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827页

疗 第827页

  • 脾胃虚弱 养胃食疗方

    脾胃虚弱 养胃食疗方

    脾胃虚弱吃薏米 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且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如果你经常腹胀腹泻,同时发现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可以常吃薏米。 薏米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煮粥,如薏米红小豆粥、薏米荷叶粥。前者适合脾虚湿热较重的人,后者适合血脂偏高的人。要注意的是,薏米煮之前须泡3-4小时,泡米的水要一起煮。此外,冬天还可以将薏米炒熟后泡水喝,能减弱薏米的凉性,健脾作用更明显。薏米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遗精、遗尿的患者及孕妇不宜食用。 养胃食疗方...

  • 热熨止腹泻:自然疗法

    热熨止腹泻:自然疗法

    年老体弱者冬季容易受寒而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采用热 熨这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来治疗。 具体的做法是:取麦麸皮或者荞麦皮500克,苍术、木香、乳香各10 克。将后面三种药物 研碎,混入到麦麸皮 或者荞麦皮中,在锅 里炒热之后装入布 袋,缝好口备用。治疗时,将此布袋放置在肚脐周围的皮肤上热敷。如果温度下降,可以将麦麸皮或荞麦皮再倒人锅中炒热后重复使用。 此法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腹痛、腹泻等病症。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林梓)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小儿腹泻外治方 &m...

  • 效方良法疗脘腹痞满

    效方良法疗脘腹痞满

    脘腹痞满,多属于中医脾胃疾病。该症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病机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伤、久病、大病,损伤中气,胃气不得和降,浊气上逆,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呕吐。 2.饮食不节,脾胃素弱:食滞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痞满,吐酸、呃逆等。 3.情志不舒,肝郁气滞:久郁伤肝犯胃;或因脾土虚而肝木乘,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嗳气痞满等症。 4.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或因外感,或因过食辛辣,皆可致湿热内阻胃腑,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出现痞满烧心等症。 5.日久失治,寒热错杂...

  • 捏脊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厌食

    捏脊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厌食

    不打针不吃药治疗消化不良、厌食,可以试试捏脊法。此法通过自下而上捏拿小儿脊背上的督脉、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目的。中医认为督脉在脊背中央,是阳中之阳,捏拿督脉能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上,有多个与脏腑相关的穴位。捏拿后背部的皮呋,就可以通过刺激脏腑相关穴位而治疗疾病。 捏脊法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厌食等病症的方法是:俯卧,操作者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相互配合,从尾骨处的皮肤开始,沿着脊柱两侧 —直向上,提捏起局部的皮肤,向上拉一下后松开,重复此动作,一直向上做,到达肩颈部位。每...

  • 吊呕治疗胃下垂

    吊呕治疗胃下垂

    中老年人群中胃下垂的发病率极高,许多人吃药、使用胃托却效果不佳。其实,有一种自然疗法——吊呕治疗胃下垂,可明显缓解病情。 吊呕治疗胃下垂,是让患者每天早晚用筷子刺激咽部,产生呕恶,刚开始每次3-5下,适应后逐渐增加到8-10下,每天2次。6个月为1疗程,间隔1 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饱食后吊呕,以防胃内容物吐出而损伤正气。 现代医学认为,呕恶时,食道、胃产生逆蠕动,隔肌上升,附着于胃部的韧带紧张、收缩。如此反复锻炼,使韧带增粗,张力增加,下垂的胃上升。 (中医硕士 刘云丽...

  • 传统手法可疗肠梗阻

    传统手法可疗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许多老人怕做手术,非常渴望无痛苦的治疗方法。现将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按摩手法介绍如下。 手法按摩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是临床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48小时以上。体温正常,血象不高,腹腔无感染及出血征象。如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不全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以及肠套叠早期,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比较大的老年患者。 按摩前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手法按摩了。 顺行法:施术者双...

  • 蜂蜜治疗胃溃疡

    蜂蜜治疗胃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在平时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选择长期服用蜂蜜水进行辅助治疗。 中医学认为,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燥和止痛。《本草纲目》记载,蜂蜜“能解毒,柔而濡泽;能润燥,缓而去急,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疼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蜂蜜是一种潜在的碱性食物,可以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它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 蜂蜜用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胃痛,可于每日...

  • 食疗帮助宝宝调理肠胃

    食疗帮助宝宝调理肠胃

      欢乐长假过后,不少宝贝出现“节后综合征”:疲乏无力、焦虑烦躁、食欲下降、害怕开学等情况,情况严重的宝贝还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和消化不良等疾病。这时,妈妈们不妨调整宝贝的饮食,助宝贝们快速调整状态。   美国科学家证实,以蔬菜、水果为主的清淡饮食可以令人性情变得温和,这是因为蔬果含有大量血清素,具有让人增强睡意的能力,同时蔬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铁、钙及其他营养成分,能败火润燥;牛奶和香蕉则具有镇静、缓和情绪的作用。此外,还可尝试以下两款食疗,帮助宝宝调理肠胃。   山...

  • 治疗胃下垂经验

    治疗胃下垂经验

    经验方:鲜石榴皮、升麻(研粉)各等量。 用法:上药共捣烂至粘结成块状,制成一直径约1厘米的球形物。患者仰卧,放凇腰带,将球形物放置于神厥穴(穴耻脐中),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水温约60度)熨烫脐部,每次半小时以上,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熨敷以饭前为宜,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精绪波动,勿暴饮暴食。 禁忌: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早期妊娠及咯血者,忌用本方。 疗效:本方治疗胃下垂患者50例,临床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

  • 温法治疗口涎自流

    温法治疗口涎自流

    甘某,男,72岁。“食管癌放疗后半年余”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份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食哽噎,以干食明显,后进食哽噎渐加重,于2014年10月10日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行食道吞钡摄片示食道下段狭窄,长约75px。于2014年10月11日在该院行胃镜活检病理示:食管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于2014年11月07日至2014年12月19日在六安市中医院肿瘤放疗科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放疗后进食哽噎好转。目前患者精神可,半流质饮食顺畅,口淡无味,喜温喜...

  • 熨敷治疗胃下垂

    熨敷治疗胃下垂

    治疗方法:以鲜石榴皮与升麻粉同捣数量不定,以粘结成块为度)制成直径为1 厘米的球形物,置于脐部,用医用胶布固定。患者取水平仰卧位,放松腰带,将热水袋熨烫脐部(水温 60度左右),每次半小于以上,每日3次,10 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经 3个疗程可获效。 熨敷以饭前为宜,高血压,冠心病,甲亢,早妊,咯血患者忌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要暴饮暴食,避免情志波动。本方药源充足,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 胃溃疡症状与治疗经方

    胃溃疡症状与治疗经方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建忠,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十分擅长,善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药简而效彰。   笔者在跟随高老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甚者不足1元。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廉价,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今将高建忠一则医案整理如下。   夏某某,女,55岁,2009年10月18日初诊,胃胀痛2年,复发一周。   初诊:患者于2年前胃胀痛,被诊断为胃溃疡,曾服用西药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后又服用附子理中...

  • 春节伤食泄泻中医治疗有招

    春节伤食泄泻中医治疗有招

    逢年过节,常会有人因贪吃而伤食,伤食会出现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泄泻”。伤食泄泻的一般症状是:腹痛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奇臭如败坏鸡蛋),泻后腹痛减轻,伴有脘腹胀满,嗳腐多而酸臭,食欲不振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中医认为,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从而发生泄泻。伤食泄泻的治疗可选用以下方法: 一、单验方:对各种肉类伤食,可嚼食山楂片、山楂糕;对鱼肉伤食,可选生姜、紫苏各10克,水煎浓汁服;鸡蛋伤食,可...

  • 肠道敏感 中医食疗

    肠道敏感 中医食疗

    有些人的肠道特别敏感,耐受性差,稍微吃点生冷,再有生气、焦虑、受凉等情况时,肚子马上就咕噜噜叫,急着上厕所,这种疾病医学上称为肠易激综合征。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较差,而中医的辨证分型食疗,有针对性,且作用持久,疗效甚好。 一、脾胃虚弱型多因脾胃虚弱失于健运而发病,常在进餐后即觉腹痛不适且欲大便,其粪便稀薄或不成形,便后则舒,并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等表现。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山药粥:粳米50克,山药20克,同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0日为l 疗程...

  • 鸡内金治疗胃石症

    鸡内金治疗胃石症

    长期食用或一次性大量食用含有可溶性收敛剂单宁的柿于、山楂,在胃内遇酸后发生沉淀、聚集、潴留,之后形成不溶于水的固定物,在胃蠕动作用下凝合成胃石。鸡内金有消积滞、消食磨胃、健脾胃之功效,治疗胃石症有良效。 治疗方法:单味鸡内金微炒,研未,每次 10克,3次/日, 用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控制饮食、禁烟、酒及食有渣、酸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一般7天后胃痛、反酸、呢逆、嘈杂、悉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15 天后胃镜复查胃石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此法简便、安全、有效。 (罗资洪) 鸡内金详解: 其他名称:...

  • 中医药治疗小肠疝气

    中医药治疗小肠疝气

    小肠疝气.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症候多因肝气失于疏泄.小肠坠入阴囊,偏有大小,时上时下,平卧时可缩入.站立时即下坠;或因劳累久立、远行负重致气滞于下,阴囊肿胀.胀甚疼痛.少腹结滞不适.情绪易怒。心情不畅等。舌苔薄白,脉象弦。辨证属中医肝郁气滞,治疗宜疏肝理气.补中益气为主,可选方药如下: 党参15克.川楝子15克,金铃子12克,青皮6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肉桂5克,广木香9克 (后下),延胡索12克,槟榔15克,小茴香6克.枳实10克.木通10 克.香附9克。 上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 次温服。 (农培德...

  • 治疗脾胃临证验方

    治疗脾胃临证验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治疗之法是健脾温肾、清肠化湿。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寒热错杂;治疗之法是温寒清热。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李富玉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李富玉对脾胃病的临床辨证除了传统的辨证施治外,尤为重视三个方面,一是脾胃病遇冷则痛并非均为寒证;二是重视肝对脾升胃降的调节;三是重视脾胃病的微观辨证。   现介绍李富玉治疗脾胃临证验案:   溃疡性结肠炎   李富玉提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以及健脾...

  • 脾胃不好动动脚趾:特色疗法

    脾胃不好动动脚趾:特色疗法

    人的第二个脚趾与肠胃有关。一个人如果肠胃功能不好,从脚趾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来。胃肠功能好的人,第二个脚趾往往粗壮而有弹性,站立时抓地牢固;胃肠功能差的,这个脚趾常常会干瘪而无弹性,站立时抓地不牢,力量减弱。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达到强健脾胃功能的作用。活动脚趾的方法很简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抓地 站立或者端坐,将双脚放平,脚掌紧贴地面,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调匀呼吸,心神平定,连续做脚趾抓地的动作 90次。为了观察脚趾的运动,可以在室内暖和的地方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做此动作。每日做耿。 取物 晚上洗脚时,在脚盆里放一些鹌鹑...

  • 四逆散治疗胃炎

    四逆散治疗胃炎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闰,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临床常用于肝胃气滞阳随之厥逆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四逆散治疗胃炎、月经病之肝胃(脾)不和者,屡见成效。 四逆散治疗胃炎 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发病因素很多,药物、应激、感染等为常见原因,临床实践中因情志不畅引起上述症状者亦不少见。此类胃炎因情志不畅,肝胃(脾) 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司,外加体质因素或夹热或夹寒或夹...

  • 产后腹痛  山楂治疗

    产后腹痛 山楂治疗

    具体方法为:取山楂30—50克,水煎,冲红糖适量,在盖碗中浸泡片刻,分早晚2次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我小腹疼痛的症状果然消失。 提醒:素体脾胃虚弱,产后失血过多而致虚症腹痛者,不宜服用山楂。...

  • 治受寒胃痛偏方与穴位疗法

    治受寒胃痛偏方与穴位疗法

    受凉饮冷而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温熨热饮,泛吐清水,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紧。分析突受寒邪,胃中阳气不得宣通,正邪交争,故胃痛暴作;恶寒发热,苔白为寒邪外袭所致;脉紧主寒主痛。治则温胃散寒止痛。 笔者近年来用胡椒配红枣治疗虚寒性胃痛,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红枣6枚去核,每个红枣内放白胡椒2粒,隔水蒸10分钟后食用,每日2 次,一般1—3日疼痛减轻, 且无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胡椒性味辛热,入胃、大肠经,可温中、下气、化痰、止痛。《日华子本草》认为它能调五脏、止心腹冷痛:红枣性味甘温,入脾胃经,具有补中...

  •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孟河医派发源于常州孟河,以医家众多,且名医辈出而著名。其中又以巢元芳、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四家为代表,影响深远。笔者曾受教于当代孟河名医单兆伟师门下,亦传自于马培之一脉,耳濡目染,深受孟河医派处方思想影响,临床应用,也每多奇效。   今年2月2日余曾治疗一女,梅某,46岁,近3~4年来,每年约发作一次眩晕,屡经各大医院诊治,始终未能明确诊断。此次发作2天,症状显著,眼不能睁,呕吐频作,为胃内容物,精神极度疲软,懒不欲言,舌淡苔薄白腻,脉滑实,左脉稍有弦意。查头颅CT与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在我院急诊处理一日及住...

  • 老年脾胃病治疗数法

    老年脾胃病治疗数法

    老年脾胃病多因积劳成疾或青中年时期累患脾胃病久治未愈,迁延而致。由于老年人体质不同,故病因、临床症状均不同于青中年人。由此可见,治疗老年人脾胃病要有独特的方法。 健中温脾法: 老年人中焦阳衰,脾胃虚寒,症见胃脘挛缩痛、得温则痛减、喜温喜按、畏寒、四肢不温、口吐清水,甚则胃脘部有凉感,口不渴,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象沉迟或紧弦。治以健中温脾汤:炙黄芪30克,白芍40克,砂仁6克,桂枝15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6克,生姜20克,大枣6克。方中黄芪补气,砂仁、桂枝、生姜温中祛寒,炒白术健脾胃。本证胃脘挛...

  •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方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方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的疼痛,同时伴有上腹饱胀;打嗝、泛酸、恶心等症状。溃疡病的发病、发展及康复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 溃疡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在溃疡活动期宜吃些清淡、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牛奶、鸡蛋、藕粉、瘦肉、新鲜蔬菜等,病情稳定后可与正常人饮食一样。 营养平衡注意能量充足、营养平衡,适当控制脂肪摄入。动物脂肪如肥肉等应少食,在烹饪时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油...

  • 理气健脾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理气健脾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柴胡15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炒木香15克,制香附15克,炒麦芽15克,炒谷芽15克,炒鸡内金15克,炒薏苡仁30克,绞股蓝30克,炒白术15克,黄芪30克。 本方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方面有明显疗效。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以2周为1个疗程。...

  • 食疗七方治胃下垂

    食疗七方治胃下垂

    一方:党参10克,粳米50克,加水熬成稀粥。 每日1次,连续l周为1疗程。 二方:大枣、桂圆肉各10克,粳米50克,一同 熬粥服食。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三方:鲜藕O.5公斤,切成片,加水煮10分钟, 加入三七粉5克,搅匀。每口1次,温热服食。 四方:鸡内金15克,粳米50克,一同熬粥服 食。每日1次,连续10日。 五方:猪肚O.15公斤(切丝),莲子(去芯)10 克,加水一同熬汤,温热服食。每日1次,连续7日。 六方:黄芪15克,生姜6克,粳米50克,熬粥服食。每日1次,连续10日。 七方:陈皮...

  • 治疗腹痛及诸多痛证

    治疗腹痛及诸多痛证

    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分,甘草三分。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五分。 如夏月腹中痛,不恶寒,不恶热者,加黄芩、甘草以上各五分,芍药一钱,以治时热也。 白芍药、甘草相伍,即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原方治疗“脚挛急”。 《汤液本草》芍药条下:“《象》云:补中焦之药,得炙甘草为佐,治腹中痛。夏月腹痛,少加黄芩;如恶寒腹痛,加肉桂一钱。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钱半,此仲景神方也。如冬月大寒腹痛,加桂二钱半……” 《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方芍药...

  • 廷福胃痛散治疗胃脘痛

    廷福胃痛散治疗胃脘痛

    方药及治法:炒鸡蛋壳(勿糊)、 玄胡各15克,炒山药、全当归各30 克,白术、茯苓各15克,木香、山楂各 10克。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15克, 每天3次,饭后30分钟温开水调服。 若痛甚者加服玄胡细粉2~3克/次;溃 疡者可加痢特灵0.1克/粒/次(此药使 用最长不可超30天)。 胃脘痛是气机不畅所致的中脘 部出现的气滞血瘀病象。其本为脾胃 虚弱,标乃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等。 治以理气为主,宜行气、活血、燥湿、 清火、化痰、消食、和中并治。 上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 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笔者临床观察...

  • 治陈年胃痛食疗

    治陈年胃痛食疗

    处方与用法:红糖250克,大枣500克,鲜生姜150克,花椒60克。红糖炒焦,大枣蒸熟去皮核,生姜捣烂取汁,花椒研末。共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缝合,文火蒸2小时。分7天食完。 功效: 温胃养气,散寒止痛,治陈年胃痛,遇寒加重.纳食减少, 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咏细无力等。...

  • “胃寒”多畏寒 暖胃食疗方

    “胃寒”多畏寒 暖胃食疗方

      不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常常在夏天贪一时之快,过量进食性质寒凉的水果,以致最终落下“胃寒”的毛病。每当天气变冷时,“胃寒”人士还会经常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暖胃?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   记者陈晓琨通讯员张秋霞   “胃寒”多畏寒   佘世锋指出,我们常说的“胃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