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剂 第3页

方剂 第3页

  • 治肩周炎内服方剂外用热敷方剂

    治肩周炎内服方剂外用热敷方剂

    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一多因劳 损、局部受寒或睡眠时一侧肩部受压 过久而诱发,中医称之为“肩凝”或“漏 肩风”。中医临床运用内服外敷法治 疗,疗效良好。 内服方剂:白芍、当归、虎杖、威灵 仙、羌活、陈皮、白术、白芥子、桂枝各10 克,黄芪60克,姜黄9克,生姜3片,红 枣5枚,制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一般轻者连服8剂即可见效,重者连服 20剂可见效。随症加减:寒盛者,加桂枝 15克,淡附片9克(先煎);痹证日久者, 加鸡血藤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

  • 补气方剂“六君子汤”治化疗后便秘

    补气方剂“六君子汤”治化疗后便秘

      六君子汤   【功用】补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疾湿内阻的病证,见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胸满腹胀,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或兼有嗳气、呕吐等。   【组成药物】人参15克、白术12克、半夏12克、茯苓9克、陈皮9克、甘草6克   【用量用法】上药制为细末。每次9~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如用丸剂,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之功,对寒热因素引起的肠管运动失常有调整作用。还有抗胃...

  •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病案   徐某,男,40岁,家住雨花区板桥镇。   初诊:2008年6月11日。   患者于1990年体检时发现乙肝,当时肝功正常。1月前因肝区隐痛住院,发现肝功异常,具体数值不详,经治疗肝功有所改善,查:AST75U/L,ALT85U/L,TBIL22umol/L,r-GT140U/L。但AFP居高不下,为930ug/L。B超示:肝脏可疑占位,肝脏光点增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上腹核磁示:肝右叶异常信号影,考虑血管瘤可能,胆囊结石。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未用降糖药,血糖高低不稳定,血...

  • 辨证治慢性乙肝 方剂用法用量

    辨证治慢性乙肝 方剂用法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细胞 变性、坏死、肝脏组织纤维 化,肝功能损害的一种消化 系统慢性传染病。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目前最常见的是抗 病毒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 1.肝郁脾虚证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方药: 逍遥散和四君子汤加减(柴 胡10克,枳壳10克,白术 20克,佛手10克,生麦芽 20克,神曲15克,白芍15 克,茯苓20克,党参15克, 黄芪15克,郁金10克,甘 草6克)。 2.肝胆湿热证治法:清 热利湿、解毒。方药:茵陈蒿 汤加减(陈茵10克,赤芍10...

  • 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方剂用法用量

    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方剂用法用量

    酒精性脂肪肝又称酒精性 肝内脂肪变性,是大量饮酒加嗜 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引起的以 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 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即脂肪 (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 过多所导致的病症。酒精性脂肪 肝属中医“胁痛”、“肥气”、“积 聚”、“痞满”、“痰浊”、“症瘕”等 范畴。目前西医尚无有治疗酒精 性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只能用一 些诸如联苯双酯、熊去氧胆酸等 并非常规用药辅...

  •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名】骨痨散。   【组成】 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   【出处】丁世名方...

  • 慢性肾脏病4期方剂用仙芪补肾汤

    慢性肾脏病4期方剂用仙芪补肾汤

    陈某某,女,47岁,2009年12月12日因“头晕头痛四月,发现肌酐升高10天”初次来诊。 现病史:患者四月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于我院内门测量血压为152/90mmHg,给予洛丁新10mgqd口服。2009.6.26肾功能提示:肌酐198umol/l,尿素9.11mmol/l,尿酸487umol/l。2009.7.1尿常规:白细胞2+,潜血1+,蛋白质3+。 现症见:乏力,头痛,瘙痒,双下肢轻度水肿,纳眠可,大便调,小便多泡沫。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 辅助检查:2009.12...

  • 腰痛的病因病机 遣方用药的特色 中医代表方剂

    腰痛的病因病机 遣方用药的特色 中医代表方剂

    《外台秘要》关于腰痛诊治临床思想的探析 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对伏案工作者、体力劳作者,以及腰部筋伤、骨折患者等造成困扰。腰痛涉及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扭伤、骨折、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还有无明显病理改变及原因不明的腰痛。 临证时通过辨证论治,审慎用药遣方,治疗腰痛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外台秘要》是唐·王焘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医学书籍,是唐代医学进展的标志性著作。《玉海》载:“《外台秘要》四十卷。唐天宝中,持节邺郡军事兼守刺史王焘撰。焘久知弘文...

  •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把脑中风的发生与发展分为三期三型论治,即中风先兆,中风期(闭症、脱症、闭脱兼症型),恢复期(阳虚型),根据各期各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这里,我们谈谈对急性脑中风治疗的3个认识问题。   1.关于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我们认为,在CT诊断下,出血量25毫升以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这样的病情,这个时候,手术是首选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客观对待病情,不要强调保守治疗就是效果好。中医要采取“三不”原则,即不与西医争病人,不拖延手术时间,也不放弃中医治疗。手...

  • 养心安神方剂

    养心安神方剂

    1、黄芪、龙眼肉各15克,炒酸枣仁、茯神各20克,党参、白术、当归、远志各1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上药共同加水煎煮两次,将药液合并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2、山药30克,茯苓、珍珠母各20克,山萸肉15克,熟地、牡丹皮、泽泻、柴胡、当归、白芍药各10克。水煎两次,将药液合并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3、山药30克,韭菜子、石莲子、益母草各15克,山茱萸、熟地、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金樱子、蛇床子各10克,补骨脂、淫羊藿各6克。水煎两次,将药液合并混...

  • 失眠2年余 清宫汤方剂

    失眠2年余 清宫汤方剂

    刘某某,女,63岁,2014年1月3日初诊。 患者主诉失眠2年余。2年前开始逐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渐至每夜只能睡2~3小时,甚则彻夜不眠,未服用过安眠药物,并伴心烦急躁,口干舌涩,眼干,视物昏花,小便色黄,大便时秘。舌暗红少苔,脉细。 处方:连翘10克,莲子心3克,麦冬30克,竹叶10克,元参15克,黄连6克,怀牛膝10克,夏枯草10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入睡困难较前好转,每晚可睡4~5个小时,多梦、心烦急躁、口干眼花等症亦均有所减轻,继以本方加减,前后共服药2个月,睡眠基本正常...

  •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伤寒论》里有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分别是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这三个方子在临床上使用的几率很高,这是因为大肠热比较多见的缘故。   大肠有热可致大便不调   大肠,中医称为“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指大肠是主管传导糟粕的。大肠将小肠吸收后的水谷糟粕中的水分再吸收,使之变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如大肠有热,就会出现大便的异常,表现为两类现象:一是热注大肠后,迅速地损伤大肠的阴津,而由热化燥,表现为大便秘结;一是热在大肠,由于热性急速,使大肠...

  • 胃脘痛治疗中药方剂 消化性溃疡

    胃脘痛治疗中药方剂 消化性溃疡

      憩室形成的原因至今不明,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年、老年人。肥胖、便秘、少吃蔬菜的人群容易患这种病。下面介绍3个治疗此病的中药方剂。   消化道憩室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噎膈”等范畴。中医认为系阴虚肠燥、气滞血瘀所致。适宜滋阴润燥、解郁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1: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15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威灵仙15克,银花10克,皂刺10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橘核15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食道憩室,吞咽困难者。...

  • 中医“五更泻”治疗方剂

    中医“五更泻”治疗方剂

    冷天是“五更泻”的高发季节。“五更泻”中医又叫鸡鸣泻、晨泻、肾泻。“五更”是拂晓之前,意在黎明五更时分的腹泻,顾名思义叫“五更泻”。它的主要症状是黎明之时,肚脐周围发生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夹有不消化之物,无黏液、无脓血、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常伴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等症状。“五更泻”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医认为吗,“五更泻”为脾肾阳虚所致。人到老年,肾...

  • 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肺结核 疗效满意

    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肺结核 疗效满意

      肺结核,中医称之为“痨病”、“肺痨”,系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0多年前笔者在农村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时,用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本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药物组成:白及、黄芩、百部各9克,丹参12克。   服用方法: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   加减:咳嗽剧烈者,加紫菀、款冬花各9克,川贝母3克;盗汗者,加五味子、牡蛎(先煎)、碧桃干各9克;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12克,天门冬、麦冬各9克;咯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各9克...

  • 失眠方剂11

    失眠方剂11

    百合、党参各12克,龙齿、怀小麦各30克,琥珀粉(冲)、五味子各3克,炙甘草6克,红枣5枚,麦冬12-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心虚、阳亢失眠。...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三方剂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三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

  • 支气管扩张咯血中药4方剂

    支气管扩张咯血中药4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火犯肺,热伤血络,肺失清润。   【治法】清热泻肺,祛瘀止血。   【方名】泻白化血汤。   【组成】桑白皮15克,地骨皮10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吞服),血余炭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较重者,每日2剂,日服3次。   【出处】任达然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有燥热,肝火亢盛,灼伤肺络,迫血妄行。   【治法】平肝清肺,宁络止血。   【方名】复方清肺止咯汤。   【组成】桑叶9克,桑皮9克,地骨皮15克,生甘草9克,...

  • 神经官能症中药方剂

    神经官能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   【方名】益心定志汤。   【组成】当归身10克,紫丹参12克,白檀香5克,细砂仁3克,酸枣仁6克,炙远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蛎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言庚孚方...

  • 秘方网的方剂

    秘方网的方剂

    老年时期,我有幸结识了中医中药秘方网,让我知道了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每一天。通过网站,我把养生归纳为: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动静有常,乐于助人,与世无争,心静心宽,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神形共养,阴平阳秘,百病不染。并且悟到生病的主要原因是心态失去平衡,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止。中医中药秘方网是一位好大夫,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亦能治病。它的处方独特,用药简单,药费便宜,效果显著。我一身的毛病,就是中医中药秘方网这位大夫给治好的。 我的慢性胃炎,几十年来,西药、中药都吃过,花钱不少,就是根治不了。忽然我在中医中药秘...

  • 糖尿病并发症方剂案数例

    糖尿病并发症方剂案数例

    1.取仙鹤草50 克,沸水冲于杯中,加 盖半小时,趁热服用。 此方对糖尿病合并腹 泻效果较好。仙鹤草性 味苦、涩、微温,有收 敛、止血、降血糖、止咳 之功。 2.取地骨皮10 克,开水冲泡,待温服 用。此方对于糖尿病 人的多汗效果较好。 地骨皮性味甘、淡、 ,寒,有清热、凉血、泻 肝火之功。 3.取枸杞子15克, 开水冲泡,待温服用。 此方对于糖尿病病人 的四肢无力、阳痿效用 较好。枸杞子性味甘、 平有滋补肝肾之功。 4.取太子参、生地、 枸杞子、天花粉、玄参 各30克,荔枝核40克, 黄连18克,白芥子、干...

  • 自调方剂防老花眼

    自调方剂防老花眼

    老花眼的发生与肝肾亏虚、精气不足难以养目有关。以下介绍几则方法,供您对症选用: 桑葚糖:取桑葚500克(鲜品加倍)捣成泥状,与白糖500克加水适量共熬,待糖液泛黄并能提起细丝时,倒在涂有麻油的干净玻璃或瓷砖上,待冷却后切成糖块,随时含服。此方对滋补肝肾亏虚有疗效。 鸡肝羹:鸡肝1个,洗净切碎,加大米250克、豆豉20克,同煮后服用。此方对眼花视物不清者适宜。 枸杞蛋:枸杞20克,与两个鸡蛋调匀后蒸熟服用。此方对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多泪有效。 决明枸杞茶:草决明、枸杞各12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服,有滋补肝肾、清肝...

  • 治疗慢性鼻炎有效方剂 典型病案

    治疗慢性鼻炎有效方剂 典型病案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医书《和剂局方》,可治外感风邪之偏正头痛、目眩等症。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亦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剂。现介绍一典型病案。   孔某,男,20岁,2012年11月28日初诊。患者患鼻炎2年余,平时呈交替性间歇性鼻塞,每于感冒受风寒后加重,黏液涕较多,嗅觉减退,常耳闷头痛。其间内服外滴过数种治疗鼻炎的西药、中成药,只能暂时缓解。舌质淡苔白,脉浮。   证属感受风寒,鼻窍不通。治以祛风散寒通鼻,以川芎茶调散加减。   处方:川芎9克,白芷9克,荊芥9克,防风9克,薄荷9克,羌活...

  • “倒行经”经期发生鼻衄 几个常用方剂

    “倒行经”经期发生鼻衄 几个常用方剂

    经行鼻衄 本病多见于少女,俗称“倒行经”。因以其血不下行,反上逆而出,且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之故也。但应与一般经期偶然发生之鼻衄(吐衄),或有五官之实质病变者相区别。 气者为阳而主动,血者为阴而主静。今血反妄动上行,升降之机失制。究其病机,皆因热盛,热伤冲任,热入营血,热入肝经,以致气受热而升动过度,血受热而离经妄行,热随气上,血随气升而为衄血或吐血。 本病之热,又有燥热、郁热之别。燥热者,多与肺有关,郁热者多责之肝。 总之,营热为本病之因,气逆为本病之变,...

  • 调肝安神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调肝安神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辨证:肺失宣降清肃之能,邪聚咽喉。 治法:疏风清热,轻宣散邪。 方名:桑青汤。 组成:桑叶6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大青叶10克,连翘10克,山豆根10克,马勃3克,蝉蜕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干祖望方。 调肝安神汤 人参10克(另炖),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香附12克,酸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金钗石斛15克,桅子10克,龙骨20克(先煎),素馨花12克,水煎2次,温服。 本方可调肝...

  • 梅核气 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梅核气 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秋天又到了,各种情志导致的疾病也找上了一些人群。 梅核气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发病较多,约占3/4,这与肝为女子先天有关。本病多因不良精神因素刺激而致,可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痰气交阻,结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同时伴有胸闷、太息等临床表现。梅核气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病人的思想容易有较重的负担,担心有癌变。 患者往往在心情舒畅时,症状就减轻,甚至完全消失;精神紧张、思虑过多,就会气机郁结而症状加重。因而,梅核气患者是越想越怕,越怕越重。 诊断梅核气的主要依据是咽喉部位有异物感,...

  • 失眠方剂1

    失眠方剂1

    牛奶1杯。[制用法]在不能人睡时饮用。[适应证]老年失眠症。...

  • 中医学“心衰”病 方剂邓氏养心汤加减

    中医学“心衰”病 方剂邓氏养心汤加减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由各种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或(和)功能变化,导致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治疗心衰取得一定疗效,但心衰的患病率、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中医药在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将其纳入《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王叔和《脉经·卷第三》“心衰则伏”,认为阳气虚弱致水液停滞为主要病机,并提出调节阴阳、利其小便的治...

  • 方剂17

    方剂17

    琥珀0.6克,合欢、白芍各9克。 [制用法]合欢、白芍煎汤,送服琥珀。 [适应证]神经衰弱、失眠。...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方剂
  • 失眠方剂3

    失眠方剂3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制用法]捣烂如泥状,做成丸,每丸重3克。每服9克,每日2次。[适应证]同上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