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 第3页
-
气虚痰结所致梅核气治验案
病例:李某,女,45 岁,工人。患者自诉:咽喉不适已2年余,咽中如有物梗阻。曾服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逍遥丸,只能暂时缓解,停药后病情如故。症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脉虚无力。呼吸时感心口上有痰梗阻,呼吸不畅,气短。西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中医诊为梅核气,证属气虚痰结。治则:益气化痰,解痉利咽。方用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小麦20 克,郁金、威灵仙、茯苓、党参各12 克,清半夏、厚朴、苏梗、浙贝母、炙 甘草各10克,枳壳6克, 柴胡4克,大枣4枚。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服药5剂后,咽部自感...
-
梅核气 治方与饮食宜忌
梅核气一病,相当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症。本病症状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常感觉有异物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妨碍饮食,咽内检查无异常发现。本病症状虽不重,但多数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中医认为,梅核气与肝气郁滞有关,多由患者经常情志不舒,抑郁或者生气,导致肝郁气滞所致。 方一:郁金、柴胡、香附各15克,半夏、厚朴、桔梗各10克,茯苓2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般服5到7剂即可治愈梅核气。 方二: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15克,射干、甘草各5克。加减:痰多者加竹茹、陈皮各...
-
治梅核气中医痰核温胆汤
1985年3月初,刘姓女,43岁,因咽不不适,求诊于家父。自诉一年多来,咽部不适,如球状物梗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心胸满闷,心情急躁易怒。若遇心情不畅,或感冒之后,症状加重。观其舌红苔黄腻,家父诊后云:咽喉乃人之要道,呼吸、纳食必经之路,岂容阻塞不通。此多因肝郁日久,气滞不畅,然久之则水液失谢失常,痰湿郁结,加之郁火,相互搏击,气机交阻,故中医称之为痰核,也称梅核气。 立方以温胆汤加减:竹茹6克,枳壳9克,瓜蒌10克,陈皮6克,半夏6克,云苓10克,黄芩10克,浙贝母9克,桔梗5克,枇杷叶6克,...
-
调理肝脾治梅核气 路志正临证经验
李某,女,49岁,1964年生。201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主诉咽堵4年余,因父亲去世,悲伤但未能放声痛哭、发热引发。患者咽中如有物堵、咽干,有痰易出。口微黏,伴有胸闷气短,喜太息,胃胀,两胁有拘挛状,急躁易怒。头发白,时有多梦,健忘、心悸、胆怯易紧张,食欲不振、纳谷不馨。得嗳气则舒,排气少,大便不畅。自4年前情志不遂后闭经至今。未婚。望其舌体胖大,目窠晦暗,唇红发汗,质暗红,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厚腻,脉弦稍迟紧。 辨证:肝胃不和,气滞痰凝。 治法:疏肝和胃,调理气机...
-
连建伟临证经验方治梅核气 面瘫 不寐
连建伟教授系第3批、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中医师。 连教授师从岳美中、王绵之等名医门下,从事中医临证近40载,学验俱丰。临床运用温胆汤治疗内科疾患,知常达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拜连教授为师侍诊案侧,受益匪浅。兹将连教授运用温胆汤的临床经验作归纳总结,以期旁通分酌。 温胆汤源流演变 连教授精研典籍,谙熟仲景,旁及时方,探幽索隐,穷于理致。常常教诲吾辈学生,研究方剂当追源溯本,方能理解方剂真实的含义及功用。...
-
朱文元加减治疗 胃脘痛案 梅核气案 痛经案
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 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胃脘胀痛2年余,时轻时重。10余天来因情志刺激,胃脘胀痛加剧,两胁及背部亦胀痛,伴恶心,嗳气频作,矢气腹胀。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香附 12g,郁金12g,陈皮10g,延胡索12g...
-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处方麦门冬汤加减
高某某,女,37岁,教师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无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经阿托品、654-2等药治疗,心律转齐,心率维持在45~55次/分,仍然有胸闷、心悸、乏力、不寐等症状出现,时或加重。曾在我院及外院门诊治疗,服用中药汤剂及复方丹参片等,效果不显。近1月来,自感喉中有球状物,欲吐不能,欲咽不下,甚感苦楚,渐至胸闷心烦,多寐,善太息。3天前因家事纠纷,怒后手足发凉,麻木,旋即不省人事,经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后苏醒,次日又作昏厥,数分钟后苏醒。入院时症见:心悸,胸闷,头晕...
-
梅核气 药取半夏厚朴茯苓
梅核气,现代医学称之为咽异感症或咽部神经官能症,多见于女性。梅核气多由七情郁结,致使痰浊凝集、气阻咽喉所致。患者自觉咽喉有反常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舒畅症状自减。临床采用半夏厚朴汤医治,往往可获得满足效果。 药取: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6g。水煎服,每日1剂,分迟早2次服。此方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之成效,一般患者服药5~7剂即可治愈。 若肝郁化火,呈现心烦烦躁,口苦咽干,或头痛目眩,月经不调,可用加味逍遥散,以疏肝解郁,健脾清热,每奏奇效。...
-
梅核气慢性咽炎方加减治方
潘某某,女,52岁。2018年2月22日初诊。患者咽中如有炙脔,咽痛,喉中有痰,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平素精神抑郁,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梅核气(气滞痰凝,阻滞胸咽),西医称慢性咽炎。 治法:理气化痰,养阴利咽。 处方:慢性咽炎方加减:射干10克,木蝴蝶5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玄参10克,制香附10克,川郁金10克,川厚朴花5克,合欢花6克,桔梗10克,甘草5克。5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250毫升,分早晚服。药后咽痛、胸部闷塞等症渐减,前方既效,毋庸改弦易辙,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