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61页
-
坐骨神经痛 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
坐骨神经痛多因感受风寒湿邪,邪气痹阻经络,不痛则通,亦可因急慢性扭挫伤或劳损引起。笔者在骨伤科门诊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服药不佳的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压痛点即臀部梨状肌投影线的中外1/3处做一标记。常规安尔碘消毒后,戴无菌手套,持消毒小针刀,刀刃与梨状肌走形一致,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进针约5~200px,当诉有酸胀疼痛时,即达病变部位。一般先纵形疏通剥离粘连,然后再横行剥离2~3下,即可出针。注意进针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下肢触电样感,如出现应提针约25px,刀口稍...
-
采用偏方治疗烧烫伤88例
采用鲜鸡蛋清治疗烧烫伤88例,对1、2、3度局部烧烫伤有效率达98%,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52例,女性 36例;年龄6个月~12岁52 例,13~68岁36例;1度烫伤 63例,2度烧伤21例,3度烧伤4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新鲜鸡蛋清7个,冰片0.5克,白酒5毫升。 用法:将蛋清、冰片、白酒混合放于消毒瓷碗中,混合均匀后将之涂于清洁后的创面上,如创面有水疱需剪开水疱,有结痂者应先将结痂除去,以上操作注意无菌处理。对1度烧烫伤患者只需6小时即愈;对 2度烧烫伤涂1...
-
使用药枕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使用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头部、颈部,并从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作用于全身,从而扶正祛邪,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药理研究证明,某些芳香性药物的挥发成分能祛痰定惊,开窍醒脑,扩张周围血管。 取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蒿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不但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而且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病...
-
腰椎骨质增生内服方外用方
内服方 枸杞子30克,桑寄生20克,伸筋草20克,天台乌药15克,红花10克,骨碎补10克,川芎15克,杜仲15克,赤芍18克,鸡血藤30克,见血飞15克,加入白酒(40%左右的酒精浓度)1000毫升,浸泡1周后服用,每天1次,每次服用20毫升。 本方适用于腰椎骨质增生辨证为肾虚夹瘀型患者,可以连续服用3~4周。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者禁用。 外用方 土鳖虫20克,龙血竭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山楂30克,鸡血藤30克,乌梢蛇30克,木瓜20克,蓝布正30克,防风...
-
下肢浮肿多年 方用经验方静脉通治之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邱某,50多岁,钳工,几十年都在车床上站立工作。患双下肢浮肿多年,起先只感到腿部沉重,疲乏,偶尔出现刺痛。数年之后,大腿和小腿肿的几乎一样粗细,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局部疼痛难忍,站立时症状加重,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西医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辗转数家医院,各种药物叠进,均未见效。观其色,面白无华;察其脉,沉迟虚弱。辨其证,属气滞血瘀、寒湿凝结而成。故用补气活血、祛湿通络之法治之,方用笔者经验方静脉通治之。 方药:黄芪、当归、薏苡仁、水蛭各50克,金银花100克,连翘20克,丹参、玄参、桃仁...
-
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 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择其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侯某,女,32岁,2013年12月15日初诊。 主诉: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患者3年前怀孕4个月时右胁出现穿透性疼痛,反复发作,尤以劳累或工作紧张时明显,伴倦怠,畏风,皮肤瘙痒,夜眠欠佳,大便偏稀,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则:疏肝泻火、和络止痛、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延胡索12克,炒川楝子1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防风10克,黄...
-
内服外用治急性腰扭伤
中老年人肌肉力量减退,稍不留心就可能造成急性腰扭伤,尤其在抬重物、弯腰、转身、失足跌倒时常会发生,严重时在咳嗽、打喷嚏、大喘气,甚至笑的时候都可以加重。由于血脉破损、筋膜损伤,常可见到淤血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者甚至可见到合并内脏损伤。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早期一般不建议按摩,常用内服药和外用药双管齐下,尽快缓解症状。 跌打丸+扶他林软膏+红花油 跌打丸由当归、土鳖虫、川芎、血竭、乳香、没药、马钱子等药物配伍组成,加入蜂蜜炼制成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因外伤所致的跌伤、皮肤淤血、红肿疼痛、肌肉疼...
-
痿证 治拟补中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
刘某,男,45岁。 主诉:双眼睑下垂半年余。患者双眼睑下垂半年余伴有复视,有时讲话含糊,饮水呛咳,晨轻暮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略减轻。在外院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服用吡啶斯的明1片,tid;并用强的松30mg,qd,逐渐加量至60mg;仍有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夜间出汗,大便溏,日行2~3次,饮食调。 中医诊断:痿证。治拟补中益气,柔肝息风,方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组方:炙黄芪80克,炒当归12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党参30克,山药15克,淫羊藿30克,苏梗9克,炙甘草...
-
躯干扭伤用虚掌拍打
虚掌拍打疗法,治疗扭颈、岔气、闪腰、骶髂关节错缝等,有手到病除之效。脊柱受到扭挫闪伤时,不能像四肢骨骼扭挫伤那样,用端提牵拉、按摩之法正骨。由于脊柱后各组织,如颈、胸、腰骶后各肌群及黄韧带(黄韧带是由弹性纤维构成)具有回弹作用,故利用其回弹性,以虚掌拍打脊柱后各组织处,可以激发启动其回弹。当各组织回弹原位之瞬间,受伤的组织即自行回复原位,小关节紊乱得以矫正,骨错缝合拢,滑膜嵌顿得以回复,肌痉挛松解。本疗法简便效佳,很受患者欢迎。 虚掌拍打疗法的方法是术者五指并拢,掌指稍屈曲,使手掌形成窝状,拍打时掌中带有一定空...
-
关节扭伤 应用中药散剂加蜂蜜外敷
应用中药散剂加蜂蜜外敷治疗急性踝关 节扭伤,取得满意效果。急性踝关节扭伤后,疼 痛剧烈,伴有肿胀、出血、活动受限等症状,恢 复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特别 是在扭伤24小时以内,常规多采用冷敷、制动 和口服抗炎镇痛类药物。下面介绍的方法亦适 用于此期患者,有消肿、止痛、止血作用,能明 显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方法:取天花粉50克,黄柏、大黄、姜黄、 白芷各25克,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 各10克。以上药物共研细粉,装瓶备用。用时 取中药粉适量,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厚 约1厘米,用保鲜膜...
-
骨伤科中医用药 归经引经
中医用药有归经、引经之说,起源较早,在宋代已有较多的临床运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常利用某些药物对人体某些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引导与其同用的药物达到特定的部位,从而提高疗效。 头颈部引经药 头后部用太阳经引药,如羌活、蔓荆子、川芎等;头两侧用少阳经引药,如柴胡、川芎、黄芩等;前额及眉棱骨用阳明经引药,如升麻、白芷、葛根、知母等;巅顶用厥阴经引药,如吴茱萸、藁本、细辛等;颈项部用白芷、葛根等。 四肢引经药 上肢用桑枝、桂枝,也可用羌活、防风引药人经;臂膀用姜黄;下肢用牛膝、海桐皮、独活,也可用木瓜、千年健、防...
-
辨证用药治疗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同时也是某些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便秘的病因较复杂,症状很容易反复出现,治疗须先辨证后用药。 燥热腑实证患者症见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等,可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 寒凝腑实证患者症见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等,可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 气机郁滞证患者症见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或排便后仍有便意、肠鸣、腹中胀痛、胸胁满闷、频繁打饱嗝、纳少、舌苔薄腻等,可用六磨汤合枳术丸加减治疗。 脾肺气...
-
脂肪肝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首乌红枣粥辅治脂肪肝 取首乌粉30克,粳米75克,大枣5枚(或小红枣8枚)。大枣洗后与粳米一起加适量水熬成粥,然后加入首乌粉(以少量冷水稀释),搅匀,再次煮沸后即可盛起服食。早晨空腹吃最好。 蚌肉豆腐汤辅治脂肪肝 河蚌2只(150克),取肉洗净入锅略煸。加水1碗,大火烧开后,倒入豆腐半盒,马兰头100克,再度烧开后,加精盐、味精盛起。可单独食用,也可佐餐。 骨头海带汤辅治脂肪肝 取海带丝,动物脊骨各适量,精盐、醋、味精、胡椒粉各少许。将海带丝洗净,先蒸一下;将动物脊骨炖汤,汤开后去浮沫,投入海...
-
肚脐用药疗养痔疮
在肚脐处贴敷治疗痔疮的药物,能促进痔核缩小,有助于缓解痔疮发作时所出现的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肚脐处用药,利用此处血管、神经丰富的优势,药物吸收迅速而副作用较小,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有利于药物直达病所而治疗疾病。 贴脐治疗痔疮的具体方法是.取诃子、地榆炭、三七、黄连各10克,研成细末备用。使用时,用清水将肚脐清洗干净后擦干,取准备好的药粉10 克,填入肚脐中,外面用纱布包裹,并用胶布固定。所用药物中,诃子、三七活血消肿止痛,地榆炭凉血止血,黄连涩肠止泻。贴药每次6小时,每天 1次,6天为1个疗程。 (陈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