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瘀 第4页

血瘀 第4页

  • 基于血瘀证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血瘀证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在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扶正祛邪、以毒 攻毒、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法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 的主要治法 [1 ] ,其中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褒贬 不一。对此,结合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学对于恶性肿 瘤患者血瘀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并举例说明。 1 血瘀证与肿瘤 肿瘤归属于中医学 “癥瘕” “积聚” “石瘕” “岩 ” “石疽”等范畴,从病因病机分析古代不少 医家认为血瘀是 “癥瘕”形成的基础,如唐容川 在 《血证论》中明确指出 : “瘀血在经络脏腑之 间,则结为瘤瘾,瘕者或聚或散,气为血滞,...

  • 基于中医血瘀理论阐述皮肤衰老的机理

    基于中医血瘀理论阐述皮肤衰老的机理

    衰老又称老化, 是机体各组织、 器官功能随着年龄 增长而发生的功能退行性改变 [1 ] 。皮肤是人体衰老过 程中最明显的器官, 其衰老程度直接反映机体的老化 水平 [2 ]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主要分 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 现已有报道明确提出 皮肤衰老是内源性生理因素和外源性环境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3 ] 。由于皮肤暴露于体外, 容易受到紫外线 等外源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皮肤衰老 [4 ] 。美国皮肤病协 会也指出皮肤老化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 的损害所引起, 这个过程即称为光老化...

  • 痰湿血瘀型肥胖治验方

    痰湿血瘀型肥胖治验方

      闫某,男,21岁,2010年9月8日初诊。   患者自幼肥胖,近4年来尤甚,增长40斤,身高173厘米,体重113公斤。口苦,面部易起疖,项部、腋窝及腹股沟发黑,易出汗,舌苔厚腻,质紫。平素易熬夜、喜食辛辣,饮酒,吸烟7~8支/日,酒基本不喝。痰湿体质得分35分。   患者素蕴痰湿之体,痰浊凝聚日久,浊聚生瘀,属血瘀型肥胖。当活血化瘀消脂。   药用:蒲黄10克,熟大黄10克,姜黄10克,生山楂20克,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荷叶30克,泽泻20克,制苍术...

  • 荨麻疹 气虚血瘀寒闭案

    荨麻疹 气虚血瘀寒闭案

    气虚血瘀寒闭案 谷某,女,20岁,2014年4月26日首诊。 患者头面胸背部起痒疹已三四年,多家医院诊为荨麻疹,中西药治疗未效。痒重时抓破出血,痒可暂止,止后复作。常年手足凉,月经后期、经前腹痛已三年。患者现胸背部散在大小不等黑褐色丘疹和挠痕,舌质淡紫,苔薄白滑,脉细弦,划痕隆起(+++)。 辨证:气虚血瘀,阳气郁闭,肌肤失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疏表。 药用:生黄芪30克,当归尾20克,白芍20克,熟地30克,川芎15克,桂枝3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徐长卿15克,白蒺藜30克,麻黄1...

  •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每次取生山楂10克,去核后捣碎,加适量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l 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 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30天为 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功擅活血通脉,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障碍。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方面仍未找到一种长期控制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工作。在临床上,禤国维辨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屡获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从气滞血瘀论治 禤国维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本虚标实为主,主要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日久耗伤气血,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导致经络瘀阻...

  • 急性睾丸炎 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

    急性睾丸炎 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

    唐某,男,35岁,1985年9月1日初诊。 患者主诉急性睾丸炎三日。患者因痢疾住院十几日,痢疾治愈出院后,继发急性睾丸炎已三日,表现为睾丸灼痛下坠,伴小腹痛,走路或活动加重,外观不肿大,轻触即痛,大便每日2次,有下坠不利感,苔薄黄,脉沉弦。 病机与治则: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处方:白鲜皮30克,土茯苓15克,苍术12克,石膏30克,车前子15克,莪术12克,三棱12克,没药10克,地龙12克,槟榔5克,炒白芍12克,生黄芪12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睾丸痛及下坠感...

  • 前列腺增生 气滞血瘀中医论治

    前列腺增生 气滞血瘀中医论治

    甘肃中医药大学周信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有独到经验。他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化失司为本,痰瘀内结、腺体增生为标,应分清标本缓急而治之。可根据病情分为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湿热下注 3 型进行论治。   气滞血瘀型   药用:丹参20克,赤芍20克,泽兰、泽泻各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王不留行20克,青皮15克,香附9克,川楝子9克,白芷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石韦20克,车前子15克(包煎),水煎服。   此方有活血化瘀,...

  •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陈某,女,41岁。2014年12月15初诊,症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情绪欠佳,心烦易怒,眠差,大便可,无腰困。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涩。 辨证: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处方以逍遥散加减:当归12克,生白芍18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怀牛膝9克,丹皮9克,远志6克,水煎服,10剂,两天1剂。 按:此患者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脉弦涩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证,故投逍遥散加减。《本草...

  •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诊断:不孕症。 辨证:痰湿阻滞下 焦,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除湿,化 瘀行滞。 处方:当归10克,川 芎lO克,白芍10克,白 术10克,茯苓10克,泽 泻10克,刘寄奴15克, 泽兰10克,苏木10克, 路路通10克,红枣10 克。10剂,每日l剂,水 煎服。 二诊(1992年5月 11日):上药服后自我 感觉良好。近日来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 加健胃消食之生谷芽 20克。7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三诊(1992年5月 18日):乳房作胀,带下量 少,纳、寐、二便正常,...

  • 气滞血瘀不孕 中医详解

    气滞血瘀不孕 中医详解

    本型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多见。输卵管阻塞,在中医学文献中,虽无专门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月经不调、带下、痛经、断绪、瘕瘕等病中,都有散在的论述,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输卵管阻塞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多为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慢性偷腔炎、输卵管肿瘤、盆腔手术后附件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等病所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硬,或受周围疤痕组织的牵拉、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生理功能,导致不孕。 班老认为,根据经络学说和审证求因的理论,输卵管位于少腹,属胞脉的范畴,其所以阻塞不能通行,与以下几种因素...

  •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我们在治疗妇人病时经常将海螵蛸和鸡内金作 为药对配伍应用,治疗妇人血瘀之证疗效颇验。现 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血瘀与妇人病 瘀血在妇人病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瘀血既包 括离经之血,也包括在血脉中运行不畅之血 。《证 治准绳》曰 :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 血瘀滞不行” ,说明血瘀易于形成 。 《景岳全书· 妇人规》曰 : “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 拗,每不可解” ,正因其 “多郁”的情志特点,易 使气机郁滞,故...

  • 气滞血瘀乳痛案

    气滞血瘀乳痛案

    刘某,女,48岁。2011年12月2日来诊,诉经前乳房胀痛二年,伴畏寒,全身不适,背痛,腰痛,月经色暗挟有血块,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尖边微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2克,桔梗10克,淮牛膝15克,生地黄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青陈皮各10克,瓜蒌仁3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全身症状好转,后嘱患者值每次月经来临之际服药,连续调理几个周期,病告愈。。 本例仍为气滞血瘀证。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女子以...

  • 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方

    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方

    治乳腺增生方药:柴胡、夏枯草各12克,白芍、荔枝核、橘核各20克,浙贝母、通草、丝瓜络、郁金各10克,甘草6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1个月为 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主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 疗效:治疗 66例,治愈10例(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32例 (肿块缩小,乳痛消失);有效20例(肿块缩小,乳痛减轻);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 许世平...

  • 山楂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山楂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山楂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中医认为,山楂除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外,还具有活血化瘀功能,可用于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1.用山楂(干品,下同)、鸡内金各9克,研细末,早晚各服9克,连服数日。 2.山楂15克,鸡内金、红花各9克,红糖30克。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饮用。 3.山楂30克(加水煎取)浓汁,调入红糖6克,略沸溶化后,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连服3—5天即可显效。 (刘光泉)...

  • 治经闭方用气滞血瘀兼见寒湿凝滞

    治经闭方用气滞血瘀兼见寒湿凝滞

    方药组成:乌药15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香附12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牛膝10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此方适用于气滞血瘀兼见寒湿凝滞。偏气滞重者,去桂枝加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伴寒甚者加附片30克;偏湿重者加苍术10克,茯苓20克,法半夏15克;伴气血虚者加党参10克,黄芪20克,枸杞15克,阿胶15克;伴少腹痛者加元胡10克,郁金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周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

  •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lO克,益母草15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l~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8克,甘草6克。 用...

  • 治痛经气滞血瘀型方

    治痛经气滞血瘀型方

    方药:当归、姜黄、小茴香、沉香、 五灵脂、广木香各10克,白芍20克, 元胡、川芎各15克,橘核12克,没 药、甘草各9克。 加减:痛甚加乳香10 克;血瘀甚加三棱、川牛膝各10克; 气滞甚加香附10克;寒甚加乌药、肉 桂各10克。自月经前3日开始服用, 每日1剂,连服5日。 主治:痛经气滞血瘀型。 疗效:治疗60例,临床治愈 43例,好转31例,无效6例。总有效 率为92.50%。 黎志清...

  • 血瘀痛经山楂巧治

    血瘀痛经山楂巧治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糊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瘀者。...

  •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瘀者。   专家提醒:孕妇出现早孕反应时,酸甜可口...

  • 血瘀是引起妇科病的祸根 道活血食疗方

    血瘀是引起妇科病的祸根 道活血食疗方

    许多女性由于平时不注意调理,经常会出现气血虚,或者气血瘀滞的情况。而血瘀是百病之源,许多妇科病都是由血瘀引起的,像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如果不尽快调理好,会导致更多的健康问题,比如不孕症、子宫肌瘤等。所以,女性应把清理血瘀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如同平日里打扫房间、清除尘垢一样。 古人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内的血液和流水一样,也贵在运行,它在脉道之中循环不休,才使全身都能得到营养。血脉通畅充足,人就不易生病。这也正是中医所说的“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处方:乌药15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芍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伴少腹冷或喜暖喜按者加肉桂6克,茴香10克,以温阳行经活血;伴气血不足者,加当归15克,首乌15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为1疗程,在月经来期前8天开始服用,连服2~3个月,1月1个疗程。   说明:本证型的痛经是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净、血紫暗、伴有瘀血块,或伴胸肋乳房胀痛...

  • 卵巢早衰 冲任瘀阻血瘀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卵巢早衰 冲任瘀阻血瘀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龙江韩氏妇科对卵巢早衰的诊治策略及预防 龙江韩氏妇科是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 是医学界的典范, 现已六世相传, 享誉四方。韩氏妇科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 在全国颇具影响。对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的诊治亦具有独特的建树。韩氏妇科认为, POF的发生与肾、肝密切相关, 其病机主要为肾虚, 精血匮乏, 血海干涸, 水不涵木, 或肝郁, 气机不畅, 肝失疏泄, 气血运行失常, 而致冲任瘀阻血瘀。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POF是指女子在40岁以前...

  •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症见经 前乳房、胸胁、小腹胀痛,经期腹 痛,痛如刀割,拒按,月经量少, 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下 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涩沉迟。治宜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用元胡、五灵脂研粉吞 服,效果满意。 方法:取元胡、五灵脂各9 克。按此比例取药,共研细粉。腹 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 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 温开水送下。小腹冷痛者,用艾叶 10克,水煎分次送服药粉。 韦凯德 治痛经验方 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

  • 妇人血瘀 血瘀胁背痛 活血通脉

    妇人血瘀 血瘀胁背痛 活血通脉

    卫矛又名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带翅嫩枝或枝翅,味苦,性寒,归肝经、脾经,有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其功专活血破瘀,散血消癥,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还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当今临床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病症: 妇人血瘀 本品历来为治疗妇人血瘀之良药,《神农本草经》云其“主女子崩中下血”,《证类本草》云其“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及百邪鬼魅”,《本草纲目》指出其可“疗妇人血气”,均与妇人血瘀有关。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 女人易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中药方

    女人易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中药方

    “ 一朋友去参加同学聚会,发现邻座一位多年不见的女同窗容光焕发,娇艳动人,全然不显人近中年的沧桑,也早不见了苦读时粗糙小女孩的样子。不少女同学前来讨教,问她如何养颜。伊人微笑,得意告之,自己从来不去美容院,也不用昂贵化妆品,保养得宜的关键是常服丈夫为她熬制四物汤膏。四座恍然,这实则“四物汤+爱”的共同效力。 ” 朋友回家后,找我详细询问四物汤是否真有如此效力。我将四物汤的来源、功效以及对女性的好处详细告诉了他。他又向我求教方子以及如何熬制四物汤膏。后...

  • 痛经治则方药 血瘀肾虚型

    痛经治则方药 血瘀肾虚型

    患者,女,28岁,2001年11月20日初诊。诉痛经8年。患者1993年人流术后出现痛经,1998年药流后经血呈膜状,痛经加剧,月经周期6/15~45d,经量多,伴有大血块,色鲜红,经行第1~2天腹痛重,两侧小腹至腹股沟均痛,久站腰酸痛,末次月经11月19日。现月经第2天,腹痛,经量多,身疲惫无力,寐而多梦,纳可,二便调,苔白,脉细滑。 诊断:(血瘀肾虚型)痛经。 治则:活血、温经、补肾。 方药:小茴香10g,炮姜10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6g,川芎10g,当归6g,川楝子...

  •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紊乱失常的病证,其中大量下血不止谓之崩中,淋漓下血不断谓之漏下。在临床上,二者常可相互转化,交替发作,缠绵难愈,可变生他证,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西医中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与血瘀型崩漏症状类似。 张淑芬,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张玉芬)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在血瘀型崩漏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总结张玉芬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辨治血瘀型崩漏的理论体系,认为血...

  •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的阴阳失衡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热、血瘀作为出血期的辨证分型。 由于崩漏是以子宫不规律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出血期的准确辨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老观察到崩漏病人在出血期的脉象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参看古今妇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血热症状,均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推...

  • 血瘀腰痛 血藤煲蹄

    血瘀腰痛 血藤煲蹄

    因外伤、跌仆引起的腰痛,患者可取新鲜猪蹄1只,中药鸡血藤30克,丹参15 克,川杜仲10克,先将猪蹄去毛,洗净剁成块,三味中药洗净后与猪蹄同置锅内,加水适量,以慢火将猪蹄煲至熟烂,去药渣,调入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本方有较好的补血活血功效。 何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