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丹 第69页

丹 第69页

  • 小活络丸(丹)的临床新用途

    小活络丸(丹)的临床新用途

    特约专家、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主任医师 何国兴 小活络丸来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由川乌、草乌、地龙、制乳香、制没药,胆南星组成,具有祛风活络、化湿止痛等功效。传统应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等病症。近年临床将其应用于其他疾病,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用小活络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方法:内服小活络丸,每次6克,早、中、晚各服1 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平均为2个疗程。一般用药3~...

  • 紫雪丹(散)临床新用

    紫雪丹(散)临床新用

    特约专家、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何国兴 紫雪丹,又名紫雪散,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含磁石、硝石、朴硝、石膏、滑石、寒水石、升麻、玄参、炙甘草、羚羊角、犀角、青木香、沉香、朱砂、麝香、丁香等。具有清热解毒、镇痉开窍的功效。传统应用于高热烦躁,神志不清,惊风抽搐,小儿急惊风等病症。近年来发现该药外敷对以下疾病有特效,现介绍如下。 治小儿发热:取紫雪散1 支,加入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窝内,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该法可迅速有效地控制高热,减...

  •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新用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新用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新的丹参复合制剂。由丹参浸膏、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理气止痛,醒神开窍之功效。传统应用于胸闷、心烦、心前区疼痛、失眠等。近年来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治疗以下疾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数则,以供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参考选用。 1.治疗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自临床治疗心绞痛以来已被证实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其疗效不仅优于传统的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等,而且目前尚无产生耐药性的报道。 方法: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4周为1个疗程。该药可显著降低总...

  • 小儿回春丹

    小儿回春丹

    来源 《敬修堂药说》。 组成 川贝母、陈皮、木香、白豆蔻、枳壳、法半夏、 沉香、天竺黄;僵蚕、全蝎、檀香各37.5克,牛黄、麝香 各12克,胆南星、大黄各60克,钩藤24克,天麻37.5 克,甘草26克,朱砂适量。 用法 中成药药店有售。每丸重0.09克,周岁以 下,每次1丸;一至二岁,每次2丸,每日二至三次。 功效主治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 痰热蒙蔽,发热烦躁,神昏惊厥,或反胃呕吐,夜啼吐 乳,痰嗽哮喘,腹痛泄泻。...

  • 治疗湿温疫疠名方——甘露消毒丹

    治疗湿温疫疠名方——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原载于《续名医案》引叶天士名方.又名普济消毒丹。 药物组成: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等11味中药组成。共研成细末,每次服9 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也可以神曲糊热,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湿热并重。证见发热肢软、无汗神烦,或汗热不退,胸腹闷胀,咽痛项肿,口渴便秘,或泻而不畅,小便淋涩,或身目发黄、舌苔白腻而厚或干黄者。 方中连翘、薄荷辛凉疏表,清热解毒;射干、贝母清泄肺气,利咽喉,与黄芩清泻肺火于上;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

  •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火》:“左金丸,治肝火。一名回令丸。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左金丸,原书谓其“治肝火”,后世方书也多将其列为清泻肝火的代表方,如《古今名医方论》、《医方集解》等。《丹溪心法·胁痛》中也再次提到:“有火盛者,当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   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必须思考:左金丸治肝火,为什么主用大量...

  • “圣丹妙方”防风通圣丸

    “圣丹妙方”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能治上通下,解表益里;上下并医,表里同治;具有上不损下,下不损上;表不伤里,里不伤表;上下表里,虚实寒热;无不俱到的绝妙之功效;难怪名日 “通圣”。真乃是通圣道,显圣应,保健康,祛疾病的灵妙的“圣方”。常用于外感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晕目眩、目赤睛痛、口苦燥干、咽喉不畅、胸膈痞满、咳嗽喘急、唾涕稠粘、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疮疡肿毒、湿疹丹斑、皮肤瘙痒、惊狂谵言等。难怪古往今来,医生首选之药,四季皆宜,男女效显,真正是“圣丹妙方”...

  • 活络丹分“大小”

    活络丹分“大小”

    光看活络丹的名字,大家可能会想到活血通络。不错,大小活络丹确实都能活血通络,但它们还有着本质的区别,所擅长治的病也大不相同。 大活络丹出自清代医学名著《兰台轨范》,是由白花蛇、威灵仙、草乌、天麻、全蝎等中药组成,有祛风扶正、活络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及脑梗塞造成的半身不遂,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的即可服用。 而小活络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川乌、草乌、地龙、乳香、没药等药物组成,有化痰通络、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质增生、跌打...

  • 丹参片的临床应用 简单介绍

    丹参片的临床应用 简单介绍

    丹参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作用。丹参历来被列为活血化瘀药的上品。丹参片是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主要药物丹参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成药。它保留了生药的有效成分,同时,服用安全方便,且价格低廉,在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中都取得可靠疗效。现就丹参片的临床应用作简单介绍。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 冠心...

  •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丹

    来源代《医方集解》。 组成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 用法上药放石臼中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盐水送下。中成药药店有售。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填精养血。用于肾水亏损,气血不足所致的须发早自,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 方解肝肾亏虚,精血耗伤,以致不能充养形体,不能润泽毛发,故身体瘦弱、须发早白;肾主骨,肝主筋,肝肾阴虚,则筋骨失养,故腰膝酸软,牙齿松弛;肾虚而精关不固,则会梦遗滑精。本方中何首乌能滋养肝肾,涩精固气;枸杞子、当归滋养肝血;菟丝子、牛膝补肾益精;补...

  • 中医辩证施治丹毒

    中医辩证施治丹毒

    (一)临床表现 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感染,好发于头面部及小腿。中医称其为“抱头火丹”或“大头瘟”;生于小腿的叫“流火”;游走全身的叫“赤游丹”等。表现起病急骤,先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而皮肤发,红,色泽鲜红如丹,按之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立即恢复。局部有烧的感,疼痛轻微,但在头皮盖上之丹毒,疼痛较重。红疹向四周扩大,与正常皮肤界限明显。有时可出现水泡,但很少化脓。...

  • 天王补心丹许多新用途

    天王补心丹许多新用途

    天王补心丹是常用中成药。此方由生地、人参、元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苓、石菖蒲、远志、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朱砂及桔梗共16味中药组成,具有补心安神、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结或口舌生疮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验与研究证实,本品还有许多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可用于治疗阳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阳痿的服药方法是:每次服2丸(18 克),早晚各服1次,用温开水送下。20 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后停药。经临床观察,用...

  •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可畏之甚。此阴虚而阳暴绝也。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壮如小指,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成,与一盏。至半夜,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利止,十数斤全安。”(《古今医案按·中风》)   这则医案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案中的郑先生,家境优厚,奉养膏粱,素多痰湿。长夏患泄痢,...

  • 临床发现紫雪丹还有许多新用途

    临床发现紫雪丹还有许多新用途

      紫雪丹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药物配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镇痉开窍的功效,传统应用于高热烦躁、神志不清、惊风抽搐、小儿急惊风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发现该药还有许多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小儿高热   取紫雪丹半支研为细末,加入适量清水,调为糊状,外敷于肚脐窝内,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小儿风疹   取紫雪丹1~2支,加入适量清水,调为糊状,外敷于肚脐窝内,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

  • 安神辰砂 古时仙丹

    安神辰砂 古时仙丹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与冷子兴邂逅维扬(今江苏省扬州市)郊外一乡村酒店,两人聊到宁荣两府渐渐衰败时,冷子兴说:“……只剩了(贾代)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炼丹自古以来是道家以辰砂(也称朱砂)等烧炼出“仙药”的方术,以此妄求飞天成仙、长生不老,在我国流传已久。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64年)便是著名的炼丹家,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其后,有陶弘景也好于炼丹术。...

  • 推荐两款克己药酒 丹参酒 养血安神酒

    推荐两款克己药酒 丹参酒 养血安神酒

    春节档喜剧《疯狂外星人》热映,其中外星人来到地球,被人灌醉扔到酒坛里并加上人参后,并说:“此酒大补,定能卖出高价。”尽管电影中这一段剧情喜剧成分居多,但也反映出国人喜爱泡药酒、喝药酒的习气。 从酿酒、喝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我们古人日子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本身独特的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由于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

  • 丹方诵记《汤头歌诀》

    丹方诵记《汤头歌诀》

    丹方诵记,先贤多有注重,如汪讱庵修改《汤头歌诀》,近人严苍山更是对汪氏《汤头歌诀》增辑,编成《汤头歌诀正续集》,影响较大。此外,陈修园与其父所编《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亦较实用。笔者结合自己习记丹方的一点领会,集成十条,以与同学者沟通。 1 根底法 根底法,指熟记根底丹方、小方及药组,为后边简编法打根底。根底丹方如四物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香砂六君汤、二陈汤、平胃散、五苓散、四逆散、逍遥散、八珍汤、生脉饮、二妙散、白虎汤、导赤散、六一散、凉膈散、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等;小方,如四乌贼骨...

  • 交感丹与交感丸 银翘散与银翘汤 枳术汤与枳术丸

    交感丹与交感丸 银翘散与银翘汤 枳术汤与枳术丸

    笔者曾在2017年9月14日刊登过“方名一字之差,组成功用不同”,今续举三例与同路同享之。 交感丹与交感丸 铁瓮先生交感丹,《补充内经拾遗方论》言为瑞竹堂方,铁瓮先生所制也。交,相也;感,通也,心肾交通,水火既济,故名交感也。组成为茯神去木四两、香附一斤炒黄,具调气安神之功。这以后并载降气汤,亦为瑞竹堂方,由茯神、香附、炙甘草组成,具升降阴阳之效。 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载交感丸,由炙香附一两、茯苓四两、琥珀五钱组成,具宁心解郁安神之功。主一切诸气为病,公私拂情...

  • 救救传统丸散膏丹吧!

    救救传统丸散膏丹吧!

    传统的中成药,疗效极佳,譬如治疗急性胃肠炎的香连丸、纯阳正气丸,常常药到病除。几百年传承下来,医生常用而得心应手的有数十种之多,慢性滋补的如右归丸,抢救重急诊的如舟车丸、备急丸、苏合香丸等等,历来是中医治病的法宝,然而,这些传统丸散今日大、小中药店俱已停止供药,偶尔开方,冀希侥幸配到,结果统统都给打了回票,病家忧急,医生无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封杀了药物,医生靠什么去治病呢?为此我专诚去请教了淮海路上的一家有名中药店,猥承意示,凡传统丸散膏丹,除仲景牌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名牌产品外,现今药厂大抵已...

    秘方方剂 2024-03-07 10 0 传统
  • 南宋名方还少丹临床新用

    南宋名方还少丹临床新用

    还少丹为南宋温肾补脾的著名 方剂。由南宋医学家杨焱编辑《杨氏 家藏方》收载(公元1120年~1185 年),山西人氏。 还少丹用山茱萸、淮山药、茯 苓、熟地、杜仲、淮牛膝、肉苁蓉、楮 实子、小茴香、巴戟天、枸杞子、远 志、菖蒲、五味子、大枣等组成。用量 除大枣(去核)一百枚外,其余各药 均为二两(100克)。练蜜和丸如梧 桐子大,每日服二次,每次服10丸, 淡盐汤下。功能:温肾补脾,养血益 精。主治:脾肾虚损,腰膝酸痛,阳痿 遗精,耳鸣目眩,精血亏耗‘,肌体瘦 弱,食欲减退,牙根酸痛,神疲乏力, 健忘...

  • 丹栀逍遥散止崩漏体会

    丹栀逍遥散止崩漏体会

    丹栀逍遥散出自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由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组成,具有疏肝清热、养血健脾之功,临床多用于肝郁血热之崩漏,月经先期,经量过多,或少腹疼痛,白带多,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者。笔者以丹栀逍遥散配合补肾养血之剂,治疗肝郁脾虚兼肾虚的崩漏,效果满意。 典型病案 王某,女,18岁,2013年3月25日初诊。患者主诉反复经血不止5年。期间每次月经来淋漓不断半月不止,有3次因出血不止,急诊住院治疗,服用妈富隆和止血药治疗后出血减少。出院后...

  • 止血丹 主治一般出血诸证

    止血丹 主治一般出血诸证

    组成及用法:大蓟、小蓟、侧柏叶、白茅根、大黄、茜草根、山栀子、陈棕炭、牡丹皮各250克,上药烧炭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置地上除去火毒。另加冰片30克,研细与上诸药混合均匀收贮备用。外敷用时,以井水调药,并加面粉共调。 主治:一般出血诸证,无论内外之伤。外用内服均可。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石玉生的经验方。 本方诸药均凉血止血药,烧炭存性,则止血作用更为显著,且能抑菌镇静,石氏常外用本方于创伤出血者。本方清热凉血,凡咳嗽带血、咯血、呕血、劳伤吐血、衄血、尿血等均可内服而止之。 本方...

  • 丹栀逍遥散治更年期综合征

    丹栀逍遥散治更年期综合征

    某女,48岁,农民。心悸、心烦、多汗、双腿乏力两个月。时常身上脸上一阵阵发热出汗,轰热汗。一天发作好几回。发热时心烦,腿乏力。平时胸闷气短,胃胀,食欲不振。脉弦细数,舌红无苔。按阴虚内热治疗一段时间后,虽然症状有所减轻,但效果不明显,还是心烦出汗。后来她在石家庄住了一段时间,医生按更年期综合征,开了一些调节神经的药物,服后症减,但不能停药,一停即犯。后寻得一老中医,又服一个月中药,现烘热汗出、心烦不减。观其面,面色发青,黑眼圈特别明显;自觉胸闷气短,轰热汗出,急燥心烦,心悸失眠。脉弦而虚,舌红少苔。 病因...

  • 你知道七宝美髯丹吗?

    你知道七宝美髯丹吗?

    关于七宝美髯丹的历史,最早见于《本草纲目》,书中写道:“明嘉靖初,邵元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七宝美髯丹从此名声大噪,成为续嗣延年的名方,后逐渐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肾两虚引起的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崩漏带下、肾虚不育、腰膝酸软等病症。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在体合骨;肝藏血,在体合筋。若肝肾亏虚,则精血耗伤,以致不能充养形体,故身体瘦弱;发为血之余,精血亏虚则须发早白;筋骨失养,故腰膝酸软、牙齿松弛;肾虚而精关不固,则...

  • 封髓丹治疗虚火上炎经验

    封髓丹治疗虚火上炎经验

    封髓丹首见于《医宗金鉴》,以治疗遗精早泄为功。笔者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它非单用于遗精早泄,还可以用于虚火上炎的多种病症。现将其临床体验叙述于后,以冀发挥其更大效应。 源流回溯 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化裁而来。三才封髓丹出自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原方由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焦”。列于“泻热门”(上焦热),但未说明主治病症。从药物功效上看,其适应指征应当是水亏火旺证。 在《医宗金鉴&mi...

  • 从“时疫丹”治疗时病瘟疫说起

    从“时疫丹”治疗时病瘟疫说起

    王石清(1884—1945),北京名医,初为教师,感国运多艰,兵乱频仍,瘟疫流行,遂潜心歧黄,自学成才。因成功救治乡间“哑巴痧”症,而名噪乡里。中年悬壶京城,多起奇疾,求诊者盈门,先生以寿世为怀,不分贫富,昼夜不拒。1945年8月,抗战胜利,消息传来,先生欣喜异常,大笑而逝,享年六十一岁。 时疫丹组方分析 在《王石清医话医案集》中载,王石清先生治疗疫病时,常自备“时疫丹”,一以救人,二以自全。我遍翻诸书,均未见著录。近日在整理其后人学医...

  • 复方丹参片与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片与丹参滴丸

    日常生活中,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从名字看,这两药只有细微差别,功效应该差不多,那么实际上是这样吗,患者日常服用应该注意什么?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都含有丹参、三七、冰片这三味药。丹参通血脉、活血祛瘀。三七化瘀通络止痛。冰片芳香开窍、通阳定痛。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虽说如此,但两种药还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区别。 起效缓急不同 邢俊武说,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口服或舌下含服,复方丹参片一般是口服...

  • 理法完备药味精简 陶汉华 丹芍二地汤

    理法完备药味精简 陶汉华 丹芍二地汤

    陶汉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丹芍二地汤是在温病学理论指导下,在古人成方基础上化裁而成,理法完备,药味精简。 组成:牡丹皮6~12克,赤芍6~12克,生地黄9~15克,地骨皮6~12克。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益阴。 主治:本...

  • 潜阳丹原方

    潜阳丹原方

    方源 郑氏在《医理真传》开篇即说“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子,又名曰龙”,又曰“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也就是说,他认为乾为阳,阳为龙,龙即阳的别称,所谓潜阳,其实就是潜龙。潜龙一词出自于《易经》:“乾乾为天,乾上乾下。初九:潜龙,勿用。”《易经》中的“潜龙勿用”是说阳气初生,尚且微弱,不当有所作为,当继续潜藏涵养,韬光养晦。亦如钦安先生所说“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

  • 丹毒(秘方数:15)

    丹毒(秘方数:15)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管和淋巴管周围急性炎症,亦可由血行感染所致。本病好发于小腿及面部,足癣和鼻炎常是主要诱因。临床特征为发病急剧,常先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继而患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表面灼热紧张,迅速向四周扩展,严重时损害上可发生大疱,自觉灼热疼痛。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等。本病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称慢性复发性丹毒;下肢复发性丹毒,日久可继发象皮肿。若发生于颜面部,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肿样改变。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相区别。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