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 第41页

性 第41页

  • 行气止痛败酱草治慢性盆腔炎

    行气止痛败酱草治慢性盆腔炎

    处方:败酱草30克,赤芍、白芍、红藤、元胡各15克,当归12克,川楝子、鬼针草、桃仁、红花、香附各lO 克,乌药5克。 加减:盆腔检查有炎性包块者,加穿山甲、三棱、莪术各10克;白带多者,加薏苡仁30克,黄柏、茵陈各10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化瘀利湿,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症见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疼痛,劳累、性生活后或经期加剧,.常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舌暗苔白,脉涩。 黄惠玲...

  • 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瘀热互结型

    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瘀热互结型

    处方:红藤20克,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三七、当归、白芍、丹皮各12克,浙贝母、元胡各15克,香附、昆布各10克。 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2克,小茴香8克;带多、色黄加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带多、色白加川革薛12克,茯苓15克;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怀牛膝各15克;月经量多、色紫加生地15克,黄芩炭10克;腹部包块加穿山甲、三棱各10克;少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克;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克,黄柏12克;伴头晕、目眩加炒白术15克,天麻12克。每天1剂,水煎分服3次,7天为1疗程,连服3...

  • 丝瓜巧冶女性疾病验方

    丝瓜巧冶女性疾病验方

    中医认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借助老丝瓜之气能导引人体经络通畅、气血通顺。现介绍几则丝瓜治疗女性疾病的验方。 治痛经:取干丝瓜一个,水煎服,每日服两次。 治月经失调:丝瓜子焙干,用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温黄酒冲后服用,每日两次。 治月经过多:老丝瓜一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盐开水冲送。如用黄酒冲服,有催乳作用。 治子宫出血: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两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有效。...

  • 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调节理论

    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调节理论

    中医妇科学曾是临床四大学科之一,近百年来中医妇科学发展缓慢。我认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首先要有源于实践的理论的提高与创新。妇科的专业理论已有一定基础,但还很不够,不能满足于一方一法而忽略理论的重要性。 要加速中医妇科学的专科理论系统化、规范化;要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发展宏观理论;要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发展微观理论;要提高妇科的辨治水平,发挥辨治特色;要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普遍提高妇科人才的素质,重点培养尖子人才;研究应当继承与发掘并重,理论与临床齐驱,一般与重点结合。 夏桂成,1931年出生于江...

  • 独取次髎穴治疗慢性盆腔炎

    独取次髎穴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性特点】   “髎”即骨之空隙,此指骶骨后孔。因本穴位于骶骨第二孔中,居次上,故名次髎。骶后孔共4对,分别称为上、次、中、下髎,合称八髎穴。《素问·骨空论》云:“腰痛不可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之间”,《针灸大成》也载:“八韶总治腰痛”,说明八髎穴皆是治疗腰痛的要穴。   次髎穴乃八髎之一,位于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腰骶部的重要腧穴。腰以下挟脊骶骨部是足少阴、...

  • 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外治三法

    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外治三法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等病症,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具有明硅优势,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又能避免西医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女性生殖器官静脉血运丰富,盆腔器官相邻血管壁薄的特点,采用局部热敷、熏蒸等方法使药物直接浸润渗透到子宫周围,达...

  •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处方与用法:蚕沙200克,炒焦成炭,研末。每次15克,黄酒送服,日3次。 功效:收涩止血,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腹部隐痛,下血较多,色黑紫成块。...

  • 中药用于女性避孕经验

    中药用于女性避孕经验

    经验方:王不留行、芸苔子、急性子,茺蔚子、绿豆各适量。 用法:将以上五味分别研成极细粉末,混匀,制成如梧桐子大药丸。口服,每次9克,每天2次。 疗效:本方用于女性避孕120例,其中产后或人工流产后第5日服药者22例,非哺乳期于月经周期第5日服药者64例,连服7日;哺乳期闭经者34例,每月适时服药7日,连服6个月经周期。结果避孕成功者118例,失败2例(均系非哺乳期服药者),避孕成功率99.33%。...

  • 性欲减退 阳痿早泄 临床方解

    性欲减退 阳痿早泄 临床方解

    王劲松,1965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医学硕士,江苏省徐州市名中医,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师承于首届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著有《王劲松中医精室论》《男科专家临床随笔》等。 组成:熟地黄、茯神、山茱萸、紫丹参各15g,巴戟天、石斛、麦冬、石菖蒲、远志、枸杞子各l0g,酸枣仁20g,五味子5g,制附片3g(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功效:滋阴精,温阳气,养血安神,蠲浊益智。 主治: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或男性不育等,证属阴精阳气亏虚、痰浊郁滞,以及精...

  • 活血消症 名医治盆腔炎性包块方

    活血消症 名医治盆腔炎性包块方

    处方:柴胡、三棱、枳实、莪术、川牛膝、生鸡内金各9克,赤芍、白芍、香附、元胡各12克,红藤、乳香、没药、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25克,生水蛭 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活血消症。用于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医辨证属肝郁化热型。症见少腹疼痛,按之明显,伴月经期量多,经前胸乳胀痛,腰痛,带下色黄或赤白,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创方者:刘云鹏...

  •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慢性盆腔炎是内生殖器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炎症而渐渐蔓延到盆腔结缔组织的一种病变,在妇科疾患的范围内是比较常见而难根治的一种疾病。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在症状方面一般没有发烧或剧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往往病人自觉腹部隐痛或阵痛,尤其在经期前后,感到腹部胀痛,有的有腰腿痛、白带异常或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及出血等。而且大多数人因此而患不孕症及其他兼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规则或痛经,而调经也就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脉象及其他症状来综合分析,以审其病在脏、在腑,还...

  • 治老年性阴道炎验方

    治老年性阴道炎验方

    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后,患者自觉外阴灼热、痒痛不适、白带增加色黄质稀,并易发尿频、尿痛、小便失禁等症。该病在中医学中属“带下”、“阴痒”的范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外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很好,为此推荐两种外洗药方。 方一:白鲜皮、鸡血藤、制首乌、仙灵脾各3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水煎2次,去渣后合并药液,待温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洗15分钟。本方具有养血、润燥、止痒的功效。 方二:野菊花、黄柏、蛇床子、紫草各3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2...

  • 女性常见病的饮食调理

    女性常见病的饮食调理

    痛经:吃一根香蕉香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而维生素B6具有安定神经的作用,不仅可以稳定女性在经期的不安情绪,还有助于改善睡眠、减轻腹痛。 经期不适:喝上一杯蜂蜜热奶月经期间,如出现下腹疼痛、腰膝酸软、失眠及情绪烦躁时,可在晚上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可以舒缓情绪,减轻腹痛、防止感染、减少经期血量。蜂蜜、牛奶对调节神经有效,可以消除失眠、紧张情绪等。 偏头痛:多吃“镁食”能缓解偏头痛好发于育龄女性,其原因复杂。但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往往血液中镁含量极低。经常多吃富镁食物有助减少偏l头痛发...

  •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李某,女,42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自诉少腹疼痛一年余,常有带下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少色淡,延日不止。曾经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服中、西药,效不佳,望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辨证为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冲任不畅,治以升阳除湿汤加减: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苡仁12克,元胡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

  • 女子性欲亢进的中医治疗

    女子性欲亢进的中医治疗

    1.肝经风热:患者身体健壮,易发怒,性欲亢进,每晚要求同房3—4次仍不满足,难入睡眠,每次同房时间很久才能满足入睡,二便正常,纳食正常,舌质红苔正常,脉弦。 治法:平肝清热。 处方:当归、川楝树根各10克,茯苓15克,栀子、白芍、柴胡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肝胆湿热:患者素来身体健康,但有胸胁痛,时发性欲亢进,每次同房时间很久仍不满足入睡,甚至每晚要求同房多次,口苦,大便略烂,小便黄,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清肝利胆,祛风燥湿。 处方:柴胡、龙胆草、天...

  • 薏苡仁当归最宜女性服

    薏苡仁当归最宜女性服

    当归 从南北朝 开始.当归就被视为 女性补血活血之佳 品。其能补血调经、活 血止痛、润肠通便、泽 颜润肤、生肌强体、延 年益寿。多用于治疗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及虚寒腹痛等症。近 期研究发现.当归还 可以促进雌激素分 泌.并增加循环血量. 以营养皮肤。用法为: 取当归3~4克.大枣3 枚,泡水代茶频饮.连 用5天。 薏苡仁 本品既 为常用中药.又是常 吃的食物.其味甘、 淡,性微寒。有利水消 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多种 功效。薏苡仁.中纤维素含量高. 又低脂、低热量,对下半身容易 水肿的女性有奇效.也是减肥 的...

  • 中医师覃雪莲调理女性卵巢囊肿

    中医师覃雪莲调理女性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病,原南宁博大医院针灸科中医师覃雪莲介绍,如果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可以先服用桂枝茯苓丸调理。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消(包块)的名方,实践证明对卵巢囊肿有较好的效果。但临床发现,桂枝茯苓丸的效果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服用该药的人,囊肿都会消除。此外,该药需要按照说明书服用一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卵巢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的,覃雪莲建议,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清热化瘀治慢性盆腔炎

    清热化瘀治慢性盆腔炎

      组成蒲公英30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续断12克,刘寄奴12克,桑寄生12克,延胡索15克,柴胡9克。   功能清热化瘀,疏理冲任。   主治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腺病合并炎症性腹痛属热瘀交结,冲任气滞者。妇女下腹疼痛,痛连腰骶,劳累、性交、经期腹痛加重,或伴带多色黄,肢倦身重,低热起伏等,舌质红或见边尖瘀紫,脉弦数或弦涩。   用法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慢煎半小时,2煎半小时,两次煎液混合,分两份,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饭后半小时服药。可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

  • 更年期 - 女性的“多事之秋”

    更年期 - 女性的“多事之秋”

    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把从中年走向老年的过渡时期习惯以“更年期”一词来称呼。 更年期四个食疗方: 杞枣汤: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赤豆薏苡仁红枣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枣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洗净酸枣仁,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

  • 女性宫寒 益肾暖宫方

    女性宫寒 益肾暖宫方

    宫寒困扰着许多现代女性,主要表现为小腹坠胀疼痛、月经不调等,甚至引起不孕。宫寒属中医病名,虽不能套用西医具体的疾病,但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笔者研发出一剂专门针对女性宫寒的膏方——益肾暖宫方,有不错的疗效。 益肾暖宫方由《金匮要略》里的名方——“温经汤”化裁而来,主要针对的是由肝血不足、肾阳亏虚、寒凝胞内引起的四肢不温,下腹坠胀、疼痛,白带多,...

  • 治妊娠呕吐 滴虫性阴道炎方

    治妊娠呕吐 滴虫性阴道炎方

    治妊娠呕吐经验 方法:取丁香15克,半夏20 克。共研为细粉,取适量用生姜汁调为糊状,敷肚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敷3~4日。 主治:妊娠呕吐,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症见妊娠后恶心,呕吐清水,厌食,口淡无味,精神疲倦,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刘诚玉 治滴虫性阴道炎经验 方法:患者临睡前用洁净温开水清洗外阴,上床后仰卧位,取六神丸15粒入阴道,每晚1次,6天为1 疗程。孕妇禁用,经期停用。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有灼热、性交痛等,分泌物为稀薄脓...

  • 男科龟龄集能治女性病

    男科龟龄集能治女性病

      龟龄集是我国传统中成药,起源于宫廷,已有400多年历史。主要由人参、鹿茸、肉苁蓉、海马、淫羊霍等大补气血、温阳益精之品组成,常用于男性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素有男科“圣药”美称。现代研究表明,龟龄集还可用于多种因肾阳虚损所致妇科病的治疗。   不孕症 由肾阳亏虚、冲任失调所致女性不孕,可取本品0.5克,每天口服1次,连续服用至受孕。具有温肾种子之功效。也可用龟龄集酒剂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每次30毫升,每天3次,连续服用至受孕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

  • 慢性盆腔炎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

    慢性盆腔炎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

      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   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藤9克,忍冬藤12克,香附6克,甘草3克。方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之效,名医刘奉五先生曾言:“是气分药,又能入血而行血中之气,在气能调血,在血能调气,所以在调理月经时,多以柴胡配伍而组方。”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起养血柔肝之功。川楝子合延胡索名金铃子散,为行气活血、...

  • 妇产慢性盆腔炎治方

    妇产慢性盆腔炎治方

      赵某,女,42岁,2008年3月2日初诊。   主诉:腹痛3月有余,带下量多清稀色白。患者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多,色淡,延日不止,10余日方尽,经妇产科检查诊为慢性盆腔炎,曾服中西药多种,效不佳。   笔者观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气不升,重浊之气聚于下焦而发,治当温阳益气,处方以升阳除湿汤加减。   组方: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木香5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薏仁12克,乌药5克,甘松6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连...

  • 慢性盆腔炎如何根治 祛湿泻浊

    慢性盆腔炎如何根治 祛湿泻浊

      钱某,女,35岁,2010年3月2日初诊。带下赤白,少腹胀痛不适2月余,伴腰酸乏力,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曾服中西药多种,罔效。近几日,腰酸腹痛加重,带下黏稠,红白相兼,大便干结,食欲不振,观其面黄消瘦,触之腹部胀满,脉滑数,舌红苔黄,此乃下焦气滞,湿热壅结之故,治当祛湿泻浊,以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10克,厚朴9克,枳壳9克,芒硝6克,木香6克,炒苡仁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烂便3次,腥臭,且矢气连连,腹胀痛明显减轻,带下减少,饮食增进,舌红苔薄黄,脉濡弱,下...

  • 治盆腔炎方“亚急性盆腔炎”

    治盆腔炎方“亚急性盆腔炎”

    药物.组成 金银花、蒲公英、车前草、丹参各12克,红花、黄芩、败酱草各9克,元胡6克,生甘草3克。 制法与服法 上药入沙锅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每日1剂,分3次服用,5—7天为1个疗程。 说明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验方中所用的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蒲公英、车前草有消炎利尿作用;丹参、红花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元胡能解痉止痛。故本方对于妇科常见病“亚急性盆腔炎”治疗有效,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之效。...

  • 慢性盆腔炎外敷方

    慢性盆腔炎外敷方

    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之邪侵袭胞脉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 方用:千年健、川椒、羌活、独活、红花、血竭、钻地风各6克。白芷、艾叶各10克.赤芍、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防风、当归尾、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透骨草 100克。共研细末.装入纱布袋中干蒸后热敷患部. 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8 次为1个疗程.每剂可用8次。(郭旭光)...

  • 滋肾益精 尹新生治疗慢性骨髓炎

    滋肾益精 尹新生治疗慢性骨髓炎

    名医治慢性骨髓炎(脾胃虚弱)方 处方:木香6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砂仁、白术、陈皮、山药各10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症见食少倦怠,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肌肉萎缩,便溏,下肢浮肿,创口不愈,腐肉难去,肉芽生长不良,舌淡,苔白,脉缓弱。 创方者:尹新生 名医治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0克,山茱萸12克,丹皮、茯苓、牛膝各10克,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烊化)、龟版胶 (烊化)各12克,泽泻8克。...

  • 女性看妇科疾病 选择看中医

    女性看妇科疾病 选择看中医

    很多女性朋友到医院看妇科疾病,对于选择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拿不准主意,其实,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以下几类疾病更适合看中医。 功能性子宫出血 妇女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为原则,收效较好。 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50岁左右,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大汗淋漓等症状,称之为“...

  • 慢性盆腔炎所致病 验案举隅方

    慢性盆腔炎所致病 验案举隅方

      慢性盆腔炎是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该病属中医“癥瘕”、“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证治要诀·妇人门》云:“经事来而腹痛,不来亦腹痛,皆血不调故也”。笔者有幸拜豫东民间老中医黄少峰大夫为师,根据黄老自己的临床经验及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