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症 第59页

症 第59页

  • 病症尽除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

    病症尽除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

      徐某,男,48岁。2008年11月25日初诊。自述左眼患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3个月有余,时好时坏,曾在多处用过多种疗法无效。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混合充血,角膜周围有两处黄豆和小豆粒大小的疱疹,羞明,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脾蕴热,治宜养肺阴,清肝热。方用养肺清肝汤:决明子、麦冬各15克,生地、沙参、白芍、白及、龙胆草各12克,菊花、黄芩各9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服药9剂后,患者告知笔者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药9剂。复查结果:眼部疱疹消失,怕光、流泪症状消除。1年后...

  • 治红眼病 眼结膜干燥症方

    治红眼病 眼结膜干燥症方

    治红眼病方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好发于春秋二季,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24克,菊花、连翘、白蒺藜、赤芍各12克,薄荷、红花、蝉蜕各9克。用法:上药水煎,煎好后,将药液置于玻璃杯内,将硬纸中央剪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孑L后覆盖杯口,将患眼对准圆孔,熏10分钟左右,待药液变温后,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 1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 黄 敬 治眼结膜干燥症方 处方:苍术3克,当归6克。共研粉末,分3次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4-5日,自觉症状及结膜损...

  • 秋冬补“眼泪” 可防干眼症

    秋冬补“眼泪” 可防干眼症

      秋冬季节,风干物燥,皮肤也易干燥皲裂,人们在忙着给皮肤保湿时,却往往忽略了眼睛也要做好“保湿”工作。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眼科医生邹文进表示,近段门诊接到不少干眼症患者,其中严重的甚至已引起了角膜穿孔。   65岁的市民黄爱玲,两个月前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术后效果明显,视力恢复得很好。但两周后,黄爱玲突然发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睛出现异物感,且怕光,睁不开眼,担心是术后并发症的她,连忙回院复查。检查发现她的角膜已出现了直径2毫米的穿孔。经结膜瓣遮盖+羊膜移植术后,她的...

  • 干眼症 眼目濡养干涩自然消除

    干眼症 眼目濡养干涩自然消除

    一到春季有的老人总感觉眼睛干涩、怕光,看一会儿报纸、电视眼睛就很累.有的人还伴有眼内异物感(总是觉得眼睛里有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征兆。 一旦有了上述不适。最好及时诊治,若是任其发展,有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瘢痕,角膜血管翳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干眼症没有什么特效方法,一般多采用人工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药物一旦停用,症状往往复发,无法根治。中医治疗干眼症,通过辨证分型,从根本上对阴虚燥热的病理状态进行调理,增加人体津液的生成;津液足则泪液足...

  • “眼挑针”胞睑方 清热健脾对症调

    “眼挑针”胞睑方 清热健脾对症调

    有些人一吃热气的东西就会出现眼睑沙涩胀痛、不舒服,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眼挑针”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表示,广州方言里的“眼挑针”,属常见眼睑病——麦粒肿,是眼疮的一种,中医认为眼疮经常与“热气”(上火)有关,日常的治疗调理除了要清火外,还要注意调理脾胃。 清热健脾对症调 眼疮刚出现的时候可以使用中药调理,一般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这是针对眼疮突发后的治疗,可用野菊花15克、...

  • 江苏名医治干眼症方

    江苏名医治干眼症方

    江苏名医治干眼症(肺阴不足)方: 处方:生地、玄参、麦冬、白芍、牡丹皮各10克,薄荷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清肺。用于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症,中医辨证属肺阴不足型。症见眼干涩,磨痛,口干,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专家点评: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干眼症常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类,前者即为水液缺乏性干眼症。临床上以水液缺乏性干眼症最为常见。 江苏名医治干眼症(阴虚湿热)方: 处方:生地、麦冬、石斛、茵陈、天冬、赤芍各10克,炒黄芩、枳壳各6克,甘草3克。...

  • 春节用眼频 慎防干眼症

    春节用眼频 慎防干眼症

    春节前后是市民用电脑、看电视、读书备考等较多的时节,长时间用眼,易造成干眼症高发,眼科专家给人们提出了预防干眼症的方法 长期开灯睡觉 有损婴儿视力   婴幼儿的睡觉问题,是家长最劳心费神的问题之一。孩子哭闹、换尿布、喂奶……在夜里,家长们常忙得不可开交。为此,不少年轻的家长会在婴儿的床头开一盏长明灯。对此做法,育儿专家表示并不可取,长期开灯睡觉,会给婴儿带来危害。   育儿专家表示,彻夜开灯会让入睡后的宝宝被动接受“光污染”。长期如此,不仅会降低宝宝的免疫力...

  • 秋季干眼症高发 喝点茶 缓解干眼症

    秋季干眼症高发 喝点茶 缓解干眼症

      炎热的夏天渐渐过去,凉爽的秋天如约而至,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中,却有很多疾病如期而至。秋季气候干燥,会使人体呈现一些“燥”象,如喉痒、口感、呛咳、大便不畅等不适。同样,眼部水分也较其他季节蒸发得快,因此容易造成眼部干燥不适的感觉,这就是医学中常说的干眼症。   那么在秋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预防这种常见疾病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王燕。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王燕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宋莉萍...

  • 青葙子治疗夜盲色盲等症

    青葙子治疗夜盲色盲等症

    青葙子为清肝明目之佳品,常用治疗肝虚目病,如视力减退,目生翳障,两眼昏花,夜盲、色盲等症,余常用《医宗金鉴》中的青葙子丸。 方用:青葙子、生地、菟丝子、茺蔚子、防风、黑参、柴胡、泽泻、车前子、茯苓、五味子各50克,细辛15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本方有补肝肾明目之功,治疗血虚目病有较好的疗效。(程宝书)...

  • 治疗青光眼和夜盲症

    治疗青光眼和夜盲症

    【简介】青光眼是眼科一种疑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女性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较多 【治法】补肝、明目、疏风、清热 【方名】青光眼和夜盲症 【组成】羊肝菊花汤 羊肝100g,谷精草15g,白菊花15g 【制法】将上药一同入锅内用清水适量煎汤取汁,再用药汁煮羊肝至熟。 【用法】每日一剂 【出处】中医培训网...

  • 治干眼症方

    治干眼症方

    半小勺食盐,加入半碗凉开水,溶化后以消毒药棉蘸盐水洗眼,每日早晚各洗1次。干眼症主要是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症见眼睛酸涩发干,经常眨眼。一般不易根治。本法坚持半月,病症即可改善;以后每周至少再洗3日,持续洗眼,有望治愈。 主治:干眼症。...

  • 春季眼部不适 护眼 “对症下药”

    春季眼部不适 护眼 “对症下药”

    春季温差大、气候多变、气压不稳,许多细菌、病毒以及过敏原都开始活跃起来,造成眼病多发。对于患有不同眼病的患者来说.有时却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比如眼睛发痒、干涩、发红、流泪等等。因此,对于在春季出现的眼部不适,护眼应 “对症下药”,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1.卡他性结膜炎这是一种春季多发的过敏性眼科常见病,季节性强,容易反复,主要是因为春季空气中致敏性物质大量增多,比如花粉、风沙、目光、浮尘等,常表现为双眼难以忍受的刺痒、眼红、流泪、灼热感,以及出现乳白色的黏液性分...

  • 菊花枸杞子治老年流泪症经验方

    菊花枸杞子治老年流泪症经验方

    流眼泪可以说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眼科门诊常有不少因为流泪症状来看病的老年人。而除了眼病导致的流泪,我们还发现,不少老人因为擦眼泪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流泪。对于老人,擦眼泪最好向上擦而不是向下擦。 经验方:菊花、枸杞子各15克,生地、熟地各12 克,当归、女贞子、旱莲草、川芎、车前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老年流泪症20例,显效15例,好转2例,无效3例。 治老年流泪症偏方:红花9克,苍术11克,杭菊花12克。将3味药加入500毫升沸水中浸泡,至水温热后用消毒棉洗眼。每日早晚2次...

  • 老花眼 老年玻璃体混浊等症坚持按摩

    老花眼 老年玻璃体混浊等症坚持按摩

      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俗话说“四十七八,两眼花花”,中老年人常说的“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都属老花眼典型症状。治疗老花眼方法很多,下面就为你介绍其中的一种——按摩疗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具体做法是在每天晚上临睡前、早上起床后,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全身放松,入静3~5分钟,将两手掌相对搓热,...

  • 治干眼症 眼结膜炎方

    治干眼症 眼结膜炎方

    治干眼症方 处方:白芍、茯苓各15克;柴胡、枳壳、蔓荆子各12克,木贼、密蒙花各10克,甘草、当归、薄荷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补脾。 主治:干眼症,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症见眼内干涩不适,情志郁闷不舒,喜叹息,倦怠,食少,大便溏,舌体胖,脉弦细弱。 胡梵钢 治眼结膜炎方 处方:金银花10克.'黄连6 克,甘草3克。便秘者,加。大黄5 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眼结膜炎,中医辨证为火毒型,症见眼白鲜红,甚至可见小出血点,眼睑红肿明显...

  • 牛奶敷眼治干眼症

    牛奶敷眼治干眼症

    老人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易疲劳等症状,人称干眼症。中医认为这与上年纪后肝血不足、不能上濡于目有关,用牛奶敷,眼可有效缓解此症。 牛奶味甘,性微寒无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外敷可补液润燥。用牛奶敷眼缓解眼部干涩、疲劳症状效果明显。方法是将纱布折叠成小片,用牛奶浸透后覆盖在眼皮上20-30分钟,同时缓慢转动眼球,早晚各1次,连续5天可见效。...

  • 飞蚊症 症状改善方法

    飞蚊症 症状改善方法

      飞蚊症,学名“玻璃体混浊”。顾名思义,它的症状是眼前出现黑点,并随眼球的转动而转动,像飞蚊一般,形状有椭圆形、点状、线状等。飞蚊症一般出现在40岁以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眼睛的负担也相应增加,飞蚊症趋向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眼睛开始“与蚊共舞”。   飞蚊症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前者特点有异常闪光,短时间内飞蚊数增加,视线有被遮挡的感觉。一般由玻璃体变化、视网膜裂孔和其他疾病引起,需要医生诊断病因,对症治疗。如系生理性飞蚊症,多因生活不规律,...

  • 全面御寒对症护眼

    全面御寒对症护眼

      冬季来临,冷风迎面袭来,有些老人家禁不住“眼泪汪汪”,视物模糊,很多时候都是“揉揉眼睛里的泪水一笑而过”。眼科专家提醒说,部分“眼泪汪汪”者可能是患上眼病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切不可揉眼潇洒转身。   寒风起老人眼睛“受冻了”   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医眼科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份以来,到医院做治疗的人逐月增多,且以老年人居多,仅10月份到11月份就增加了20%左右的门诊就诊量。   中山大学附...

  • 治愈眨眼症一例

    治愈眨眼症一例

    温胆汤方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卷八,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笔者近来应用治疗眨眼症一例,取得较好效果,治案如下: 余某,女,11岁,学生。于2013年12 月16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眼睛不自主地频繁眨动,曾请西医内科,眼科诊治,作了各项有关检查,给予消炎和湿润药治疗,疗效不显,故来寻求中医治疗。患者母亲代诉其头晕,胸闷不舒,曾见自言自语,嘴巴抽动。诊见表情呆滞,少言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

  • 韭花海带汤防干眼症

    韭花海带汤防干眼症

    入秋后中老年人易患干眼症,这与上年纪后泪腺萎缩有关,眼睛常常出现干涩、酸胀、异物感。常食韭花海带汤有助于预防干眼症。 韭花富含视黄醇,可防止泪腺上皮细胞萎缩,减少角膜上皮角化,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再生,从而增加泪液的分泌。另外,视黄醇对海带中的黏多糖有催化合成的作用。黏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分,亲水力强,可帮助黏膜和结缔组织保持水分,使眼球表面滋润 取泡发好的海带50克,加水煮熟后放入20克韭花,再煮2分钟即可,吃韭花海带并喝汤。每周2~3次,长期食用效果更好。 (硕士 张艳)...

  • 防治结膜松弛症 按摩加热敷

    防治结膜松弛症 按摩加热敷

      人到老年往往会出现眼结膜松弛症,其症多见泪溢、异物感或干涩,严重者会伴有刺痛、灼痛等。对于较轻的结膜松弛症,可采用局部按摩和热敷的方法进行保健和治疗。   揉睛明穴: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厘米。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按在睛明穴上,按压鼻根部位,先下后上挤压,上下挤压一次为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   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缘中部下方的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按压,按压面不要太大,一按一松为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   揉太阳穴:太阳穴在外眼角和眉梢之间向后约一寸处,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按在太阳穴上,一按一松为一拍,连续...

  • 眼疮“眼挑针”清热健脾对症调

    眼疮“眼挑针”清热健脾对症调

      天气冷的时候,外出聚会选择“打边炉”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有些人一吃热气的东西就会出现眼睑沙涩胀痛、不舒服,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眼挑针”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中医师黄仲委教授表示,广州方言里的“眼挑针”,属常见眼睑病——麦粒肿,是眼疮的一种,中医认为眼疮经常与“热气”(上火)有关,日常的治疗调理除了要清火外,还要注意调理脾胃。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干眼症的中医辨治

    干眼症的中医辨治

    泪水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度,从而会导致一些用眼多的学生、白领或老年人出现眼干涩、异物感、疲劳,甚至痛而畏光、干红等症状。这些症状称干眼,即干燥性角结膜炎,中医称为“白涩症”。中医认为:“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故“白涩症”应从人体五脏方面辨证施治。 心火旺:症见眼干涩,伴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小便赤涩、舌尖红赤、苔黄脉数,甚至吐血、衄血、尿血等。治宜清心泻火。方用生地20克,菊花、麦冬、决明子各15克,黄芩、黄连、甘草、蒲公英、栀子各10 克,...

  • 治疗干眼症有奇方

    治疗干眼症有奇方

      干眼症是由于眼睛分泌的泪液的量或质出现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球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正常人的眼睛会不断分泌泪液,然后通过眨眼,使泪液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以保持眼球润湿、不干燥。所以,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的神经反射动作。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若次数减少至10次左右,眼睛仍可维持泪膜的完整。但倘若长时间睁眼凝视变动快速的屏幕,眨眼次数常减少至每分钟4~5次,就会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   干眼症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四种可供参考:   1、可服杞菊地黄丸,每晚一丸。   2...

  • 补肾养肝治干眼症 眼痒经验方

    补肾养肝治干眼症 眼痒经验方

    处方:熟地15克,白芍、枸杞子、 菊花、山萸肉、女贞子、楮实子各12 克,密蒙花、柴胡、枳壳各9克,甘草5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养肝。 主治:干眼症,中医辨证为肝肾阴 虚型,症见眼干涩,磨痛,畏光,眼屎 粘稠,腰膝酸软,咽干,眩晕耳鸣,形 体瘦弱,舌红少苔,脉细数。 刘俊涛 治眼痒经验 方法:取芦荟叶1片,洗净,以沸水烫数分钟,再剥开叶面,用其内面轻擦眼或用其液滴眼即可,一般滴用3次可愈。 主治:眼痒。 石向英...

  • 干眼症中药加针灸有良好疗效

    干眼症中药加针灸有良好疗效

    目前,正逢北方初冬季节,气候干冷,加之进入供暖期,室内温度升高,湿度下降,一些因环境干燥引起的疾病便呼之欲出。尤其当今手机、电脑的高度普及,在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熬夜打游戏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使“干眼”这一曾经的少见病种,如今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的常见病,并且发病年龄也在逐渐趋于年轻化。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姚靖介绍,目前干眼病人正在逐年增多,但能够做到对疾病有所认识,并选择正确诊疗方法的人群却是少之又少。 郭先生一年多来最头疼的事情不是工作、生活上的繁杂琐事,而是...

  • 溢泪症患者 中医辨治治以清心肝火

    溢泪症患者 中医辨治治以清心肝火

    在临证中,笔者遇到过溢泪症患者,经中医辨治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案 李某,女,74岁。双眼流泪数年,其流泪量多似哭,遇风更甚,无视物模糊。兼见头痛、咽干、心烦燥热、失眠。脉滑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病史,平素服降压药等。 辨证:心肝火旺,治以清心肝火。 方药组成:黄连6克,栀子2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石决明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郁金15克,丹参30克,竹茹6克,枳实30克,五味子20克,...

  • 常吹空调小心干眼症

    常吹空调小心干眼症

      夏季频繁地使用空调,会增加干眼症发生的可能性。眼睛总是发干怎么办?很多人习惯使用滴眼药水缓解症状。专家认为,眼药水用得好能治病,用不好会适得其反。      空调、电脑诱发干眼症   “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眼症叫做荧幕终端综合症,空调和电脑的使用是造成该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一些空调房间空气变得干燥、污浊,容易诱发眼睑边缘的慢性炎症和眼表缺乏水分。长时间睁大眼睛看电脑,眨眼减少,往往导致泪液分泌减少,蒸发加快,从而导致干眼。”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陆章敏说,为了缓解干眼症症...

  • 干眼症 眼底黄斑病变食疗方

    干眼症 眼底黄斑病变食疗方

    自然环境中存在多种颜色的可见光线,蓝光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要特别防蓝光呢? 为什么要防蓝光   自然界中的可见光波长一般在400~700纳米之间,而人眼一般看到的400~500纳米之间的光的颜色是蓝色的,所以这个波段的光被称为“蓝光”。   “很多人知道,很多不可见光对眼睛有损害,比如紫外线,在阳光强烈的雪地,如果不戴上太阳镜,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眼角膜、结膜产生影响,医学上称为紫外线损伤,也叫雪盲。但是很多人对可见光中的短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却知之甚少。...

  • 巧除沙眼 食疗飞蚊症

    巧除沙眼 食疗飞蚊症

    患飞蚊症黑豆食疗 很多老人感觉眼前总有蚊子样的小黑影飘来飘去,尤其是看白色的墙时更为明显,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飞蚊症。中医认为,飞蚊症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眼目所致,喝三子黑豆汤可防治。 具体方法为:取黑豆30克泡软,与桑葚子、女贞子、枸杞子(中药店有售)各12 克同人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熟后吃豆喝汤。每日1剂,连续2周。陈平 桑叶水洗巧除沙眼 张先生老感觉眼睛痒,医生检查后说是得了沙眼,推荐给他—个方子,用后感觉十分有效。具体方法是:每日取干桑叶50克(药店有售),加适量水烧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