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女常见病,泛指各种原因引的月经改变,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 小方法: 1.芳香疗法 月经期间,每天用玫瑰精油、洋甘菊精油或甜杏仁精油按摩腹部和靠近腰的后背部,以促进内分泌灼平衡,从而建立月经规则。除了按摩靠近腰的后背,还可按摩腹部、大腿部等部位。此外,定期做香熏泡澡,即泡澡时加入 8-10滴精油,对缓解月经不调也很有帮助。 2.防寒 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月经期间应多穿一点衣...
-
急性乳腺炎的调护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属中医的“乳痈”范畴,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由于对外吹乳痈的防治不但关系到产妇的康复,而且关系到哺乳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颇受医家重视。 病因多为正虚邪侵 正气虚损:妇女产后失血耗气,正气不足,腠理不密,抵御外邪的功能下降,外邪趁虚而入,引发本病。 情志内伤: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调节乳汁分泌。妇人新产,气血损耗较多,不能濡养肝经,肝失所养,疏泄失畅...
-
月经不调的食疗治方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是:(1)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2)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3)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少;(4)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推荐验方如下: 1.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 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 功能:清热、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
-
乳腺病伴月经不调怎样调理
乳腺组织属于性激素的靶器官,因此有性激素的不调可以引起出现乳房结块和疼痛,同时也表现月经不调,包括经期超前或落后,月经量的减少或增多,,月经颜色的紫黑或淡红等.月经不调常与脏腑气血和经络的功能不正常有关.其中以肝脾肾三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月经超前过多,月经颜色淡红,大便溏薄,四肢软弱属于肝肾气血二虚可服用白参9克,加冰糖隔水蒸,分3-4天用完.党参15克,黄芹30克,白术12克,生麻5克,炙甘草3克,阿胶6克,艾叶3克,炮姜5克.狭热着加生地12克,黄芩9克,知母9克,去艾叶和炮姜.症情较轻可服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
治疗月经失调民间方
月经失调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无规律性,出血持续时间延长,有的表现在经血量、质、色的变化,有的还兼有痛经、闭经等其他病态。中医认为,由于精神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等,可致肾、肝、脾、冲、任二脉致病,发生气血失调,冲任损伤。本病治疗应着眼于全身,立足于局部器官,重在调理气血,补养肝肾和胃健脾,可试用以下民间小方。1.西瓜秧120克,晒干研末。加入红糖250克,分作3剂。每晚临睡时用开水冲服1次。2.棉花予250克。焙黄,研末分为14包,以黄酒为引,或红糖水送服。每天 1包,服完为1个疗程。3.干芥菜...
-
乳腺病伴月经不调调理
乳腺组织属于性激素的靶器官,因此有性激素的不调可以引起出现乳房结块和疼痛,同时也表现月经不调,包括经期超前或落后,月经量的减少或增多,,月经颜色的紫黑或淡红等.月经不调常与脏腑气血和经络的功能不正常有关.其中以肝脾肾三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月经超前过多,月经颜色淡红,大便溏薄,四肢软弱属于肝肾气血二虚可服用白参9克,加冰糖隔水蒸,分3-4天用完.党参15克,黄芹30克,白术12克,生麻5克,炙甘草3克,阿胶6克,艾叶3克,炮姜5克.狭热着加生地12克,黄芩9克,知母9克,去艾叶和炮姜.症情较轻可服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 贾六金三八益母汤
贾六金,男,1941年生,山西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三、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教学50余载,擅长治疗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部分杂症,早年师从山西名医李翰卿、张光煜。贾六金学术上重视脏腑辨证,突出肺脾论治;治疗上善用清法、和法;诊断时强调四诊合参,详于望诊。 组成:熟地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炒白芍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益母草12克。 功能: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主...
-
女性月经不顺 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女性生理期不顺,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葱、洋葱、青椒,多吃青菜;吃饭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劳,内心不要有不安和紧张。若月经总是迟来,宜少吃冷食多吃肉。经期第一、二天最好吃姜炒鸡肝或猪肝,多服用补血的食品。 在月经前、中、后三个时期,若摄取适合当时身体状态之饮食,可调节女性生理心理上种种不适,也是使皮肤细嫩油滑的美容良机。 月经前烦躁不安、便秘、腰痛者,宜大量摄食促进肠蠕动及代谢之物,如生青菜、豆腐等,以调节身体之不均状态。 月经来潮中,为促进子宫收缩,可...
-
治月经不调 痛经月经疹方
治月经不调二方 方一:丹皮10克,黄芩、知母、当归、白芍、茯苓各5克。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热型,症见月经或多或少,心烦失眠,手足心发热。 方二:白芍、黄芩各10克,当归、生地、丹皮、香附、砂仁各5克,川芎3克,牛姜3片。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属血虚发热型,症见月经量少,临经腹痛,头晕目眩。 郑实健 治月经疹方 处方:土茯苓30克,金银花15 克,白鲜皮、当归各8克,黄柏5 克,蝉蜕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主治:月经疹,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