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 第8页
-
低血压怎么办 名医尚学瑞治方
治低血压(中气下陷)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山药各15克,白术、茯苓、当归、陈皮各12克,枳壳、桔梗各10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脾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低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中气下陷型。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花仆倒,神疲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创方者:尚学瑞 治低血压(肾阴不足)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茯苓、丹皮、知母各10克,龟版、黄精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偏头痛怎么办 生姜加野甘菊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阵发性,多数无先兆,少数有眼前闪光,视野缺损或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美国密苏里生物科学研究者发现用生姜和野甘菊自行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对生姜和野甘菊的疗效进行验证,研究者对60名参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45名参试者将生姜和野甘菊装在纱袋里,一旦感觉偏头痛来临,就把纱袋放在舌头底下,另外15名用镇痛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自行治疗的一组中几乎所有人的疼痛都减轻了,而服用镇痛剂的则只有一半症状减轻。该研究结果给治疗偏头痛提供...
-
头痛怎么办 中医辨证施治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可以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或遇七情刺激,头痛症状加重。常见的慢性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来分型治疗。 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入络,脉络不畅,血瘀气滞,脉络失养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表现为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应用通窍活络、活血化瘀的方法,给予活血止痛汤:红花15克,桃仁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20克,丹参30克,白芷12...
-
胃痛怎么缓解 中医治胃脘痛
徐某,男,57岁。2009年3月8日初诊。患者于1月前出现胃脘胀满疼痛,虽经当地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前来就诊。近日表现胃脘胀满,攻撑疼痛,连及胁肋,善太息,嗳气频繁,口苦烦躁,嘈杂泛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舒而加剧,舌淡红,苔白,脉弦。辅助检查:腹部平坦,触诊柔软,剑突下轻度压痛,莫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电子胃镜:食管通过顺利,胃底黏膜红白相间,幽门黏膜糜烂、充血水肿,奥迪氏括约肌松弛,可见黄绿色胆汁反流,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肝气犯胃,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自拟柴附饮加减:...
-
头痛是怎么回事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和颅内外疾病引发的头痛。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除了高温、闷湿、雷雨、大风、天气骤变会诱发或加重头痛外,以下几个方面也会诱发头痛: ●精神因素随着气温的升高,使患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等心理疾患的人逐渐增加,这些病人往往有等病到来的焦虑紧张心情,从而引发头痛。 其防治原则是心理咨询,使病人充分理解自我抑制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同时加用适量的抗焦虑药,待病情稳定后有计划地减量和停药。 ●冷饮这种头痛只在热天发生,一般是在快速摄入冷饮或冰冻食物后发作的疼痛。这...
-
腹痛怎么办 蒜泥敷肚脐可治
将大蒜头捣碎,敷在肚脐眼上,用一块纱布固定住,直到肚脐眼处火辣辣时,肚子就不痛了。这个法子,在中医中属于灸法的一种。 大蒜辛温,具有较强的通阳解毒消肿作用。西医研究,大蒜内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蒜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肚脐,是中医讲的“神阙”穴所在位置,是任脉一个重要穴位,历代文献都有神阙穴治百病之说,脐部敷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脐部敷蒜经过循经传热给脾肾,疏通经脉,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本法对于虚寒性腹痛有一定效果,不失为一种经济、方便的保健小偏方,另外,对...
-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必须对症下药。治疗胃痛,中医通常分为胃寒、胃虚、胃气三种证候。 就常见的胃痛证候来说,胃寒痛指的是爱吃生冷食物、直接受寒气所诱发的胃痛;胃气痛指的是气机郁滞所诱发的胃痛;胃虚痛基本上属于虚寒证,病机着重在脾。 胃寒痛患者通常会出现骤然胃部作痛、痛势无休止,喜温喜按,伴随呕吐清水、怕冷、手足不温、舌苔白腻等症状。这种胃痛是由于中焦受寒所致,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宜使用豆蔻、厚朴、茯苓、干姜、陈皮、木香、甘草等药材治疗。 若兼饮食不节,寒食交阻,疼痛剧烈者,可酌加神曲、山...
-
经常头痛怎么办 慢性头痛中医治方
经常头痛怎么办 治慢性头痛(瘀血)方 处方:红花、桃仁、当归、川芎、石菖蒲、赤芍各 12克,丹参、鸡血藤、酸枣仁各20克,珍珠母30克,白芷、蔓荆子、菊花、全蝎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通窍活络,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慢性头痛,中医辨证属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人络,脉络不畅,血瘀气滞,脉络失养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表现为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舌质暗,脉涩。 创方者:曹元成 经常头痛怎么办 治慢性头痛(痰浊)方 处方:半夏、...
-
胃脘痛怎么办 河南名医治方
处方:大黄4克,白术、牵牛子、枳实、厚朴、木香、砂仁、槟榔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20分钟,文火煎至300毫升药液,饭前温服。1剂如法煎服3次,每日服1剂。 加减:胃痛甚加甘松、元胡;胃酸灼热加煅瓦楞子、吴茱萸、黄连,甘草量加倍;兼有两胁胀满或疼痛者加柴胡、川楝子、元胡;大便溏加炒山药减槟榔;恶心重者加姜半夏、姜竹茹;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炒麦芽。 功效主治:化滞益胃。主治胃脘痛,中医辨证属脾虚胃滞型。临床症见脘腹胀满,胃脘不舒或隐痛,嗳气纳差,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舌质淡或略暗或有瘀斑。 专...
-
梅核气怎么治疗_中医治疗梅核气
中医治疗梅核气(痰热互结)方 处方:柴胡、厚朴、黄芩、栀子、夏枯草、白芍、瓜蒌、浙贝母各12克,甘草、香附各10克,海浮石20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涤痰开结。用于治疗梅核气,中医辨证属痰热互结型。患者多兼见胸胁满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中医治疗梅核气(痰瘀互结)方 处方:香附、郁金、半夏、浙贝母、川芎各12克,马勃、红花、厚朴各10克,当归、丹皮、赤芍、射干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化痰。用于治疗...
-
呕吐怎么办 经方治案
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夜间3次,舌淡红,苔白,脉弦弱。方用五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处方:桂枝15克,茯苓20克,猪苓12克,泽泻20克,苍术12克,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20克,大枣10克,陈皮15克,干姜10克,制半夏12克,炙甘草6克。3剂,水煎服。 二诊:恶心呕吐已,仍夜间鼻中流清水,但量减少,饮食稍增加,大...
-
胃胀腹泻怎么办?吃山药百合
中医认为,“膏粱厚味,足生大丁”,意思是说,吃太多油腻或重口味的食物,会引起大病。可是一到春节,家家户户的餐桌都离不开鱼肉荤腥,一个年过下来,很多人会出现胃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怎么办?不妨吃一些山药、百合,或者喝一些米仁红枣粥。 山药又名薯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药食同源的食物,自古以来,山药就被看作是健脾利湿、补肺益胃的佳品。不论是新鲜的山药或是制成了中药材的干山药,拿来炖汤喝都有很好的健脾胃、补肺、益肾、补虚等功效。山药性平,不燥不腻,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
-
腹胀怎么办 小茴香食盐热熨
腹胀怎么办 小茴香250克,食盐250~500克,炒热后用棉布包好,供热熨用,可反复使用。每天3~5次,视病情而定。 术后腹胀 因手术麻醉用药、手术等原因,病人的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术后24小时后用小茴香热熨腹部,可预防肠粘连、腹胀,恢复胃肠功能。 肠梗阻腹胀 小茴香能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食盐炒热能增强暖腹之功,配合中西医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 前列腺增生腹胀 病人因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导致尿潴留而发生腹部胀痛不适,用小茴香加食盐热熨小腹部,可促进排尿。每日3~4次,配合局...
-
婴儿长痱子怎么办 防痱治痱偏方
家长要识痱 痱子是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辨识痱子。临床上痱子分以下三种类型: 红痱最常见。好发于颈部、躯干、腋窝等部位,为圆而尖形似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一圈红晕,常成批出现。 白痱较少见。好发于长期卧床极度衰弱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常见于躯干和颈部,为针尖或针头大小、晶莹透亮、密集表浅的小水疱,部位较红痱浅,周围无红晕,疱壁极薄,轻擦易破,无痛痒感。病程较短,一般1-2天内可自行吸收,留有轻度脱屑。 脓痱较少见。好发于皮肤的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腹股沟及小儿的头颈部,痱子多为表浅的粟粒性小脓...
-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1.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2.将了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龋齿空隙,几小时牙痛即消,较长的时间内不再发生牙痛。 3.用水磨擦合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压迫,均可减轻痛苦。 4.用盐水或洒漱口几遍,也可减轻或止牙痛。 牙若是遇热而痛,多为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注意:顽固的牙痛最好是含服止痛片,可减轻一时的疼痛,但止痛不等于治疗。当牙痛发作时,用上述方法不能止痛,应速去医院进行急诊治疗。 防止牙痛关键在于保持口腔卫生,而早晚坚持刷牙很重要,饭后漱口也是个好办法。刷牙时要求...
-
口臭怎么办?中药漱口方
口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如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鼻咽部疾病(如萎缩性鼻炎、副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糖尿病等)所具有的症状。有了口臭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引起口臭的原因,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口臭。 中医认为,脏腑积热是口臭的主要原因,患者在有口臭的同时,常会伴有口渴、口干、牙龈红肿、便秘等症状。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可选用相应药物汤剂漱口,疗效满意。 藿香佩兰水: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