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面部 第2页

面部 第2页

  • 面部美容方法

    面部美容方法

        一、面部美容常用手法 按摩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及其某些组织结构改善营养,提高皮脂腺的分泌量,还能使皮肤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因此,按摩对面部美容具有确切的疗效。 其具体的操作手法有点、按、压、推、摩、抹、揉、捏、切。 操作步骤: 1.推抹法 患者仰卧,术者立其头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在睛明穴上,顺鼻梁直下推抹至迎香穴,如此反复10—15次,再从鼻尖直上推抹至印堂穴,推揉10—15次,最后按印堂10秒钟,此套手法应轻而柔和,切忌蛮力。 2。分推法 (1)两拇指由印堂沿眉骨分推至太阳,推时稍向内用力轻按太阳,...

  • 消除面部皱纹教你几招

    消除面部皱纹教你几招

    心态平和要保持 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 不要每天愁眉苦脸。否 则长期精神焦虑紧张, 皱纹出现的越早越严 重。因为不良情绪会使 气血失于流畅,皮肤细 胞缺乏营养的滋润,因 而会使皮肤干枯无华, 皱纹增多。 预防暴晒皮肤 老化在30岁之后就开 始了,其中除了年龄增 长皮肤内所含成分改 变外,主要是暴露于阳 光而引起的。研究证 明,阳光(特别是紫外 线)对皮肤的损伤,是 终生累积形成的,轻则 使皮肤过早出现皱纹, 变黑变粗,严重者还会 引发皮肤癌。所以,要 特别注意防晒,出门要 打遮阳伞或戴宽边帽, 穿深色(研究表明,深...

  • 减少面部皱纹 一套嘴唇操

    减少面部皱纹 一套嘴唇操

        皱纹、皮肤松弛、脸色灰暗,虽然人的衰老是从内部器官开始,但在脸上的体现却最明显。可以尝试做一套嘴唇操,每天坚持练习,就可以有效减少面部皱纹,并保持面色红润。     开闭嘴唇法  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发“啊”声或呵气,然后再闭合,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连续100下,或持续2-3分钟。此法对维护肤色红润有光泽、皮肤有弹性有很大的帮助。     擦搓嘴唇法  嘴唇闭好,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嘴唇外轻轻地擦或者搓,一直到擦搓的地方变红又感觉发热之后停止动作。随着年龄的增大,口唇轮廓线模糊消失,导致唇弓...

  • 去除面部皱纹的方法 搓脸吹气

    去除面部皱纹的方法 搓脸吹气

    虽说皱纹是记录一个人经历的印记,但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就介绍几个小动作,经常做做,有防止脸衰老的效果。 推法令纹。法令纹是面部肌肉下垂的产物,通过按摩可以使它恢复原来的位置。用中指和无名指沿着法令纹向上推10次左右,再从鼻翼将两手指拉到耳朵位置。 搓脸。为刺激面部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等,可五指并拢,双手摩擦微热后,紧贴面部,轻轻上下抹动,可增进面部血液循环,改良组织新陈代谢,加强肌肉弹性。一般可以重点按摩额、颧骨部位肌肤,持续3—5分钟。 吹气。吹气也能防止面部衰老,闭嘴使劲吹气,连续用力发“屋”的读音,...

  • 面部皱纹雀斑痤疮 艾灸美容养生

    面部皱纹雀斑痤疮 艾灸美容养生

    艾灸通过点燃艾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体表的经穴或患病部位,通过施以温热的刺激,从而达到经络温通、扶正去邪的作用。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本草正义》说:“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经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艾灸还有治面部皱纹、雀斑、痤疮、冻疮等美容养生功效。   平复面部皱纹:患者仰卧,将盐末填平脐孔,取0.3厘米厚度的鲜姜1片,用针穿刺鲜姜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如局部灼热难忍受,将姜片向上稍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复操作,至艾炷全部...

  • 嘴唇造型锻炼法 下眼睑锻炼面部减皱操

    嘴唇造型锻炼法 下眼睑锻炼面部减皱操

        随着年纪增长,人们尤其是女性在早上照镜子时,总会感叹老得太快,脸上皱纹太多了。以下推荐一种面部减皱操,不妨试试。     下眼睑锻炼法  可以减轻浮肿和消除眼部的凹陷,方法是把食指放在外侧眼角,成V字形手势,然后把上眼睑撑开,眯着眼往下看,固定到尽量感到肌肉在手指末端跳动,1次计数40,重复10次,每天做2遍。     嘴唇造型锻炼法  这是一种扩展嘴形,抹去因老化而在嘴角边产生皱纹的方法。先把双唇紧紧地挤压在一起,不用咬紧牙关。闭上双眼,想象着在双唇中挤进一支铅笔。这时你用一根食指把下巴的肌肉...

  • 如何消除面部皮肤的皱纹

    如何消除面部皮肤的皱纹

    如何消除面部皮肤的皱纹 1.前额皱纹,先做额部皮肤防皱法,接着按下列顺序操作。 (1)两手食、中指并拢,按于前额中央,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同时两手向上、向下对抗按 压额部皮肤,直至整个额部按压遍。 (2)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将前额皮肤撑开,另手的食、中指并拢,在皱纹上轻轻地纵向按 压,直至整个额部。 (3)—手四指并拢,拍打额部皮肤1分钟。 2.眼周皱纹:先做眼部皮肤防皱法,然后。 (1)两手食、中指并拢,置于目内眦,沿眼眶周围向外做小圆形按揉,经目外眦回到目内 眦,共做5次。 (2)一手食、中指将眼周皮肤撑开,另一手...

  • 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内治法

    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内治法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体会   敏感性皮肤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 主要发生于面部, 临床表现为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 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1]。敏感性皮肤的症状多是一过性, 且不一定伴有局部皮损, 但反复出现的刺痛、烧灼及瘙痒等不适症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这些不适症状不能被任何皮肤病造成的皮损所解释, 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脱屑等皮损, 敏感性皮肤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 特别是面部[3]。我国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病率约为36.1%[4...

  • 治面部扁平疣方

    治面部扁平疣方

    面部扁平疣稍高出皮面,表面扁平光滑,可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边界清楚,呈皮肤的颜色或粉红色、淡褐色。少部分人可能颜色较深而呈灰黑色、棕色,叫色素性扁平疣。一般无自觉不适,少数人可能有轻微的瘙痒。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即随着皮肤划痕的方向,可以出现一串大小相似的扁平疣呈串珠样排列。 治疗扁平疣的方法,用中药鸦胆子仁涂擦疣面;或取薏苡仁30克,水煎服。 治方:嫩南瓜1个,针刺几个孔,将孔中流出的液体收集备用。将患处常规消毒后,用棉签蘸南瓜汁涂患处,每日3—4次。  ...

  •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苗某,49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在无明显诱因下,面部皮肤作痒,不定时反复而发4个月余。其间在两家医院诊为面部皮炎,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热泻火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栀子金花丸,外用赛庚定乳膏、苯海拉明霜、丹皮酚等,均未收到明显疗效,过后仍痒如故。查患者颜面色红,触有热感,述其近来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以午后及晚间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尿十项均无异常。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熏于颜面。冶宜滋补肾阴,清热降火,佐以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2克...

  • 治面部药物性皮炎经验

    治面部药物性皮炎经验

    经验方:黄芩、茯苓、防风、菊花、蒲公英各30克,黄柏、连翘各20克。 用法:上药水煎,滤去药渣,将药液晾至10℃左右,然后用纱布5--6层(小毛巾亦可)在药液中浸透,取出稍加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湿敷患处,持续30分钟,早晚各1次。 疗效:本方治疗面部滥用肤轻松等药物引起的皮炎55例,痊愈36例,好转14例,无效5例。...

  • 中药内服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

    中药内服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

      愈来愈多的激素类外用药,应用不当,会给患者尤其是面部肌肤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少患者面部只要有痒感,便用激素类外用药外搽,久而久之导致激素性皮炎,症见面部红色斑片,自觉干燥、灼热、发痒等。笔者临床体会,中药内服治疗本病,获效良好。   组方:生地黄15~30克,牡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第3煎药液待凉后,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至皮损完全消退,热痒感症状消失。    方中生地黄味甘苦寒,可清热滋...

  • 春季花开风又大 防治面部皮炎又叫桃花癣

    春季花开风又大 防治面部皮炎又叫桃花癣

      春季花开风又大,是面部皮炎的多发季节。面部皮炎又叫桃花癣,患者以女性多见。专家说,患面部皮炎一方面与自身体质有关,再就是过度美容、化妆也能使皮肤变得敏感,皮肤抵抗力下降。医生提醒,一旦出现面部皮炎,化妆品要停用,要用凉水洗脸,只要听从医嘱,轻症患者一般一周能治愈。   花开风大,患者增多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孙女士近日爬山回来第二天脸就开始发红、起皮,而且还痒得厉害,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面部皮炎,也就是俗称的桃花癣。孙女士平时就很注重面部保养,经常做美容不说,每天光化妆品就用不少。没想到...

  • 面部黄褐斑我有妙方治

    面部黄褐斑我有妙方治

    上年纪之后,皮肤皱纹和黄褐斑使我感到苦恼,为改善个人形象,我服用过一些药物,虽然有些效果,但是护肤成本太高了,长期下来难以承受。幸好朋友介绍,用核桃牛奶芝麻糊护肤也不错,既可做早晚佐餐,又能达到美容祛斑、护肤的效果。这个方子是:核桃仁30克,牛奶300毫升,豆浆200 毫升,黑芝麻20克。做法:先将核桃仁黑芝麻放进小磨中磨碎,与牛奶、豆浆调匀后,放入锅中煮沸,再加入白糖适量,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 广西北海黄芬 编辑提示: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核桃仁;吃核桃仁时,应少饮浓茶。...

  • 面部油腻痤疮频发 中药面膜方

    面部油腻痤疮频发 中药面膜方

    取足量鲜马齿苋洗净,去根,用榨 汁机榨取原汁,置于冰箱4qC~8℃冷藏, 待两小时后自然分层。上层呈深绿色液, 质地黏腻,可弃之不用。下层液则呈淡 红色,清澈润滑,取之置于玻璃容器中 备用。在治疗痤疮时,每次取马齿苋液 15亳升,将清洁干燥的面膜纸或纱布浸 温敷于面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此法对面部油腻,痤疮频发者半月即可 见效。 低温减缓新陈代谢 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明确提出地域养生观点,指出空气清新、 气候寒冷地区的人容易长寿。因为地高 气寒,阴精上奉气不妄泄,人们多命长。 由此可见,...

  • 面部雀、黄褐斑

    面部雀、黄褐斑

    将冬瓜瓜籽研碎,与石榴皮汁调匀成浆状,将其敷于面部患处,20分钟后取下,用热水洗净。一个月后,对雀斑、褐斑等有明显疗效。...

  • 面部痤疮 治疗痤疮的偏方 中医验方

    面部痤疮 治疗痤疮的偏方 中医验方

    痤疮 【病因与症状】 痤疮俗称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使 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被棒状 杆菌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破坏毛囊壁、引起炎症。另外,饮食、气候、化 学物质刺激可以诱发本病。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男性多于女性,青春 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其基本病机为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 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 痤疮常自青春期开始发生,好发于面、胸、肩胛间等皮脂腺发达部位。 皮损初起为圆锥形丘疹,与皮肤颜色一样,...

  •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方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方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气郁血瘀)方 处方:柴胡、赤芍、薄荷、炙甘草各10克,当归、白术、茯苓、生地、白芍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气郁明显者,加香附、砂仁,以行气化湿和胃;若血瘀明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祛瘀;若夹热者,加牡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散瘀;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软坚通便等。 功效主治:行气解郁,活血通脉。用于治疗面部色素斑,中医辨证属气郁血瘀型。症见颧部及前额有黄褐斑,或色素沉着,或黑色斑,或胸胁闷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或大便干...

  • 面部痤疮中药洗治

    面部痤疮中药洗治

    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青壮年多发的皮肤病之一,此病往往病程较长,有的可延续数年,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面容及心身健康。笔者用中药治疗面部痤疮300例,取得很好疗效,现做如下介绍。 治疗方法:金银花、桔梗、黄芩、丹皮各15克,水煎400毫升装袋。每次取200毫升,加热到37℃左右,反复洗患处,约洗15分钟,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 点评:方中金银花、桔梗清热解毒排脓,黄芩、丹皮清肺凉血。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忌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及糖类,多吃水果蔬菜,心情舒畅,睡眠充足,保持皮肤...

  • 治面部色素斑方

    治面部色素斑方

    处方:当归、生地、黄精、沙参、赤芍各12克,桃仁、丹参各10克,桂枝3克,砂仁、蒲黄各8克,川楝子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血热者,加地骨皮、丹皮,以凉血散瘀;若夹气郁者,加柴胡、香附,以行气解郁;若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杏仁,以润肠通便;若瘀甚者,加穿山甲、红花,以活血化瘀。 功效主治:滋补阴血,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面部色素斑,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瘀型。症见颧部及前额有黑色斑,或黄褐斑,或色素沉着,手足心热,盗汗,或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或女子月经量少夹血块,或大便干结,舌质暗红瘀紫,少苔,脉沉涩或...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面部
  • 治面部色斑方

    治面部色斑方

    珍珠粉、白芷、细辛各3克,胡萝卜1根,奶粉、蜂蜜适量。将中药磨成粉,胡萝卜洗净,用搅拌机打碎。将各配料混匀,拌成糊状,敷于面部。 15分钟后洗去。适用于面部色斑。...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面部
  • 治妇女面部黄褐斑方

    治妇女面部黄褐斑方

      方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紫草10克。   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早晚分服。连服1~2个月。   主治妇女面部黄褐斑,见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疹,形状不规则,或呈蝶翼状,对称分布于颧、额、鼻等颜面皮肤,或兼月经失调,眼干目花,腰膝酸软,脉细无力。   说明本方能养血活血,祛风消斑。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生熟地、女贞子滋养肝肾;白芷、紫草祛风凉血消斑。   如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10克,红花10克,以理气活血。本方...

  •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处方: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楂、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茯苓、泽泻、枳壳各10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宣肺热,泻浊通腑。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热毒蕴型,症见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可见少量脓点或脓疱,面部油腻,伴口微渴,大便于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弦数。 王翔云 治面部痤疮经验 方法:取绿豆粉50克,用温 水调匀成糊状,湿敷在面部患处, 做成面膜,保留一夜后清晨掀去, 坚持使用1个月后,皮疹一般可 变小或消失。...

  • 治黄褐斑 面部色斑经验方

    治黄褐斑 面部色斑经验方

    治黄褐斑经验 方法:取白芷40克,薏苡仁30 克,白及20克。共研成细粉,加凡士林210克,调成均匀、乳白色、细腻的霜剂,外涂,早晚各1次,连用 l~2个月。 主治:黄褐斑。 刘元崇 治面部色斑经验 方法:取荷花适量,甘油少许。将荷花晒干研为细粉,以甘油调和均匀,涂擦色斑,每日数次。 主治:面部色斑。刘运凯...

  • 凉血清热解毒 林华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凉血清热解毒 林华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内盛)方 处方:生地、赤芍、生石膏各20克,玄参、大青叶各10克,山栀子、丹皮各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凉血清热解毒。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出现的副反应。本方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血热内盛型。症见患处红斑、丘疹、肿胀,少有脓疱,自觉瘙痒,疼痛轻微,局部灼热明显,常伴心烦口渴,舌红,脉数。 创方者:林华强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土伏苓、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薏苡仁各 20克,稀芬草、黄...

  • 自拟中药方内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自拟中药方内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刚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为面部同一部位长时间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慢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生率呈增高趋势,而且症状顽固难治。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红斑、潮红肿胀、丘疹、脓疱、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变薄、发亮、萎缩、脱屑等多样性损害,主观症状表现为瘙痒、灼热、干燥、紧绷、刺痛。   中医学认为糖皮质激素属辛燥甘温之品,长期外用易致邪热伏阴、助阳化热、积久灼阴、耗伤阴血、阴虚火旺。过量的“药毒”进入肌表,壅滞于皮毛肌肤,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

  • 面部发红反复发作伴红疹瘙痒 清热凉血疏风止痒方

    面部发红反复发作伴红疹瘙痒 清热凉血疏风止痒方

    朱某,男,33岁,2021年12月5日初诊。主诉:面部发红反复发作5年余,伴红疹瘙痒,以颧部及鼻翼两侧为主。患者平素饮食嗜辛辣,饮酒较多。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曾于多家医院诊治,口服氯雷他定片及外用药膏治疗,效果不佳。 辨证:血热夹湿,风邪外袭。 治法:清热凉血祛湿,疏风止痒。 处方:金银花30g,连翘10g,黄芩15g,炒薏苡仁15g,蒲公英30g,生地10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15g,白蒺藜15g,白鲜皮15g,荆芥10g,地肤子15g,蝉蜕6g,甘草6g。5剂,水煎服...

  • 祛风凉血汤治面部再发性皮炎

    祛风凉血汤治面部再发性皮炎

    再发性皮炎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轻度红斑 鳞屑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初起于眼 睑周围.渐次扩展至颜面全部,有细小鳞屑或轻 度肿胀、瘙痒、局部灼热或紧绷感,发病突然,可 自行消退.容易复发。采用祛风凉血汤治疗,效果 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及用法:青蒿、生石膏、生地、地肤子、 赤芍、紫草各10克,绿豆25克,防风8克,荆 芥、黄芩、桔梗、丹皮各6克,甘草5克。先用冷 水浸泡15分钟,然后水煎,煎取药液400毫升, 分早晚2次服,每2天1剂,连续服用4周。 面部再发性皮炎属桃花癣范畴.多因食肥 甘厚味,生痰生湿...

  • 面部消斑方

    面部消斑方

      柴胡6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生地、熟地各10克,枸杞15克,当归15克,制首乌10克,黄精10克,茯苓10克,大枣3个。5剂。   将5剂量的药打粉,做水蜜丸,每日2次,每次5克(约可乐盖一平盖),温开水送服,需坚持服用至完。 治肺结核咯血方 白木耳10克,先以清水泡透,再加白糖适量清蒸1~2小时,每日早晚空腹时服,连服7~10天;或白木耳、白及粉各6克,冰糖适量,混合清蒸1~2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连服5~7天。...

  • 面部及背部广泛多发皮丘疹 皮疹处方化裁

    面部及背部广泛多发皮丘疹 皮疹处方化裁

    皮 疹 王某,男,19岁。2011年2月22日就诊。面部及背部广泛多发皮丘疹,较皮肤颜色淡白,无皮屑。2007年曾在我院皮肤科就诊,来我处开中药与皮肤科西药同服而治愈。中间曾又复发,仍在皮肤科就诊,但一直未明显好转,因笔者外出学习不遇而未服中药,直至今日相遇而诊。西医认为属于真菌性皮肤病,皮肤科开给内服、外用药物,已近1年。患者诉一旦服用抗真菌药,则身浮肿,全身不适。皮疹有瘙痒,抓烂处有渗液,头昏,纳可,寐差,大便不干但难解,舌淡、苔白腻,脉缓。 遂以2007年处方化裁:薏苡仁30 g,淡竹叶12...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