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 第2页
-
肠道易激综合征(秘方数:3)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的现象。临床表现结肠性腹痛,以左髂窝、左中下腹区疼痛最为多见,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有时粪便中有大量的粘液,常伴有胸闷、心悸、失眠、乏力、尿频等神经官能症状。体检除可触及痉挛的结肠外,无其他阳性发现。本病过去亦称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或粘液性结肠炎,现统称肠道易激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但主要与精神因素密切有关。此外,饮食不当(粗糙、生冷的饮食)...
-
夏防肠道传染病 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除了上述所说的大蒜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外,以下介绍的这些蔬菜也有这个功效,夏天如能多吃这些“杀菌蔬菜”,就能有效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洋葱洋葱与大蒜有相近的辛辣味,洋葱中的植物杀菌素除具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作用外,还有祛痰、利尿、发汗、预防感冒的作用。但是,洋葱炒熟后的营养成分会大打折扣,所以也建议生吃。 ●韭菜韭菜具有香辛味,可增进食欲,还有散瘀、活血、解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韭菜对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
肠道出问题可诱发心梗
大多数人只知道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关系密切,其实肠道功能的好坏同样对健康影响非常大,甚至可能随时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肠道功能也处于衰退状态,一旦肠道出问题很容易引起其他脏器的衰竭,甚至直接诱发心肌梗死。 进入老年以后,是肠道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发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3以上在发病前两周有过消化道感染的病史,可见,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生很可能受到感染因素的影响。据推测,这些急性感染的病原体直接或通过释放毒素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加重了原先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过程...
-
肠道传染:治疗有误
第一、避免滥用抗生素。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拉肚子就随便吃抗生素,其实细菌分很多类,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一些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好,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就差,但是肠道的这些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所以选择对革兰氏阴性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才能起作用,否则不但不起作用,还会导致耐药性的发生,而且会延误病情。 第二、避免滥用止泻药。有些人认为拉肚子就是泻了,吃点止泻药算啦,当然在没有抗感染的情况下,单纯止泻肯定不行,细菌不但直接可以致病,而且会释放大量的毒素,会引起相应的中毒的症状,单纯止泻会使肠道的一...
-
肠道传染:症状有异
肠道传染病因其病原菌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而且轻重也不一样,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类表现。第一类就是病原菌进入机体后,大量繁殖,并会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的中毒症状,病人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全身表现,严重的会引起感染性休克,或者出现呼吸衰竭、申毒性脑病等而危及生命;第二类主要是消化道的局部症状,病人可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是霍乱,霍乱主要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它起病非常突然,来势凶猛,病人出现大量吐泻,一天腹泻可达几十次,腹泻性状一般是黄水样或米汤样,此...
-
胃肠道癌症的“侦察兵”——粪便隐血试验
胆目张胆的凶犯容易发现,潜伏着的凶犯难以寻觅,这是人们熟知的道理。其实诊断胃肠道出血也是如此。 消化道黏膜的大小血管受到各种病变侵袭时容易发生破裂,其结果就是消化道出血。流出的血液在胃肠道内随食物或粪便下行,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平时我们见到的呕血、便鲜血或黑粪,属大出血或显性出血。如果出血量很少,不呕血,粪颜色也无改变,就称为隐性出血。隐性出血虽然一次出血量很小,但日积月累量就不小了,可引起病人严重贫血。有时病人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哪些病变可以发生这种隐性出血呢?其中包括胃肠道憩室和炎症、消化性溃疡、痔疮、...
-
再障谨防夏季肠道感染
再障全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造血障碍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免疫力低下、易致感染。夏季的温度与湿度适宜一些病菌的生存繁殖,更容易增加再障患者的感染可能性。再障患者夏季最易并发的是肠道感染,轻者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的肠道合并感染,而此时人体内血细胞低,炎症得不到控制,可漫延至全腹腔,严重的可发生败血症,感染加重出血而导致死亡。 再障患者夏季要注意忌食辛辣食物、羊肉等燥性食物和生冷油腻食物。多食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乳类、蛋类),多食枣类、红糖等生血食物,少食带刺、骨的...
-
肠道传染:自治有法
首先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卧床休息,进食以流质或半流质、少渣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食生冷、油腻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患者只要有腹泻、呕吐,就会有水和电解质的丢失,都应该进行补液,如果发热不明显,消化道症状比较轻,以口服补液为主,如果高热、呕吐比较严重,应该静脉补液,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一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自己最好不要在家里使用,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杀灭肠道的一些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很多人不重视肠道传染病,认为拉肚子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
-
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公众须严防“病从口入”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易引起多种肠道传染性疾病高发。专家建议,公众应掌握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严防“病从口入”。 据悉,甲肝、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夏季天气炎热,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孳生活跃,降雨量增加,饮用水容易被污染,加上人们喜欢吃凉菜、部分人群有喝生水的习惯等,6月份将进入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专家指出,患甲肝后会出现食欲下降、厌油、全身无力、腹胀、肝区疼痛,全身或局部皮肤、粘膜出现黄染。患伤寒后可表现为...
-
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
小儿肠道寄生虫种类很多,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阿米巴原虫等,最常见的是蛔虫、钩虫、蛲虫。现就此谈谈三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一、蛔虫病 由人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因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肠蛔虫病轻者无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厌食、易饥或偏食,甚或发生异嗜症(吞食木片、石子、砖头、碎布、青草等)而至营养障碍,常可引起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而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可使病儿出现毒性症状甚至惊厥。此外,因机体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荨麻疹、气喘、发热、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蚴虫移行至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
-
夏季避秽化浊食物防治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
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天气闷热,易滋生蚊虫,败坏饮食。因此,夏季除了防暑外,还可应用避秽化浊的食物防治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 大葱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含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多种皮肤真菌,可预防流感、疱疹病毒感染等。葱可促进消化液分泌,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葱所含的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可刺激身体汗腺,达到发汗、散热、解暑之作用。 洋葱性温,味辛。洋葱具有散寒、健胃、发汗、去痰、杀菌之功效。洋葱含有植物广谱杀菌素、挥发性硫化丙烯,有杀菌抑菌...
-
祛湿补正气 中药煎汤熏洗皮肤 常食药膳防肠道传染病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情,中医药具有简、便、效、验的优点,可更好地服务于受灾人群,做好自我防护。 中药煎汤熏洗皮肤 由于洪水中有大量致病菌,一旦出现皮肤损伤,细菌就可能乘虚而入,易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凡身体有伤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用艾叶、大青叶、金银花、马齿苋、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材,各10克,煎汤熏洗皮肤。暴雨本身为湿邪,皮肤为人体的外卫,湿邪侵犯,首当其冲。湿邪引发的皮肤病,其皮损水疱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可每天用川花椒10克,煎水泡澡,防治疥癣等。...
-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国医大师张志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蒲公英及紫花地丁合称二丁。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与紫花地丁同名异类,二者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蒲公英见于《本草纲目》,其“甘、平、无毒”,主治乳痈红肿、疳疮疔毒。紫花地丁亦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为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等,《本草纲目》记载其“苦、辛、寒、无毒”,主治黄疸内热、痈疽恶疮、痈疽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张志远临床上善于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摘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