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顽固 第5页

顽固 第5页

  • 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顽固性腹泻

    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顽固性腹泻

    临床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糖尿病顽 固性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26例,均为2住院患者。男14例、 女12例,年龄平均(50±16)岁,糖尿病病 史平均(12±8)年,腹泻3个月~1.2年,空 腹血糖8.1~13.4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 白8-3%~12.4%。 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 织对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腹泻 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 排除标准:①急性炎症性腹泻;②合 并心、脑、肝、肾严重并发...

  • 治老慢支 顽固性咳嗽方

    治老慢支 顽固性咳嗽方

    慢性支气管炎是春夏两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病程长,反复发作,属于中医肺阴亏耗、脾肾虚弱范畴。除采用西医、中药方剂治疗外,还可采用“三子水”泡脚,作为辅助治疗。 炒萝卜子30克,炒苏子30克,白芥子10克,一起入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沸,将药液倒人盆中,趁热熏蒸双脚,待水温适宜后浸泡30分钟。如水温低了可再添入适量热水,每日两次, 10天一个疗程。 罗香林 治顽固性咳嗽方 处方:鲜山药、鲜玉米各0.1 公斤,五味子15克。将上药加水...

  • 川贝橘子治疗顽固性咳嗽

    川贝橘子治疗顽固性咳嗽

    近年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川贝母煮橘子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收良效。现介绍如下: 取川贝母15克,橘子(中等大小去皮)2个。先用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煮20分钟,加冰糖适量,饮汤,食橘瓣。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需再添煮2个橘子,饮汤约200毫升,连用3日。儿童酌减。...

  •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柴瑞霭,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孙某,女,42岁,2015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现病史:2010年12月行回肠癌手术,术后病灶切除,但出现腹泻,每日多达12次之多,泻出呈水样粪便,泻前10分钟开始腹部疼痛,泻后腹痛消失,但继而出现恶寒,全身疲倦,需约休息半小时后,恶寒消失,体力渐复,每日腹泻周而复始,迄已五年。期间,2011年经某医院服中药半年,腹泻稍有好转,2012年初...

  • 治顽固性小儿流涎 治少白头方

    治顽固性小儿流涎 治少白头方

    治顽固性小儿流涎方 顽固性小儿流涎者,可取藿香正气丸(大蜜丸)4-5丸,加蚕沙3克、益智仁6克及莲子、芡实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偏寒者重用益智仁10克;偏热者加黄连须3克,一般2-4剂即可痊愈。 桑叶、芝麻治少白头方 霜桑叶或解桑叶500克,去除梗茎,研末。再将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两者加白糖适量拌匀备用。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开水送服。长期服用,可使少白头变黑。...

  • 治顽固性脓耳症经验

    治顽固性脓耳症经验

    经验方:党参、黄芪、生地、熟地、苍耳子、麦冬、防风、夏枯草、天花粉、黄芩各10 克,甘草5克。 加减:上呼吸道感染,头胀痛发热者,加川芎、柴胡各10克,白芷6克;脓性分泌物稠厚者,加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顽固性脓耳症患者50例,临床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

  • 运用夏枯草治疗顽固性眼疾

    运用夏枯草治疗顽固性眼疾

    夏枯草辛散苦泄,性寒清热,独入肝经,功能清肝火,益肝阴,长于明目,兼可散结,为临床治疗眼科疾病之佳品,亦为肝火内盛、瘰疬痰核之要药。 《本草纲目》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可见,大剂量夏枯草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是治疗顽固性眼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以下是一则笔者运用夏枯草治疗顽固性眼疾的案例,与中...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关格是由各种疾病发展到脾肾阳衰,阳不化湿,使水浊内生,浊邪壅塞三焦而发病。倒换散用大黄配荆芥穗,各等分为末,每服10克,温水调下。如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穗减半。大黄苦寒,其性重浊,主沉降,力猛善行,为攻...

  • 治顽固性鼻出血验方

    治顽固性鼻出血验方

      1.白及3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取药末适量,用糯米汤调拌,捏成条状。用药前清除鼻腔残余血块,然后将药条塞进患侧鼻腔,保留药条两天左右。一般塞用1~2次即可痊愈。   2.白茅根、藕节炭各25克,龙骨、牡蛎各20克,白及粉、生大黄各10克,生三七粉6克(分冲)。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10剂即可痊愈。(郭旭光)...

  • 治顽固性鼻出血二方

    治顽固性鼻出血二方

    1.白芨3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取药末适量,用糯米汤调拌,捏成条状。用药前清除鼻腔残余血块,将药条塞进患侧鼻腔,保留药条2天。塞用1~2次见效。 2.白茅根、藕节炭各25克,龙骨、牡蛎各20克,白芨粉、生大黄各10克,生三七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10剂显效。 郭旭光...

  • 中医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中医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清代郑寿全在《医理真传》中对封髓丹、潜阳丹的方义及应用均有巧妙的发挥,认为二方均有纳气归肾、引火归元之法。前方由黄柏、沙仁、甘草三味药组成,侧重于泻。后方由沙仁、附子、龟板、甘草四味药物组成,侧重于补。笔者以二者相配,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杨某,女,68岁,因“口舌生疮伴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于2012年2月26日就诊,患者4年前出现口疮,内服中西药治疗时有好转,近2年加重,请中西医诊治,效果不显。   症见:口舌疼痛,烦躁易怒,怕食冷饮热辣等刺激,咽...

  •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不久前,我的口腔里长出一个赤豆大小的口疮,我以为是上火了,没有在 意。可没过多久,我的口疮越来越多。为 了治疗口疮,我服用了维生素B:、六神丸 及牛黄解毒片等药物,但是效果均不理 想。邻居告诉我用苦丁茶漱口能治疗口 疮,我便用此方治疗一段时间,没想到口 疮出现的频率和数量都明显地减少了。 具体方法是:取干苦丁茶20克,用 100毫升的沸水冲泡,待水温自然冷却 后,将苦丁茶含漱在口中l一2分钟后吐 掉,每天可反复含漱3~4次,于饭前、饭 后睡觉前进行。 苦丁茶性寒、味苦,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

  • 顽固性口糜治验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

    顽固性口糜治验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

    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院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肾阳之存在以潜降为顺,性喜潜降。扶阳理论的创始人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卷二》中说:“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对《内经》“阴平阳秘”“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解释为“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祝味菊语)。认为阳气失其潜藏而浮越,就会发生疾病。临床上很多&ld...

  • 顽固性心悸针刺治疗取印堂透心区 中药验方

    顽固性心悸针刺治疗取印堂透心区 中药验方

    顽固性心悸 女,30岁,2015年10月31日初诊。心慌10年余,加重1年。 病史:患者自诉其高一时出现心慌,大学期间因考研压力大,心慌症状加重并伴体质量下降,心率每分钟130~140次,伴有头晕、情绪低落、喜悲喜哭,2012年怀孕期间症状减轻,产后7个月加重,近10年来四处求医,效不佳。 现症见:心慌,精神紧张、着急时加重,发作时心前区、后背部疼痛,平素胆小、害怕、喜悲欲哭不能自制,手脚发凉怕冷,右肾区疼痛,易烦躁,嗳气,脐周疼痛;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 d,经期5~7 d,末次月经...

  •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张某,男,46岁,于2015年6月3日因语蹇、口?、左侧肢体麻木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未系统口服降压药,无冠心病、糖尿病史,伴有头晕,口干咽燥,恶热汗出,喜冷饮,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P:108次/分,BP:200/100mmHg,构音欠清,左口角偏低,左侧肢体痛觉减弱,神经查体余(-)。尿蛋白:+-,TG:2.28mmol/l,CHO:6.63 mmol/l,LDL:4.31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

  •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周某,女,生于1969年7月23日。 2018年4月3日初诊。患顽固性口腔溃疡3年,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疼痛难忍,多处诊疗,未能根治。曾经寻求中医治疗,屡用清热泻火剂,效果不明显,故没有坚持服用。后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只有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后经常服用反应停。就诊时检查发现嘴唇内侧、舌体有多个溃疡面,部分溃疡面大、深、颜色苍白。舌体左侧边缘有如黄豆大小隆起结节,溃疡疼痛明显。平时经常觉得头晕乏力、畏寒、大便干结难解,诊脉为细脉。给予静顺汤加味。 处方:白茯苓10克,木...

  • 符文彬整合思维“一针二灸三巩固”模式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经验

    符文彬整合思维“一针二灸三巩固”模式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经验

    符文彬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授, 在近30年的临床、 教学及科研中, 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类疑难杂症的针灸治疗。 现将 符教授多年临证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介绍 如下。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瘫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 常 见于早期的失治误治, 或因面神经损伤严重的面瘫 患者, 有些患者即使采用了规范化治疗, 仍遗留后遗 症或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其临床主要症状有眼裂扩 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斜、 额纹变浅或消失、 面肌 倒错、 联带运动、 鳄鱼泪综合征、 面肌僵硬感、 耳鸣 等, 治疗常需...

  •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不寐”等范畴。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的比率为13.5%—24%[1]。笔者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病案记录 孙某,男,37岁,广东广州人,银行职员,初诊于2013年8月23日。患者因“顽固性失眠3年余”来我院就诊,自诉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反复失眠3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服用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交泰丸等疗效不佳,每日需服用...

  •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赵纪生,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学验倶丰,善于治疗肾病、脾胃病和心系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观察其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病案:余某,女,82岁。3年前因老伴患胃癌术后转移,出现性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盗汗,曾辗转多家医院医治,服用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故前来就诊。患者忧郁焦虑,精神疲惫,面容憔悴,形体消瘦,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每夜睡眠不超过2小时,有时...

  •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明星因严重失眠而出现抑郁的报道,失眠的危害是持续性的,它能使人白天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严重者头痛、头晕等其他疾病也会相继出现,给失眠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重度失眠患者(60岁左右),每日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否则彻夜难眠。此患者除失眠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服用安眠药五年余,深受此病...

  •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五脏之间,脏腑之间,六腑之间以及脏腑与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之间,均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路志正指出:“辨治疾病不能仅限于生病之脏,还应着眼于与疾...

  •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2017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木运不及,燥乃大行;终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燥火不降更为明显。我跟随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近来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很好效果。   蔡某,女,46岁,护士。初诊2017年12月1日,失眠10余年,彻夜不眠,口服舒乐安定从每晚1粒到现在每晚3粒都不能入睡,中药治疗无效,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每晚回到卧室看到枕头就十分恐惧,近半月尤为严重,精神几乎崩溃。刻下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双...

  • 顽固性失眠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临床验案

    顽固性失眠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临床验案

    顽固性失眠常见舌象特征分析及临床辨治举隅 顽固性失眠 (慢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 睡眠障碍, 作为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和 (或)睡眠质量严重不足, 并引起身体机能 低下的一种综合征 [1]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 节奏的加快, 顽固性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因其病 程缠绵, 病机复杂, 至今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 方法, 但中医对于顽固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 小, 依从性好, 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正确的辨证是良 好疗效的前提, 《临症验舌法》云: “核诸经络,...

  • 失眠焦虑案医案 术后小便不通案 顽固湿疹案

    失眠焦虑案医案 术后小便不通案 顽固湿疹案

    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常讲,用运气思路指导临床,是基于天人相应的思想,通过观察自然界气候物候气息的变化来了解人体气机的变化及临床表现,“谨调阴阳,无失气宜”,通过调整天人关系达到祛病目的。运气辨治,注重辨时、辨机、辨阴阳开阖枢变化,是对静态、空间的辨证的重要指导和补充。临证做到审象、辨时、握机,并“握机于病象之先”,抓得“先机”,方机相应,往往速效。...

  •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临床证型颇多,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好。”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是不寐的常见证型。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即“精不凝思,而龙雷震动”变生诸症。是病肝肾之虚为本,虚火扰神为标。据病组方,遵从叶氏“滋下清上”治法,立乌菟汤一方,效果显着。 方药:蒸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桑葚子15g,桑叶10g,菊花10g...

  •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张某,女,60岁。于2004年2月28日就诊。有顽固性呃逆病史10年,呃逆频繁,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常伴胃痛,其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夜间尤甚,大便秘结,四肢沉重乏力,常因频繁呃逆而影响入食,舌边有瘀斑、苔略黄腻,脉沉弦。经西医、中医治疗无效。张教授诊断其为痰瘀互结所至之顽固性呃逆,其病机为痰瘀互结,内阻于胃,胃气上逆而挟痰浊上泛,发为呃逆。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方药:紫丹参30 g,檀香12 g,砂仁12 g,灵脂10 g,生蒲黄(布包)10 g,延胡索10 g,枳壳12 g,大黄10 g,代...

  •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 、 “不得卧” , 是以经常不 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 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人 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 学习和健康 [1 ] 。顽固性失眠 属于失眠的一种, 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引起, 临床主要 表现为入睡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 日间疲倦感, 夜晚 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 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产生 紧张焦虑、 情绪不稳、 过度担心, 自觉痛...

  • 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 六经辨证论治

    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 六经辨证论治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脑病科荆志伟主任医师多以六经辨证论治、选方用药治疗头痛,效果较为理想。 白德全,男,55岁,工人。2019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头痛、眩晕5年。刻下:目赤,眼眶下青黑,自汗,腰痛。舌红苔白、有裂纹、黏液带、边有齿痕,脉弦数。此为少阳、太阴同病。用小柴胡汤合桂枝加葛根汤合吴茱萸汤。 处方:大枣...

  • 治疗顽固性失眠强调补泻手法 选穴处方以和调督任为主

    治疗顽固性失眠强调补泻手法 选穴处方以和调督任为主

    失眠,作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据有关部门推断,到2020年,全球失眠症患者数预计突破7亿。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统计表明,睡眠病症已经困扰着全球27%的人。在我国,约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长期失眠会严重降低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并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率。失眠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焦虑、抑郁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免疫力降低的危险因素。严重的睡眠缺失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

  • 白芷治疗顽固性头痛和蛇伤的故事

    白芷治疗顽固性头痛和蛇伤的故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白芷治疗顽固性头痛和蛇伤的故事。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白芷 【发明】按王璆《百一选方》云: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明医杨介治之,连进三丸,即时病失。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遂命名都梁丸。其药治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血风头痛,皆效。 【附方】毒蛇伤螫 临川有人被蝮伤,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顷遍身皮胀,黄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调香白芷末一升,灌之。觉脐中搰搰然,黄水自口出,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