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 第2页
-
顽固性呃逆 打嗝不止 沈中圭立有一方
2003年夏,我在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八十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睡觉,不能谈话,痛苦不堪,求余诊治。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针双侧翳风,立止。患翁睡了一夜...
-
按摩治打嗝 橘子皮缓解皮肤皲裂
橘子皮缓解皮肤皲裂 冬季皮肤油脂分泌少,皮肤干燥粗糙,手脚裂口,中老年人更易出现。一个缓解皮肤龟裂很好用的小妙方:吃完的橘子皮,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连洗3~4天,皮肤干裂粗糙的状况会改善很多。 萝卜蜂蜜能止感冒咳嗽 冬天是咳嗽高发季节,有一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方法值得一试: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去皮。将萝卜切成丁,大小如黄豆。将切好的萝卜粒倒入蜂蜜中浸泡,2个小时后把这种萝卜蜂蜜汁倒出一大汤匙,以温水稀释,一天饮用4~5次,可以起到迅速止咳作用...
-
打嗝 食疗老偏方 医生经验方
有些人会在吃饱的时候打嗝打个不停,但也有些人常常会不自主地打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施旭光教授表示,打嗝常见于饱食之后,也有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西医对本病没有特效的办法。主要是控制原发病。民间多以屏气、饮水等加以控制,但复发率高。 老中医指导 “ 打嗝在中医称为呃逆,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较有优势,主要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大法,兼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平时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
-
上腹胀痛打嗝等胃胀气现象 中医认为有几个因素有关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出现过上腹胀痛、打嗝等胃胀气现象。引起胃胀气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杨晓军教授。 引发胃胀气的主要原因 器质性问题 此类胃胀可能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肿瘤、胰腺炎、或者肝、脾等问题所引起的。45岁以上的人群、有胃肠肿瘤家族病史、突然间消瘦人群更需注意。 功能性问题 此类胃胀问题与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异常以及情绪波动等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胃胀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饮食停滞 主要与过...
-
嗳气,打嗝,打饱嗝,方用清胆止噫汤加减
林某,男,42岁。主诉近来常嗳气,打嗝,并加重1周。1年前由于饮食不规律后出现上腹不适饱胀,伴有嗳气。腹胀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无明显反酸、恶心、呕吐、厌油腻感。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昨晚喉间有痰不适,胸闷,嗳气头晕,纳差。舌尖红苔白干,脉弦略滑。中医诊断为“嗳气”,证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治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方用清胆止噫汤加减,处方:枳实、茯苓、法夏、竹茹、浙贝、厚朴、黄芩、牛蒡子各10g,陈皮、桔梗、甘草各5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共7剂。1周后复诊...
-
打嗝不止试试中成药
有的人经常打嗝,特别是吃饭后容易打嗝,晚餐后还会加重,到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脾胃病科主任喻斌介绍,这种情况多见于功能性呃逆,服用西药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可以根据辨证选择中成药来治疗。 打嗝即呃逆,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打嗝是常见的一种症状,短暂一时性的打嗝,大多为生理性,只需简单的处理,如转移注意力或喝点热水等方法,甚至可不药而愈。喻斌提醒,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打嗝需进一步的检查,比如消化、心脑血管、神经和呼吸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