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 第4页
-
基于血瘀证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在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扶正祛邪、以毒 攻毒、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法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 的主要治法 [1 ] ,其中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褒贬 不一。对此,结合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学对于恶性肿 瘤患者血瘀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并举例说明。 1 血瘀证与肿瘤 肿瘤归属于中医学 “癥瘕” “积聚” “石瘕” “岩 ” “石疽”等范畴,从病因病机分析古代不少 医家认为血瘀是 “癥瘕”形成的基础,如唐容川 在 《血证论》中明确指出 : “瘀血在经络脏腑之 间,则结为瘤瘾,瘕者或聚或散,气为血滞,...
-
基于中医血瘀理论阐述皮肤衰老的机理
衰老又称老化, 是机体各组织、 器官功能随着年龄 增长而发生的功能退行性改变 [1 ] 。皮肤是人体衰老过 程中最明显的器官, 其衰老程度直接反映机体的老化 水平 [2 ]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主要分 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 现已有报道明确提出 皮肤衰老是内源性生理因素和外源性环境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3 ] 。由于皮肤暴露于体外, 容易受到紫外线 等外源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皮肤衰老 [4 ] 。美国皮肤病协 会也指出皮肤老化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 的损害所引起, 这个过程即称为光老化...
-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每次取生山楂10克,去核后捣碎,加适量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l 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 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30天为 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功擅活血通脉,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障碍。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方面仍未找到一种长期控制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工作。在临床上,禤国维辨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屡获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从气滞血瘀论治 禤国维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本虚标实为主,主要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日久耗伤气血,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导致经络瘀阻...
-
急性睾丸炎 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
唐某,男,35岁,1985年9月1日初诊。 患者主诉急性睾丸炎三日。患者因痢疾住院十几日,痢疾治愈出院后,继发急性睾丸炎已三日,表现为睾丸灼痛下坠,伴小腹痛,走路或活动加重,外观不肿大,轻触即痛,大便每日2次,有下坠不利感,苔薄黄,脉沉弦。 病机与治则: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处方:白鲜皮30克,土茯苓15克,苍术12克,石膏30克,车前子15克,莪术12克,三棱12克,没药10克,地龙12克,槟榔5克,炒白芍12克,生黄芪12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睾丸痛及下坠感...
-
前列腺增生 气滞血瘀中医论治
甘肃中医药大学周信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有独到经验。他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化失司为本,痰瘀内结、腺体增生为标,应分清标本缓急而治之。可根据病情分为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湿热下注 3 型进行论治。 气滞血瘀型 药用:丹参20克,赤芍20克,泽兰、泽泻各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王不留行20克,青皮15克,香附9克,川楝子9克,白芷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石韦20克,车前子15克(包煎),水煎服。 此方有活血化瘀,...
-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陈某,女,41岁。2014年12月15初诊,症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情绪欠佳,心烦易怒,眠差,大便可,无腰困。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涩。 辨证: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处方以逍遥散加减:当归12克,生白芍18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怀牛膝9克,丹皮9克,远志6克,水煎服,10剂,两天1剂。 按:此患者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脉弦涩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证,故投逍遥散加减。《本草...
-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诊断:不孕症。 辨证:痰湿阻滞下 焦,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除湿,化 瘀行滞。 处方:当归10克,川 芎lO克,白芍10克,白 术10克,茯苓10克,泽 泻10克,刘寄奴15克, 泽兰10克,苏木10克, 路路通10克,红枣10 克。10剂,每日l剂,水 煎服。 二诊(1992年5月 11日):上药服后自我 感觉良好。近日来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 加健胃消食之生谷芽 20克。7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三诊(1992年5月 18日):乳房作胀,带下量 少,纳、寐、二便正常,...
-
气滞血瘀不孕 中医详解
本型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多见。输卵管阻塞,在中医学文献中,虽无专门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月经不调、带下、痛经、断绪、瘕瘕等病中,都有散在的论述,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输卵管阻塞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多为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慢性偷腔炎、输卵管肿瘤、盆腔手术后附件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等病所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硬,或受周围疤痕组织的牵拉、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生理功能,导致不孕。 班老认为,根据经络学说和审证求因的理论,输卵管位于少腹,属胞脉的范畴,其所以阻塞不能通行,与以下几种因素...
-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lO克,益母草15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l~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8克,甘草6克。 用...
-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瘀者。 专家提醒:孕妇出现早孕反应时,酸甜可口...
-
卵巢早衰 冲任瘀阻血瘀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龙江韩氏妇科对卵巢早衰的诊治策略及预防 龙江韩氏妇科是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 是医学界的典范, 现已六世相传, 享誉四方。韩氏妇科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 在全国颇具影响。对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的诊治亦具有独特的建树。韩氏妇科认为, POF的发生与肾、肝密切相关, 其病机主要为肾虚, 精血匮乏, 血海干涸, 水不涵木, 或肝郁, 气机不畅, 肝失疏泄, 气血运行失常, 而致冲任瘀阻血瘀。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POF是指女子在40岁以前...
-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症见经 前乳房、胸胁、小腹胀痛,经期腹 痛,痛如刀割,拒按,月经量少, 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下 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涩沉迟。治宜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用元胡、五灵脂研粉吞 服,效果满意。 方法:取元胡、五灵脂各9 克。按此比例取药,共研细粉。腹 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 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 温开水送下。小腹冷痛者,用艾叶 10克,水煎分次送服药粉。 韦凯德 治痛经验方 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
-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紊乱失常的病证,其中大量下血不止谓之崩中,淋漓下血不断谓之漏下。在临床上,二者常可相互转化,交替发作,缠绵难愈,可变生他证,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西医中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与血瘀型崩漏症状类似。 张淑芬,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张玉芬)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在血瘀型崩漏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总结张玉芬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辨治血瘀型崩漏的理论体系,认为血...
-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的阴阳失衡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热、血瘀作为出血期的辨证分型。 由于崩漏是以子宫不规律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出血期的准确辨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老观察到崩漏病人在出血期的脉象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参看古今妇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血热症状,均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