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第11页
-
全国名老中医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 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 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
-
治消化道溃疡方
方药:党参、茯苓各15克,白术、丹皮、元胡、地榆、槟榔、白芍、苍术各8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加减:伴肝胃郁热所致的胃脘部灼痛,烦躁,口苦咽干加黄连5克,栀子、枳壳各10克;伴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加鸡内金、厚朴、神曲各15克;伴瘀血停滞所致的胃脘部刺痛,黑便加海螵蛸、五灵脂、蒲黄各15克;伴湿邪困脾所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者加薏苡仁 30克,砂仁10克,法半夏15克;伴胃阴亏损所致的胃痛隐隐,口燥咽干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川楝子10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主...
-
吐血 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便方
吐血,又叫上消化道出血。整口整口的从口吐出,不是痰里带血。吐血是一个症状,除了有些内脏病能出现吐血的 症状外,平素爱吃辛辣或吸烟饮酒过度,或发怒,火气上 升,也能引起吐血。吐血与咳血的区别:咳血是血随咳嗽而 出,颜色鲜红,带有痰涎(治法见“肺痨”篇);吐血是整口 吐血或呕血,颜色鲜红或紫暗,有时带有食物残渣。吐血一般有胃热,肝火两种。 胃热 胃中灼热,心口痛,吐血多为暗红色,或夹有食 物残渣,或大便秘结,色黑,一般素有胃痛病。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治宜清胃降火。 处方 (1)大黄炭3...
-
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止血方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有两种,一是胃热偏盛,血热妄行,二是中阳不足,气不摄血,两者之治疗拟方用药,迥然有别。良好的内服止血方,必能具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的效果,将药制成粉剂,可护披于溃疡面,收效较好。可用炒黑乌骨鱼120克,白芨80克,三七粉40克,共研细末,装胶囊或干药粉吞服,每次服8— 12克,每日可服2-3次。白开水送服。其功效止血收敛,散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研成极细粉,不易对胃造成刺激。本方对虚多实少患者较适宜,对胃热偏盛,实重虚轻的患者需慎重。服药期间,忌吃生冷刺激食品。 张...
-
功能性消化不良还主要是对症治疗
进入夏季,许多人都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者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有些还伴有嗳气、腹胀、呕吐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做过腹部超声、胃镜、血化验等等检查,却被告知没有异常。这时难免会感到奇怪:我这么难受,为什么就是查不出原因呢? 其实,令这些“健康人”烦恼的疾病,正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通常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以及精神心...
-
消化不良 胀气打嗝 小饮方
冬天人们为了驱寒进补吃火锅或大餐,吃多了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肚子胀气、打嗝等问题。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多与脾胃有关。人们在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后,易产生食谷不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不运等问题,聚成痰湿,进而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 中医将消化不良分为四种类型:肝气犯胃型,饮食停滞型,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和寒热互结、气不升降型。 由此出发,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健脾、疏肝、降胃为治疗的基本法则。 例如针对...
-
运动防治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以腹胀、嗳气、吞酸或恶心、呕吐、腹痛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体力活动较少的脑力劳动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胃肠蠕动能力减低。运动防治消化不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散步 这是一种轻缓的体育运动,运动中腹壁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和膈肌的上下活动,对胃肠道起着良好的按摩作用,可增强平滑肌的蠕动,改善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腹式呼吸与腹肌练习 腹式呼吸与腹肌练习的目的,在于加强腹壁肌肉的张力,并通过膈肌的运动,对胃肠道起按摩作用。腹肌是排便的动力肌,加强腹肌力量,可促使排便通畅。 腹部按摩 在左上...
-
危北海治消化性溃疡 中医辨证论治大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危北海教授是当代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和脾胃疾病研究开创人之一。其脾胃病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颇丰,特别是在中医脾虚证的研究上有重大贡献。笔者今简单介绍危北海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本虚标实是基本特点 祖国医学无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属于“胃痛”的范畴。危北海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入侵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胃虚弱为本病的根本内因,内外因相结合,在本虚的基础上加上外邪的入侵,导致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特点...
-
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偏方
小茴香敷脐治消化不良 春节期间,过食油腻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用白萝卜2个切成细丝后煮熟,再将60克小茴香研成细末,与白萝卜一起调成药泥,趁热贴在肚脐眼周围,用纱布包扎好。此法有很好的散寒、行气、止痛、消食的效果,对消化不良、积食、虚寒型腹痛都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主任医师李志刚献方 腹胀腹泻喝山楂茶 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特别是善于消化油腻的肉食,春节期间喝点山楂茶既可以消食化积,又可以降脂降。取山楂10克,茶叶5克,沸水冲泡后代茶饮,能消食化积、...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草果15克,姜黄15克,藿梗15克。上药为散剂,每服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此方为已故贵州名医石玉书先生所撰,为治疗慢性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之专用方。此类消化性溃疡多有明确诊断,病程较长,其体质多虚弱,病人消瘦,胃脘近心窝处隐痛或痛甚,疼痛或引胁背或胸中,多食则加重,饥饿亦加重,夜间疼痛尤...
-
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方
方药:黄芪、党参各30克,丹参、 王不留行、当归、厚朴、赤芍各15克, 白术12克,蒲公英25克,黄连6克, 小茴香5克,煅瓦楞子30克。根据实际 病情,适当加减。每天1剂,水煎3次 混合,分3次温服。 主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气虚瘀热型。同时避 免粗粮、油炸食品,过冷、过热、辛辣 及低糖饮食,禁用损伤胃黏膜的非甾体 类消炎药。 功效:益气化瘀、清热燥湿。 疗效:运用此方治疗80例与阿莫西林、 甲硝唑、果胶秘三联组80例进行临床对 比观察,结果本方治愈率为76.6%,对照 组为26.6%。 邓世肯...
-
远离腹胀益消化
腹胀即我们常说的胃肠胀气,表现为腹部膨隆,严重的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腹胀的原因很多,如食物发酵产气、吃东西时吸入空气(即吞气症)、胃肠道气体吸收障碍及排出障碍等。老年人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活性降低,削弱了消化食物的能力,容易产生更多气体。加之胃肠道蠕动减慢,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腹胀。胃肠胀气会使胃肠道扩张,不但影响食欲,还会妨碍食物的消化。老年人要注意少吃产气食物,如土豆、面食及糖类等,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以免吞进过多空气:还应坚持锻炼,改善体质,促进消化。 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