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 第5页
-
最流行养生妙招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途径。时下,哪些养生妙招最流行、最实用?我们为大家做了全面的盘点。 转腰运动防腰痛 如果全身乏力、腰酸腿痛,可以做做转腰运动。 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臂向前平伸,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腰部各100圈。通过旋转运动,可增强腰部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腰椎的营养状况。 头痛眩晕敲打腿部 偏头痛、眩晕、颈紧可以用拳头下缘敲打大小腿的内侧中线,由脚踝上缘往上敲小腿内侧中线、大腿内侧中线,一直敲到腹股沟,左右腿各敲五至十分钟,早晚各一次,可畅通肝胆循环系统...
-
东欧流行洞穴疗法
乌克兰西部的索罗特维诺村地下数百米深有一个盐矿,已被改造成了疗养场所。几十年来,该村的变应性疾病医院都会将患有各种变应性疾病的患者送到盐矿,让他们呼吸具有治疗功效的空气,适应对象包括支气管阻塞患者、哮喘患者和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波兰就推出了洞穴疗法。当时波兰的医学家们注意到矿丁中很少有人患肺结核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了洞穴空气有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索罗特维诺变应性疾病医院的医生表示,矿道空气中的盐分能够溶解顽固痰液并杀死导致传染病的微生物。该盐矿的9号井位于地下约3...
-
牛蒡杜民间流行的养生食谱
下面是民间流行的牛蒡食疗汤谱: 牛蒡猪肚汤:牛蒡丝100克,肥猪肚1个,豆豉、葱白各适量。先将猪肚洗净,猪肚与牛蒡丝同时放入开水锅中,煮至猪肚将熟,再加入葱白、豆豉、盐调味,捞出猪肚切成片即成。此汤补脾益气,适用于糖尿病。 牛蒡海带羹:牛蒡100克,海带30克,草决明15克。将牛蒡丝、海带和草决明一同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煨汤熟后去草决明(牛蒡可食用)即成。可以清肝化痰,适用于结膜炎、高血压、肝火旺引起的面赤头痛等。 牛蒡杜仲羹:牛蒡100克,鹌鹑3只,杜仲30克,怀山药60克,枸杞子15克,生姜8克,红枣5个克,...
-
世卫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基本上接近尾声。 在世卫组织于瑞士日内瓦和中国香港等地同步举行的电话记者会上,身在香港的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世界目前已不再处于流感大流行6级,即警戒级别的最高级状态,“我们正步人后流感大流行阶段”。 陈冯富珍还说,进入后流感大流行阶段并不意味着甲型流感病毒已彻底消失。经验表明,这种病毒今后表现将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类似,未来几年内会继续存在;世卫组织还发表声明说,虽然目前甲型流感的危险大大降低,但各国卫生当局仍需继...
-
十大流行营养补剂
蛋白粉 增加肌肉需要正氮平衡。为达到正氮平衡,人体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才能使肌肉增长。肌肉越多,需要的蛋白质就越多。以每磅体重1克蛋白质为最佳补充量。一天六次进食,三次必须有蛋白质。而蛋白粉比鸡、牛肉等更易为人体吸收。最好使用含离子交换乳清和水解乳清蛋白的蛋白粉。前者易于吸收,且乳糖含量低,可避免胀气。后者为训练后必需,因其可以氨基酸形式快速进入血液。训练后蛋白质进入血液越快,因负重训练带来的分解代谢的作用消失越快。 肌酸 肌酸是爆发性用力动作的能量来源。它可以增加力量,再造ATP(三磷酸腺苷),并使11-B型...
-
沙虫的民间流行食疗药方
沙虫又名光裸星虫,其形状呈长简形,长约12~ 22厘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所以又称裸体方格星虫。 沙虫更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疗价值。其性平、味甘、成、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之功效。据记载,凡有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痨咳嗽,胸闷痰多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最宜食用沙虫;对子肺痨咳嗽、神经衰弱、小儿脾虚或干燥症,用沙虫加姜片煲瘦肉汤饮服有疗效。另记载,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起到良好疗效,而夜尿的人吃煲炖的沙虫亦有效果。 据药书记...
-
解毒十大流行养生常识
1.白肉比红肉好 答:白肉的营养价值的确比红肉高,但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度。 2.口香糖能健齿 答: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嚼口香糖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叩齿。叩齿的作用可以让牙齿更坚固。 3.多吃醋有好处 答:吃醋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一些胃酸过多的人就不适合吃太多醋,一些有胃炎、胃溃疡的人也不适合吃太多醋。 4.多晒太阳有好处 答: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但晒太多也不行,过度晒太阳会导致皮肤癌。 5.夜里进食导致肥胖 答:夜里进食并不一定会导致肥胖,不过,长期夜间进食会损...
-
秋季流行病防治养生方
流行性乙脑 主要症状是持续高烧、喷射性呕吐、恶心、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症状凶险,死亡率高。应以积极预防为主,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可以定期注射流行乙脑疫苗,体育锻炼更是不可松懈。每天用银花、连翘、板蓝根各15克煮水后喝一杯,能有效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 春秋之交,气温逐渐升高,雨水较多,天气潮湿、闷热,也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通常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
周仲瑛辨治流行性出血热医案四则
医案一 曹某,女,56岁。以“头痛发热腰痛4天”为主诉,1983年12月9日入院,初诊。入院时恶寒轻,发热重,少汗,头痛,腰痛,纳差,恶心欲吐,大便2日未解。查体:体温40℃,脉搏115次/分,呼吸26次/分,急性面容,面红目赤,口腔上腭见针尖样网状出血点,腋下皮肤见针尖样出血点,腰部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54×109/L,中性80%,淋巴12%,尿蛋白(+++),并有管型。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中医辨证为瘟疫(卫气同病),治以辛凉透卫、清气解毒、凉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