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826页
-
理气化瘀方治胃溃疡疗效好
临床资料:治疗胃溃疡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男12例,女8例;年龄28~53岁,平均36.5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3.8年;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浅表性胃炎6例,出血者l例。 治疗方法:理气化瘀方药,基本方:柴胡9克,川楝子、元胡、乌贼骨、白芍、炙甘草各10克,三七粉3克(冲服),白及12克,藕节15克,吴茱萸1.5克,枳壳、黄连、黄芩各6克。加减:泛酸多者,加煅瓦楞子10克;胁肋胀痛明显者,加制香附10克,佛手6克;胃痛较甚,夜间较重者,加刺猬皮6克,五灵脂10克;咽干舌燥,胃阴不足者,加...
-
伤食泄泻的治疗
逢年过节,常会因贪吃而伤食,伤食会出现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泄泻。伤食泄泻的一般症状是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秽,泻后腹痛减轻,伴有脘腹胀满,嗳腐酸臭,食欲不振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中医认为,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从而发生泄泻。伤食泄泻的治疗可选用以下方法。 单验方 对各种肉类伤食,可嚼食山楂片、山楂糕;对鱼肉伤食,可选生姜10克,紫苏10克,水煎浓汁服;鸡蛋伤食,可选白醋1汤匙,加入米汤服,或豆豉10克煎汁频服;面...
-
通络止痛 张志鹏治疗食管炎
名医治食管炎(血瘀型)方 处方:生地、红花各9克,桃仁1 2克,牛膝10 克,三棱、莪术、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桔梗、川芎各5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食管炎,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胸骨后刺痛,吞咽梗噎,舌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 创方者:张志鹏 名医治食管炎(气虚型)方 处方:黄芪18克,山药、党参各15克,白术、茯苓、法半夏各9克,陈皮、木香各6克,砂仁、炙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脾健中,益气...
-
缓解慢性胃炎症状疗法
哈尔滨市香坊区65岁马女士来信询问:我得慢性胃炎很多年.除了饮食上要注意外,有没有什么运动可以缓解慢性胃炎症状?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表现为上腹部闷胀疼痛、暖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慢性胃炎患者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很高,有以下几个原因:随年龄增加身体免疫力下降,胃黏膜退化萎缩,胃分泌功能减少;牙列缺损,食物咀嚼不充分或者未咀嚼就吞下入胃;患有多种慢性病,服多种药物也能产生药物性胃炎,甚至产生胃糜烂及胃出血。 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
-
巧运动消腹胀:运动疗疾
常人胃肠道内存在 100~150毫升气体,主要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当胃肠道存在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下降,消化系统功能也会出现紊乱或减弱,因此老年人常有腹胀的感觉。在乎卧位下进行增强腹肌、腰背肌的锻炼,可以消除腹腔淤血状态,能有效缓解腹胀症状。 1.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此动作可促进胃的排空。2.仰卧在床上,将双腿屈曲,双足着地,肩、背及双足用力,抬起骨盆,保持一会儿,然后还原,重复10...
-
中药治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好
用中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26 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126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其中男性74 例,女性52例;年龄26~55岁;病程 2—15年。 临床表现:均有持续性胃脘部疼痛,腹胀痞满,食少恶心等症状。其中34例伴有胃部烧灼样痛,泛酸,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胃热型;13 例伴食少,心悸,失眠,舌质淡,舌体胖,脉濡弱,中医辨证为脾虚型; 21例伴两胁攻窜胀痛,嗳气,嘈杂,舌质暗,苔薄,脉弦细或弦涩,中医辨证为肝郁型。...
-
通络止痛 李德江创方治疗食管炎
名医治食管炎(血瘀型)方 处方:生地、红花各9克,桃仁12克,牛膝10 克,三棱、莪术、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桔梗、川芎 各5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食管 炎,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胸骨后刺痛,吞咽梗噎, 舌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 创方者:李德江 名医治食管炎(气虚型)方 处方:黄芪18克,山药、党参各15克,白术、茯 苓、法半夏各9克,陈皮、木香各6克,砂仁、炙甘草 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脾健...
-
治肠炎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食疗方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山药20克,莲子15克,白 芍、苍术、白术、茯苓各lO克,柴胡、 防风、枳壳、陈皮、炙甘草各6克。腹 痛甚者,加元胡10克;久泻不止者, 加诃子10克;便带黄色黏冻者,加白 头翁、秦皮各10克,黄连6克;形寒 肢冷、手足不温者,加补骨脂10克, 吴茱萸、肉豆蔻、肉桂、千姜各6克; 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可 连服4周。 主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 见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形态呈糊 状,含有大量黏液,粪便餐较少,精神 喇激或进食后...
-
胃病偏方 食疗
猪肚治老胃病 取生猪肚250克,洗净切片,加白胡椒粒、老生姜块各25克,油盐少许,下锅加适量水煮烂即可食用(胡椒、生姜不吃),1日2次,饭前食用,连吃1星期,可治多年老胃病。服药期间忌饮酒,食辛辣及冰冷食物。 海蜇大枣治胃溃疡 取海蜇、大枣各500克,红糖250克,放到锅中将它们熬成膏状即可,每日2次,每次1匙,可有效治疗胃溃疡。 鲫鱼糯米粥治慢性胃炎 取鲫鱼1条,糯米50克,调料适量,将鲫鱼去肠杂,清洗干净后与糯米一同入锅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去掉鱼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脾...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医法
消化性溃疡,又称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但也包括手术后的残胃溃疡。胃液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条件,胃黏膜屏障和黏液屏障损害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远较胃溃疡多见,前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其典型症状为上腹部节律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疼痛,并伴有泛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症。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可确定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及判定良恶程度。溃疡多数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角,也可位于幽门前区、胃窦及高位...
-
陈皮粉治疗胃病
陈皮100克研末过细筛,面粉500 克小火炒香,将陈皮粉和面粉混合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加入少量红糖调味,也可不加。每次取1小汤勺配好的陈皮粉,放在口中,用口水润湿吞下,或干吞不用口水送。每天吞3-6次,不拘时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陈皮为柑橘的干燥果皮。是一味理气调中、健睥、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气逆的良品。单味陈皮研末干吞,有利于药物直接附着于胃黏膜的糜烂、溃疡创面。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皮中多种成分具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橙皮甙是陈...
-
治疗胃溃疡的民族偏方
维吾尔族偏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所用羊肠系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土家族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用一个月左右。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彝族偏方: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
-
使用经方治疗胃病
我曾是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的一名中医大夫,现辞职开了一个门诊部,对中医有刻骨铭心之爱。2008年,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黄煌老师学习,受益多多。黄煌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致力于经方的研究30余年,硕果累累,他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刻感受到老师使用经方的神奇疗效,收获颇多。今就我运用老师经验治病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道探讨。 慢性浅表性胃炎 李某,男,38岁。患者形体肥胖,胃脘胀满半年,饮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睡眠不好,腹部喜暖。服奥美拉唑后效果不明显。唇红,苔白,脉...
-
萎缩性胃炎治疗验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出现持续或间断性饱胀感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等症,其症状往往会加重。 治疗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冲服),丹参15克,砂仁10克,炙升麻10克,陈皮10克。 水煎2次,合2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血淤重者,重用丹参;气虚甚者,重用黄芪;黏膜血管网显露者,重...
-
胃酸热入食呕吐治疗方
湿热犯胃主要表现:食入即吐,吐物酸臭,或伴身热,口渴喜饮,烦躁少寐,大便秽臭或秘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方法:竹茹、蒲公英各 30克,白糖适量,前2味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代茶分次饮用。 解析:恶心呕吐在中医看来,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霄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效.用于烦热呕吐、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
夏季下痢 粥疗可治
一、大蒜粥紫皮大蒜2个,糯米O.1 公斤,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洗净,同糯米一同煮粥,加白糖调味。每日1次,连服 3天。有化湿解毒,温里涩肠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寒湿痢。 二、酸梅粥酸梅粉40克,西米50 克,白糖适量。将西米洗净,酸梅粉用水调匀,一起人锅熬成粥。每日1次,连服3 天。有收敛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肠滑下痢。 三、马齿苋薏苡仁粥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将上料加水煮成粥。每日1 次,连用3日。有清热利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 四、长命粥粳米0.1公斤,马齿苋、猪肉末各50克,精盐、麻...
-
治疗脾胃虚弱性脘腹胀满体会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自觉脘腹胀满,嗳气则舒,进食则满,不思饮食,乏力,便溏,喜热,喜按,时轻时重,触之无形,按之柔软,无压痛,脉沉细弱,舌淡、舌苔薄白,胃透、B 超等检查,无实质性病变,缠绵难愈。 方药:党参30克,白术15 克,云苓12克,升麻9克,柴胡 10克,陈皮10克,当归12克,炒枳壳10克,白扁豆12克,甘草3克。 如脾阳不振、手足不温,大便溏,加补骨脂10克,干姜9 克,神曲l 2克,苍术10克。若胀满较重,气虚失运,加广木香 12克,厚朴12克,以助脾阳,上方水煎,早、晚温服,每天一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