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250页
-
老年口干症防治方法
口干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 治疗方:取枸杞子30克,麦冬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此方具有生津润燥之功效,治疗老年口干症疗效颇佳,一般连服3-4剂便可消除口干症状。 口干症在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及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须经充分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此外,可经常吃含酸味水果更为适宜,如山...
-
治疗腮腺炎偏方三则
方1:蛇蜕少许,撕成碎末;红皮鸡蛋 1个,打散备用。将铁勺洗净,倒入香油烧至七八成熟,加入蛇蜕略炒,然后倒入鸡蛋炒拌,蛋热即成。吃时可加少许白糖。 方2:活蚯蚓 2- 3条 ,白糖适量。清水洗净蚯蚓 ,整条放入杯中 (不要弄断 ) ,撒上白糖 ,片刻即有渗出液 ,将此液用棉签涂抹在腮腺的红肿部位。每天涂 2- 3次 ,连用 2- 3天即可。 方3:取手掌大小仙人掌1块,去刺。再加白矾1块(如拇指肚大小),共捣为糊状,将其均匀涂于干净纱布上,再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一般3—5天即可痊愈。(传生) &m...
-
牙痛验方小汇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牙痛的苦恼大多数人经历过,下面的验方能治疗牙痛,牙痛发作时不妨一试。 1.汤药:生石膏3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川黄连9克,水煎服,日1剂。 2.漱口:高良姜10克,细辛6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武火煎至350毫升,趁热漱口,含于口中勿咽下,待凉时吐出,直至将药液漱完为止。 3.含药:花椒10粒,白酒30克。将花椒浸在酒内,10分钟后,口含药酒,10分钟后吐出。 4.鼻吸:荜拨、细辛、防风、连翘、升麻、黄连各10克,焙黄研细末,与冰片5克和匀,备用,用时将棉球蘸药少许塞入牙痛...
-
治流行性腮腺炎方
处方:柴胡、葛根、黄芩、牛蒡子、桔梗、夏枯草、赤芍各9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僵蚕6克。 加减:发热、恶寒重加苏叶9克,生石膏30克,清热解表;头痛加桑叶、菊花各10克,清利头目;咽喉肿痛加马勃、土牛膝、甘草各8克,清热利咽;咳嗽加前胡、浙贝母各9克,宣肺化痰止咳;痰黄量多加知母、瓜蒌皮各8克,清化痰热;纳少呕吐加竹茹、橘皮各6克,清热和胃。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局部用青黛散适量,以醋或茶水调敷患处,每天1—2次,共治疗7天。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疗效:治疗96例,治愈68例,好转2...
-
颞动脉炎中药方
颞动脉是一条比较表浅的动脉,其位置在耳的前上方,与太阳穴相毗邻,触诊时可感觉到心脏搏动相一致的规律性跳动。 颞动脉炎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变虽然在颞动脉,但有时常能影响到全身的动脉,尤其是供应脑的动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乏力、食欲下降和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单侧颞部疼痛,呈持续性、搏动性疼痛,重时不能梳头戴帽,吃饭时由于咀嚼动作,使颞部肌肉收缩刺激动脉,疼痛加剧。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视力障碍或关节痛等症状。血液化验显示血沉明显增快、白细胞增高。 治方: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
-
胸膜炎中药二治方加辅疗八式
方1:十大功劳30g,矮地茶30g,百部120g。共研末,以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次1 丸,每日3 次,温开水送服。此方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方2:牛大力藤根30g,一见喜3g。水煎服。治疗胸膜炎。 1.扩胸运动:保持站姿,抬头挺胸,两臂侧平举,尽量向后振臂,然后复原,每次扩胸20~30下,每日两次。 2.仰卧挺胸: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体侧,头和脚不动,胸部尽量向上挺,挺起来后停几秒钟再落下,如此反复进行,每日两次,每次20~30下。这样能使胸部和腰背部的力量增强,防止胸膜粘连。 3.按摩胸部:坐、立、卧均可,脱...
-
面神经麻痹中药治方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瘫痪,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发病。该病若能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较好,但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治疗手段,还要加强护理及生活保健,即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偏方:生姜汁1毫升,生南星1克。 用法: 将生南星研为细末,以生姜汁调如糊状。斜左贴右,斜右贴左。 主治: 面神经麻痹。 避风防寒,保护面部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寒冷和风吹。当面部遭遇持续性的受冷风吹袭时,可造成面神经的营养血管...
-
春季多发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防治方
痄腮,西医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校园或幼儿园中流行,成人及两岁以下小儿很少得病。本病在冬春季较多见。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经飞沫传播。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只要辨证正确,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临床常见证型包括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 风热外感型:其临床表现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低热,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见打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清热解毒,透表散结。方用薄荷5克(后下)...
-
牙痛怎么止痛 牙痛偏方
[牙痛偏方一] 生地12克,石膏30 克,细辛6克,白芷12克,川连10克,栀子10克,荜拨12克,没石子12克(打碎),乌梅10克,黄芩10 克,煎服,一日三次。 来源:本药方系祖传。 提供人:杨永和 专家点评: 牙痛按中医理论分析,常由胃火炽盛、肠道湿热、热毒上窜或虚火上炎所致。本方所选药物,基本以走肺胃大肠经为主,符合归经原则,以治牙痛常用寒凉要药石膏为主,并以常用治牙痛药物细半、白芷为辅,以及治疗牙痛之温药荜拨、没石子为辅药,一方面可加强止痛作用,同时还可制约石膏苦寒伤胃的作用。临床上牙痛患者常伴...
-
预防血液黏稠小方
引起血液黏稠的原因比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尿毒症等。研究证实,即使血脂不高,血液也能变黏稠,如出汗多、空气干燥、体内缺水造成血容量减少,血液变黏稠。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排尿增多,容易使人体血液浓缩变黏稠。而中老年人的代谢减慢,也会引起血黏度增高,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下面介绍简便而有效的防血液黏稠的小方:1.每晚睡前饮杯水。研究表明,睡前饮 200毫升白开水,可使清晨血黏度不升反降,对预防脑栓梗塞有明显作用。 2.玉米芯50克,加水800毫升,煮15分钟,每日饮两次。玉米芯中含木聚糖硫酸酯,可降低血黏度...
-
防治动脉硬化药粥方
临床上用于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硬化的药物虽然越来越多,但长期服用多具有一定副作用,而选用药粥则不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一般都无副作用。下面几种药粥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不妨一试。 何首乌粥 何首乌30 克,粳米50克,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成粥即可,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每日服食1次,有扩张血管、降脂、降压作用。 玉米糁粥 玉米糁、粳米各50克,先将粳米加适量清水调匀煮粥,待米粥将煮成时加入玉米糁,同煮至稠即可,每日服食1-2次。其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等功...
-
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简单方法
龋齿的危害很大。患了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龋洞会越来越深,逐渐侵犯到牙神经,产生剧烈疼痛,炎症继续发展可引起根尖周围组织发炎,导致颜面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慢性根尖炎症反复发作,还会导致全身病变,引起心脏病、肾病、关节病等。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因为牙齿龋坏造成咀嚼功能低下,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诱发龋齿的原因很多,除了不科学的饮食习惯,龋齿也有可能在母婴之间形成传播。虽然现在的科学研究还无法准确描述出龋齿在母婴间的传播过程,但实验已经证实:变性链球菌是导致这种传播的罪魁祸首。闪此...
-
动物胆汁治病验方集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是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很多动物的胆汁还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鸡胆汁 1、百日咳取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内服,每日2次,连服3天。1岁以内每次1/4个,2-3岁每次1/2个,3-5岁每次1个,5-7岁每次2个,7-12岁每次3-4个。 2、慢性支气管炎成人每次取鲜鸡胆汁6毫升(儿童酌减)口服,每天3次,连服10-15天。 3、小儿细菌性痢疾取鸡胆汁烘干研末,加白糖制成25%胆末,1岁以内每日1克,1-2岁每日1.5克,2-5岁每日2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