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逆 第52页

逆 第52页

  •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

  • 治呃逆方二款

    治呃逆方二款

    处方与用法:白糖100克,砂仁50克。砂仁研末,与白糖调匀,每次20克.温开水送服。另方:红糖30克,生姜汁20克。红糖炒变色,加入生姜汁及100克水,煮至糖化即可温服。 功效:温中,止呃,主治脾胃虚寒导致的呃逆,腹中冷,手足凉等。...

  • 治男性不育 呃逆 扁桃体炎方

    治男性不育 呃逆 扁桃体炎方

    治男性不育单方 处方与用法:构杞子30克,每天晚上嚼食,连服1个月为1 个疗程。检查精于质量或数量有上升时,可继续下1个疗程。 功效:补血养精,治男性不育症,有提高精子的数量与活动度的作用。(吕进步) 治呃逆不止 取丁香、柿蒂各30克,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煎人参汤送服。 治化脓性扁桃体炎 生大黄15克(小儿剂量10克),加沸水250毫升。每隔1小时冲泡1次,1剂可连泡4次,候温慢慢咽服。体虚者、孕妇及妇女痛经、哺乳期忌用。...

  • 速效救心丸可治呃逆

    速效救心丸可治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中医认为乃胃气上逆,膈间不利,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症。顽固性呃逆常发于老年人,严重干扰患者休息与进食,并增加心脏的耗氧量,从而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采用口服速效救心丸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速效救心丸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方由川芎、冰片组成,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能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传统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心悸等症。临床发现用以治疗呃逆显效,当打嗝不止时,取速效救心丸3&md...

  • 快速止打嗝“呃逆”8妙法

    快速止打嗝“呃逆”8妙法

    【辨证简介】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 【治法】 嚼咽辛辣物:用1~3瓣大蒜(或一根葱白、一两个尖椒),嚼烂,慢慢咽下,经1~3分钟即可止住打嗝。 解咽法:用干净筷子(或消毒棉签)轻触患者咽后壁,当产生恶心欲吐时,取出筷子,让其闭嘴咽一下口水,接着再触咽后壁一次,使其作呕、咽唾,打嗝即可解除。 吃糖法:将白糖1匙,放口中吞下(不要用水冲)。 牛饮法:一口气,连续吞下数口水。 塑料袋套口鼻法:取一中型塑料食品袋套住口鼻,两...

  • 治中老年人顽固性呃逆方

    治中老年人顽固性呃逆方

    处方:黑芝麻200克,炒熟,捣烂,伴入适量白糖。每次5匙,温开水送服,宜睡前服。可连服5天以巩固疗效。 功效:补肾开滞,调理气机,治中老年人顽固性呃逆,诸药难效,失眠烦躁.便秘口干者。...

  • 鼻子闻药治呃逆

    鼻子闻药治呃逆

    在频频呃逆,呃声不止时,可以用生姜、半 夏、砂仁、荔枝核各6克, 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 1小时之后,用小火炖煮 至酒气上升时,将口鼻 凑近药锅,小心地吸人 药气。药液煮沸约15分 钟后关火,倒出药汁,等 温度适宜时服用。 明代 名医张景岳指出:“致呃 之由,总由气逆”,呃逆 发生的原因,与肝郁气 滞有关。因此通过降逆 之法,可以治疗胃气上 逆所致的呃逆。此方中生姜、半夏降逆化痰,荔枝核行气散寒,砂仁解脾胃气滞,白酒通阳之力强,以助阳气升发。肝气得舒则呃逆可除。 (辛琳) ·...

  • 止呃逆(打嗝)三法

    止呃逆(打嗝)三法

    呃逆俗称打嗝儿。呃逆发生时;通过下面三种简单的方法,可使其很快停止,减少痛苦和尴尬。 简易法 如分散注意力的交谈,或者做深呼吸、屏气、喝一杯冰水,或用纸袋罩于口鼻外作重复呼吸,通常可阻断呃逆。 指压法 患者坐位或平卧。双手拇指按压双侧上眼眶凹陷处,相当于眶上榉经处,以最大耐受为度,然后双手拇指交替旋转,并且随;着拇指的旋转,有节奏地屏气,每旋转2下屏气l擞,默数2下,然后呼吸,再屏气……一般几分钟后呃逆即可停止。 憋气法 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呼吸约8-20秒,然后再轻轻呼出,这样重复数次呃逆...

  • 砂仁治疗顽固性呃逆

    砂仁治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如果持续超过48小时不缓解称为顽固性呃逆,也称为难治性呃逆。呃逆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诱发,膈神经兴奋而引起膈肌不自主间歇性收缩,使空气快速吸入呼吸道内,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声响。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 砂仁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功效为化湿、行气、温中、安胎。如果得了顽固性呃逆,可用砂仁2克,慢慢细嚼,将嚼碎的药末随唾液咽下,一日3次。...

  • 柠檬治呃逆 柿蒂治呃逆

    柠檬治呃逆 柿蒂治呃逆

    1. 柠檬治呃逆 取1个柠檬洗干净后,浸泡入适量酒中,呃逆发作时,取出剥去皮吃柠檬,或腌柠檬1个切块,用蜂蜜拌匀食用。 2. 柿蒂治呃逆 用柿蒂15克,熬成一碗黄色的液体,分3次饮下,即有特效。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治烦渴口干、呃逆·快速止打嗝“呃逆”8妙法·胡椒粉善治呃逆·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

  • 治呃逆不止方

    治呃逆不止方

    组成与用法:旋覆花10克,代赭石20克,柿蒂2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石决明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降逆止呃.治肝气不畅,呃逆不止,两胁胀满,脉弦有力者。...

  • 治烦渴口干、呃逆

    治烦渴口干、呃逆

    【简介】呃逆俗称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 【组成】鲜芦根30克,鲜枇杷100克(去外皮)。 【制法】加水煎汤,吃果肉喝汤。 【用法】每日3次,连服3-5天。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快速止打嗝“呃逆”8妙法·胡椒粉善治呃逆·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柠檬治呃逆 柿蒂治呃逆...

  • 胡椒粉善治呃逆

    胡椒粉善治呃逆

    若因过食生冷寒凉引起呃逆者,取胡椒粉少许喷鼻取嚏,多可立止。 若胃寒过重,而无效者,以吴茱萸5 克,高良姜L0克,旋覆花 10克,生姜5克,水煎送服胡椒粉0.5—1克。 若因饮酒过多,胃中积热引起者,可取竹叶、半夏各10 克,石膏30 克,麦冬、柿 蒂各15克,大黄10克,玄明粉3克,水煎送服胡椒粉0.5克。 若因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或肾阳衰败,或肝气郁结等引起者,也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冲服胡椒粉O.5克,多可取效。 (蔡仲旗)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治烦渴口干、...

  • 治呃逆 溃疡 小儿腹泻3偏方

    治呃逆 溃疡 小儿腹泻3偏方

    治老年顽固性呃逆方 处方:生姜150 克,去皮捣烂,加开水 100毫升。等温时,加入蜂蜜25克,顿服,每日1次。 功效:温胃止呃,治老年顽固性呃逆,胃脘冷痛者。若伴口臭、口苦、舌红、脉数者,不宜用奉方。(许昌) 治溃疡方 处方:白头翁20旧克,生黄芪150克,蜂蜜300克。前2味药煎取药液,与蜂蜜调匀浓缩为500克。每次20克,日3次。 功效:补气、止痛,治溃疡痛,胃脘疼痛,反复发作者。(方向) 小儿腹泻外治方 处方:半夏10克,捣烂,以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肚脐,每日换药 1次,一般3次即愈。 功效:调理脾胃,治小儿...

  • 迅速祛呃逆(打隔)三法

    迅速祛呃逆(打隔)三法

    在生活当中,人们时常出现呃逆的现象,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现代医学认为这是单纯性膈肌痉挛,如果采用下列一些办法,就能快速解除。 ①拇指用力指压另一手的内关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或合谷穴(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一般1分钟即可。   ②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压迫眶上神经(两眉毛内侧靠近眉心处有一小凹陷,即为眶上孔,孔内即有眶上神经),要产生显著疼痛感,2秒钟即可。 ③就近取材,用一种细小的东西触鼻,直至打出喷嚏,或做深呼吸,或暂时憋气,或猝然使其转移注意力。...

  • 治疗胃气逆则见呕吐

    治疗胃气逆则见呕吐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治疗方:陈香橼2个、川贝90克、当归(炒黑)45克、白通草30克、西瓜皮30克、桔梗9克,共研细末,用白檀香木劈碎煎浓汁,以此汁和药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9克,白开水送服。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 化解呃逆有妙法

    化解呃逆有妙法

    呃逆俗称打嗝,是隔肌和肋间肌突然收缩所引起,一般的呃逆不算是什么大毛病,喝些水便可消失。顽固性呃逆可由溃疡、脑瘤、癫痫等多种原因引起,但也有查不出病因的,却使人颇为难受。若经医生.确诊为疾病引起,应按有关方案进行治疗,其余的可参考下述化解方法。 1.用手食指或中指掐压位于颈部正中线胸骨上窝的天突穴,压时指尖下掐压,可起到降痰、利气、宽胸作用,能止呃逆。 2.用双手拇指端压在头部两侧太阳穴上,双手食指同时在眉骨上顺两边稍用力刮三下,可止嗝。 3.用右手拇、食指紧压左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约1分钟;左手亦然,互换...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呃逆
  • 鼻子闻药治呃逆:理气降逆

    鼻子闻药治呃逆:理气降逆

    气逆是引起呃逆的最为基本的因素之一。肝气不舒,胃气上逆等气逆因素,均可导致呃逆。因此治疗上以理气降逆为主要方法。 取生姜、半夏、砂仁、荔枝核各6克,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1小时,然后煮开。至酒气大出时,患者用鼻嗅药气,小心不要被烫伤,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服用。方中生姜、半夏降逆化痰,荔枝核行气散寒,疏肝理气。砂仁温中行气。白酒通阳力强,以助肝胃寒凝气滞的改善。以上药物肝胃同治,降逆行气,可除呃逆。 (徐莹)...

  • 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

    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

    处方与用法:皂荚l枚,切碎,以蜜糖水拌匀,微炒,研为极细末。用手指蘸皂荚末少许吸鼻,以喷嚏为度。 功效:促嚏,祛痰,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治烦渴口干、呃逆·快速止打嗝“呃逆”8妙法·胡椒粉善治呃逆·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柠檬治呃逆 柿蒂治呃逆...

  • 治中风后呃逆方

    治中风后呃逆方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罗谦辅曰:“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佐人参以归气于下,佐半夏以蠲饮于上,浊降痞硬可消,清升噫气自除。”笔者临床常用以此治疗中风呃逆。...

  • 煅代赭石治呃逆方

    煅代赭石治呃逆方

      方药煅代赭石10克。   用法将赭石用火烧红,取出用醋淋湿,阴干后研极细末,筛过备用。必要时服6~10克,热水送下。   说明本方出自家传,以煅代赭石一味治疗呃逆。煅代赭石具有重镇降逆、平肝清火之功,有治疗噫气呕逆之效。临床运用本方无效时可加入温中降逆之沉香末,与之同时冲服。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含有较大量的砷,不宜久服。(程宝书)...

  •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出于《伤寒论》少阴篇,由甘草(炙,味甘平)、枳实(破,水渍,炙干,味苦寒)、柴胡(味苦寒)、芍药(味酸微寒)四味药组成。本方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适用于少阴病。症见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气闭郁,不达四肢,故见手足厥冷的热厥证,此时手足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与寒厥不同。《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方中柴胡苦而发,合余药调理气机利湿热也,药虽四味,一言难尽其意。后世对此方发挥颇多,皆可参考,并认...

  • 治中风后呃逆验案

    治中风后呃逆验案

    病例:患者,男,70岁。素喜肥甘。 入院诊断小脑梗死,症见眩晕、恶心、呕 吐。入院第3天出现呃逆,按压眼球、 654—2针肌注、口服异丙嗪均无效。查患 者食少,面色苍白,舌质淡暗,苔白腻, 脉滑。辨为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治以健 脾化湿,理气化痰,降逆通络。 方药:党 参15克,石菖蒲、浙贝母、白术、白僵 蚕、藿香各10克,半夏、地龙、茯苓、陈 皮、枳实、川牛膝各9克。每日1剂,水 煎500毫升,分3次温服。服3剂,呃逆 明显减轻,10剂后呃逆停止,且呕吐眩晕 好转。 点评:患者素喜肥甘...

  • 呃逆 快速祛除三法

    呃逆 快速祛除三法

    呃逆是以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声无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名哕、发呃。病位主要在中焦,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如果采用下列一些办法,就能快速解除。   ①就近取材,用一种细小的东西触鼻,直至打出喷嚏,或做深呼吸,或暂时憋气,或猝然使其转移注意力。   ②拇指用力指压另一手的内关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或合谷穴(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一般1分钟即可。   ③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压迫眶上神经(两眉毛内侧靠近眉心处有一小凹陷,即为眶上孔,孔内即有眶上神经),要产生显著疼痛感,2秒钟即可。...

  • 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 属痰湿上蒙型

    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 属痰湿上蒙型

    处方:天麻、茯苓、竹茹各12 克,姜半夏、陈皮:白术、川芎、柴 胡、苍术、厚朴、羌活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痰湿 上蒙型。症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 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缠绵难愈,伴 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 白腻,脉弦滑。 钟鑫平 治偏头痛方 处方:丹参15克,蔓荆子12克,赤芍、白 芍、自菊花各10克,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川 芎、丹皮、山栀子各8克,薄荷4克。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

  • 四逆散加味配合耳穴治疗不寐 83 例疗效观察

    四逆散加味配合耳穴治疗不寐 83 例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蒲应炎,潘晓微,潘奔前 关键词 四逆散加味;耳穴;不寐 “不寐”在祖国医学也称为“目不瞑”“不得卧”“不 得眠”“失眠”等,是指由于阴阳失交所导致人体经常 处于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为特征的一种病 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患者 越来越多。笔者自2012 年以来运用四逆散加味配合 耳穴治疗 83 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

  • 失眠彻夜不眠 以四逆汤合封髓丹加减治疗

    失眠彻夜不眠 以四逆汤合封髓丹加减治疗

    患者,女,4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 患者主诉失眠6年,于2005年始不易入睡,彻夜不眠,翌日烦躁,体乏无力,头重昏沉,双眼不适。现服艾司唑仑等安眠药,效不显。刻下寐差,劳累后尤甚,食纳如常,夜间憋尿后心慌,胸闷,醒后难以入睡,小溲量少,大便时2~3日一行,质地偏干偶见黏液,脚底易生茧,腰部怕冷,头面常烘热自汗出,但夜间喜将双足伸于被褥之外。舌体胖大,舌面紫暗,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 病机:心肾阳虚,阴火上浮。 治法:补肾温阳,收敛浮阳,镇静安神。以四逆汤合封...

  • 癫痫案 治则温化痰饮息风降逆

    癫痫案 治则温化痰饮息风降逆

    癫痫案 朱某,男,9岁。家长代诉:患儿从7岁开始出现抽风,发作时间每月1~7次不等,面黄,抽时忽然跌倒,不省人事,继则斜视,口吐白沫,约半小时后苏醒,醒后疲乏,精神不振。经过针灸治疗症状好转,已有8个月未犯。现又发现抽搐,记忆力减退,食纳减少,睡眠、二便均正常,面色淡黄。语言清楚,声音低怯。舌质淡红,苔白,脉滑数。 辨证:痰饮郁滞中焦,中气不降,随肝胆之气上扰。 治则:温化痰饮,息风降逆。 取穴:四神聪、中脘、颊车、地仓、合谷、太冲。针法:点刺得气,不留针。每周针1~2次。以...

  • 呕吐由气机上逆所引起 外敷疗法

    呕吐由气机上逆所引起 外敷疗法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所引起。中医认为,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因为临床上呕与吐常常同时出现,故一般合称为呕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性主降,若是胃被外邪所伤,或因脏腑病邪干扰,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临床表现有寒吐、热吐之分。寒吐表现为呕吐清涎,喜热,口不渴,四肢厥冷。热吐表现为呕吐物热臭或酸苦,喜冷饮,口渴,小便短赤。在脾胃虚弱时,由于饮食难化,所以也常有呕吐发作。 方1 活地龙(蚯蚓)数条。将活地龙捣烂如泥,外敷两足...

  • 呃逆“打膈”顾植山病案举例

    呃逆“打膈”顾植山病案举例

    呃逆,俗称“打膈”,古称“哕”,又称“哕逆”,主因胃气上逆,动膈冲喉,呃呃连声,声频而短,不能自已;或呃声沉闷,间断发作。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恶性肿瘤病人,饱受肿瘤病魔侵袭,复加呃逆久治不愈,甚则反胃、呕吐,影响进食,疾病与情志双重受病,痛苦不堪,而常规辨证论治或针灸、穴位按压等外治法有时很难建功。 呃逆一证,笔者之前认为总由胃失和降,气逆上冲而致,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法;同时提出&ldquo...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