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症 第3页

重症 第3页

  • 治青霉素过敏性重症皮疹经验方

    治青霉素过敏性重症皮疹经验方

    经验方:生石膏(先煎)、金银花各30克,生地 20克,栀子、黄芩、知母、赤芍、丹皮、连翘、蝉蜕、白鲜皮、竹叶、甘草各10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因使用氨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重症皮疹患者1日例,治愈15例,好转1例,无效2例。...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而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再结合西医分型,又可属于中医的不同病证。笔者临证将该病分为8种证型论治,由于脾胃气虚多为常见证型,故拟健脾益气汤,针对重症肌无力(西医分型:眼肌型;中医辨证:脾胃气虚证),症见以上睑下垂或伴斜视、复视,目睛转动不灵或上下睑闭合不全,伴见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气短胸闷,纳呆食少,思睡,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者疗效良好。   组方黄芪30~90克,党参15~60克,白术15克,茯苓25克,炙升麻12克,柴胡12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

  • 中药代茶饮治疗疑难重症

    中药代茶饮治疗疑难重症

      将中药方剂直接以水煎汤代茶频频饮服是国医大师路志正的治病特色。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录的清代宫廷所用的“生津代茶饮”等,就大多运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说这种代茶饮其实是一种“不拘时服药”的一种方法,路老临证最善运用代茶饮,尤其是对于慢性疑难重症,常用来配合主方辅佐治疗,多获佳效。现举验案两则,以飨读者。   案一:宋某,女,15岁。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半年,现尿潜血阳性,双膝关节疼痛,易感冒,动则多汗,胃不适、脘胀,偶有呕吐,寐差,皮肤角化,面部小痱满额,皮肤干燥...

  •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并称 “温病三 宝” ,又称中医 “急救三宝” ,其中以紫雪丹历史 最久。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已载 “紫雪”之 名,但未见其方; 唐·孙思邈 《千金翼方》载紫 雪丹组成及主治,却少滑石一味; 唐·王焘 《外台 秘要》记载最为完整 [ 1 ] 。吴鞠通 《温病条辨》 [ 2 ] 中 紫雪丹主要用于治疗神志不清,而在 《吴鞠通医 案》 [ 3 ] 中紫雪丹的使用率最高。吴鞠通评...

  •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镇痿汤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镇痿汤

    裴正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独特。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龙眼肉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鹿角胶10克,马钱子1个(油炸),鳖甲15克,党参10克,菟丝子10克,知母20克,生姜6克,威灵仙10克。 功效:益气健脾,温阳补肾,托毒生肌。 主治: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 重症肌无力(秘方数:6)

    重症肌无力(秘方数:6)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神经一肌肉传导阻滞,致使某些横纹肌非常容易疲劳,并产生暂时性的瘫痪,休息后改善,晚期可导致瘫痪,少数病人心肌可受累。 重症肌无力多在15~35岁起病,女性为多,男性起病较迟。最突出的症状为患肌在重复活动不长时间后迅速疲乏无力,经过休息后肌力有程度不同的恢复。可分全身型和局部型,局部型以眼肌无力型最为多见,表现为暂时性眼脸下垂、斜视、复视、闭目无力等。多数病人在病程中有所缓慢和复发或时轻时重;一部分病人的症状可始终局限于一部分肌肉,特别是眼...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

      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的基本目的为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几年来一些临床对照试验显示有选择的放弃传统的胃肠减压、禁食,避免吗啡、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所致的奥狄括约肌收缩及诱发或加重肠麻痹对急性胰腺炎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因此,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均服以舒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治法为主的中药,服药后半小时即产生泻下作用,使大量的胃肠内容物排出体外,一方面消除了肠麻痹和腹胀,同时也减少了肠源菌及其毒素的吸收。胃肠道是MOF(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启动...

  • 中医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

    中医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   中医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多按“痿证”辨证治疗。因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根据“五轮学说”胞睑属脾,故从脾论治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笔者对泛用从脾论治的困惑始终存在,现简述如下。   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素问&m...

  • 花金方教授治重症肌验案举隅

    花金方教授治重症肌验案举隅

      花金方,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五十年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随花金方教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介绍于下。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症”的范畴,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有记载“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r...

  • 恶寒重症 壮阳散寒活血通络治之

    恶寒重症 壮阳散寒活血通络治之

      贾某某,女,46岁,工人。1977年7月19日初诊。   患者于1972年冬季因人工流产时受凉,时感恶寒,背冷尤甚。自服银翘丸,数日未愈,日趋加重,后虽经医调治,仍感恶寒,冬重夏轻。延至1976年,病情复增,身若置冰室之中,寒冷彻骨,增衣近火亦罔然。伴脘胀纳差、气短倚息不能平卧、胸痛心悸。近四月来,虽气候渐暖而症未减,且头身困痛、腰痛甚剧,小腹冷痛,全身浮肿、按之如泥,口水冷凉感,尿冷频、便溏。闭经4年。某院理化检查未见异常,先后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附件炎...

  • 脱影:盗汗之重症

    脱影:盗汗之重症

    中医认为,汗有自汗、盗汗之分,且认为“阳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此仅言其大概,然不可拘于此。我们的教科书上将“汗证”分五个证型:肺卫不固、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湿热郁蒸,此多言全身汗出之常见证型,然临床汗证形形色色,有局部汗出、偏身汗出、半身汗出等,当博而览之。下面我们就从几个病案入手,看看临床上应该怎么去辨证治疗“汗证”。 什么叫脱影?有些朋友可能...

  • 中医对危症重症 要有“承担”精神

    中医对危症重症 要有“承担”精神

    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但阳光明媚,天高气爽,我们一行八人,在毛德西教授的带领下,西行咸阳,去拜访国医大师张学文先生。 张学文虽年已八旬,但仍然在门诊为病人把脉看病,在诊疗之余,他会见了我们。他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谈话中还带有关中的口音,厚重、质朴、直率。 张学文出生在一个岐黄世家,从小就受到中医药知识的熏陶,十几岁就给乡亲们看病,至今近70载。张学文说,“要想成为一位名医,就不要脱离临床,要把为病人解除痛苦当成大事,丝毫不能松懈。”即便是当陕西中医学院院长的时候,他也从未离开...

  • 中药制剂也能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

    中药制剂也能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

    人们大多认为中药起效慢,只能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其实,很多中药制剂也能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且疗效不错。 参附注射液由红参、附子组成,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仲等证。 用法:参附注射液20-10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250-500毫升,静脉滴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盐酸川芎嗪,适用于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 38种急重症中药不得用人工牛黄

    38种急重症中药不得用人工牛黄

      为严格处方投料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投料。   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包括,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保赤一粒金散、保赤一粒金丸、保婴夺命散、大活络丸、癫狂龙虎丸、瓜子锭、广羚散、猴枣牛黄散、回春丹、回天再造丸、金黄抱龙丸、局方至宝散、六应丸、梅花点舌丸、牛黄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牛黄清心丸(局方)、牛黄醒脑丸、牛黄镇惊丸、片仔癀、人参再造丸、十香返生丸、天黄猴枣散、万氏牛黄...

  • 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

    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

    3月19日20时40分左右,湖南岳阳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内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京港澳高速岳阳段发生车辆爆炸事故”,由此便拉开了生死救援的序幕。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在长沙参加会议的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院长向明波,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提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现场救援和伤者救治工作。医院总值班领导、党委书记司马雄翼当即发出救援指令,“不管事故的严重程度多大,全面作好群体性医疗救援准备”。市中医院驻京港澳高速大荆段急救站120救护车立即驶向事故地点。...

  • 平易之药愈重症

    平易之药愈重症

      针对误治坏病、束手待毙者,王孟英用药皆展以轻清,忌投刚燥。本案告诫我们:勿以药太平淡而疑其不足以去病;平易之药,轻淡之方,每可以愈重症。   《分类王孟英医案》卷二·胀门有一个疑难重症,治疗过程颇多曲折,患者何氏妇,年未四旬。本病开始时并不复杂,仅是腹胀善呕,但曾经多医误治。其中有云寒凝气滞,劝其吸鸦片烟以温运者;有云冷积而用蒜灸者;有云劳损而进以温补,等等。后来病情恶化转为危重证。除腹胀加剧外,还兼有腹泻,大便日泻十余行,小溲短涩,两腿肿痛,痰多善怒,不饥消廋,闭经,舌绛无津,脉弦细数,...

  •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瘟疫流行百余次。中医在长期与急危重症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经溯回集》到《温疫论》《广瘟疫论》《伤寒瘟疫条辨》《疫疹一得》,中医经典论著中有大量有关中医治疗流行病、传染病和急危重病的文献记载,是治疗急性病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治乙脑、外感、流行性出血热乃至非典型肺炎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证实了中医善治急性病的论断。   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医本身对急危重症研究的忽视,导致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

  • 中医真的不能治疗急症重症吗

    中医真的不能治疗急症重症吗

    中医急救 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甚至于认为中医只能治疗一些小病轻病,如果是关乎生命危险的大病重病急病,中医一定是不行的。这种观点肯定了中医的一部分作用,但却忽视了中医的绝大部分的价值。 事实上中医真的不能治疗急症重症吗? 正好相反,中医首先是治疗急症的,而不是只会治疗慢性病。试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所述的病种,不少是急症重症,甚至于是危重病证。医圣已经给我们后代展示了中医治疗急病重病的心法。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也已有两千多年。 中医救急,以针灸为上。因此,学中医,不可...

  • 斩将夺关大承气 高龄重症患者愈

    斩将夺关大承气 高龄重症患者愈

    中医辨证有多种方法,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其中六经辨证为经典辨证方法之一,而《伤寒论》则是六经辨证的圭臬。《伤寒论》之六经是指六类病变的部位,即太阳病在表、阳明病在里、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其中,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大汗出、口渴重、苔黄、脉洪大等实证,方用白虎汤。现代医学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小儿麻疹等又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者。而阳明腑证则为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表现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苔黄厚、脉沉实等...

  • 补脾益肾法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

    补脾益肾法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

    近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的“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评价”课题证明,以补脾益肾法为治法,并自拟具有补脾益肾功效的黄芪复方颗粒用于临床,能有效地改善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症状。目前,该疗法已治疗数千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获很好疗效,其中数百例已完全停药并重新走进工作岗位。该研究成果科学的评价了补脾益肾法治疗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眼睑下垂,构音、咀嚼、吞咽、呼吸及竖颈困难,呈“晨轻暮重”现象,严重者导致呼吸肌麻痹而...

  • 法仲景景岳 疗重症沉疴

    法仲景景岳 疗重症沉疴

    我的老师陈五一(1954—2019),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因崇尚并穷极中医阴阳学说,故自号“悟一”。陈五一因病逝于2019年3月11日,吾辈唯有继承遗志,踏着他的足迹奋勇前行。 2015年,我的毕业实习被安排在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机缘巧合结识陈五一老师,并投师门下。跟师学习后,我对陈五一医德之高尚、医术之精湛、师德之崇高有深刻体会。通过跟师学习,我坚信中医能治大病、杂病、急症、重症,也理解了心系患者对和谐医患关系...

  • 危重症方用开胃进食汤加减

    危重症方用开胃进食汤加减

    谭某,男,89岁,农民,2023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右股骨颈骨折10天,不能进食4天。10天前,患者不慎跌倒导致右下肢活动受限,紧急送往某院,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因患者基础疾病多,体质差,家属经商议后未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而选择保守治疗。4天前患者因卧床等因素,出现无食欲,并迅速出现恶病质状态,患者家属拒绝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于昨日办理出院,出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重症肺炎,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状态。出院至今患者仍毫无进食,遂来诊。刻下:患者精神状态差,不能平卧,不能坐起,...

  • 刘清泉: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不可或缺的中国经验

    刘清泉: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不可或缺的中国经验

    针对韩国记者提出的“新冠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是否与非典时期有所变化”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了解答。 刘清泉表示,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科学规律。针对传染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三种治疗方法:清热,化湿,解毒。因各种传染病的病因不同,这三种治法各有所偏重。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在几千年历史上产生了非常著名的经典方剂,比如说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以及明朝温病大家吴又可的达原饮还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