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第15页
-
应开展新冠肺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大量人员感染,虽然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其后遗症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评估一个疾病治愈后是否会产生后遗症,一般要在疾病痊愈后6个月以上才能开始。应对这种新型病毒,治愈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会不会遗留严重并发症,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冠患者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 新冠肺炎后遗症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多系统性、持续性、复杂性等特点。出现的症状有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嗅觉减退、精神抑郁、体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专家认为从长远的角...
-
傣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初探
傣医药根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长期为当地居民提供独具特色的民族医疗服务。20世纪80年代,傣医药与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族医药并称为“中国四大少数民族医药”[1]。2011年,傣医药“睡药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名录。近年来,随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高发及傣医药在医疗事业中作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出傣医药的有效性。本文将从傣医药理论起源、傣医药基本理论体系、内分泌代谢病的傣医理论基础及其实验研究现状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1 傣医...
-
专家研讨温病学理论临床应用
8月28日,京津冀地区温病学理论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呼吸、肾病、神内、消化、重症医学、针灸等专业的十余位专家,以中医温病学理论为中心,通过重新认识温病学、寒温之别与理法方药术、针药并用、温病理论阐析、新冠救治感悟及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和多手段治疗的临床感悟等专题演讲,详细探讨了温病学理论在临床的应用及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方案,并结合多手段治疗验案分享,让参会学者不仅重温了温病学的重要理论,又结合临床对疑难病诊疗和多手段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做《重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