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第22页
-
冬至节气进补八珍汤 既有补血之功又有益气之效
冬至节气被认为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民间有“气始于冬至”的说法。此时科学养生可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近日,随着古装剧《锦绣未央》的热播,一个叫做“八珍汤”的补品被观众们关注。据说这种神奇的汤品男女皆宜,女人喝了美容养颜,男人喝了强身健体,此外还能祛除疤痕,治疗失眠。 那么,这种汤真的存在吗?真有那么神奇吗?跟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向中医专家了解一下。 出自明代骨伤科专著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膏方门诊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八珍汤出自明代医家薛己所著的《正体类要》,这是...
-
八敲疗法 宁心安神
八敲疗法是对手部的穴位及一些特定部位进行敲打的方法,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常因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脏腑失调,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心慌等一系列病症。经常进行八敲疗法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宁心安神、健脑益智,改善心脑功能。 一敲大陵大陵穴位于手掌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一手握空拳,敲打另一手腕的大陵穴,力量要轻柔,节奏均匀,以每分钟40次的频率进行敲打,两手交替进行,每次2分钟,每天1次,可宁心安神,治疗心痛、心悸、失眠。 二敲腕骨腕骨穴在手掌尺侧,...
-
中国古代健身方: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健身方法,其功法分为八节,故称八段。“锦”是古人以锦缎喻其精美。八段锦起源于宋代,在明、清代逐渐发展。比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里。古代记载的八段锦分坐式和站式。站式八段锦是由坐式八段锦发展而来的,内容上减少了吞津和按摩等方法,在意念方面的要求也不如坐式八段锦高,但是增强了运动锻炼强度。因此不同年龄人可根据各自情况选择练习。 传说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锻炼方法...
-
幻视“见鬼”以八珍汤加味养血安神
2010年夏天某日,有位姓孙的女居士,夫妻都是上海大学的老师,有过数面之缘,突然打电话找到我,让我帮助治疗她姐姐的疾病。据说其姐“见鬼”,老是胡说八道,说哪里有光,哪里有东西,胆怯易惊,已经好几天了。 但是我又不是道士,不会驱鬼,怎么办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用鬼箭羽、朱砂之类驱鬼安神。可是据寺庙的师父讲这种处理并不能解决根本。一筹莫展之际,我忽然想到《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这样几句话:“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七八...
-
吴门八味回阳饮加味治虚劳验案一则
陈某,女,47岁,2023年7月2日初诊。主诉:疲劳乏力半月余。现病史:患者自诉近半月来疲劳乏力,睡觉不解乏,头重如裹,多梦,日间嗜睡,心悸,无气短,手足心发热。患者素体阳虚,面色白,常年自觉喉中有痰,近期居住地天气潮湿,平素自觉咽喉中有寒气上泛,天晴时自觉精神状态好转,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边有齿痕。因远程无法脉诊。 诊断:虚劳(阳虚湿困)。 治法:回阳除湿。 方用吴门八味回阳饮加味:蜜麻黄15g,炙甘草15g,升麻15g,红参6g(另煎),淫羊藿30g,仙鹤草60g...
-
皮肤病的应用 中医八法的清法
清热凉血法是以寒凉性质的方药清除血分热毒 的一种疗法。常用于温热病中热入血分的病症,属于 中医八法的清法。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清 热凉血法在皮肤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突出。将本 法辨证地与其他法则结合运用,则更可扩大其治疗范 围、提高疗效,发挥中医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优势。 湿疹 案1 患者某,英籍华人,男,20岁。2008年6月11 日初诊。主诉:面部皮疹瘙痒反复发作3年。患者婴 儿时期曾患有婴儿湿疹,经过治疗症状消失。3年前 进食羊肉后出现面部皮疹瘙痒,曾在家庭医生处治 疗,诊为湿疹。现患者面部皮肤发红,干...
-
八方巧治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寒冷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药醋疗法: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药浴疗法: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
-
湖南治疗荨麻疹 八珍汤
刘某,女,48岁,2010年11月8日初诊。全身起大小不一丘疹团块,色呈淡红,时起时消,无定时发作,剧烈瘙痒,反复而发5个月。经服多种中药西药皮损仍反复再现,未能治愈。查见患者形体较瘦弱,面色萎黄不泽,述其半年来时常头晕目眩健忘,有时失眠,气短懒言,肢体乏力,纳食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荨麻疹。证属病程较久,气血俱虚,卫外不固,兼受风袭所发。治宜补益气血,祛风止痒。药用八珍汤加减:当归15克,白芍30克,熟地黄30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9克,白蒺藜6克,...
-
防治痤疮八不要
痤疮,又称粉刺,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增生,皮脂分泌旺盛,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和毛囊内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人群中有9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罹患痤疮。痤疮除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外,还应做到以下八不要的护理知识。 不要曝晒:长时间强烈的曝晒后,会导致大量出汗,皮质分泌旺盛,阻塞毛孔,使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引发粉刺、脓疱。 不要应用油性化妆品:油性化妆品(包括儿童霜)和防晒霜比较油,很容易造成毛孔的堵塞,从而诱发或加重痤疮的形成。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