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用 第2页

药用 第2页

  • 花生药用验方

    花生药用验方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因具有滋补益寿之功和很多的药疗功效,故被人们称为“长生果”。下面介绍几则验方: ▲治肾炎水肿带衣花生仁50克,大枣25克,加水适量共煮烂熟,加红糖适量。吃花生仁、枣肉,饮汤。 ▲治高脂血症花生壳100克,制黄精、制首乌各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次,分2次服,连服7-10天。 ▲治肺痨咳嗽去衣花生仁200克,猪肺一只,洗净,加水共煮至熟烂。每3日吃一次,连吃5次为1个疗程,一般需吃2-3个疗程。 ▲治神经衰弱花生叶50克(鲜叶100克),羊脑1个,加...

  • 玉米须的药用功效验方

    玉米须的药用功效验方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 例如下: 高血压:玉米须50克,菊花10 克,煎汤。此为1 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眩晕:玉米须50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咯血:玉米须50克,冰糖50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 个疗程。 胆囊炎:玉米须30克,茵陈蒿20克,蒲公英10 克,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

  • 黑墨药用效方:治带状疱疹、斑秃、腮腺炎、无名肿毒

    黑墨药用效方:治带状疱疹、斑秃、腮腺炎、无名肿毒

    带状疱疹:将砚台加入适量醋,以好墨研磨,待墨汁浓黑色时,以墨汁涂抹患处,1日2—3次。 3—10日即愈。 斑秃:将砚台加入适量酒,以好墨研磨,待墨汁浓黑色时,以其汁涂抹患处,1日2— 3次。15日左右即见效。 腮腺炎、无名肿毒:将砚台加入适量水,以好墨研磨,待墨汁浓黑色时,以其汁涂抹患处,1日2-3 次。2—7日即愈。 (李贵李春雨)...

  • 洋葱药用小汇

    洋葱药用小汇

    洋葱又名球葱、圆葱、玉葱,属百合科葱属植物。我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民间用洋葱治疗疾病的验方有: 失眠 取两个大洋葱头切碎捣烂,塞在一个广口瓶内,放于枕旁,使人躺在床上嗅闻那刺鼻的洋葱气味,不消片刻,便酣然入睡。 高血压 洋葱一个,洗净生吃或熟吃。如取洋葱100克,加水煎汤,代茶饮;或洋葱120克,切成细丝,加油用旺火翻炒,以少许食盐、酱、糖、醋调味食用;或洋葱、红枣、芹菜、糯米各适量,煮粥常食。洋葱对高血压伴高胆固醇的人十分适用,有效用量为每日100—150克,生吃、炒吃都可以,但应注意炒吃时...

  • 隔夜茶的药用途:自然疗法

    隔夜茶的药用途:自然疗法

    止血 茶水中所含的鞣酸 有收敛和止血的功效。用隔夜 茶漱口,可防治口疮、牙龈出血 等病症。 明目 茶水中的茶多酚, 能抗菌消炎。用毛巾浸入茶水 中,然后拧干,外敷于双眼上, 可防治眼睛红肿疼痛等病症。止痒 用隔夜茶水洗头, 或者清洗患处,可治疗皮肤瘙 痒、湿疹等病症。疗晒伤 夏天皮肤很容易 被日光灼伤,可以用纱布蘸取 隔夜茶水,外敷晒伤部位的皮 肤。茶水中的鞣酸有收敛功效,类黄酮化合物则能抗辐射,保护皮肤。去腥除味 吃过大蒜后口中的异味,以及洗鱼虾后手上残留的腥味,可以取隔夜茶水来漱口或者洗手,可帮助迅速去除异味。...

  • 芦荟药用治百病

    芦荟药用治百病

      芦荟是最为常见的家中盆景植物,若能科学、合理、巧妙地加以利用,能治愈很多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芦荟乃厥阴经药也,其功专于杀虫清热”。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鲜芦荟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   蚊虫叮咬和皮肤瘙痒   取芦荟叶1片,将其洗净、去刺,从中间分开,用汁液直接涂在蚊虫叮咬以及皮肤瘙痒处。   高血压   取芦荟叶适量,将其洗净、去刺,切成细丝,每次15克,每日4次,温开水冲服,一般2~3日可见效。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芦荟叶适量,将其洗净、捣烂,加入1倍量白酒、1/...

  • 动物胞衣药用方

    动物胞衣药用方

    反胃吐食 猫胞衣烧灰存性,加朱砂末少许,置于舌下含之。 小儿咳喘 猫胎盘1个,洗净,风干,放在新瓦片上文火焙至炙,存性,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次2-3克,每日2 次,盖被取汗。 疮不收敛 牛胎盘1个,风干,煅烧存性,研细末,涂擦患处。 闭经 狗胎盘1个,风干,煅烧存性后,研细末,加少许麝香,每次服15克,用开水空腹送服。...

  • 石决明 药用方与炮制法

    石决明 药用方与炮制法

    鲍鱼,又名九孔鲍,九孔螺,鲍螺。鲍鱼的贝壳,药材名口旷“石决明”。鲍鱼捕获季节在每年5—9月。捕捉鲍鱼后用刀挖去鲍鱼肉,除去壳外附着的杂质,洗净贝壳,晒干,装箱,旗干燥处。 药用石决明炮制方法:1.生石决明:将贝壳碾碎;2.煅石决明:将贝壳放火炭上(旺火)煅烧约2小后至灰白色,取出放凉,碾碎;3.盐石决明:将贝壳煅到微红取出,喷撒盐水(贝壳),放凉后碾碎。高血压病 石决明 50克,钩藤20克,杭菊 15克,牛膝20克,白芍 20克,云苓15克,蒺藜 15克。水煎服。神经衰弱石决明...

  • 豆腐渣的药用

    豆腐渣的药用

    中医认为,豆腐渣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的作用,内服治大便下血,外用冶恶疮、无名肿毒、臁疮;还有降糖、降脂、减肥治便秘和抗癌等作用。 1.炒热豆腐渣,敷膝上。冶脚膝肿痛。 2.豆腐渣若干,焙干为末,每服15克,黄酒送下,3次可愈。治产后下泻。 3.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用鲜豆腐渣敷患处,每天换1次,消肿后可在疮面撒些消炎粉。治溃疡不愈。 4.豆腐渣炒焦研细,每次用红糖水送服6—9克,日服2次。或用无水豆腐渣炒黄,清茶调服。治大便下血,长期不愈。 5.生豆腐渣,捏成饼,如疮大小,先用清茶洗净,绢帛...

  •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品种很多,有月季石榴、重瓣石榴、白花石榴、黄花石榴、玛瑙石榴等多种。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有小毒。主治久痢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等。临床应用治如下疾病: 1.支气管扩张咯血:石榴皮10克,侧柏炭15克,栀子炭45 克,大黄炭10克,水煎代茶饮。 2.白带过多:石榴皮10克,乌贼骨20 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3.手足癣:石榴皮 50克,地骨皮50克,丁香50克,75%酒精 500毫升,浸泡半月后取液外搽。 4.脱肛:石榴20 克,五倍子20克,煎汤洗脱出部分。 5.口...

  • 胡椒药用四方

    胡椒药用四方

    1、治胃寒、胃痛取胡椒20粒,大枣5枚,木香1克,混合研末,用温开水调服。每日1次,连服10天即愈。 2、治冻伤取胡椒15克,加白酒60克,浸泡10天。每日涂于冻伤处3次,连涂7天。(注:表面溃烂者不宜用。) 3、治蜈蚣咬伤取胡椒50克研粉备用。用时取其粉末与雄黄(3:1)加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连用5天即可。 4、治妇女痛经取胡椒3克研成细末,以白酒20毫升冲服。每日1次,连服2次即可。 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教授蒋改苏献方...

  • 山楂药用小方

    山楂药用小方

    山楂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也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山 桂鲜果及其加工制品,均 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 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 暑降温;增进食欲、除脂降 压等功效。我国民间有许 多以山楂为主的单方验 方。 1.治寓血压:鲜山楂 10个,捣碎,加冰糖适量, 水煎服。 2.治消化不良:生山 楂、炒麦芽各10克,水煎 服。 3.治冠心病、寓血脂,症:用山楂、荷叶适量水煎代茶常饮。 4.治产后瘙血、留滞腹痛:山楼30—50克,水煎浓汁,去渣加红糖,一日2次服。 5.治痢疾:山楂62克,茶叶9克,生姜3片,水煎...

  • 茄子药用验方

    茄子药用验方

    茄子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无毒,具有散血淤、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之功效。下面介绍几则茄子入药治病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紫皮茄子(大的1个,小的2~3个)切块,加米煮粥吃,每日1次,连吃数日,可治肝炎、黄疸。 2.生白茄子30,-60克,切碎,煮后去渣,加蜂蜜适量,一日分2次服,可冶慢性支气管炎及年久咳嗽。 3.茄子1个,茄根、茄叶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可治阴囊奇痒不止。 4.茄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小儿腹泻。 5.茄子1~2个,洗...

  • 仙人掌药用验方

    仙人掌药用验方

      仙人掌又名凤尾筋、龙舌兰、观音掌等,其根、茎、花、籽、浆汁凝结物均可入药。仙人掌根、茎、花性寒,味苦,归心、肺、胃三经,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之功,主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咳嗽、肺痛、喉痛、乳痛、疔疮、痔疮出血、烫火伤、蛇伤等症;浆汁性寒,味淡,可解热镇静、补中气,对喉痛、疔疮、烫伤、脱红、小儿惊风等症有效;籽性平,可补脾健胃、治久泻。   肺热咳嗽:鲜仙人掌6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用5~7日。   腮腺炎:仙人掌适量,捣烂绞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捣烂复敷于患处。   支气管哮喘:仙人掌去皮刺,蘸蜂...

  • 胡椒粉药用简方

    胡椒粉药用简方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其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下面介绍几则胡椒人药治病的小验方。 治消化不良、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取胡椒粉1克,填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1次。 治胃寒痛:取胡椒10粒,甜杏仁5个,大枣(去核)3个,研成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 治龋齿牙痛:取少许白胡椒粉,加入少量食盐,塞入龋齿洞中,能缓解牙痛。 治虚寒小腿抽筋:取白胡椒20粒,鸡蛋壳2个,放在热锅上焙黄,再研成细末,分成4包,每次1包,开水冲服,每日1次。...

  • 矮地茶药用四方

    矮地茶药用四方

    1、治肺炎矮地茶2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桑白皮、芦根、杏仁各10克,甘草2克。水煎服。连服7天即愈。 2、治支气管哮喘矮地茶20克,金线吊白米、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连服3日。 3、治慢性肺脓肿矮地茶30克,芦根200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4、治急性肺脓肿(疡)矮地茶15克,冬瓜子20克,鲜鱼腥草200克,金银花、桔梗、芦根各10克,甘草5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胃火上蒸) 处方:黄连5克,生地12克,生石膏25克,黄芩6克,丹皮、升麻、连翘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消肿止痛。用于牙周炎,中医辨证属胃火上蒸型。症见起病较急,牙龈红肿,伴有轻度疼痛及少量脓血性分泌物渗出,口臭口苦,喜冷饮,胃脘嘈杂,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肾阴亏虚) 处方:熟地、山药各15克,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各10克,茯苓、泽泻各8克,骨碎补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李某某,女,26岁,工人。既往胃痛病史10余年,两日前受寒后感胃脘不适,泛吐清水,不思饮食,来诊时面色白光白,神倦懒言,四肢不温,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微弦。导师单兆伟教授辨证为:脾胃虚弱,复感寒邪,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治以温胃散寒,和胃止呕。 药用加味连苏饮:黄连1克,苏叶5克,吴茱萸3克,白蔻仁5克,3剂,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药后,患者呕吐即止,他症亦明显减轻。 按:连苏饮原为治疗呕吐的验方,系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所创立,用于治疗湿热证、肺胃不和证,《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呕恶不...

  • 柚子皮药用验方

    柚子皮药用验方

    ●老人久咳不愈去掉柚皮表层黄皮,将剩下的瓤切碎,加适量冰糖和水蒸至熟烂,每次服食50-100克,早晚各1次。连服10个柚子皮有良效。 ●支气管炎蜜柚皮1只洗净,连黄皮带白瓤一起切碎,放入大碗中,加冰糖50-100克和适量水蒸至熟烂,每次吃小半碗,连汤带皮一起服食,每天2次。每年深秋服用3-5只,连服2年。 ●风疹鲜柚皮加生姜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能止痒消肿。 ●食积不化柚皮和萝卜籽各15克,煎汤分4次服,每日1剂。...

  • 紫荆花药用验方

    紫荆花药用验方

      紫荆花又名肉红、白林皮等,为豆科、紫荆属植物。其药用部位有皮、花和果,性平,味苦,归肝、脾二经。有活血破瘀、消肿解毒之功,对中暑腹痛、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病、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疥癣、蛇虫咬伤等有效。临床上常用验方如下:   中暑腹痛:紫荆皮、桃叶、石菖蒲、山苍子各等量,研末,每次服4.5克,温开水送服。   风湿关节炎:紫荆皮6~12克,酒煎服,每日一剂,常服。   痈肿初期、无名肿毒:紫荆根皮15克,水煎,加少许酒,温服;紫荆皮、白芷各适量,研末,酒调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 花椒药用小验方

    花椒药用小验方

      龋齿疼痛:花椒5克,粳米50克。花椒水煎10分钟取汁,取粳米常法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花椒汁略煮即可。空腹趁热服用。   风寒咳嗽:梨1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人20粒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人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去除花椒后食用,一只梨可分2次吃完。   皮肤瘙痒:①花椒9克,苦参15克,艾叶6克,煎水外洗;②花椒15克,明矾15克。加水适量煎煮,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   皮肤溃疡:花椒、枯矾各100克,冰片10克。将花椒、枯矾炒黄,研细末,再加入冰片研细备用。...

  • 棉花也药用

    棉花也药用

    1.治慢性气管炎:棉花根100克,切片。水煎服.每日 1剂10日为1个疗程。 2.治体虚气弱.营养不良:棉花根 30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剂。 3.治子宫脱垂:棉花根60克,生枳壳 40克.水煎服。 4.治缺乳:棉花子15 克(研碎),黄酒10毫升,加水煎服。 5.治腰膝酸软无力:棉花子15克(研碎)。水煎服。 6.治胃寒作疼:棉花子适量.炒黄研细粉.每次服6克.开水冲服。 7.治子宫出血、便血:棉花子10克(炒焦),陈棕炭 10克.贯众炭10克,研细粉.每次服6克.开水冲服。 8.治食道痉挛...

  • 花椒的药用方

    花椒的药用方

    花椒.又名蜀椒.川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和制作菜肴的芳香佐料。其性味辛温,入脾,肺,肾经,具有温中散寒.散湿止痛,驱虫健胃.利尿消肿.坚齿发.解鱼腥毒等功能。广泛用于各种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痢寒疝、虫积腹痛、口臭齿摇、虫蛀牙痛、阴痒疮疥、皮肤皲裂、手足冻疮等病症的治疗. 胃痛花椒15克.置于锅内炒至有爆裂声、油微出时.浸入黄酒250毫升.5 分钟后.去渣,随量饮,以不醉为度。 回乳花椒9~15克.冷水400毫升浸泡后煎煮成250 毫升.加红糖30克.每日1...

  • 葱的药用验方 可食用可药用

    葱的药用验方 可食用可药用

    天寒地冻,寒气逼人,开胃又祛寒的葱,便成了菜中要物。正如谚语所说:“一天一棵葱,薄袄能过冬”,“常吃葱,人轻松"。葱是日常厨房里的必备之物,不仅可作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可谓佳蔬良药。 葱可食用 又可药用 现代研究表明,葱具有如下营养价值: 1 葱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钙、铁、镁等微量元素。 2 葱有股辛辣的气味,这种气味来自一种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硫醚,有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结核菌等作用,被称作葱蒜...

  • 梅核气 临床方药用法说明

    梅核气 临床方药用法说明

    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咽神经官能症。一般多见于成年人,以女性多见。 对咽喉食管及其它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其病位在咽,病变脏腑涉及肝、脾。多以肝气失于调达,气机郁结;或肝郁脾困,脾失运化,痰浊内生,痰气交阻,搏结咽喉,而出现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本病的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方法,同时配合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痰气互结证 临床表现:咽中如有炙脔,或其它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作嗳气,呃逆恶心,...

  • 狂病药用防己地黄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狂病药用防己地黄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方柏长期致力于疑难病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已诊病人70余万人次,著有《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刘方柏疑难证治20法》等学术专著。今特选刘方柏诊治狂病验案1则,以飨读者。 左某,男,24岁。2021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因“突发狂躁暴打他人半月”就诊。半月前患者乘火车出差,于车上突然冲动无法控制,胡言乱语后,跳起挥拳暴打同车乘客,经乘警控制后移交派出所,后由某特区医院诊断为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经治...

  •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胸脘痞闷,中药用健脾愈痞方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胸脘痞闷,中药用健脾愈痞方

    石某,男,61岁,广东江门。 2008年12月3日初诊,患者主诉胸脘痞闷两月余。脘部饱胀、疼痛、纳呆、自觉乏力、餐后呕吐、嗳气、大便常,舌红苔薄白,脉细。外院胃镜示:胃溃疡。西医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胃痛(脾虚湿困)。治法以行气祛湿,健脾和胃为主,中药用自拟方健脾愈痞方加减,药物有:白蔻仁 10g,薏苡仁 15g,茯苓 10g,法夏 10g,陈皮 10g,砂仁 10g,党参 15g,白术 10g,内金 10g,谷芽 3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门诊中药治疗,1月...

  • 夜间咳嗽严重 养阴止咳药用方

    夜间咳嗽严重 养阴止咳药用方

    闫某,女性,67岁,平遥城内人,2017年7月3日初诊。咳嗽1月余,服中西药多种无效,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现症见:咳嗽,痰少色白、黏腻,口干频饮,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咳甚则遗尿,纳可,大便尚调,舌嫩红,苔腻,脉滑,查体:咽部红,考虑咽红乃郁热所致,且久咳伤阴,给予宣肺降气,养阴止咳,药用如下:炒杏仁9克,炒苏子6克,桔梗6克,枳壳9克,前胡9克,白前9克,浙贝母6克,知母6克,陈皮6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玉竹9克,柴胡6克,黄芩9克,芦根9克,枇杷叶6克,甘草3克。3剂。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分服,日1剂。...

  • 风热咳嗽治药用桑菊饮加减

    风热咳嗽治药用桑菊饮加减

    时间:2022-08-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许超强 胡柳 邵岩飞 朱龙 全国名中医李灿东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精于中医内科诊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下面介绍李灿东治疗咳嗽验案2则,以资同道借鉴、参考。 外感风热 堂某,男,12岁,2015年11月24日初诊。咳嗽3天,加重1天。3天前因中午放学后于学校操场打球,产生咳嗽、鼻塞、流涕,自服“三九感冒灵颗粒”而不能缓解。刻下:咳嗽,痰白、黏,鼻塞流涕,微恶风寒,舌淡红、苔薄,脉浮滑数。 诊断:风...

  • 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 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 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洪敏俐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漳州市名中医,对肺系疾病的中医诊治有深入研究,对慢性咳嗽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洪敏俐,得其授业解惑,受益匪浅,现结合3则医案,介绍洪敏俐从脾胃论治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 医案 李某,女,9岁。2015年7月17日因反复咳嗽咳痰6个月就诊。患儿6个月前外感后出现反复咳嗽,痰白黏、量多,咳剧稍喘,闻及香烟可诱发加重。于当地诊所诊治,服复方甘草液及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后症状稍有缓解,但病情反复。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量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红、苔白厚,脉细。皮肤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