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 第6页
-
邱明义巧妙合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和时方归脾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
邱明义,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临证50余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深谙辨证论治之精髓,临床强调以疗效为本,主张经方与时方并重,不局限于一方一药之中,以疗效为准,灵活将经方与时方结合,疗效确切。如治疗过敏性鼻炎之肺脾气虚兼外感风寒证,常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咳喘之痰热蕴肺证,常用小陷胸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泄泻之肝脾不和证,常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等。 苓桂术甘汤出自汉代《金匮要略》,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归脾汤出自宋代《严氏济生方》...
-
风痰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治疗以熄风理气降逆为主
张洪义教授从医近50余年,其医术精湛,尤擅长于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治,声誉颇佳。笔者于本科就读阶段有幸跟随恩师门诊4年,现择其疑难病案3则报道如下,以飨临床同道。 重用白矾治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古称噎,为临床常见病,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肠道疾患、神经官能症等病证,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神经性呃逆等。临床上习惯在辨其寒热虚实、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理气降逆之品,如柿蒂、代赭石等予以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顽固性呃逆常忽视化痰药的运用,故疗效不显。张洪义教授重用燥湿化痰之品...
-
治顽固性呃逆 厥阴病之主方
病案:廖某,男,63岁。呃 逆频作1月余。一个月前自觉 有气自小腹上攻,攻至腹则腹 胀,胸闷气短,心中烦热,易 怒,全身无力,继则频频呃逆, 不能自止。舌淡、苔薄白,脉沉 弦无力。证属肝阳虚衰,冲气 上逆。 治以补肝阳,平冲降逆。 方选乌梅丸加减。处方:鸟梅、 黄连各6克,茯苓12克,白术 8克,炮附子(先煎)、干姜、川 椒各5克,细辛、黄柏各3克, 沉香4克,桂枝、当归、党参各 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此方加减共服21剂,诸症 渐愈。 体会:乌梅丸出自《伤寒 论》,乃厥阴病之主方,古人主 要用于蛔...
-
应用尺胃穴治疗胃脘痛 顽固性呃逆 产后腹痛案
赖新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兹将赖新生应用尺胃穴治疗疾病之验案简述如下。 胃脘痛案 患者,男,33岁,2016年5月22日因“胃脘部疼痛1小时”就诊。自诉1小时前运动后贪饮冷品,遂出现胃脘疼痛,呕吐清涎,口不渴,畏寒肢冷,自服“胃复安”未见缓解。刻下症:胃脘胀满痛甚,拒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查体:腹软,胃脘处有明显的跳动感,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
-
顽固性呃逆 三拗汤,桂枝加桂汤,吴茱萸汤加减
郑某,男,60岁,于2018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嗜酒,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异常病史。4天前饮酒减衣着凉后呈现呃逆,24小时不止,伴心慌、乏力、胃痛、胃满。于3天前至某市医院就诊,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心电图示“房颤”;住院予西药治疗,心慌、胃痛缓解,呃逆无显着改善,遂求治于吾师陈五一,陈五一临证推崇审证求因,拿手把握病机。 刻见:体型肥硕、精神焦虑、乏力懒言、四肢欠温、频发呃逆;诉近4天自觉有一气团于脐周跳动,随后上窜并呈现呃逆,至咽喉部...
-
顽固性呃逆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门某,女,45岁。2021年5.月13日初诊,平素脾胃虚弱,近日因琐事生气,情志不畅,刻诊患者脉胃脘痞满,无腹胀压痛,频频嗳气呃逆,恶心欲呕,脉弦滑,舌质暗红,苔灰白微腻。诊断:(肝郁气滞型)呃逆。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30g(研细包煎), 姜半夏15g,党参15g,炙甘草6g,醋香附10g,白芍15g,青皮9g,降香9g,白蔻仁6g,神曲20g,丁香3g,生姜30g,大枣三枚。水煎服,日1服,早晚分服。 上方连服5服后,呃逆明显减轻,1日中偶有...
-
顽固性呃逆 气舍穴是足阳明胃经脉气注留场所
孙某,女,31岁,农人,吉林省和龙县龙水村夫。于1984年5月2日初诊。患者重复发生呃逆已有三年余。呃逆常常发生,不能参加劳动,呃逆响亮,连连不止,脘腹胀满,胸闷心烦,口臭,病况时轻时重,呃逆难抑,昼夜不停,经屡次各医院(乡镇县等医院)用中西药医治,但病未彻底治愈,今呃逆发生较重,到门诊针灸医治。 取穴:气舍穴,强影响。留针20~30分钟后,止呃逆。当日因下雨受凉,半夜又复发呃逆。用上针法,1针呃逆而愈。通过1年3个月后,随访未再发呃逆,身体恢复健康。 领会: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连连呃声、令人不...
-
前胡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
刘天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驻马店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对经方有独到见解。笔者跟诊时发现刘天骥不仅善用经方,还善用时方,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常应用合方。现将刘天骥运用前胡(竹叶)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前胡(竹叶)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第七》,原书记载此方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原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从方药组成来看,...
-
王思宽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思路与经验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体征, 咳嗽病程大于 8 周的咳嗽。然而西医对顽固性咳嗽除了对症治疗外, 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就显 得尤为重要。王思宽, 中医主治医师, 巩义市名老中医, 长期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4 0 余年, 擅长治疗内科 杂病。笔者在跟随王思宽老师临床学习期间, 发现王思 宽老师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 嗽, 疗效较好, 现将其诊疗思路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 内经》 对咳嗽的病因病机有详尽的论述。《 素问病 机气宜保命集》 将咳与嗽分开, 谓...
-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日常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小患者,一旦感受风寒就出现咳嗽、气喘,听诊肺部痰鸣音明显,发热或不发热,缠绵难愈,有的连续输液数天方能减轻,这类患儿发病特别频繁,可谓顽固。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真是让医者头痛,患儿家长闹心。西医治疗无非是抗炎抗病毒、化痰平喘,有条件的给予雾化,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建议可以给患儿同时服用小青龙颗粒和天黄猴枣散,疗效颇佳。 小青龙颗粒由《伤寒》名方小青龙汤制成的中成药。此方对于外感风寒咳嗽、内有停饮的患者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痰热内蕴的咳嗽患者单独用小青龙汤就不合适,因为小青龙汤过于温燥,这...
-
经方治疗顽固性哮喘一例
张某,男,46岁,农民,2021年7月2日就诊。诉经常气喘痰多,严重时不能平卧,已有10多年之久,常因受风寒诱发,服用氨茶碱,复方甘草片等药物,效果不佳。春夏常发,时轻时重。一周前因感受风寒,突然哮喘发作,不能平卧,声粗气喘,鼻有清涕,喉有痰鸣音,咯白色黏痰,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输液七天,效果不佳,求治中医。刻诊:胸满闷塞,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张口抬肩,呕恶,食欲不振,口黏不渴,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濡滑。听诊:两肺哮鸣音满布。 诊断:(痰浊阻肺,肺失肃清型)喘症。...
-
顽固性发热的治疗需分型辨证 识机立法
发热是临床各科的常见症状,目前关于发热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顽固性发热病程较长、病情顽固,且经多重治疗乏效。山东中医药大学陶汉华教授对于中医药治疗发热性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在治疗顽固性发热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审证求因,辨机为要 顽固性发热常见的病机有湿热蕴蒸、气郁发热、瘀血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等。然而这些病机描述均比较概括,具体辨证时还要辨明病位所在、病情轻重。以阴虚发热为例,临床上要根据脏腑辨证选用方药,偏肾阴虚者,可用...
-
临床诊疗中试用二首运气方治疗顽固性耳鸣
2016年为丙申年,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喜用丙申年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升明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笔者在临床诊疗中试用二首运气方治疗顽固性耳鸣,药到病除。现将此二则病案记录于下,并分析其源由。 病案一 黄某,女,48岁,于2016年4月10日初诊。既往多发子宫肌瘤、脂肪瘤。患耳鸣5年,曾口服平肝活血中药,静滴巴曲酶、前列地尔等西药,早期有一定疗效,但近3年来尝试多种办法,均无明显效果,近日因其母亲患病情绪不畅导致症状加重。细问其耳鸣特点,患者诉晨起左耳有...
-
育阴清热法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浅析
商荣义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自毕业近60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笔者曾有幸侍诊于商荣义,现就跟诊记录中商荣义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整理如下。 张某,女,34岁,2018年9月23日初诊。诉舌痛数年。现舌尖刺痛,口干,时有发热。伴有咽炎,遇情志不畅加重。排便困难,大便呈羊粪状。2018年1月行人流手术。舌红无苔,有裂痕,脉沉细。 处方:板蓝根30g,僵蚕3g,桑叶3g,菊花3g,竹茹3g,桑白皮30g,麦冬30g,玄参30g,石斛15g,当归15...
-
沈桂祥巧用达原饮治顽固性低热
华某,女,41岁,2022年11月4日初诊。主诉:低热7年余,午后尤甚。患者7年来每于劳累后出现间断低热,起初未介意,无结核病史。2022年7月30日因参与核酸采样工作而周身防护严实,体温达38.3℃,头昏、乏力,不恶寒,遂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沈桂祥诊治。经问诊得知,该患者除多年低热外,胃脘胀痛亦有半年余,嗳气则舒,偶反酸,口干苦,经中药调治有所改善,现纳旺善饥,大便臭,日2次,成形,溲黄。2022年8月25日因巧克力囊肿引发经行腹痛,服地诺孕素片(唯散宁)治疗见效。苔浊厚腻,舌偏红,脉滑小弦数。...
-
顽固性咳嗽处方用华盖散
梁某,男,25岁。2019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患者自诉4年前感冒后,在操场进行长跑运动,后来导致咳嗽难愈。近几年每年到12月份,咳嗽都会发作1次,屡服中西药,疗效都不佳,需要拖延2~3个月左右咳嗽方能止住。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现症:咳嗽晚间较剧,无痰,无恶寒发热,无咽痒咽干,无口干口渴,纳可,入睡较为困难,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色偏红,脉滑,双尺有根。 处方用华盖散:麻黄5g,杏仁10g,炙甘草3g,陈皮12g,紫苏叶10g,竹茹30g,茯苓30g,瓜蒌皮20g,百部10g,法半夏9g。5剂...
-
不寐 顽固性失眠 治法补益心脾温化水饮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邱明义临证50余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深谙辨证论治之精髓,主张经方与时方并重。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撷取邱明义合用经方、时方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以飨同道。 白某,女,68岁,2020年12月24日初诊。主诉:失眠5年余。刻下:睡眠差,易醒,多梦,头昏痛,以头顶为甚,后项疼痛,怕冷,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诊断:不寐(心脾亏虚,痰饮上逆)。 治法:补益心脾,温化水饮。 方用归脾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黄芪30g,党参30g,炒白术10g,当归10g,龙...
-
蒋健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蒋健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尤擅融古汇今,创制立新。现介绍其运用自拟头痛基本方治疗头痛顽疾医案一则如下。 居某,男,69岁。2017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将近40年。患者自30岁以后即有此疾,几乎每日午后三四点开始头痛发作,头痛发作时畏声、光刺激,头痛颇甚,自觉头部血管跳动,往往可持续头痛至深夜而影响睡眠,头痛遇寒加重、遇热可缓。在家族中,其父及兄弟姐妹皆有此头风顽疾。西医相...
-
顽固性呃逆处以降逆止呃汤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睡觉,不能谈话,痛苦不堪,求余诊治。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针双侧翳风,立止。患翁...
-
顽固性反复解黏液便 治验方
笔者曾治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大便化验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从其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来讲,当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困的痛泻,治当疏肝健脾、渗湿止泻,属痛泻要方的主治范围。从其症见脘腹痞满、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