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法 第4页

手法 第4页

  • 手法整复寰枢椎半脱位

    手法整复寰枢椎半脱位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三步手法治疗整复:1.从枕骨与项韧带的交界处开始,从上至下用大拇指指腹以揉按、分筋理筋手法逐步松解颈项后部、两侧局部的项韧带、项部肌肉等软组织;2.旋转复位手法整复寰枢椎,具体方法为:以颈1横突偏右为例,患者取矮坐位,颈部前屈35度、左偏30度、右侧旋转40度,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横突固定之,余四指置于患者右侧头颞部,右手扶持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横突轻压向患者前左侧,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完毕。...

  • 针灸治病补泻手法是关键

    针灸治病补泻手法是关键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盛灿若,男,生于1934年,江苏南通人,著名针灸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名中医,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盛灿若认为,针灸治病补泻手法是关键。而且,针刺手法并不玄奥,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神秘莫测,倘能细心探求,自非难事。针灸手法效果的不同主要决定于捻转的幅度、提插的速度、进针的角度,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力度。惜因目前操作不一,有人就认为玄虚神秘,如能研得真谛,确有独到之处,针灸原理也在其中。笔者在此简要介绍其针灸理论如下。 远道和...

  • 按摩手法要正确 补法与泻法

    按摩手法要正确 补法与泻法

      推拿按摩能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淤,对内脏也有明显的调理作用。有些人觉得按摩后效果不佳,甚至更加疲乏,可能是因为按摩手法有误,该用补法却用了泻法。   “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为泻法。   手法方向不同,疗效各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说的是腹部按摩,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

  • 癔病性失语手法可治

    癔病性失语手法可治

    有些老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天起床后,突然说不出话了,或者是生了一阵闷气之后,想讲话却难以发出声音。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癔病性失语,指因精神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突发性失语,为癔病的一种喉部表现,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用手法调理可以使发音很快恢复。 中医将“癔病性失语”归入“郁证”范畴,再加上发病的部位特殊,手法的调理原则就是缓急救逆、疏肝顺气。 手法操作的部位:人中(鼻、唇间)、喉结至颈旁、颈后侧至后发际、胸部锁骨下部、胸骨部、腕上正中至腕小指侧。 操作方法:左手拇指按住人中3分...

  • 体位眩晕手法复位

    体位眩晕手法复位

    56岁的陈女士两年前经常出现眩晕,发作起来感到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她曾住了两次医院,用了大量抗眩晕药,效果却不明显。医生发现,陈女士眩晕发生时与她的体位有关,当她躺下来向右侧翻身时,眩晕就会发作。医生为她做了手法复位,这两年再未发作过。 陈女士患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为外伤、耳病、年老、噪音性损伤及使用链霉素过敏等引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很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如躺下时若患侧耳朵向下,会出现眩晕,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

  • 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疗法是中医学体系中的特色治疗方法,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既不同于现代医学体系,也不同于中医内科的各种辨证论治体系。随着针刺麻醉等相关针刺技术的深入研究,针刺疗法逐渐成为成功走向世界且研究最为活跃的传统学科。但是,从国内的针灸临床工作现状来看,针刺疗法的研究关注点、针刺技术的教学和培训内容较之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大打折扣。针刺补泻手法能否正确运用便是其中典型问题之一。   笔者以为,针刺补泻手法的淡化,始于腧穴双向调节理论的出现。   针刺疗法的双...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针刺手法
  • 按摩进补 手法刺激经络穴位

    按摩进补 手法刺激经络穴位

    按摩进补,就是用手法刺激有关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祛病延年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 1、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子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发热。 2、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廓,用力搓擦,搓至发热。 3、用舌尖反复卷摩牙龈内外,直至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下。 4、手掌微屈,手指自然并拢,轻轻拍击胸部,双手交替进行。 5、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再按摩脐部、小腹部,最后反复按摩整个腹部。 6、双手掌小鱼际分别...

  • 小儿推拿手法 经常给宝宝做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手法 经常给宝宝做推拿按摩

    小孩子生病了,吃药、打针各种折腾,作为家长是最心疼的,这里教你四招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平常经常给宝宝做推拿按摩,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捏脊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理脏腑的作用。 位置:脊柱两侧1厘米处,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一直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操作:让宝宝俯卧,家长位于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两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

  • 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文章较长,建议先收藏得空后仔细品味,不管您学没学过针灸,不管您体验没体验过针灸,这篇都具有不错的可读性。 成才之路 他幼承慈训,在读诗文,又遇良师,得习经史,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他毕业于名牌医大,医学基础扎实,后又结业于卫生部针灸高师班,在京城得遇名师,学到了一身过硬之本领。 他智慧聪颖,能过目成诵,思维敏捷,可举一反多。 他就是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 张缙,原名张国梁,1930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半拉门乡,母亲出身于书...

  • 李堪印的辨证论治思想 李堪印的治疗手法

    李堪印的辨证论治思想 李堪印的治疗手法

    李堪印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在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足底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1%~15%,占全部足跟疼痛患者的80%,在所有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40~60岁之间增高。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状是早晨起床迈出第一步开始感觉疼痛,或者在长时间不活动后迈出第一步疼痛,行走数步后疼痛得到缓解,但随着步行时间的增长或站立时间增加,再次出现疼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本病迁延日久,容易复发,反复的疼痛及行走困难会加速踝关节、膝关节退变,影响下肢力线,进而影响脊柱稳定性,严...

  • 郭剑华推拿手法特色

    郭剑华推拿手法特色

    郭剑华主任中医师(以下尊称 “郭师” ) 出身于 中医世家, 全国第三、 四、 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验继承导师, 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 重庆市 名中医, 从医五十载, 擅长中药内服外敷结合非药物 疗法综合治疗筋伤疾病, 其中推拿手法独具特色。 笔 者师从郭师近二十年, 亲聆教诲, 受益匪浅, 现将郭 师治疗筋伤疾病推拿手法特色介绍如下。 “准”为基础 诊断与辨证是治疗疾病第一要务, 郭师临证推 拿施术要求做到 “准确辨证” &l...

  •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属于中医学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属于中医学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属于中医学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指的是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体表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手法治疗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代表,在治疗疼痛、软组织损伤,配合骨科术后康复以及某些内科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近几年,手法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重视,但是中国传统手法依然受到冷遇,而国外手法治疗学却日益兴盛。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推崇国外手法之风有日渐形成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更好地彰显中医传统手法的特色,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传统手法,是...

  • “针砭”又叫针石 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

    “针砭”又叫针石 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

    成语针砭时弊,语出《后汉书》“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的说长论短。“针砭”本意当然是说用针刺、砭刮治病。“时弊”是指现在社会中的恶习、弊病、不正之风等,比喻指出错误。   这针和砭是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现在渐渐演变成今天的银针治疗和砭石刮痧等。刮痧师把身体的穴位刮的通红,直至出痧,经络通了身体自然也就舒坦了。即可治病又可美容,一举两得。   “针砭”又叫针石。李时珍在《东山...

  • 中医手法复位精准 引患者“朋友圈”点赞

    中医手法复位精准 引患者“朋友圈”点赞

    “今天,泸州市中医院郑医生换药给我绑得巴巴适适,片子拍来还稳定,心情顿时好多了,欧耶,感谢大家关心!”这是一名经过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郑磊副主任中医师诊治患者在其微信“朋友圈”所发帖子,“还要给泸州市中医院点120个赞!是自己三次亲身经历的感受,医术精、医生好、价格便宜,‘伤筋动骨’就去泸州市中医院,不是广告,看疗效。” 这名患者在春节过后,不慎被自行车撞伤导致左上肢活动受限,前往该院骨伤三科诊疗,值班...

  • 摩法推拿治疗手法在历版教材中的梳理对比分析

    摩法推拿治疗手法在历版教材中的梳理对比分析

    摩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 也是 推拿中的基础手法。 早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对摩法 的记载, 如《素问·病能论篇》 : “其中手如针也, 摩 之切之” 。 在现代推拿教学中, 各版本教科书都对摩 法进行了描述, 笔者翻阅整理了1959年-2015年间29 本叙述了摩法内容的推拿教材, 梳理了教材中关于摩法的内容,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摩法在历版教材 中的异同点及特色部分, 比较分析近年来教材中关 于摩法内容的演变和发展。 摩法的运动方式 有22个版本的教材将摩...

  • 浅谈津沽脏腑推拿特色手法及特色理论之气街四海

    浅谈津沽脏腑推拿特色手法及特色理论之气街四海

    明代 “隆庆之变” 导致太医院废黜按摩科 [1 ] , 推拿 “流落” 民间, 从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因地域、 师承 等多方面的因素,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各流派在手 法操作、 理论体系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山东一带, 小儿推拿就发展出了三大流派 [2 ] — — —三字经小儿推拿 流派、 张汉臣小儿拿流派及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而 京津冀一带盛行脏腑推拿— — —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 体(...

  • 骨错缝筋出槽 中医手法治疗

    骨错缝筋出槽 中医手法治疗

    今年28岁的王先生一次下公交车时,被别人挤了一下,突感腰部疼痛,不能动弹,就像撑了一根木棍般僵硬,十分痛苦,他休息半天不见好转,来到中医院骨科检查,经拍X线片检查,医生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王先生不太明白这是咋造成,医生解释说,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骨错缝、筋出槽”。经采用坐位脊柱旋转法配合扶墙下蹲法治疗,他的腰部疼痛顿时减轻,又能弯下腰了, 其实类似王先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的人猛然打个喷嚏,竟然腰不能动弹;还有的人从蹲位猛然站起也发生了腰痛不能活动的现象,还有的人搬个东西,腰闪一...

  • 挖掘手法技术 创新诊疗模式

    挖掘手法技术 创新诊疗模式

    李盛华,男,1959年生,山东菏泽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现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获得者。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全国及省市级奖励20余项;出版《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40余篇。发明专利3项。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对骨伤科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正骨手法和骨伤药物为依托、中医护理和康复为辅助的系统有效的诊疗方法。...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手法
  • 刮痧手法 刮痧的方向也有讲究

    刮痧手法 刮痧的方向也有讲究

    刮痧通过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无形无质,正气有守护人体,防止邪气入侵作用。气滞、气逆等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时间久坐不运动会造成气血循环不畅;长期思虑过多或情志不畅,也容易造成体内气机运行停滞,代谢产物堆积增多。而刮痧能够疏通经脉,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引邪出表,进而达到排毒和通经脉的治疗效果。 刮痧手法 刮痧手法包括补法(速度慢,力度小)、泻法(速度快,力度大)、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与泻法之间)。专业的刮痧师...

  • 中风,面肌抽动,不寐 空位疗法刺手法用补法

    中风,面肌抽动,不寐 空位疗法刺手法用补法

    程莘农是闻名中外的针灸学专家,善治各类疑难重症,园机活法,屡起沉病。笔者有幸拜承为师,深受教益。兹摘录国医大师程莘农验案3则,介绍如下。 中风 马某某,男,72岁,1992年6月26日初诊。患者右侧半身不遂9年,病初曾于北京某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虽多方医治无效。现患肢屈伸不利,指趾麻木,手握力差,步履艰难,沉重如坠,面赤眩晕,两目昏花,少寐,恶心纳减,舌质红,少苔,中有裂纹,脉象沉细弦尺弱。 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拟滋补肝肾,平肝息风。处方:百会、风池、太阳、四白、肩髃、曲...

  • 针刺疗法 确定腧穴 手法补泻

    针刺疗法 确定腧穴 手法补泻

    针刺疗法适应症广泛,又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在临床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夫,针刺会伤气吗?”“扎针能泻气,是吗?”有的患者甚至因为有此顾虑而中断治疗,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必有这样的顾虑。并且对于虚证,针刺还能补气。一个合格的针灸医生,具备系统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判别患者病情,治疗时一定会做到“辨证施治”,“因人制宜”,了解一下针灸医生治疗的过程会有助于大众排解疑虑。 明辨虚实...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