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 第2页
-
玉米须的药用功效验方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 例如下: 高血压:玉米须50克,菊花10 克,煎汤。此为1 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眩晕:玉米须50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咯血:玉米须50克,冰糖50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 个疗程。 胆囊炎:玉米须30克,茵陈蒿20克,蒲公英10 克,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
-
隔夜茶的药用途:自然疗法
止血 茶水中所含的鞣酸 有收敛和止血的功效。用隔夜 茶漱口,可防治口疮、牙龈出血 等病症。 明目 茶水中的茶多酚, 能抗菌消炎。用毛巾浸入茶水 中,然后拧干,外敷于双眼上, 可防治眼睛红肿疼痛等病症。止痒 用隔夜茶水洗头, 或者清洗患处,可治疗皮肤瘙 痒、湿疹等病症。疗晒伤 夏天皮肤很容易 被日光灼伤,可以用纱布蘸取 隔夜茶水,外敷晒伤部位的皮 肤。茶水中的鞣酸有收敛功效,类黄酮化合物则能抗辐射,保护皮肤。去腥除味 吃过大蒜后口中的异味,以及洗鱼虾后手上残留的腥味,可以取隔夜茶水来漱口或者洗手,可帮助迅速去除异味。...
-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品种很多,有月季石榴、重瓣石榴、白花石榴、黄花石榴、玛瑙石榴等多种。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有小毒。主治久痢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等。临床应用治如下疾病: 1.支气管扩张咯血:石榴皮10克,侧柏炭15克,栀子炭45 克,大黄炭10克,水煎代茶饮。 2.白带过多:石榴皮10克,乌贼骨20 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3.手足癣:石榴皮 50克,地骨皮50克,丁香50克,75%酒精 500毫升,浸泡半月后取液外搽。 4.脱肛:石榴20 克,五倍子20克,煎汤洗脱出部分。 5.口...
-
茄子药用验方
茄子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无毒,具有散血淤、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之功效。下面介绍几则茄子入药治病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紫皮茄子(大的1个,小的2~3个)切块,加米煮粥吃,每日1次,连吃数日,可治肝炎、黄疸。 2.生白茄子30,-60克,切碎,煮后去渣,加蜂蜜适量,一日分2次服,可冶慢性支气管炎及年久咳嗽。 3.茄子1个,茄根、茄叶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可治阴囊奇痒不止。 4.茄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小儿腹泻。 5.茄子1~2个,洗...
-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胃火上蒸) 处方:黄连5克,生地12克,生石膏25克,黄芩6克,丹皮、升麻、连翘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消肿止痛。用于牙周炎,中医辨证属胃火上蒸型。症见起病较急,牙龈红肿,伴有轻度疼痛及少量脓血性分泌物渗出,口臭口苦,喜冷饮,胃脘嘈杂,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肾阴亏虚) 处方:熟地、山药各15克,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各10克,茯苓、泽泻各8克,骨碎补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李某某,女,26岁,工人。既往胃痛病史10余年,两日前受寒后感胃脘不适,泛吐清水,不思饮食,来诊时面色白光白,神倦懒言,四肢不温,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微弦。导师单兆伟教授辨证为:脾胃虚弱,复感寒邪,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治以温胃散寒,和胃止呕。 药用加味连苏饮:黄连1克,苏叶5克,吴茱萸3克,白蔻仁5克,3剂,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药后,患者呕吐即止,他症亦明显减轻。 按:连苏饮原为治疗呕吐的验方,系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所创立,用于治疗湿热证、肺胃不和证,《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呕恶不...
-
狂病药用防己地黄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方柏长期致力于疑难病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已诊病人70余万人次,著有《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刘方柏疑难证治20法》等学术专著。今特选刘方柏诊治狂病验案1则,以飨读者。 左某,男,24岁。2021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因“突发狂躁暴打他人半月”就诊。半月前患者乘火车出差,于车上突然冲动无法控制,胡言乱语后,跳起挥拳暴打同车乘客,经乘警控制后移交派出所,后由某特区医院诊断为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经治...
-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胸脘痞闷,中药用健脾愈痞方
石某,男,61岁,广东江门。 2008年12月3日初诊,患者主诉胸脘痞闷两月余。脘部饱胀、疼痛、纳呆、自觉乏力、餐后呕吐、嗳气、大便常,舌红苔薄白,脉细。外院胃镜示:胃溃疡。西医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胃痛(脾虚湿困)。治法以行气祛湿,健脾和胃为主,中药用自拟方健脾愈痞方加减,药物有:白蔻仁 10g,薏苡仁 15g,茯苓 10g,法夏 10g,陈皮 10g,砂仁 10g,党参 15g,白术 10g,内金 10g,谷芽 3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门诊中药治疗,1月...
-
夜间咳嗽严重 养阴止咳药用方
闫某,女性,67岁,平遥城内人,2017年7月3日初诊。咳嗽1月余,服中西药多种无效,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现症见:咳嗽,痰少色白、黏腻,口干频饮,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咳甚则遗尿,纳可,大便尚调,舌嫩红,苔腻,脉滑,查体:咽部红,考虑咽红乃郁热所致,且久咳伤阴,给予宣肺降气,养阴止咳,药用如下:炒杏仁9克,炒苏子6克,桔梗6克,枳壳9克,前胡9克,白前9克,浙贝母6克,知母6克,陈皮6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玉竹9克,柴胡6克,黄芩9克,芦根9克,枇杷叶6克,甘草3克。3剂。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分服,日1剂。...
-
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 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洪敏俐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漳州市名中医,对肺系疾病的中医诊治有深入研究,对慢性咳嗽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洪敏俐,得其授业解惑,受益匪浅,现结合3则医案,介绍洪敏俐从脾胃论治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 医案 李某,女,9岁。2015年7月17日因反复咳嗽咳痰6个月就诊。患儿6个月前外感后出现反复咳嗽,痰白黏、量多,咳剧稍喘,闻及香烟可诱发加重。于当地诊所诊治,服复方甘草液及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后症状稍有缓解,但病情反复。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量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红、苔白厚,脉细。皮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